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全场唯一一个完成这条道的选手,直到现场广播里的主持人突然兴奋的大喊:“终于有人成功了!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241号选手——飞羽!”
全场随之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飞羽跳下垫子,看向观众席的人海。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这是她第一次在如此多的观众面前比赛。
她的肾上腺素,在这一刻开始飙升。
观众席的某个位置传来好几人呼喊她的名字,她意识到那是岩馆的朋友们,便露出笑容,朝那个方向挥了挥手,
回报她的是更大的呼喊声。
后面的比赛开始变得顺利,全员转战第二条力量线路,有大量的单手挂转身、引体向上等动作,对经过秦臻特训的飞羽来说,仍然轻松TOP。此时她的分数来到50分,暂列预赛第一名。
第三条是动态发力线。动态来自英文名Dyno,指的是在攀岩过程中,通过跳跃或摆动让身体有一瞬的时间完全离开岩壁,没有任何接触点,从而以飞跃之姿到达较远距离的下一个岩点。
对观众来说,这是攀岩里最帅最酷的动作。而对于选手来说,这是最考验日常训练和个人意志的动作。因为每一次Dyno,真正的难点不只是腿部发力带来的高强弹跳,抑或摆荡重心带来的惯性,而是在即将到达下一个点时,手指能够精准快速的抓紧岩点,不至于从岩壁上跌落。
此刻飞羽面对的这条线,一共8个点,分别考验原地半蹲状态下向上起跳的Dyno、侧身通过摆荡重心发起的Dyno、以及靠近TOP的连续Dyno。飞羽在最后的连续Dyno时出现了力竭,从接近最高点时摔了下来。
摔落的那一瞬间,她听到观众倒吸气的声音。
她快速在半空中收紧核心,弯曲膝盖,最终平稳的落在垫子上,面色平静。
但观众席中的某些人并没有她这样的平静。对她过去稍有了解的几个人都紧张的从坐席上站起来,生怕这次跌落让她旧伤复发,或者更严重,唤醒她曾经的梦魇。
观众席靠后的山顶位置上,有两个戴着口罩、拿着望远镜观赛的人也紧张站起。
但飞羽没有任何懊悔的表情,只是站起来拍拍屁股,又在手上拍了些镁粉,开始第二次尝试。
攀石的特点是每个选手在固定的5分钟攀爬时间内,可以有无限次尝试机会。这和难度赛上掉落一次就结束比赛的特点不一样。
飞羽的第二次尝试并不轻松,她的体力掉落很快,每一个Dyno都要比上一次多一些准备时间。但好在她最终鼓足一口气,在连续Dyno处完成动作,摘得TOP。此时她已经75分。领先第二名30分。
也就是说,飞羽早已提前一条线路拿下了预赛第一的名次,就算第四条线路上她得0分,也不会影响预赛成绩。
当然,她这次是作为不计分选手受邀而来,所以就算她总分第最高,冠军也不属于她。
就在这时,场上广播突然开始了对飞羽的介绍。
原本像飞羽这样没有积分没有名次的选手,在这样的大赛上不会有过多的介绍,主办方也不会准备太多的资料,最多就是选手报名表上的年龄籍贯等。飞羽前几轮就是被这样简单带过的。
但很明显,现场主持人团队看到她的精彩表现,又发现她是iFSC官方邀请来的不计成绩参赛选手,终于意识到来者不简单,便快速做了调查。
“观众朋友们,您一定和我们一样,好奇今天这位表现出众的选手究竟是何方神圣。可能对有些多年的岩友来说,飞羽这个名字让他们想起了一个曾经的传奇,而且是多年前以明日之星著称的传奇人物。刚刚我们终于得到了确认,今天的这位飞羽选手,正是多年前称霸国内少年组女子攀岩领域多年的天选之星。”
正要退场的飞羽不显眼的僵了一下。之后她快步退场,全然不顾现场观众为她发出的赞叹。
回到隔离区,她发现其他选手们看她的眼神发生变化,有警惕有佩服,还有人明显想上来攀谈。但她在自己的位子坐下,低头专心的按摩小臂,明显不打算与人交流。
现在明显不是正式回到大众视野的好时机,飞羽完全没有准备好。她只想专心比完这一场,争取得到国际执照。
见她无意交流,选手们的感受不一,很快便有窃窃私语传进她耳中。
“原来是以前的少年组冠军,但为什么这些年都没有听说过?”
“刚才广播说是什么因伤退役。看来这是要复出了。”
“装什么清高啊,退役那么多年还以为自己是冠军呢。”
“这人到底有什么背景啊,积分都没有还能来跟咱们一起比赛。”
“嘘——小点声,让人家听到了。”
“听到怕什么?还不允许别人质疑比赛黑幕?现在想想,她三条线都拿TOP,指不定是定线员提前漏题了呢。”
这句话可就过线了。
飞羽朝着声音转过身,准备和人正面刚,这时有另外的声音响起。
“比不过就是比不过,别瞎扯什么黑幕。如果你对比赛公正性有质疑,可以直接跟组委会反应。在这儿阴阳怪气算什么意思?”
说话的是女子组暂列第二的选手,飞羽知道她叫许知澜,是国内目前女子攀岩绝对的领军人物。
但今天她的表现并不好,三条路线只有一条拿到TOP的25分,其它两条都只拿到10分点。
许知澜回身时正巧与飞羽四目相对,她愣了半秒,冷冷的说:“我可没有替你说话。我也会跟组委会投诉的,你这种没有任何积分的人竟然可以来参赛,说没有内幕我可不相信。”
飞羽意识到,或许选手们并不知道她来参赛但不会算成绩。
但这时候解释也没什么意义了,飞羽也懒得解释。她对许知澜点点头,算是感谢她仗义出手,便继续作回椅子上按摩。
刚才第二次尝试时她跳的有些猛,去抓TOP点的手指直接正面撞在了岩点上,现在右手的三个指甲已经开始泛紫,是刚才的撞击产生的淤血。
她想了想,请工作人员帮她从医疗组要了两个冰袋,轻轻敷在指甲上。
第四条线路开始,选手们陆续离开隔离室,很快女子组就轮到她出场。待她出场之后,早上的比赛就正式结束。
这次出场她明显感到观众更加热情,有人喊着她的名字,而闪光灯追着她不停闪烁。
这让她感到烦躁。
站在岩壁下,闭眼深呼吸,她试图让自己重新专注。
随着主持人示意观众安静,她的心跳逐渐稳定,指尖的疼痛似乎也不再尖锐。
这条线是综合考验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攀岩技巧和读线思路的难度线,共有9个点,点多线长难度大,并且在一个巨大的仰角,运动员几乎需要全程与地面平齐,这对体力的消耗来说绝对可怕。
但快速读完线路,飞羽发现这条线其实对技巧的要求并不高,4/5的点都可以用中级技巧来解决,但因为是在大仰角,给运动员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
所以这条线其实是心理线。
看清这点之后,她意识到对自己来说最难的竟然是起点。因为起点是离地将近三米的一个屋檐形凸起,运动员需要原地起跳双手抓住,然后双脚收起触碰起点,相当于手点脚点融合。而飞羽此刻双手的主要手指都已经淤血,就算自己能忍住疼痛,手指的握力也会大受影响。
来不及多想,攀岩时间开始,她沾了镁粉,摸了鞋底,眼睛直直盯着起点弯膝起跳!
没抓住!指尖甚至都没有碰到手点。
场外一片惋惜声。
她没有气馁,重新站位后再次起跳!
还是没有抓住,但这次碰到了手点。
她重新评估高度,调整呼吸后再次起跳!
还是没抓住!
场外的惋惜声不断,但飞羽不为所动。她拍了更多镁粉在手上,在垫子上踱步,心里想着秦臻教她的起跳抓点诀窍。
“重点不只是起跳,而是起跳之后主动拔高重心,用腰部力量在空中二次起跳!”
秦臻所有的讲授对飞羽这个医学生来说都是反科学的,无论是让重心产生自己的意识,还是用腰部力量在空中二次起跳。
但他的意思又都是飞羽能理解的。
她这次退后起步,增加了助跑的距离。
深呼吸,想象自己的腰部有一个弹簧,而控制弹簧的正是自己的重心。
起步、助跑、跳起!
她屏住呼吸,停止思考,把自己完全交给重心。
仿佛真的产生了意识,飞羽的重心在升到半空时猛的向上拽,她的腰和腿部竟然真的再度延伸,飞羽再次向上伸出双手,这一次终于抓到!
但只是左手抓到,右手滑脱。而左手因为承受不住撞击,随即滑脱。她整个人屁股摔在垫子上。
此时攀岩时间已经过去一半,计时器上的倒数只剩2分30秒。
“你可以的!交给重心!两手一起!”
秦臻的声音从远处响起。
飞羽循声望了一眼,这么远的距离,她其实无法快速从人群中找到为她鼓劲的人。
但她已经得到了力量。
此刻坐在第二排的陆风铭,向声音的方向回头望去,镜片后的眼睛迅速捕捉到一个穿着皮夹克站立的身影。
陆风铭眉头轻皱。但很快转回头,继续关注飞羽。
有了上次的经验,飞羽心中有底,她开始第5次起跳。
这一次终于成功,她两只手稳稳的抓住了起点,但立刻指甲就感到剧痛。来不及在这里调整,她必须尽快将身体摆荡起来,将自己甩去下一个节点。
她快速抬腿、前蹬,身体很快达到了大幅度摆荡。看准时机,飞羽在身体从后经过最低点向前摆的瞬间松手,直接飞到了下一个岩点面前,两只手快速跟上,稳稳抓住!
安全了!她心里有声音响起。过了最初这两个点,后面的难度对她来说都可以克服。
可这是她余光看到有阴影靠近自己。
扭头一看,竟然是比赛的裁判走上前,告诉她,刚才在起点忘了抬双脚触碰岩点。
她刚才的这一次尝试,彻底报废,只能重来。
而此时,倒计时的大屏幕显示只剩下1分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