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权二代,但抄家流放 > 第57章 朝乾夕惕(8)

[明]权二代,但抄家流放 第57章 朝乾夕惕(8)

作者:痴妄呓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2 12:00:43 来源:文学城

第三十章

入夜露重,天黑月白,冷光惨惨。打更人的梆子声穿梭在街巷,汪府的门传来不紧不慢的“叩、叩、叩”三声。

宣庙以降,太监置私邸之风盛行。汪直为天子行捕风捉影之事,常常在宫外行走,这间宅第也就成了他最常使用的落脚处。可惜碍于主人的名声,这里虽有罪囚家属络绎不绝,却不见鸿儒清流之踪影。

而夜里的来客毕竟是在哪里都少见的。

汪直正在名单上划去一个个名字,忽闻门房来报有客登门,笔尖一顿,问:“来人可说了是谁?”

门房恭声说:“回老爷,他说是于涣于阁老。”

汪直不禁失笑。他早等着于涣的反应,却不料他既挑了这个时间上门,又大剌剌报上姓名。本来还可推说自己已经歇息,然对方亮明身份,就不好拒之门外。

他略一思忖,还是不愿就这样让于涣轻松过关。便说:“你说我本已睡下,请他稍等片刻。”于是叫人来为自己梳洗,又命人拿来自己最华贵的衣裳换上,等这一套完毕,已过去小半个时辰。他端详过铜镜中的仪容,见果然是个风流少年,这才满意地起身,一挥手道:“走,你们都随我去迎接于阁老。”

家仆们小跑到门口,左右列队。汪直大咧咧打开侧门,见一个中年人直挺挺地立在门前,差点儿被门打着。汪直大声说:“哎呀,真是对不住!于大人,没伤着您吧?”

“公公真是雷厉风行”他的声音慢条斯理又带着意味不明的笑意,像是对着调皮捣蛋的孩子时的无奈,“所幸于某身子骨尚可,并无大碍。”

汪直疑心他在暗地里讽刺自己故意拖延,心中生出些小计谋得逞的得意,又对他的语气感到不爽,遂一边去观察于涣的神色,一边问:“于大人见谅,我本已睡下,听闻贵客来访,才赶紧拾掇整齐来迎接。不知于大人有何贵干?”

于涣面露歉意道:“叨扰公公,我心难安。只是我此时前来,自然是有要事……”他左右看了看街坊邻里,低声说:“不知可否进府一叙?”

汪直一拍巴掌,说:“哎呀,您瞧我这脑子,快,快请于大人进来!”

于涣笑而不语。他挥挥手,身后的随从合力抬起一口大箱子,加之一人捧着盒子,跟在他身后进门。

两人分别入座,各自捧茶。汪直目光炯炯,盯着于涣率先发难:“于大人,令舅在我这里对您多有夸赞呐。”

“舍舅赞我,私我也。盖人伦亲情,最难割舍,是以娘不嫌儿庸,子难见丑母。惭愧已极!我非圣人,不可免俗,心中之私,难以去之。”于涣正色道。

汪直说:“于大人欲行包庇之事吗?”

“亲亲相隐,是圣人的教诲。汪公公,我想先请问您,舍舅与本案有何干系?所犯之罪究竟有多大?”

“刑部要过问西厂的案子吗?”

“是案犯的家属来打探亲人的消息”于涣诚恳地说,“汪公公,您不必顾及我其他的身份。母亲于我有养育之恩,我在此是为尽人子之孝道,与公务无涉。”

汪直面露难色道:“令舅与此案牵扯颇深,恕我难以……”

“公公!”于涣打断道,“何必如此吞吞吐吐?究竟什么罪名,您一句话尚且说不清吗?”

“那我就直言了!于大人,你们清流自诩清贵,却要趁夜来替亲戚求情,这就是你们说的‘清’吗?我是按照律法办事,缉拿人犯,你又何必这样咄咄逼人呢?”

“我也很失望”于涣霍然起身道,“我早听人说,公公横行无忌,目无法纪,绝非善类;那时我还为您辩解,说您的行动是出于皇上的命令,况且您的确打击了滥用职权、违法乱纪之辈的气焰。今日一见,却觉得并非如此。”

汪直奇道:“没想到我能得到您的维护。那么也请您指教,我今日哪里说得、做得不对?”他没想到于涣还能倒打一耙。

“进府前,您一再拖延,我想毕竟是我深夜叨扰,有错在先,心怀惶恐,不敢多言;迎接我时,您故意张扬,我想您或许是误解我的来意,因此也没有说什么。可我以诚相待,直抒胸臆,您却目我为沽名钓誉、徒有其表之徒,实在令我难以忍受。倘若连这都无法分辨,岂能教我相信您为皇上声张的能力呢!”

汪直笑道:“我认为没有什么误会。”

于涣断然说:“当然有!其一,舍舅并不清楚杨晔家事,只是出于‘亲亲相隐’之理,为他提供庇护;其二,大明律明明白白写了什么刑可由多少钱赎买,我来此带了钱财,赎舍舅出来有何不妥?于律法何犯?”

“于大人,令舅于本案有重大干系。我等办案期间,不可轻泄案情。”汪直将茶盏凑到嘴边,低头轻啜,使他脸上的表情有些模糊。

于涣起了疑心。汪直这样迟迟不肯松口,莫非这里面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玄机?长久办案更磨练了他的嗅觉,见惯罪犯的撒谎、辩解、兜圈子后,他再面对人们的话语中的回避,就感到其像夜里点灯一样明显。案涉人物的关系网在他心中铺开,一根根线索拧成的丝线被抽开,忽然于涣在一片黑暗中抓住了一瞬闪光。

“汪公公秉公执法,于某佩服,也理解。既然如此,公公代我向舅舅和杨大人问好,不知这样可行否?”于涣紧紧地盯着汪直说。

怎么又说起了杨晔?汪直不由得慌乱了一下。他打死过人,却还没打死过官员。杨晔犯案罪证确凿,可到底不该由他私刑处死。他到底年少,骤居此位,还有些拿捏不好分寸。汪直不能确定皇帝对此事的反应,便只希望它晚点暴露,起码要等他想好应对之策。若是于涣转头第二日就去上书……不好,还是再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知道了。

汪直道:“他们只要老实如实供述,自然平安无事。”

“我听闻,锦衣卫和东厂办案子极快,盖因木杖打下去,或是请人‘上刀山下火海’,抑或给人‘弹上琵琶’,就没有什么不交代的了。只是这法子容易折进人去,光诏狱里就有不知多少怨魂呢,传说寒夜中还能听到呜呜之泣声。”于涣看似话锋一转,谈起刑讯之事,话里话外却充满了暗示的意味。

“大人不妨把话说得明白些。”

“汪公公,我本无意与您为敌。我只需要我舅舅,好对家里有个交代,其余一概不问。您收下东西,我把人带走,这事儿就结了。”于涣着重强调了“交代”二字。

汪直展颜一笑。

“于大人,咱们还是来鉴赏鉴赏您带来的宝物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