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秦]奸臣成长日志 > 第45章 莫话封侯

[秦]奸臣成长日志 第45章 莫话封侯

作者:全糖正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1 06:38:29 来源:文学城

是日,傅溪推开院门,抬头看了看天色,刚蒙蒙亮,月亮依旧高高悬在泛白的天幕上。

她活动了下肩膀,继续日复一日不曾间断的晨跑。

隔壁院门被推开,王翦手中还握着剑,见到傅溪,破天荒朝她露出了一个笑来:“嫪先生,起这么早?”

“嗯。”傅溪习惯了王翦的针对,对他突如其来的热情一时不太适应。

她后退几步,和还想继续寒暄的王翦拉开距离,转身跑开,暗自腹诽,阿翮的夫君,性格阴晴不定,会不会是更年期提前?

接下来的时间过得很快,八月份秦国整个国家上下都陷入一种有条不紊的忙碌之中。

这是新王即位后的第一年,下级官员忙着整理这一年的上计文书,汇总上报到咸阳内史,上级官员则忙着审查文书,以便呈给丞相与太后裁定。

傅溪也是其中的一员,所要统计的事情小到宫中事务的方方面面,工程量繁多琐碎,她又是第一次上手,并不熟练,整个八月在忙碌中度过。

不过这些事情与阿琦和康康无关,他们在书馆交到了新朋友,常常约着一起出门玩,倒也不寂寞。

傅溪并不干涉小孩子的交友,也不限制他二人的出门时间,咸阳作为秦国的都城,治安很有保障。

秦国实行什伍连坐之法,常遭后人诟病严苛,但在此时儒学尚未推广,人们内心缺少道德约束的情况下,外部的严苛法律确实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

很快伴随着金桂的香味逐渐弥漫开,到了傅溪真正下班的日子。

对祁瑶来说,秦政元年九月丁丑,是她陪失散多年的儿子过的第一个生日,对傅溪来说,它不仅仅是康康的生日,还是另一个特别的节日。

为了让傅溪能够过好这个节日,十九局人性化地调整了她的休假时间,等她回到现代,不再和平常一样是月底,而是一月二十日——2061年的除夕夜。

她早和祁瑶商量好这一天的安排。由祁瑶派人接阿琦和康康进宫过生日,也省了祁瑶乔装打扮成另一个人奔波于王宫内外。

趁着阳光正好,傅溪将家中的秦半两悉数倒在案上,她要在这里面,选出两块品相最好的秦半两,作为阿琦和康康的新年红包。

秦半两毕竟是人工制作,即使工匠已经精益求精,在品相上也会有些不尽人意。

平常交易过程中,为了方便百姓使用,秦律规定无论品相好坏,商户都不可以挑挑拣拣,但傅溪不是战国之人,可不懂,也不管这些律法。

阿琦和康康趴在案边,偶尔帮帮她的倒忙。

阿琦年长些,更坐得住。康康就不行了,一开始还饶有兴趣,不一会儿便一手撑着脸蛋,另一只手百无聊赖地抠着铜钱的方孔,小大人一样长长叹了一口气:“姑姑不陪我们去找娘亲吗?”

傅溪避而不答:“康康是害怕了吗?”

阿琦笑道:“康康羞羞。”

“我怕姑姑一个人在家害怕。”“小大人”康康眨巴眨巴眼睛,歪着小脑袋压在傅溪的手肘上,奶声奶气解释。

傅溪被康康压住的手没了动作,她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缓缓道:“康康的娘亲,虽然住在很大很大的屋子里,但她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害怕。”

与此同时,门外站着一行人,其中年纪最小的那位,握着小拳头控诉:“那个阿琦总瞪我,阿兄你得帮我。”

“阿恬,你可别听蒙毅乱说,阿琦怎么可能瞪他?”甘罗不满反驳。

蒙恬虽然志向在于文官,但出身武将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一身武艺也没有落下。到时万一蒙恬帮着蒙毅,他想护着阿琦,也打不过蒙恬。

蒙恬没回应,这二人已经在他面前,为了这个阿琦争了一路,好在他没忘记此行的目的,开口使唤蒙毅:“去敲门。”

“康康,我来了,快开门!”蒙毅瞬间忘了争执,对着紧闭的院门大喊,带点小烟嗓的童声,中气十足,是个唱秦腔的好苗子。

甘罗摇头叹息:“让你敲门,不是让你喊门。”

蒙毅嘟着嘴,不情愿抬起手,轻轻敲了下院门。

“咿呀——”一声,虚掩着的院门顺力缓缓敞开拳头大的缝隙。

不等蒙毅用力推门,门被向内拉开,阿琦盯着门口的蒙毅,不满开口:“吵死了。”

因为今日要进宫,傅溪特意给她换了一身新罗裙,绑着两个麻花辫,系上丝带,直直垂到腰间,可把只见过她男装的蒙毅惊了一跳。

蒙毅后退一步,小小的脑袋被问号堆满,指着阿琦说不出话来。

甘罗上前挤开蒙毅,举起手中的礼物,一辆全新的彩色鸠车:“阿琦,我们是来庆贺小胖子生辰的。”

蒙毅被挤开一个趔趄,好不容易站稳,那二人已经步入院中,他回头想找他阿兄做主,却得到蒙恬诧异的眼神:“你被她欺负?还让我帮你欺负回去?蒙毅你真是出息了。”

蒙毅百口莫辩,气鼓鼓跟在蒙恬身后。

三人跟着阿琦入内,和桂花树下坐着挑拣铜钱的二人对上视线,甘罗先一步上前,朝傅溪拱手:“晚辈是阿琦的朋友,早就想上门拜访,一直没有机会。”

他送上包装仔细的礼品:“初次拜访,这是一点薄礼,还请先生收下。”

傅溪有些意外,想不到阿琦之前念叨许久的朋友,年纪尚小,说话语气成熟,礼数也很周全。

“你是……郭罗?”她见只是一些寻常糕点,并不是贵重之物,便让阿琦收下。

甘罗无奈地看了一眼抱着糕点的阿琦,笑道:“先生唤我阿罗、小罗都可。”

“阿兄,甘罗好像一只花孔雀哦。”蒙毅小声嘀咕。

蒙恬伸手捂住蒙毅的嘴,没有反驳。他和甘罗相识已久,甘罗上他家从未送过这些礼物,此举太过殷勤。

家中来了客人,傅溪不好在院中继续待着,带着一行人进屋休息。

这位嫪先生家中的摆放与平常人家有些区别,家中空阔整洁,井井有条的同时,又缺少生活气息。

居室中间是一张宽大的四方桌案,桌上的糕点除了甘罗送的,还有一些蒙恬没有见过的糕点,想来是其家乡的特产。

蒙恬和蒙毅就不多说了,出身武将世家,甘罗出身不比蒙氏兄弟,但祖上也曾显贵过,三人从小接受礼仪教导,他们是客人,又是小辈,因此故意落后两步,礼貌地等着傅溪这个主人兼长者先入座。

傅溪却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门道道,带着阿琦和康康在侧方坐下,却不坐主人家应该坐的主位。

蒙恬与蒙毅对视一眼,第一次见到这样无拘无束的主人家。

秦国尚右,认为右为尊,左为下,好在傅溪坐的是次席,三人紧跟着在对面坐下,坐北朝南,为第三席位,也符合礼仪。

傅溪继续整理选好的铜钱,用绢布轻轻擦拭。

从踏入傅溪家中后,蒙恬打量着屋内简洁的陈设,心中很是满意。这会儿见这位对面的傅溪竟然爱干净到擦拭铜钱,不由对其心生认同。

铜钱每日经过多少人的手,屠夫走贩,游侠说客,男女老少,最是污秽,这位嫪先生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为什么要擦铜板?”蒙毅不解。

傅溪手上动作不停,给这位小客人解释:“是我家乡的习俗……”

因为是给阿琦和康康的红包,所以她想擦干净一点,她还没解释完,便被院外的敲门声打断,随后传来王贲的说话声。

蒙恬却误以为定期擦干净铜钱,是傅溪家乡的习俗,不由对其家乡心生向往。他被甘罗和蒙毅软磨硬泡了几天,才肯走这一趟,现在却觉得不枉此行。

“我去开门。”阿琦听到王贲的声音,兴奋起身,快步出门。

“我也去。”甘罗紧随其后。

“阿贲哥哥。”阿琦拉开门,望见王贲身边的秦政,她脸上的笑瞬间消失,这人怎么又来了?

秦政朝二人微微颔首,率先步入院中。

“阿琦这身打扮很美。”阿贲摸摸阿琦的头,微笑着和眼神不善的陌生男孩点头致意,这才追上秦政。

“那是谁?”甘罗望着二人的背影,视线停留在秦政的背影上。此人明明穿着最普通的粗布衣服,身上却有一种身居高位的压迫感,只怕来头不小。

“……”

“你不喜欢他?”

“溪溪对他很特别。”阿琦咬住拇指关节,如同咬住自己内心的野兽。只要这个人出现,溪溪的眼里就没有旁人,就好像有一堵无形的墙,把二人围在一起,和外界分隔开来。

明明,他们三个才是一家人。

“阿琦不喜欢他,那我也不喜欢他,”甘罗远远望了眼堂内的几人,拉住她的手,“看来你讨厌的人还要在这里待很久,我知道咸阳有颗活了快一百年的桂花树,你想去吗?”

*

同甘罗一样,蒙恬也一眼发现了不对劲,这二人的相处方式很违和,不像同龄好友,更像上下级。

那位穿着粗布衣服的少年,一脸坦然在主位坐下。而黄衣少年则一直恭敬地站在原地,等对方入座,才在末席背朝门西向坐。

众人素不相识,互道姓名,浅浅交谈几句,秦政照例和人介绍他是王贲的表兄。

傅溪暗自腹诽,明明已经说好由祁瑶派人接走阿琦和康康,他却又穿得破破烂烂,来她家玩漏洞百出的角色扮演游戏。

她按着昨夜恶补的简易编绳教程,从铜钱方孔处穿入一根红线,细细绑好,随即按记忆中的步骤把红线绕来绕去,表情专心致志,在座的人不自觉放轻了声音。

秦政离得近,发现她不仅动作生疏,手中的绳结也歪歪扭扭,想到这件惨不忍睹又充满用心的礼物,会被康康收到,出于弥补心态,秦政看向康康:“今日生日,有什么想要的,都可以说出来。”

康康揣手手,环视了在场的人一眼,再度确认:“什么都可以吗?”

“当然。”秦政很有底气,若他都不能实现康康的愿望,还能有谁?

“可以送我一个阿父吗?”

秦政愣住,这个愿望即使他身为一国之君,也有无法做到。

他望向皱眉不语的傅溪,只有她才知道那个人的下落。

“可以!”洪亮又沙哑的童声响起,蒙毅小手一挥,“我把我阿父送给你。”

“一一,真的吗?”

“只要你不嫌弃,”蒙毅熟练数落着蒙武的缺点,“我阿父喜欢喝酒,喝大了又弹琴又唱歌,还喜欢弄乱我的头发,上次喝醉了,他还跪在大街上……呜呜!”

蒙恬忍无可忍,为了防止蒙毅把蒙武的脸面丢尽,伸手捂住蒙毅的嘴,暗自庆幸出于低调没有自报家门,不会抹黑祖父蒙骜的形象,强笑圆场:“他瞎说的,不要听信。”

王贲忍着心中的好奇,帮着打圆场:“自然,自然。”

在场的都是人精,三两句话便把这段话题带了过去。

秦政觉得这个自爆父亲短处的孩童很有意思,他想要听听这个语出惊人的孩童,还能再说出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话:“康康想要一个阿父,那你想要什么?”

蒙毅想都不想,当即道:“我要当大将军!”

“大将军?”秦政挑眉,做将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对啊,当上大将军,就能上阵杀敌,把五国打得屁滚尿流,尤其是魏国那个叫乌鸡的,最讨厌。”蒙毅虽小,却还记得要给他祖父报仇。

“你想说的是魏无忌?”王贲好笑摇头。

“不管是无忌,还是乌鸡,都不是好东西。等我当上大将军,第一个就灭了魏国。”

平常这些话在蒙家说说无碍,在外人面前多言,就贻笑大方了。

蒙恬不想蒙毅在外面被人笑话,一拍他后脑勺,防着他失言:“你给我适可而止啊!”

蒙毅捂着头,不服气地往旁边挪了挪。

“若要攻取魏国,水攻是最有利的法子,”王贲安慰地摸了摸蒙毅的头,温声道,“大梁二百里外,有一荥泽,介于荥阳与管地之间,若引荥泽之水灌大梁,魏国不堪一击,必溃败。”

空气瞬间安静,所有人,包括傅溪,都望向这个温润可亲的黄衣少年。

众人本是看蒙毅和康康童言无忌,顺着小娃娃说些玩笑话罢了,王贲却突然说了一大段见解,听上去头头是道,确有可行性。

蒙恬更是一脸钦佩朝王贲拱手:“在下受教,不知阁下师承何处?”

他心里断定王贲一定出身武将世家,又或者受过兵家高人的教导,才能大有见地,是可以结交之人。

“家父喜好兵法,家中有些论述天下大势的藏书,闲暇之时,我偷偷翻阅过。”王贲拱手回礼,羞涩一笑,一双月牙眼盛满柔光,不见半点锋芒。

“去年信陵君已经占领了韩国管地,此计只是空想。况且水攻虽然对我方有利,但终究连累无辜百姓,”王贲说到此处一顿,他想起了那个在秦国讳莫如深又无人不知的名字,意有所指,“用此计者,心狠手辣,为人不齿。”

他这话是在意指三十年前,秦将白起水淹楚国鄢城一事。

此话一说出口,秦政眉头微蹙。天下人都可以这样评判武安君,唯独王贲不能。

“啪嚓!”

盛着大豆的陶碗落在地上,冷水与大豆滚落一地,溅湿了来人的裙摆。

“娘。”王贲回头看见来人,脸色一变,慌忙起身。

从小阿娘便不喜他习武,要是发现他偷偷看阿父的藏书,肯定要和阿父大吵一架。

“你没伤到吧?”傅溪看嬴翮站在门外一动不动,跟着起身察看。

嬴翮耳边还回荡着王贲说的那些话,少年的声音还透着稚气,但慷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刺入她的心脏。

“……汤撒了,我再去盛一份来。”她面上看不出破绽,强撑着笑容转身离开。

傅溪低头,地上哪有汤,分明是一碗泡水的大豆。

阿翮一向做事从容不迫,怎么会心不在焉到分不清大豆和汤水?

王贲超级超级厉害,一共就六国,他灭了四国,人送外号——灭国专家·六国推土机。(没有吹捧战争的意思)

不确定大家熟不熟悉贲哥,拿出我压箱底的小本本,简略介绍一下战绩。

秦政二十一年,王贲攻楚,大破楚军,取十余城。

秦政二十二年,王贲攻魏,水攻淹大梁,虏魏王假,魏亡。

秦政二十五年,王贲攻燕辽东,虏燕王喜,燕亡;

虏赵嘉,赵亡。

秦政二十六年,王贲攻齐,齐王田建投降,齐亡。至此,秦统一六国。

——

座次顺序参考的是刘增德的《秦汉衣食住行》,按他的观点,宾主座次,坐西向东是尊席,坐南向北是第二席,坐北向南是第三席,坐东向西是末席。

秦人尚右,如果主位之人坐西向东,他的右手那个人确实坐南向北。

但是这就和鸿门宴的座次冲突了。

都说项羽自大,让范增坐在次席,而刘邦坐在第三席位。

那按刘的观点,范增应该坐南向北,刘邦坐北向南。

而《史记》写的是,范增南向坐(坐北向南),刘邦北向坐(坐南向北)。

所以刘增德认为司马迁写的鸿门宴上的座位顺序不对的,然后举了一些例子和其他学者的观点论证。

总之,冲突点就在于刘认为次席坐南向北,第三席坐北向南,而教科书(搜到了大红薯的盘点语文常识的ppt)说次席坐北向南,第三席坐南向北。(头都愁大了,抓狂,一整个呐喊彷徨,我这个年纪为什么要为这种事情发愁?)

见仁见智吧,他说的有点道理,但我也很混乱,超级纠结,不知道听谁的,还是按他说的写了。如果是学生党,千万以自己的教科书为准。

——

约了一个溪姐的Q.Q人,个人超级喜欢,盯她一天都不会腻。没忍住冲动给政哥也约了一个,等政哥也画好了,打算重新做个封面。(差生文具多,快乐更多~~~)

文名不确定改不改,可能还叫《她在秦国当嫪毐》,也可能改成《奸臣成长日志》或者其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章 莫话封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