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清]我哥催我考科举 > 第3章 以此玉为证

[明清]我哥催我考科举 第3章 以此玉为证

作者:星辉映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5 10:00:43 来源:文学城

庄绍宗白日见了如花美眷的阿宝小姐,晚上又挑灯读了《牡丹亭》,不觉情迷,带佳人入梦。

他心神恍惚地醒来,外面拍门声震天响。

“二哥,娘叫你赶紧起床吃饭!醒来没有?你要迟到啦!该上学啦!”庄绍耀披着春日的阳光,在外面如同惹人烦的鸭子一样嘎嘎乱叫。

“来了,来了!”庄绍宗带着怒气起身,发觉异样,脸瞬间羞红。

他已到了通人事的年龄,往日一心在圣贤书上,深信书中有黄金屋,梦中……

庄绍宗给了自己两巴掌,心中骂自己,阿宝小姐冰清玉洁,无媒无聘,自己怎敢如此亵渎?

简直枉为读书人。

庄绍宗起身换了衣服,打开门出去,门外的三弟早就跑了。

金灿灿的阳光泼了一地,天空湛蓝湛蓝的。

庄绍宗被董大赶车送到县城里东郊的东山书院,庄绍耀也一起坐车被顺便送到镇上私塾。

东山书院乃是百年前一位致仕的官员所建,他深感汝县文风不盛,建立书院,延请名师,至今仍是县里最好的书院。

庄绍光、庄绍宗都在里面学习,等庄绍耀过了十岁也会报考东山书院,像兄长一样为科举而努力。

汝县的士人与天下士人差不多,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在科举路上一直走下去,不管年老年少,直到中进士;一种是心中觉得科举无望,退而在乡里当个搢绅,教个学生,建设乡里,如庄进。

庄进在村里开馆,私塾就设在规模宽敞的观音庙。

这观音庙原本是一间茅草屋,但十多年前经曹员外资助,扩建成如今的模样,又从城里请来一位忠厚的和尚做主持,打理庙务。

庄进陪儿子参加院试,私塾的孩童无人教导,索性放了假。如今他回来了,就宣布开课。

中午放学,庄进回来,还未进屋就听到裂帛之声。

进门一看,原来沈母与潘妈正裁剪料子。沈母见了庄进,笑道:“潘妈快去端饭,老爷回来了。”

潘妈应了去厨房,沈母忙将料子收拾好。庄进问:“昨儿村里的贺礼钱都还给他们了吗?”

昨儿庄家宴请亲朋,来的人都送了礼,有送一钱银子的,有送两三分的,还有送几十个铜板的,最多的当数曹员外送来的一百两银子。

昨夜,夫妻记贺礼记到深夜,商量着将村里送的钱都退回去,只收几家亲戚的贺礼。

村里的人大多勉勉强强能过活,而庄家现在慢慢起来了,有良田三十亩,庄进做馆每年有十来两银子进账,足够嚼用。

庄进和沈母都不愿占邻里几分几厘的便宜,故而沈母吃完早饭,就挨家挨户将送来的贺礼还回去。

“我都送回去了,这曹家的厚礼,我收着……啧,心虚。”沈母看着面前的绸缎道。

庄进道:“曹家家财万贯,你真给他送回去,才不好呢。这些在我们看来丰厚,在曹员外看来就不值一提。”

沈母又叹了一声:“受之有愧,于心难安啊。”

庄进笑道:“以后有咱们帮衬他家的。他就一个女儿,将来若受欺负,咱们定要为他闺女主持公道。”

沈母道:“如今专有那一种吃绝户的,只希望曹员外睁大眼睛为阿宝姑娘寻个良婿。”

庄进深以为然,正要说话,潘妈端着饭菜进来,夫妻二人停下交谈吃饭。

饭菜还是剩下的,庄进过过苦日子,珍惜粮食饭菜,家中也没有不吃剩菜剩饭的习俗。

吃罢饭,庄进就要去歇午觉,沈母拦住他,为他量体做裁衣之用。庄进无奈道:“我的衣服够穿,何必再浪费这些好绸缎?”

这几匹绸缎正是曹家送来的,沈母不准备收起来,而是将两匹送到京师的大儿子处,剩下的四匹裁剪了做衣服。

沈母道:“你是夫子,进士的爹,穿得不体面怎么好?”沈母量完,道:“好了,你去歇午觉吧。”

沈母挥手让他离开,突然又叫住他,庄进回身等她说话。

沈母道:“这些料子,我已经分好,给兰儿、弟妹、绍儿、云儿各一块尺头。再给你们爷俩各做一件新衣。”

庄进颔首道:“你给自己留的有吗?”

沈母拿起一块烟霞红的料子,往身上比了比,抬头问:“你觉得我穿这个颜色好看吗?”

庄进瞧了一眼,指着案上的一块橄榄绿暗花绸缎,道:“那块更衬你。”

“真的吗?”沈母忙将烟霞红绸缎放下,拿起橄榄绿往身上比。

庄进应了一声,转身回屋里睡午觉,听见沈母在背后哼了一声,心中不知为何。

小孩的学习心散了一个月,不好收,庄进晚上回来,精疲力尽,无精打采。

吃完饭,刚想要去睡觉,就被沈母催着给大儿子写信。她准备次日一早去镇上,将信与布匹一起交给信差,寄给大儿子。

灯光摇曳,沈母站在庄进身后,庄进写一句,她念一句,嘴上还点评道:“光儿上次来信说,要咱们事无纤悉,都要告诉他说,让他如在家中一般,你看看你都写了什么。”

“绍宗进学,亲朋毕至,咸来道贺。”沈母不满道:“谁来了,谁没来,吃了什么,大家带了什么,这些不都是话吗?”

庄进叹气道:“文章讲究典雅凝练,你说这些罗里吧嗦,光儿不爱听。”

沈母不依道:“你这样寄出去,光儿下一封信,还会说你写得不详细。”

庄进放下笔,起身将沈母按在椅子上,道:“给你笔,你写。”

沈母哼了一声,道:“我写就我写。”说罢拿起笔写起来,她的笔迹与庄进有七八分相似。

沈母在娘家时认识了几百字,嫁给庄进后又跟着庄进读书习字,写信不在话下。

庄进看妻子写了十来张才作罢,嘴角一抽,叹息不已道:“你当年还能写几首诗,如今愈发不堪了。”

沈母一边检查书信,一边道:“我又不考状元。”

见书信无误,沈母将信封入信封,庄进又把次子考秀才的文章也一并封了,一起送给信差。

弄完这些,两人安寝。庄进躺在床上,道:“神佛保佑,光儿散馆之后,留在京师。”

沈母道:“我初一十五都在庙里烧香,神佛必定保佑我们家。”

沈母次日吃过早饭,就去镇上,先将信交给信差,然后带着尺头糕点来到娘家。那块烟霞红的料子换给了沈舅母。

又过了几日,庄进下学回来,刚要吃饭,被曹村长叫去。

原来今日是曹员外老爹的忌日,曹员外回村上坟烧纸,与族里说话,一时说得兴起,打算今晚不走了。

他遣仆人回去告诉一声,曹母送来一个大食盒并一坛酒。曹员外借着村长的家摆酒,曹村长因而把庄进叫去陪客人。

“早些回来,少喝些酒。”庄进临走之前,沈母叮嘱他。

庄进跟曹村长的儿子曹强来到其家,看到只有曹村长和曹员外二人说话。

“我们就等你了。”曹村长说完,让几人入席。曹强斟酒,劝饮。

庄进能饮,性格不拘泥,曹员外性格爽朗,几人说起旧事,一时间气氛热烈,推杯换盏。

谁知说着说着,曹员外酒意上头,红着脸哭起来:“我原有个儿子,那时天南地北地跑,风餐露宿,养到三岁,一场风寒没了。”

庄进有了几分醉意,劝道:“这子女终究要有缘分,我瞧你家姑娘不差,浑身气度比男儿更好。”

曹员外继续哭诉:“我这姑娘也是好的。我得了她后,生怕养不住,再者加上想家,就带着她们母女归来了。”

曹强劝道:“三伯,你现在还年轻,不如纳几个妾,说不定还能得几个儿子。”

曹员外一手捂着脸哭,一手摆手道:“我那浑家几十年来随我风里来雨里去,又出积蓄供我做生意,我现在岂能忘恩负义,伤她的心?”

庄进听这话,心中赞同。

曹村长不赞同道:“妾生了儿子也是你浑家的儿子,如今……唉……你在还好,将来侄女受了欺负,无父兄撑腰,只怕……”

曹员外道:“我现在年岁大了,纳妾一来伤我浑家的心,二来生了未必立住,徒惹伤悲。”

曹强听到这话,点头道:“三伯说得有理,你赶明招个好女婿,当儿子养也是一样的。”

许是曹村长的话拨动了曹员外紧绷的弦,他一边喝酒一边说起这些年遇到的负心汉吃绝户的人,越说越怕,越说越可怜,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哭得像个小孩。

几人劝说均不管事,曹村长叹气道:“我手头有几个忠厚的孩子,但侄女是大家闺秀,都配不上。”

曹村长说着,突然眼睛一亮,指着庄进,道:“何必求远?他家的二小子不是正好吗?”

曹员外忙摆手:“不成不成,我虽捐了同知,但到底是商家,配不上秀才相公。秀才相公岂是我家姑娘攀扯起的,此话不要再提,喝酒喝酒。”

庄进酒意上头,看到一向有头有脸的曹员外哭得可怜激起几分恻隐,又听到负心汉吃绝户的故事心生愤慨,闻言大手一挥道:“你要是不嫌我家穷,就把侄女聘给老二,亲闺女啥样,我们对她啥样。”

曹员外一愣,大喜道:“你这话可当真?”说完,又泄气道:“酒桌之话,何必当真?这话我就当没说过,喝酒喝酒。”

庄进年轻时性子有些急,只是有了儿女,教了学生,性格渐渐平稳下来。此时,他被曹员外一激,拍着桌子立马道:“我说话一口吐沫一个钉。”

曹员外仍是不信,庄进急了。

曹村长在一旁起哄,道:“庄老弟,他不信,你给个信物不就成了。”

庄进闻言立马取下随身戴的玉佩,递给曹员外:“以此玉为证。”

这块玉品质一般,曹员外却如获至宝,接过后珍之重之放到怀中,然后取出自己的羊脂龙凤玉佩给庄进,郑重道:“以此佩为证。”

解决完酒友的一件大事,众人开心地喝起酒,至醉方散。

“咦,哪里来的玉佩?”次日早上,沈母收拾衣物发现一块品质极佳的玉佩,一看就不是他们家的。

庄进一顿,想起昨晚的事情,恍若一道霹雳劈到脑门上,浑身发寒。

怎么办?

要给怎么和妻子说,自己在酒桌上给儿子订了婚事?

妻子在前几日给大儿子的信中,还叮嘱大儿子为老二寻个读书人家的好姑娘。

心虚、后悔、自得、羞愧、虚荣……各种情绪一时间涌上庄进的心头,他不知如何是好。

天要亡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