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权二代,但抄家流放 > 第48章 见龙在田(13)

[明]权二代,但抄家流放 第48章 见龙在田(13)

作者:痴妄呓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5 12:43:24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一章

朱骥在来的路上习惯性做出谦和温顺的做派,这是一种百姓里常见的样子,与那些巡城士吏吆五喝六的骄横作风形成鲜明对比。尽管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英武丈夫,那种像羊一样的温顺还是让他看起来与寻常人无二致。

朱骥琢磨起妻弟于涣的委托,在踏进雅间前理了理衣服才郑重地轻轻推门而入。

于涣同样穿了一身便服,是暗色缎子织的,使他坐在那就如山岳一般。朱骥感到妻弟越发接近自己岳父的形像,让他这锦衣卫武官也不由得恭谨起来。

“姐夫请坐。”于涣站起身,露出温和的笑。朱骥感到他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明明看过去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沉,可他那双明亮的眼睛看过来、因笑意而微微眯起时,偏偏就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很诚恳亲切的人。

等朱骥坐下,于涣才同样坐下。朱骥说:“涣弟,敦敦那边……?”

于涣平静地说:“走了。”

那天于先找于涣明明白白说了自己打算,于涣默然片刻,说:“你随我到祠堂去。”

于先跪在祖父的牌位前,抬头便是那把宝剑。她的脑海中登时清晰地浮现出童年的记忆,她记得祖父平日里总是板着脸却会对她们这些孙女笑吟吟;记得自己扯他的胡子他会轻轻打自己两下以示警告,实际上却只引起她咯咯笑;记得他做什么事都是干净利落;自然也记得他们出城时,父亲说“祖父睡着了”,可在她多次追问“祖父怎么还不醒”后,父亲才说“他其实是死了,人死了是醒不来的”。

可她并没见过于谦在公务上的样子。于涣知道她和她祖父的眼睛有多像:热忱、坚定,又暗含着孤傲。他一对上女儿的眼睛就都明白了,她要么可称悲壮地死在事成之前,要么名扬四海而遭小人嫉恨。总而言之,她是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的。

于涣说:“爹,您看见了,您孙女的确是做大事的人。我知道我拦不住也不应该拦她,我叫她给您磕头,就打发她上路了。您也知道知道,咱家没有孬种。”

于先红了眼圈,说:“爹,我不会给祖父给您丢脸的。”

“其实我只想你平安喜乐。”于涣叹道。

“若是我回不来,您就当没我这个女儿。”

时至现在,于涣还会为这种固执地在于家世系生根发芽的执拗感到惊奇。放于先离家也是他为数不多没有同商烨商量就作出的决定,商烨却仿佛早有预料一般接受了。

她以豁达的胸襟和天生的乐观说:“我知道她一定会往最危险的地方走。其实我还羡慕她呢,可惜我这一双小脚走不快,不然我真想也去闯出一番事业来。”大抵人确以群分,商烨能轻易地理解于涣的种种心思也就不奇怪了。于涣敏锐地从妻子的话中捕捉到一丝对岳父母的怨恨,默默揽过她的肩膀。

思虑回到现在,于涣摆摆手道:“姐夫,说正事吧。”

朱骥颔首,严肃道:“你问的事有眉目了。黄明善确与万安有接触,叶时则和彭华有首尾。至于万安和彭华交游,我想你也知道。”叶时和彭华都是江西安福县人。

于涣听完,接着问:“时间呢?”

“就在叶时上疏之前,彭华曾秘访其家;黄明善则是在万安组织的四川同乡聚会上与其相识,后来黄到万府上拜访过。国子监案发前后一段时间,二人明面上没有接触;不过我想涣弟你既然怀疑,恐怕便是有事,我就又细查了查。有人看到,两府的家仆在采买时碰过面。”朱骥有条不紊地叙说完,便看向于涣,等待他的反应。

于涣说:“不瞒姐夫,我的确怀疑此事背后有人捣鬼。目前看来……”他话音未尽,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又轻轻放下。

朱骥说:“涣弟,我知道那万通对我有芥蒂;若是和万安闹得太僵,会不会让万通乃至万贵妃觉得,我们有意为敌?再者,彭阁老那边呢?”彭华是彭时的族弟。

“有些事,想避是避不开的。”于涣沉吟了一会儿。他知道自己和万安的冲突迟早会爆发。万安入了阁拼命地巴结万通,捧万贵妃,所图自然不是一个末流阁员混到致仕;他想做首辅。而于涣和其岳父商辂就是明晃晃挡在他路上的两颗绊脚石。倘若于涣就这么放过这件事,岂不叫人觉得太气弱?万安要是想斗,想争,那就来吧。

于涣果断道:“多谢姐夫了,此事也不好劳烦你太多。对了,宸哥儿的功课不好也就罢了,对宏哥儿的课业可要抓紧。”朱宸是长子,可以袭朱骥的官位。

朱骥连连点头说:“我晓得。你放心,我对岳丈夸下口,一定得对你姐姐好。”

于涣上疏称,国子监贪腐一案确有蹊跷,请求由刑部重审此案。朱见深批复:所言有理,着三法司会审。

这是朱见深第一次对于涣的奏章提出异议。为什么是这个时候?他嗅出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其实哪怕于谦的提议也不是都能被通过的,但朱见深这次的举动透露出了一种暗示:我想自己做主,我也可以自己做主。

于涣不想在这时因为这件事和皇帝学生扯皮,没有多纠结便准备审案。

他坐在主位,左都御史李宾坐在他左手边,大理寺卿则在他右手边。总宪大人轻捋胡须,看着对面坐立不安的王概,在心中摇摇头。手下的少卿一跃成了刑部尚书,也不知道王概是什么感受。

于涣左右分别看了一眼,沉声道:“二位大人,咱们开始吧?”

李宾笑道:“大司寇主审,我们只是陪审,自然由你做主。”

王概拱手道:“请大司寇自便。”

于涣便扬声道:“带罪员上来。”

叶时、邢让、陈鉴、张业、王允皆被带来。此四人皆被于涣讯问过,于涣心里已然清楚事情来龙去脉,就直接道:“叶时,此事由你上疏而起,你来说说国子监这笔会馔钱的事。怎么攒下的?为何会有亏空?”

叶时被牵连下狱后一直很后悔,闻言便积极道:“回禀大人,这钱是按人头分到每个师生头上的。若有官员离任或监生离监,他们那份钱钞往往不会支取,如此便攒下钱来,颇为可观。成化四年开始,可以由钞折钱,这笔钞就诱人了,典簿王允常常克扣,引得监生们不满。罪员在国子监任职已久,知道上边的人都会朝这笔钱里伸手。他们不走公账,自然会有亏空——”

“你别胡说!我在任时,从未将那笔钱私用,都拿去给监生盖房舍了!”邢让急道。

“不许咆哮公堂!邢让,问你话时,你才能说话,明白吗?”左都御史出言道。

“是。”邢让低头道。

“叶时,你还有要补充的吗?”于涣问。叶时有一瞬间很想把彭华咬出来,可是又清楚以彭华的性格,他要是敢这么做就完了。况且,彭时还没死,谁知道会不会又如从前一样将彭华停俸一段时间不了了之。

“回大人,没有了。”于涣深深地看了叶时一眼,看得他手心里冒冷汗。

于涣也没有非要扯出彭华来。他和彭时的关系尚可,而彭时在身体不好而半退的情况下也属意商辂接任,不必横生枝节。这笔账,留着日后再算也无妨。

“陈鉴,你是现任祭酒,你有什么想说的?”于涣道。

“大人,罪员实在冤枉。罪员在任时,每笔钱均有去处,绝无贪私啊!”陈鉴叩首道。他本来嫉妒邢让年资不如自己却居于己上,此事初发时还暗自庆幸,指望能把邢让除官而让自己顶上。结果因案件所涉年限太远,他也差点被稀里糊涂地一同论罪。这下他算老实了,只期望能脱罪。

“拿账簿来。”立时有小吏将账簿呈了上来。于涣示意左都御史和大理寺卿察看,解释道:“二位大人请看,我已查得张业曾于成化四年回乡省祭,事发时的确不在,应属无辜。而陈鉴继任后,有很多账对不上。考虑到无人为他作证,当论罪。”此时判案,皆是疑罪从有。

“那邢让呢?”在这几人中,邢让这位曾经的礼部侍郎官职最高。

于涣道:“这便到他了。带监生卢楷、杨守址。”

两名身穿儒衫的士子被差役带到堂上。于涣说:“你二人牵头,率诸生联名上书,在阙下为邢让鸣冤。我且问你们,可否担保自己所言为真?本官先提醒一句,若是作伪证,尔等须一并论罪。”

卢楷和杨守址对视一眼。卢楷拜道:“成化二年邢大人履职后所做的事有目共睹,他绝不是那等中饱私囊之人。学生愿作证,邢大人调用的钱钞俱用于修盖房舍。”

“学生也愿担保。”杨守址跟着拜道。

于涣道:“既有监生愿为邢让作证,可见其所涉钱款确皆用于为国子监营造房舍。其本心虽好,然不上疏而自取,有违常制,按《疏议》也属渎职,当以私罪论。”

李宾道:“大司寇的意思是,从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