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美娱]巅峰之路 > 第10章 第 10 章

[美娱]巅峰之路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北海红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31 03:08:29 来源:文学城

《幸福家庭》上映后好评连连。

《芝加哥太阳报》:年度最佳虐心影片!《幸福家庭》为何让观众笑着进哭着出?

《纽约时报》:好莱坞天才新人,尤娜·约翰逊自编自演《幸福家庭》,这个女孩才10岁!

虽然很多观众表明电影结局太让人难过,并发誓此生绝对不会再看第二次。但这部叫好叫座的电影被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好莱坞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年底出现的这匹黑马。

想想看,不到1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却收获了6521万美元的票房,多么令人震惊的成绩!

影评家们爱死了《幸福家庭》这部小成本电影,纷纷给它打高分。

著名影评人罗杰·埃伯特更是非常有诚意地在《芝加哥太阳报》上发表了自己的长篇影评:

【当观众们冲着电影名字或是海报上的两个可爱小人儿走进影院时,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在118分钟后自己会在公共场合痛哭出声。我很惊讶《幸福家庭》竟然是由年仅10岁的尤娜·约翰逊写出来的,这部剧情类电影堪称年度最佳虐心影片,编剧功不可没。

尤娜·约翰逊在塑造人物方面天赋独特,她赋予了“里奥”和“流浪汉”复杂的人物底色,在她之前从未有人将被校园霸凌的孩童当作主角,也没有人会特意关注反派人物是出于什么动机做出了坏事。但不可否认,这种人物塑造方式使得二人所作所为按照自身定位发展,他们的悲剧早已注定。

我还注意到尤娜·约翰逊对于人性拥有敏锐而强烈的洞察力,她将“里奥”和“流浪汉”归为同一种人。如果说“里奥”是因为胆小懦弱想逃避现实而自欺欺人,那么“流浪汉”就是因不愿直视自己作恶的举动而选择自欺欺人。

也许你们会觉得我这句话很奇怪,甚至难以理解。因为在大部分人眼里,“里奥”是个可怜孩子,他只不过是想要拥有美好幸福的家庭,并因此患了多重人格的精神病;而“流浪汉”是个纯碎的反派,他xd,炼铜,还是个可恶的杀人犯。

但当我第二遍观看《幸福家庭》时,我注意到“里奥”与“尤娜”异常亲密的氛围,虽然看似是“里奥”很照顾他的聋哑妹妹,看似是“尤娜”需要“里奥”,可事实完全相反——因身材瘦弱在外面被校园霸凌的“里奥”依赖妹妹,他渴望从“尤娜”对自己的爱中得到满足,他更需要她。正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流浪汉”需要小女孩一样,他渴望从女孩的痛苦中产生自己很强壮的感觉,产生凌驾他人命运之上的快感,这也正是他炼铜的根本原因。

男孩和男人同样瘦弱,同样内心孱弱,不得不向外界寻求安全感。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家庭富裕,后者父母双亡毫无资产,这是他们生来就注定的,倘若把前者放到后者的成长环境中,“里奥”也会变成“流浪汉”。

当这个想法出现时,连我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可能吗?要知道尤娜·约翰逊才10岁,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就洞察了人性之幽暗和社会贫富阶级的差异吗?但联想到尤娜·约翰逊福利院出身的人生经历,似乎一切都不奇怪了。

影片后续的发展更是让我肯定了这个想法。男孩被列为重大嫌疑人的那段剧情十分精彩,警方和记者对这个男孩频频追问,用最大的恶意揣测男孩。但“里奥”没有愤怒,没有态度坚定地否认这种可笑的臆测,他只有痛苦,只有愧疚,甚至扮演“幸福家庭”的独角戏,因为他是个弱者。

对于观众和其他影评家们来说,《幸福家庭》是个悲伤的故事,男孩在经历引狼入室的歉疚、失去亲人的痛苦之后,罹患多重人格,妄想重现幸福家庭。但我认为,《幸福家庭》是个邪典故事,倾注了尤娜·约翰逊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不公现象的克制批判,充满了荒诞的艺术。这是一个天才写出来的天才剧本。】

这还没完,罗杰·埃伯特甚至在这个长篇影评的结尾写道:“顺便说一句,如果奥斯卡不给这个女孩一个小金人,那我就得质疑它的公正性了。”

影评人之间也是会互相看影评的,他们甚至会暗自比较自己和他人的评语。

有人不可置信:“天哪,罗杰疯了?”

有人质疑罗杰·埃伯特:“他跟这个女孩有什么关系?我是说,最后那句话也太夸张了。”

有人破防:“什么叫观众和其他影评家?!”

有人反思:“玛丽,给我买一张《幸福家庭》电影票,我要看第二遍。不,等等,给我买两张,我要看三遍。”

一时间,关于《幸福家庭》的影评越来越多。

影评家们就像竞争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就算没有新角度也得挖出新角度,以显示自己影评的与众不同。

但他们不约而同都回避了罗杰·埃伯特的锋芒,选择从导演活演员们入手,对《幸福家庭》评头论足。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与编剧尤娜·约翰逊配合默契,心有灵犀。他那隐忍克制的镜头语言与剧本内涵完美契合,他电影中具有张力画面的动力来自于偏执幻想和残酷现实的对比,为观影者创造了极具冲击力的感官世界和更加动人心弦的悲怆之感。”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完美演绎了主人公在遭受肉.体和精神双重折磨下的状态,孤独与幻灭,死亡与重生,他充满灵气的演技足以诠释四种不同的角色,看好他的职业未来。”

“阿德里安·布劳迪在拍《幸福家庭》前,只是个以跑龙套为生的异乡客,但相信在此之后,他会在好莱坞找到自己专属的道路。”

《幸福家庭》的主创人员自然也都看到了这些影评,尤其是尤娜。

“这真的不是过度解读吗?”尤娜指着罗杰那篇超长影评,满脸迷惑,其实她创作这个剧本时根本没想这么多。

“不过我怎么越看越感觉他说的都好有道理。”见鬼了,这神奇的影评家,竟然能发现连创作者自己都没发现的东西。

达伦笑呵呵的,“我感觉他解读的很准确。”

莱昂纳多根本不觉得这是个事,“只要结果是好的不就行了,反正他是在夸奖你呢。”

阿德里安觉得尤娜在炫耀,但他没证据。

几人将关于自己的报道全都剪裁下来,彼此你看我我看你。

“看来我们能一起走红毯了。”尤娜沉思。

“自信点,我们也许能拿奖!”莱昂纳多兴奋道。

1990年01月20日,洛杉矶希尔顿酒店。

《为黛西小姐开车》和《生于七月四日》横扫了第47届金球奖,获得多项提名。前者得到音乐喜剧类的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后者得到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

他们获奖颇丰,但风头完全被《幸福家庭》盖住了。

因为年仅16岁的莱昂纳多爆冷,获得剧情类最佳男主角!而年仅10岁的尤娜·约翰逊,更是凭借《幸福家庭》得到了最佳原创剧本奖。

镜头扫过尤娜和莱昂纳多,他们表现得都很惊讶,显然也没想到自己能拿个金球。

一时间,好莱坞又沸腾了,罗杰·埃伯特的那段影评更是被人反复提及。

“天哪,这女孩才10岁!”

“好莱坞迎来了一个天才怪物!”

“这些小家伙都还这么年轻,而我已经老了。”

“金球奖这次居然不讲政治正确了?我还以为《生于七月四日》会拿到最佳剧本的。”

“这似乎预示着学术奖对年轻人的歧视将不再存在?”

但没有人觉得尤娜和莱昂纳多拿奖名不副实。

明眼人都看得出即便最佳剧本和剧情类最佳男主角颁给了《幸福家庭》,但《为黛西小姐开车》依然能打。

作为奥斯卡的风向标,金球奖明明晃晃地表现了对《为黛西小姐开车》的青睐。

而且,业内也觉得尤娜这个小家伙的剧本非常有创意。

汤姆·克鲁斯是剧情类电影《生于七月四日》的男主角,本来他对剧情类最佳男主势在必得,没想到金球奖却将最佳男主颁给了莱昂纳多。

“这是歧视。”经纪人派特·金丝莉皱了皱眉,“我就知道学术奖歧视长得好看的人。”

作为经纪人,金丝莉的利益始终与汤姆保持一致,她为学术奖的“不公”感到愤懑。

汤姆却说:“我认识这个尤娜·约翰逊。”

金丝莉很奇怪:“你怎么会认识她?”

“她与奥斯本家的孩子是同学。”汤姆的记忆还不至于那么差劲,“我在哈利·奥斯本的生日派对上见过她几次。”

“Oh,我想起来了,《幸福家庭》就是她和哈利·奥斯本投资的,这俩个小家伙真是好运。”金丝莉知道自家艺人经常被邀请去一些名人的派对。

“很多人都说我们是好运气,但我们这是实力。”尤娜与莱昂纳多在他们的专属地下室里嗨皮了大半天,觉得自己真是棒极了。

三月份,一个更大的好消息传来——《幸福家庭》获得了四项奥斯卡提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