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乒乓]绝对球感 > 第3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

[乒乓]绝对球感 第3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

作者:现眼包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2 18:19:06 来源:文学城

陆筝练球有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实践出真知。在和对手互搏的过程中学习、反思,直接把对方的东西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第二,看看也行。通过打球的技术录像,自己感受主人公的技法,然后辅以实践,把人家的东西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第三,教学进阶。了解理论知识,教练从旁指导,常规式学习。

陆筝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可以吸收任何乒乓相关的知识,且至今没有发现她的容量上限。不过她终究也是个普通人类,无法突破自己的身体极限。

有些球,她明明已经预判到了轨迹,却因为身体的局限而无法及时拦截……有些打法,她虽然心领神会,却难以在实战中完美展现……诸如此类。

所以陆筝的比赛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比如对手有个球回了过来,她要么原地不动气馁捂脸,要么气得跺脚转身离去,甚至直接离开球台去拿毛巾擦汗。

她知道球会怎么落,知道自己接不到,所以干脆放弃挣扎,连跑都懒得跑。

即便如此,业内人士依旧对她十分看好,无他,就这预判能力都很逆天了,假以时日,这都不是事。

十几年后,广大网友们回顾陆筝早年的比赛,都说她身体里可能藏着一个AI,或者绑定了什么神秘的乒乓球夺冠系统,不然怎么解释这开挂的职业生涯。

2010年,68岁高龄的周显平继续带着12岁的陆筝横扫各大乒乓球赛事,但参加的赛事比去年少了许多,少上加少。

没办法,初中生的课业真的繁重。

陆筝牟足了劲平衡打球和学习,可天底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呢?升学之后她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上的中上游,马马虎虎,算看得过去。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也是同年,中国乒协确认钟仪琳不参加本赛季乒超联赛。自去年结婚休假以后,钟仪琳已经许久没在公众面前露面,也一直没归队,种种迹象表明,这位乒坛一姐离退役不远了。

“琳姐,你还年轻,怎么就想着退役了呢?”去钟仪琳家蹭饭时,陆筝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虽然还没公开,但相熟的人都知道,钟仪琳确实要退役了。

厨房里,钟仪琳把可乐鸡翅从锅里盛出来:“觉得没意思了呗。”

把最后一盘菜放到餐桌上,她边解围裙边说:“你看,我所有的冠军都拿到了,大满贯两次,奥运会冠军也有四个,已经没有什么挑战了。”

“你应该懂这种感觉。”

陆筝轻车熟路的拿碗盛饭,乖巧点头。

她懂。

没遇到李喻之前,她也觉得打球没意思。

说起来也有两个多月没见过李喻了,自从她被周显平带在身边后,和李喻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啊,你到时候就算要退役,最起码得超过我知道吗?”

陆筝是个什么性格,钟仪琳也有了认知:她是个很随性很率真的人,喜欢什么就会付诸行动,不喜欢了也不会委屈自己。

她毫不怀疑未来的陆筝走到山顶之后会直接下来。

她已经默认陆筝一定会达到那个成就。

陆筝嘟了嘟嘴,眼珠子转了一圈,似乎在考虑什么,而后答道:“知道了。”

寻常的一次对话,许下一个不寻常的承诺,而陆筝也真的践行了这个承诺。

同一时间,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会议室里,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对话计时。国乒女队教练林立骅正坐在会议桌的一头,等待着他的老朋友,同时也是国乒男队的主教练李国伦。

林立骅与李国伦,两人职业生涯中并肩作战,被誉为乒坛的“双子星”。退役后,他们各自肩负起国家队的重任,分别担任男乒和女乒的教练,不过李国伦的教练事业更顺一些,从2003年开始便是国乒男队代理主教练,成为中国乒坛最年轻的主帅,而林立骅在2008年竞聘女队主教练时失败,输给了前辈施皓。

哥俩约在一起是为了讨论陆筝。

从陆筝第一次在公开赛事露面,林立骅就开始关注她了,也有过几次现场观赛,他很看好陆筝,认为她进国家队只是时间问题和契机问题。

而现在,时间到了,契机来了。

半个月前,国际乒联宣布乒乓球混双项目成为2012伦敦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取消了男双和女双,改为团体赛。

团体赛倒还好说,双打依旧存在,就是由头变了而已,无伤大雅,可混双的变革大有不同。

混双一直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国际比赛中存在,但直到现在才成为奥运大家庭的一份子。

这一变革,不仅让整个国乒队面临着新的战略布局,也为陆筝的崛起铺设了一条新路。

钟仪琳已经确定会退役,只差找合适的时机公开,女队的主力将由排名前四的罗晓溪、郭玥、邓琳、方穗禾接上。

女队上一代主力是钟仪琳和汪琦。

汪琦是名副其实的传奇人物,女子全满贯第一人,在钟仪琳还没起来之前,汪琦就是绝对主力。

2008年京市奥运会,钟仪琳战胜了这位一直走在自己前面的师姐,获得女子单打冠军。

奥运会结束后,汪琦宣布退役。

按理说钟仪琳作为绝对主力应该是老带新,直到出现下一个把她打下来的人,但她不按常理出牌,巅峰时期就想退下来了,导致女队现在清一色都是刚冒头的小将,梯队建设有了瑕疵。

不过瑕不掩瑜,因为这些小将都是能上战场的人。

罗晓溪和郭玥是同龄人,原本应该是接力钟仪琳的下一代,然后邓琳、方穗禾作为种子继续下下一代,哪怕钟仪琳退的猝不及防,罗晓溪和郭玥也不是兜不住,坏就坏在郭玥出问题了。

内部开始流传钟仪琳退役的消息后,郭玥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她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偏离,开始自恃资历高而放松对自己管理的要求,认为自己将接盘钟仪琳成为女乒一姐。

郭玥有这样的想法也不难理解,她的履历确实拿得出手。

15岁打进世乒赛的女单八强,16岁获得了2004年奥运会的女双季军和国际乒联年终总决赛的女单冠军,2008年奥运会又拿下女团金牌。

或许就是因为过早成名,郭玥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早在2006年她就出现过“耍大牌”的负面新闻。

当年的乒超联赛中,辽省队在经历了前六轮的六连胜之后,却从第七轮开始经历了一个难以想象的七连败,最主要的原因是郭玥拒绝出场。

而郭玥拒绝出场的原因在于薪酬问题。

她认为自己的比赛成绩比汪琦好,也打败过汪琦,已经超越了她,凭什么她不能拿同等的薪酬?

运动员的薪酬是有等级划分的,汪琦属于特级运动员,郭玥只属于一级运动员。

要求涨薪被拒绝后,郭玥开始以伤病为借口拒绝比赛,导致辽省队最终徘徊在保级的边缘。

这件事引起了主教练施皓的警觉,于是郭玥被遣返回辽省队反省,并禁赛半年。

规定存在必然有其必要性,郭玥最大的错误并非自满,而是自满得不到满足后,任性地不管不顾。

没想到几年后她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或者说她一直都是老样子,从来没变过。

今年下半年开始,郭玥以各种理由不打不练,经常连队内的比赛也不参加,因为她不满教练组没把更多的资源放在自己身上。

从前钟仪琳在时还能压着郭玥,现在钟仪琳要走,汪琦已经走了,她觉得队内没人比她更有资格成为女乒的领军人物,她应该被特殊对待。

这样的态度,这样的行为,郭玥已经触犯了队规,不适合留队。

冠军?那又怎样呢,国家队的冠军还少吗?凭什么所有人都要围着你一个人转呢?

国家队需要优秀选手,但在集体利益面前,没有谁不可或缺。需要的是能够团结协作、为集体利益而战的战士,而非个人的英雄主义。

奥运会新增混双项目之后,最好的人力排布方式是不上男单女单的两名“第三人”选手冲混双,然后一个单打选手和“第三人”选手再冲团体双打。

也就是“第三人”打满两个双打,外加团体的一场单打,那么“第三人”的重心就需要放在双打上。

从前“第三人”只能参加团体赛,这次改革放开了限制,“第三人”也可以打混双了,使各个国家在出战人员的排兵布阵上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总共三个参赛名额,两个单打和一个“第三人”,p卡暂且不论。那么单打里势必要分一个出来参加团体双打,只能取利益最大化让“第三人”主双打,能保住一个专练单打的算一个,分心练双打总归有点影响。

男队的现有主力是老将汪华、汪克明、冯励,三人被称为“三虎将”,代表了一个时代,同时“霸王”程启也在他们的统治下给自己杀出了一条血路,独自占领一隅。

老将未退,小将冯戎、钟承翊也已冒头,外加一个正在上升期的袁辛。

男队这边伦敦奥运会的出战名单可没有女队明朗,竞争非常激烈,也许在奥运会之前便会出现时代的更迭。

这么看来男队的梯队建设比女队好一些。

说回女队的现状。

郭玥离开后,女队就需要补一个种子股。可纵观队内,暂时没有综合能力特别出挑的人。简单说就是,抛开双打能力,现有的队员几乎在同一个起跑线,而当下的需求是要一个能快速进入双打状态的人。

陆筝的横空出世让教练组看到了新的选择。

所有队员都有自己习惯的打法,但陆筝什么都能来,左手也能打,适应性极强。

有几次公开赛上,陆筝右手打完两局换左手来一局,观众席都惊呆了,也给林立骅留下了深刻印象。

左手位在双打方面占据一定的天然优势,加上陆筝已经具备进国家队的能力(虽然是林立骅单方面认为),算起来她已经甩了同一起跑线上的人一截。

即便左手位不是她的强项,大不了就右手位呗,顶多和其他人一样回到原起跑线,谁会拒绝一个既能单打独斗又能双打配合的全能选手。

反正启用陆筝不是个亏本的买卖,最差也能保本。

大赛经验不够?没关系,还有一年半,可以补。

没有双打经验?也没关系,还有一年半,可以补。

林立骅:过来吧你!

因为主要的考量在于新增混双,所以李国伦和林立骅一起商讨这件事。

李国伦对陆筝的了解没有林立骅多,但他知道陆筝这个人,乒坛新秀。

“全青赛快到了,先看看她的成绩吧。”李国伦捏了捏眉心,话语中带着一丝谨慎。

他知道林立骅很看好陆筝,一直在关注她,但再看好也要用成绩说话,他又不了解陆筝,只能看成绩。

林立骅想的再美好,也得等陆筝真能进国家队再说。

根据国家队的人才选拔机制,全国青年锦标赛单打冠军能直接入选国家二队,为年轻的潜力选手提供上升通道。

如果陆筝在年底拿到了直通二队的名额,再通过第二年年初的队内大循环取得靠前名次,就能升入国家一队。

顺利的话整个过程会非常丝滑,她可以卡点在三个月内完成两级跳。

从市队到国家二队,再到国家一队。

所以陆筝现在要做的就是,获得全青赛单打冠军!

林立骅背地里早就把陆筝给规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等人进队了立刻就抓走开练双打,他连训练排期都整出来了,保管让陆筝在国家队的每一天都无比充实。

当然了,也不是把人小姑娘钉死在双打上,她的单打训练也会兼顾,再怎么样还是得做个人的,不会扼杀一个全能选手。

不知不觉间林立骅已经被周显平和钟仪琳同化了,他对陆筝也开始抱有盲目的信心,还没比赛就下意识觉得冠军非她莫属,国家队她是进定了。

11月25日,2010年全国青年乒乓球锦标赛在苏省的金陵举行,陆筝代表京市队出战女子单打,成为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经过7天先分组循环、后捉对淘汰及附加赛的激烈角逐,陆筝不负众望获得女单第一名,直接入选国家二队。

事情似乎照着所有人期待的方向发展,孰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陆筝差点连国家二队都进不了。

为剧情服务把奥运赛制改了,不要较真,咱这是新的世界新的规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