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彦昭轻手轻脚地走到书房门前,敲了敲门,方才轻轻推门进去。
于涣抬头笑着问:“祖父何事寻孙儿?”
于彦昭年近八十,可谓高寿了,精神头还不错。他觑了一眼书,是《易经》。
老爷子清了清嗓子,语重心长地说:“涣哥儿,读书虽重要,可也不能看坏了身子。我知晓你因为你爹的事憋着一口气,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于彦昭说的是于谦因不愿讨好当权太监王振而被下狱关了三个月,因山西、河南的百姓都为他求情才被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后来百姓还请求让他留任巡抚,连周王、晋王也为他说话,这才恢复了于谦巡抚之职。
于涣听说这事以后,便更加发愤读书。于彦昭并不是个热衷功名的人,不然也不会一辈子在家乡做个富家翁而不出仕。
他看出来大孙子于冕天资不如儿子于谦,便打定主意不对孙辈们强求。于涣的出现是意外之喜,于彦昭也不想他念书把身子念垮了。
“祖父,我省得。”于涣答道。
于彦昭捋捋胡子,眼睛一亮,说:“这样吧,你来陪我下会棋。”他为了让孙子歇会儿也是煞费苦心了,甚至愿意跟他下棋——于涣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快。上手没多久就能把于彦昭杀得片甲不留,再过一段时间都能不着痕迹地给他让棋了。
每次跟于涣下棋,于彦昭都有一种自己白活了的感觉,慨叹世上确有那等一通百通的天才人物。
祖孙俩摆好阵势,祖母刘氏和于涣的小侄女都来观战。
于彦昭正襟危坐:“我事先说好,涣哥儿,你可不许再让我了,我下得都不尽兴了。”
刘氏不屑道:“你一辈子的臭棋篓子,除了家里人谁愿意同你下,还摆起谱来了。”
于彦昭小声说:“曾孙女还在这呢,你小点声。”
刘氏说:“好好好,于老爷快请吧。”
于彦昭先手。等他回过神来,自己的路已经被堵得密不透风了,只好投子认输。
于涣的棋风与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不大一样:通常人们都觉得他是个爽朗的少年,可他下棋时却是不动声色地让人落进自己织好的网。
通过下棋,于彦昭也能知道这小小少年是个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的人。
他正在感慨于家多了个麒麟子时,听到曾孙女拍着手说:“小叔赢了!小叔好厉害!”老爷子脸一垮,容他先气会儿。
刘氏哄道:“好了好了,真是越老越活回去了。还跟孙辈赌气,老于,你羞不羞啊?”
于彦昭恼羞成怒:“我又不是稚童,莫要这般哄我。”
刘氏横他一眼:“谁上赶着哄你不成?不识好歹。”
于涣和小侄女对视一眼,默默往旁边挪了挪。小侄女扯扯于涣的袖子,他会意地弯下腰。小姑娘同他咬耳朵:“小叔,曾祖父和曾祖母又吵起来了。”
“没事,一会儿就吵完了。”于涣宽慰道。
“那你能不能先陪我玩会儿?”
于涣想了想,揪了一根草,双手灵巧地上下纷飞,一只小兔子被递到了小姑娘面前。
“小兔!”她惊喜地接过,仰头说,“它和你好像啊,小叔属兔,所以这就是小叔。”
于涣摸摸下巴,假装思考了一会儿,说:“好吧,你要是这么想也可以。以后不管我们离多远,有小兔子在,就当是小叔陪着你了,好不好?”
“好啊!”小姑娘喜不自禁。在她心里,小叔长得好看,懂得多,还会陪她玩,简直是除了娘以外最好的人,连爹都被比下去了。
另一边于彦昭和刘氏终于结束了战斗。刘氏笑眯眯地招呼孙子和曾孙女道:“涣哥儿,大姐儿,来吃糕点吧。”
于彦昭悻悻地一同吃着糕点,老人味觉没那么灵敏了便嗜甜,倒是能跟孩子吃到一块去。
“大姐儿莫要吃多了,当心你娘说你。”于涣提醒道。
小姑娘眼珠转了转,撒娇道:“曾祖父和曾祖母不说,小叔不说,还有谁知道?”
于彦昭乐呵呵地说:“不说不说,大姐儿偶尔多吃些也无妨嘛。”
祖母刘氏默许了。小姑娘和于彦昭一击掌:“击掌为誓,一言为定!”
于涣无奈地笑笑,揉了揉侄女的头。
——
“涣弟”于冕将于涣叫到书房来,“我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对你明言一事。”
“兄长请说。”
于冕欲言又止,止又欲言:“我家科举一路,恐怕还要靠你了。”
“兄长何出此言?等出了孝期,兄长也正是好年纪,哪里就到了这地步。”于涣说。
于冕长叹一声,这是他第一次吐露自己的心声:“我自幼以父亲为榜样,希望能保住我家声不坠。可读了这么多年,我越读越感到我实在与父亲相差太远了。
惭愧啊,我天生鲁钝,上次会试我就有感觉,我的资质恐怕只能支撑我考过乡试了。”他不敢对长辈说,也不想对妻子说,没想到最后是对自己的幼弟说了。
“可是涣弟你不同,凭你的底蕴,必将一路在科考路上高歌猛进。传承父亲衣钵的希望在你身上。”
于涣默然,心道恐怕长辈们大都也清楚大哥的资质。只是他没想到大哥会这样毫无芥蒂地对他说“靠你了”。
“兄长有此嘱托,我岂有推诿之理?但我希望兄长不要妄自菲薄,即使科考不成,也不代表你不好。在我心中,你孝顺长辈,友爱兄弟,德行已修炼有成了。”于涣认真地说。
于冕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吾家有弟初长成!一晃你都十四岁(虚岁)了,任谁看了不得夸一句‘好一个风流少年’!”
借着于涣,于冕也能一窥父亲少年时的风采。那时于谦已声名鹊起,是当地有名的才子了。可惜小弟这两年为母亲守孝,没有去参加过什么文会,也没同人交游,不然只怕早就出名了。
他兄弟二人相亲相爱,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人生不如意,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