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女尊)以我为主 > 第2章 第 2 章

(女尊)以我为主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大米多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1 08:10:17 来源:文学城

休养了几天,身体已然大好,那么就要去皇女所学习了。

吕祯任由婢男们端着服饰鱼贯而入,贴心恭敬,熟练细致的为她穿戴整齐。

洁白簪缨玉冠,江牙海水四爪金龙白蛟龙袍,金线勾勒,玉带銙装饰,通身一派天家威严,气宇轩昂,贵气逼人。

原本可爱的幼童,此时却自成一派气度,让人敏锐的感觉面前孩童定非池中之物,有权倾天下之风,可当今皇帝建在,太女已立,所以无人敢说而已。

这是她所知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朝代,颠倒,皇权至上,以女为尊。

但她很喜欢,也很感兴趣,在之前那个世界,尽管法律上人人平等,男女也平等,但她的家族延绵百年,家族继承人位置,一向以男子为先。

她为了走向顶峰,比她的哥哥弟弟们花费了太多的努力于算计。

他父亲是家主,她的同父兄弟,只要和她爹的孩子争,她身为女子,不仅要和她爹的孩子争,还要和堂兄堂妹也争。

如果她不是力压所有人,那么家族就算传给远不如她的哥哥弟弟们,也不会落到她手上。

好不容易争到的战利品,她才当了八年家主,兢兢业业,夙兴夜寐,一觉醒来更新地图,一切又要重新来过,重新争夺。

但吕祯却很愿意,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何况争的还是真真正正的九五帝位,毕竟她前世是法治社会,哪怕权势皆具,却也不可能比得上封建社会皇帝的权势。

坐上车辇,她端坐辇上,静静的看着宫中景色,宫墙高立,红墙黄瓦,木质建筑辉煌壮丽,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宫殿,壮阔巍峨,雕梁画栋,无不彰显着天家的权势和威严。

路过的宫人像经过最精密程序植入的人偶一般,全都跪下行礼,首位宫城的女侍卫也英姿勃发,也恭敬的抱拳跪下行礼。

哪怕她只是五皇女,离那个至尊之位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可却依旧让她体会到了,掌天下权,握众人之命是什么感觉。

那可真是……太舒服了。

这让她沉迷啊,这就是无上的皇权吗?

穿过条条宽阔笔直的青石大道,便见到了皇女所。

宫殿占地面积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朱色的大门敞开着,青松古木在宫殿院子郁郁葱葱。

婢男小心恭敬的搀扶着还是奶娃娃的吕祯下辇,吕祯挺着肉肉的小身板,屁颠屁颠的朝皇女所跑去,一派病愈之后,对任何事物都新奇活泼的小孩性子。

一进去,就是各个皇女的书案和上面摆放的文房四宝,整个房间有着淡淡的书墨气。

太女有专门的太女太傅,所以并不跟众皇女一起学习,这里便一共只有五个桌案,其中吕祯是最小的,还有三个皇女并未到达入学的年纪,还太小了。

恐怕日后她还会有更多的皇子皇女做弟弟妹妹。

到了时辰,一个面容肃穆,气质孤傲,一个知天命之年的老太傅跪坐在前方的书案前,同样是一个女子。

她提出辩论问题道:“我开国皇帝天命加身,有勇有谋,成就我神旭国,但为何连年忍受北方蛮夷入侵,而选择和亲之策?”

“那是我神旭国正值开国之初,百姓疲惫,不愿与那些蛮夷计较。”一个比吕祯高一个头的皇女抢先道。

“二殿下已说出她的想法,三殿下你呢。“太傅并未回答,唇角勾起,继续问道。

神旭国讲究长幼,回答问题通常也是由二皇女开始,未立太女之前则是大皇女先开始,大皇女离开皇女所,则是二皇女为先。

“这……我赞同二姐的想法,当时我神旭国名声凋敝,应休养生息,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三皇女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

二皇女父家显赫,是淮阳侯之子,祖上更是跟着开国之君打天下的开国名将,被封为德妃,家族和德妃深受帝王恩宠。

而三皇女父亲只是普普通通的婢男,容貌尚可,在美人如云,佳丽三千的后宫中并不出色,所以并不受宠。

可幸运的是,他侍寝过一次,侥幸怀了皇女,被封为胡侍人,可却再也没受到过宠幸。

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向来都是相互转化的,从来都不是孤立之说,而在这个世界,那就是女以父贵,父以女贵。

“我认为当时高祖陛下就应该打得她们不敢入侵我神旭国,将她们通通收复,让她们成我神旭国的附属国,年年为我朝上贡,哪里轮得到他们如今年年进犯骚扰!”四皇女愤愤道。

她父亲是当朝太尉之子容妃,掌管国家军事,可立国到今,已经八十多年了,对待蛮夷入侵,都是消极抵抗,蛮夷来犯就打一下,蛮夷走了也不追,时不时的就和个亲。

而容妃所生的长公主就被远派和亲,不知归期为何日,所以四皇女对待蛮夷一向愤恨不平,满腔怨恨,日后一定是是妥妥的主战派。

“五殿下呢?”太傅依旧没有评论,只是继续要吕祯发表意见。

吕祯在养病期间早已细致的了解过这个朝代历史,所以她并不惊慌担心,缓缓陈述着自己的想法。

“我神旭国开国之初,百废待兴,国库空虚,百姓所存只有战乱前的十之六七,帝王出行,天子驾六,可当时的神旭国连连六匹同颜色的马都找不出。”

“况且那些蛮夷乃草原牧马之徒,居无定所,要与他们打,必须深入蛮夷腹地,等找到他们时,我神旭国将士早已疲敝。”

“就算我神旭**士勇猛,天下无双,可我国以耕种为本,他们以游牧为本,我们举全国之力打了下来,得到了地又有什么用呢?损伤国本,百姓受苦,弊大于利。”

“所以,我认为先祖以和亲暂缓关系,乃是权宜之计,是为了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和人口,为长远打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吕祯瞪着水润润的黑葡萄大眼睛看着端坐的太傅。

太傅同样看着面前的奶娃娃,肉肉白皙的脸颊满是稚气,明明只是一个五岁的奶娃娃,语气却铿锵有力,看问题全面,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而且十分有道理,符合形势和战略,考虑全面。

有些地方甚至是他都没有考虑到,比如对蛮夷作战会遇到的困境,她一个深宫中的小娃娃,还不到她的腰那么高,没有上过朝,却能讲出这般深刻的分析……

太傅耐住心中波涛起伏的思绪和赞叹,继续问道:“那依照各位殿下来看,日后对于应对蛮夷,到底是打还是和亲呢?

其他皇女也感受到了这个小不点的威胁,哪怕太傅并没有表露称赞和支持,可她们敏锐的却深刻地感觉到了差距,吕祯说的很多,她们别说提到,甚至都没有想到。

而其他皇女并不想被一个比他们还小的奶娃娃比下去。

于是二皇女继续道:“我神旭国先祖英明神武,力压天下,她这么做当然由他的道理,况且和亲之策已经延续了八十年,我朝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损失一部分财物当作礼物,至于和亲皇子,神旭国供养他们这么多年,他们能为国做贡献,是他们的荣幸,所有百姓都会记住他的。”

二皇女侃侃而谈,语气中尽是理所当然和对先祖的膜拜崇信。

三皇女一向依附二皇女,理所当然,毫无悬念,她又是附和道:“不错,为国效忠,是所有人的荣幸,况且,我们带去的工匠,种子,书籍等各种礼物,还能教化她们知道礼义廉耻,让她们感念我朝恩德,实乃大功德。”

如果不是知道她是皇女,还真的让人以为她是二皇女养的小厮,谄媚恭顺,没有主见,没有丝毫的皇家威严。

“放屁!”四皇女一向就是个暴脾气,特别是因为自己长兄就是被派去了和亲,所以她一向厌恶这种语调,这种慷他人之慨的语调。

“那些蛮夷都知道珍惜自己的女人和财宝,我们却双手奉上自己的女人财宝,来壮大蛮夷,简直是愚蠢!依我看就应该跟她们打,往死里打,让他们秋毫不敢犯!”

四皇女这话说得重,而且还打了二皇女和三皇女的脸,三皇女还好,依旧是那副畏畏缩缩的样子。

二皇女的脸色则黑了下来,面色阴沉:“你这是在说我神旭国开国先祖做得不对吗?你是在反驳先祖的决策吗?”

“就如五妹所言,我无比支持先祖的决定,但当时只是先祖的权宜之计,如今我神旭国国强马壮,当然与八十年前状况大不一样!为何不能改变国策!”

最后几句话,四皇女几乎是喊出来的,她父家家世不弱于二皇女父家,所以她并不怕她。

太傅挥了挥手,示意学生们安静。

她清了清嗓子,问道:“五殿下怎么看?”

“如今经过百年休养生息,我国年年粮仓新米覆盖陈米,粮食多得吃不完,串铜钱的绳子都已经锈烂了,多得用不完。”

“况且自先祖开国以来,就支持百姓各家各户养马,田野间到处都是马匹,甚至出门交往时,以骑怀孕母马为耻,因为这显示了寒酸。”

“所以先祖并非是把和亲当作贯穿我神旭国整个历史,延绵万世的国策,先祖也想以仇报仇,以怨报怨,只是困于形式而暂时搁置罢了。”

“若是我来看,定然要打!要把她们往死里打,要让那些蛮夷不敢南下而牧马,见到我军军的旗便四处溃散!提到我神旭国就颤颤发抖!”

“皇长兄出使蛮夷,和亲出塞时,泣涕涟涟,带着对家乡的不舍,对母皇,容妃,以及众姐妹兄弟的思念出使和亲,于心何忍?!”

“前朝诗人曾言‘舍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现在已经到了可以用将军的时候了!我支持四姐的想法。“

四皇女惊讶感动的看向吕祯,眼中满是赞同和钦佩,还有遇到知己的激动。

她从前从未发现这个五妹这么对她口味,她们的思想如此契合,她兴奋的喊道:“好!”

少女年纪轻轻,语气铿锵有力,思维活跃聪慧,小小年纪就颇有资质,勇猛无畏,此女雄才大略。有帝王之姿啊!

太傅被自己这个想法惊到了,如今太子已立,神旭国一向是立嫡立长,当今太子虽非嫡出,却占了个长字……

罢了罢了,太子之位最主要的还是看帝王的心意,皇后无子,有足够的理由将她废除。

陛下若真的定下了长子吕祐为下一任继承人,为何不废后另立?如此当今太子之位方才名正言顺。

他看了一眼一旁专门记录皇女们学习进度和内容的礼官,这可是每日都会呈报于陛下,有品阶的官员啊,他若有所思的眼眸一颤。

看来乾坤未定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