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流浪地球]玫瑰年代 > 第1章 磊启《我所想象过的未来》

17岁的时候,我去看了一场日落。

那是“刹车时代”最后的一场日落。在宇宙中旋转了几亿年的星球由于人类的智慧而停转,日光不再均匀泼洒在大地的各个角落,老师说,从那以后地球的一半只有白天,另一半只有夜晚。他讲这话的时候同桌碰了碰我的胳膊肘,她凑过来,很小声地问我:“王磊,那咱们是不是再也看不见太阳了?”

“嗯,等逃逸计划开始,我们就离开它了。”

我还记得我那时候的回答。那时我还在读小学二年级,‘刹车计划’已经进行了三十九年中的二十八年,地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中间徘徊。人心惶惶,这种心态只有在地球到达远日点的时候才稍有好转,街上的人能多一点。

日落持续了三个二十四小时。最后的两个小时里我一直站在我家的阳台上,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感觉吹过来的风变冷了。

最后一丝红光被地平线抛在后面的时候,我听见阳台的门开了,一双手按在我的肩上。

“日落了。”妈妈说。

“是啊,妈,”我回身握住她冰凉的手,“你怎么起来啦?我们回去吧。”

“好啊,”她说,“你快毕业了吧?”

“嗯,马上就实习了。”

“真好啊,”她坐在沙发上,对我微笑,“小磊,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活下去,也替妈妈好好活下去。”

“您能活到一百岁。”我跪在沙发边上,握住她的手。

她摇摇头,“妈妈不能啦,今天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最多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我把她的手贴在脸上,摇了摇头,感觉一只手落在我的头顶。

“小磊呀,答应妈妈,”妈妈声音很温柔,我的眼泪刷地就流下来了,“好好生活,妈妈要去找爸爸了。”

“CN171-11部队新队员王磊,请求入队!”

我抱着头盔,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背挺得笔直。

一旁的男人从椅子上起身。他拍了拍裤线,回给我一个军礼。整个行礼过程持续不到一秒钟,如果我不是之前见过他,大概会怀疑他身为军人的职业素养。

“CN171-11部队队长杨昭,准许归队!”

一个吊儿郎当的队长。

“王磊,王磊……”自我介绍过后,他默念着我的名字,目光正好对上我的,“你是北京人?我是不是见过你?……别这么僵。”

他伸手拍了拍我的后背。察觉到我背上的肌肉全都绷到一起,他露出了一个微笑,“怎么,紧张?”

“还好。”我深吸一口气,看着他的眼睛,“报告杨队长,我是北京人,以前见过您,我小学时郊游,校车出过一次事故,您救了我们一个班的人。”

“杨队长可真生分。”他摇摇头,神色很温和,“你今年20岁?我比你大,你叫队长或者昭哥都行。”

“队长。”我抿了抿嘴唇。

“小孩儿真乖!”他愉快地眨了眨眼睛,而我试图把脸板起,证明自己是个大人,“咱们有过一面之缘啊,有缘。以后等你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我送你个好东西。”

有队员远远地喊:“昭哥——嫂子来啦——!”

他回道:“知道啦——”,拍拍身上的衣服,直接搂过我的肩膀。

“我媳妇来看我,”他笑起来,“走,小孩儿,带你见见。”

再见到嫂子是四年以后。

为了和小柔登记结婚,我请了半天的假。杨队在得知我请假去结婚以后笑得和几个兄弟一起把我举了起来。这时候我们已经搬到地下城住,可从他们的笑声里我仿佛看见了地面时代鸟语花香的婚礼现场。

“安心登记,兄弟,”杨队冲我单眨了眨一只眼睛,“晚上你回来哥请你喝酒。”

我没有等来他,等来了联合政府的通讯官。他敬了个礼,给我带来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CN171-11部队队长杨昭,在当天下午的任务中,为了救两名群众,从冰上坠落身亡。

第二个消息,任命CN171-11副队长王磊为CN171-11部队队长。

嫂子来我家时还穿着防护服,她抱了抱肚子已经大起来的小柔,递给我一个大盒子。

“这是老杨给你们的新婚礼物,”她眼圈红起来,赶紧低了低头,“总念叨,我帮他给你们送过来。”

“您是要去地面上吗?”小柔细声细气地问。

“嗯,”她点点头,“去赤道上的转型发动机那,调令已经下来了。”

“您一路平安。”我说。

“承你吉言。”她抬起头微笑,微微鞠了一躬,“那我就走了,小柔安心养胎,小磊多照顾照顾小柔,别像你哥似的,忙工作总是没时间陪家里。”

儿子出生之前,小柔问我孩子的名字叫什么,还像刚结婚时定的那样叫王羽然吗?

我想了想,说,叫王昭吧。

昭者,彰明、显著、光明美好。

——我希望他和那个人一样,成为黑暗中的一抹亮光。

小柔去世一年的时候,171部队里来了一个17岁的小姑娘。

听见她的年龄的时候我皱起了眉。刀疤说:“老大,来新人了,你怎么不高兴啊。”

我高兴个头,连未成年人都用上了。

“CN171-11部队新队员周倩,请求入队!”

小姑娘穿着一身防暴服。她跑到我面前,抬手敬了个军礼。眼睛亮闪闪的,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孩子们眼里常有的光。

我挺直后背,立正站好。

“CN171-11部队队长王磊,准许归队!”

像是得到了什么允许,马尾辫小姑娘孩子气地笑起来。

“保护好自己,周倩,”我突然想到了什么,沉声说道,周倩的眼神立刻变得认真起来,“必须完成任务,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王昭说:“爸爸,你看,我搭的乐高。”

身为军人,小柔去世后我只能把王昭暂时送到政府的养育中心,争取能一个月去看他一次。养育中心的老师经常夸他聪明,她说很少有孩子能在三岁时搭起超过一万块的乐高,并且没有图纸,但小昭轻轻松松就拼起了复杂的‘豪华千年隼’。

杨队送给小昭的礼物是一盒乐高积木,这在这个时代是有价无市的东西。因为生存的唯一目标就是活下去,娱乐和消遣被压缩到最低,孩子们的积木玩具已经停产很久了。

“爸爸!”小昭在拍我的膝盖。

“昭昭?”我抬起头。

他把藏在身后的乐高玩具拉出来给我展示,“你看!”

他把千年隼拆掉了,可能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将积木主体固定在了底座上。乐高积木被他拼成了一个唱片形物体,从中央的转轴出延伸向外,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一根指针从转轴出发,搭在唱片的盘面上。

“这是……”我喃喃地说。

“领航者!”小家伙的声音脆脆甜甜的,“爸爸,我厉害嘛!”

“昭昭真棒。”我一把抱起他,双手卡着他的腋下,举着他像飞机一样地起降,他咯咯笑着挥舞双手和双脚。

“爸爸,我以后要当宇航员!去‘领航者’上执行任务!”

我把他放下时,他突然这样对我说。

“为什么想当宇航员呢?”我禁不住放慢了动作。

“因为那样爸爸就可以天天看见我了,”我的儿子站在我面前,很认真地说,眼睛里也像是有光,“现在爸爸一个月才能看见我一次,一定会想我吧。”

小昭抱住我的脖子,亲了亲我的脸。

“好,”我说,声音哽咽,“等小昭像爷爷那样当了宇航员,爸爸就每天都抬头看你。爸爸一直在地球上看你。”

一次任务结束以后,周倩问了我一个问题。当时刚子和王明正在队员里分发一块巧克力,运输车隆隆地行驶在雪原上。

周倩说:“队长,你说,我们会胜利吗?”

我回头看她,却看见了车里其他队员的几双眼睛。刀疤贴墙坐着,身上围着毯子。我们对视,我知道他显得东西和我一样。

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杨昭,那时候刀疤也在场。我们接到求救信号,从冰缝里拉出了一个逃家的孩子。把他安全送回地下城以后,我们三人穿过拥挤喧闹的市场。我问了那个问题。

“会,”杨队的回答很笃定,“小磊,要相信联合政府。我们会胜利的,即使我们看不见。”

“会,”我回答周倩,“我们会胜利的,即使我们这代人看不见。”

她像是得到了什么肯定般笑起来。我突然想起初中学过的一篇课文,作者是一位名家。

他写道:无论黑夜怎样悠长,白昼终会到来。

希望,这是最好的东西。

我曾经看到过一位同僚写的文章。他在那里说:我们一直追逐着希望,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带给我们的只有无穷无尽的痛苦和死亡。

周倩说:“队长,你现在比我刚进队那会儿严肃好多。”

我知道有些人把我们的信条叫做‘功利主义’。事实上,做了很多年军人以后,每个人都多多少少会有些功利主义——我们是联合政府的军人,我们为希望和带来希望而活。为了完成任务,任何人都可以牺牲,任何事情都可以退后。你相信自己的信仰,相信希望。

相信这种实际上虚无缥缈的东西。

小昭和小柔的合照现在躺在我的钱包里,有时候我累了,就会把照片拿出来,再看看他们。这世界上我最爱的两个人已经化为床头柜上的骨灰盒。他们一个死于养育中心的地震,另一个在修理时葬身行星发动机里。

人们说:信仰有力量。有时候我怀疑这件事,但几乎所有的时候我都在依靠着它给自己打一针鸡血。我坚持着一个不知未来会走向何处的理想,同时用我自己的生命去浇灌它。比起军人,我更像一个送行人。从小到大我一直在为人送行:爸爸、妈妈、杨队、小柔、昭昭……或许某一天,被送行的人会变成我自己。

政府分派的心理咨询师说:你只是磨损了。他挥舞着双手像我解释“磨损”这个词,它代表你的心灵无伤无病,只是绷紧的时间太长,需要一定的休息。

我谢过他,然后走了出去。

周倩对着火石打的那十几枪过后我感觉这种磨损的感觉到达了顶峰。火石上的红光噼里啪啦地暗下去,就像我的心和希望也跟着一起熄灭了。

枪口对准周倩头盔的时候,我看到这个小姑娘紧紧闭着眼睛,眼泪流了满脸。入队时她十八岁,现在已经二十八岁了。

“……队长,不能再有人死了。”

我知道,周倩,我知道,我知道。

——如果有什么人说,现在杀了王磊这个人,火石就能立刻自己飞到杭州、飞到发动机里让它继续工作的话,根本不用任何人动手,我王磊第一个愿意把自己的脑袋轰掉。

没有人愿意看到别人死。

“CN171-11部队,全体解散吧。”

我背对他们下达指令。

然后听见了喇叭声。

“车上有火石,要送到苏拉威西,我们请求CN171-11部队的援助。”扩音器里传来少年的声音。

他叫刘启,是刚和我们分道扬镳不久的人。

“王磊,”他看着我,“我姥爷的账,待会再和你算!”

车还在雪原上疾行。狂风吹着大片的雪,凶猛地敲击着玻璃。苍白泛蓝的天空渐渐有了一缕昏黄的影子,像一块幕布正在展开。

小司机还在板着脸开车,他肩膀发紧,双手把着方向盘,眼睛紧紧盯着路面。

只过了不到二十四个小时,总觉得这个少年和最初看到的那个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你看我干什么?”

冷不丁他甩来这么一句。我一抬眼,正对上对方小狼一般的眼神。

“看你车开得不错。”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效果立竿见影。他立刻把头扭到了一边,理都不理这边。我换了个姿势看着少年的侧脸,发现他的嘴角微微弯起。

那是浸过血才能产生的蜕变……

思路至此,我忍不住长出一口气,看见玻璃上自己的笑容消失了。我想起那个白发老人冲我大喊“我的两个孩子怎么办”时的表情,电梯从上面坠下去,两个生命消失在电梯井里。

“我保证……”

“你在说什么?”刘启听见声音,扭头问我。

“没什么。”我回答。

韩老,请您放心,我会保证刘启和韩朵朵的安全。

如果遇到危险,我保证他们一定会死在我后面。

石板砸下来的时候,我只来得及往前一扑,然后就看见那个女孩倒在我前面。

“朵朵!朵朵!”我对着她喊,但小姑娘只是静静趴伏在那里,头发落在头盔里。

全身上下所有的气力都被放在手臂和肩膀。幸好我的反应及时,幸好她坐得离我不算太远。

——没有外伤,只是砸晕了而已。

“刘启,我出不去了,”我努力把上身撑起,帮他把小姑娘托出去,“朵朵没事,你赶快带着她走。”

——那你呢?

我和他对视,听见他没能问出口的话。

少年脸上的眼泪还没干。他红着眼眶,死死咬着嘴唇。

“快跑。”我轻声命令道。

防护服被砸穿了,腕带在滴滴叫着预警。下半身没有知觉,后背的疼痛让手指在颤抖——脊柱恐怕断了,肋骨应该也断了几根,也许还伴有内脏出血,但此时此刻这些都没什么关系了。

快跑,刘启,快跑。

我听见运输车发动的声音。它扬起一阵灰尘,像离弦之箭一般冲上发动机下端的栈桥。

还有不到一分钟。

初中上课的时候,语文老师曾经要求我们齐声读课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倒计时飞快地拨动自己。达到“0”的前一刹那,我好像看见十米之外一段立着的钢筋像个泥雕似的被压扁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昭问我:“爸爸,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地面上去呀?”

很快,宝贝,等我们找到新家的那一天……

爸爸一定会带你到地面上,让你看看那些你喜欢的树木、花草、山川、河流……都是什么样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那是我所想象过的未来。

刘启,快跑。快跑。

躲起来,活下去。

——你替我看。

【End】

注:

1.结尾段黑体字出自朱自清散文《春》

2.世界观来自《流浪地球》影版和书版共同搭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磊启《我所想象过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