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 > 第35章 中秋节场

[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 第35章 中秋节场

作者:夏夜观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4 15:08:20 来源:文学城

七月流火,看过牛郎织女星相会,炎热的日子飞速淡去。

中元观里没有活动,龙泉坞的古刹门前多的是盂兰盆节百戏唱经,众人便去看了次人山人海。

前不久系统赠送的夏装略薄了些,元黎换上双层夹纱的布袍子,于古原上送走远行的裴妤。

一下子就进入了八月。

燕赤霞结束了和尚这份兼职,从兴善寺的直岁师傅那里领了好几贯大钱。十几斤重的铜板,被他轻易提回山上。

众人暗自想到,幸亏他是个彻头彻尾的道士,不然再兼职下去,只怕要给他做到主管知事。

元黎倍感欣慰,金斗观最后一个师兄弟合伙人也齐了。

陶家村的水域恢复,又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打渔事业。甚至钓鱼佬的事迹小范围传播出去后,一些头铁的年轻人纷纷投身到钓鱼大军中。

村民们偶尔会来山上敬香祈福,更是招揽了三三两两的周边信众,为金斗观积攒了些许香火。

赤狐一家除了在后山打猎种地,来观里上课做饭,时不时还充当个居士,日常竟积累了六七个人。

道观的规模前所未有地扩大起来。

胡珍珍大厨做腻味了鱼菜,捉鱼任务暂时搁置。

武学教师阿白终于一身轻松,晨起放倒学堂的学生,晌午便飘忽着出门,傍晚飘忽着回来。

不知道阿白在忙些什么,反正一身草,每回都被他细细抖落在地上。

负责打扫的猪仔不敢骂,日日用小眼神幽怨地凝视他。

不久元黎晚间散步就发现,阿白常驻水潭下游洗衣服……

并且吸引了一些不明分子。

一个快天黑偷摸出城来爬山的无聊人士,远远地指着阿白的头发怪叫。

“妖怪!”

水边默默洗衣的阿白和指点他洗衣的元黎:……

“你没听过一夜白头伍子胥吗?这般大惊小怪。”元黎翻了个白眼呛他。

那人未及出声,被阿白轻飘飘一个诀挥走。望着对方消失在原地,徒留下一堆说辞没处发挥的元黎。

阿白搓着衣裳,“我送他回城了。”

许是方才怼人的感觉还未消逝,元黎挑了个刺。

“你怎知他是城里来的,万一人住在城外呢?”

他拧干的动作一顿,斟酌道,“是有点远了,那要不,我再把他挪到城门口去?”

……正好让门尉府兵抓你是吧。

“罢了,”元黎劝他放弃,“没危险就行,城门进进出出的,吓到过往商客路人也不好。你把他送哪儿了?”

阿白收好浆洗过的衣裳,与她一道回去。

“就是个没人住的荒宅而已。”

“城内还有荒宅?”

元黎与胡之琼闲聊过房价问题。

贫穷人在城南租房,普通人在城南买房,越靠近城北越富贵。至于北郊古原什么的,一般人可不用想。但总的来说,必是求大于供的——什么人家会把宅子放着荒废啊。

阿白随口报了一个地址。“我见周边没人,这才把他投过去的。”

这个投字就很精髓,元黎暗暗给他鼓掌。

二人返回后院,元天霸恰好也在。

他听了一耳朵,惊悚转头,“我记得有人传那宅子闹鬼。”

元黎眨眨眼。

阿白一个纵身消失不见,元天霸帮着他把衣裳晾晒起来。

一会的功夫,阿白又出现。

“宅子里一根毛也没有,那人都已经逃出去了。”

“这宅子估计要涨价了。”元黎现在是个小有资金的人,摩挲着下巴琢磨,“我们什么时候能存够钱置业……”

元天霸闻言,指责她说,“我们道观也很大!”

“是了是了。”元黎抚平炸毛的猪仔。

她不过对未来莫须有的资产畅想一番,何错之有嘛。

此时阿白平静地指出重点,“这座山不是我们的吗?”

被纠正认知的二人:“对哦!”

操心完了道观资产和人员动向,元黎关心起系统。

系统照旧一潭死水。

元黎腹诽,她的香丸都卖(送)完了,绛妃也移居了,哪怕没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怎么就算不得特殊事件呢。

系统的标准,有时真的很迷。

元黎不甚甘心:哈喽,中秋节要来了,也不能给点奖励吗?

系统程序未见响应,她倒先收到了许多节礼。

大包小包的节礼堆在客堂,元黎对着礼单翻看。

裴妤临走前置办好了,灵微观小僮掐着日子送来,还表示主人不在,用不着还礼。

府衙人多,不仅有罗道卿和小徐的,卢太守一家夫妇还分着送。

陶家村民则实在很多,叫人抬了一担子咸鱼土货,每一样都被胡珍珍排上了菜谱。

剩下不乏裴相公和几个常客,甚至还有商队领头赵保儿。赵保儿附了一条口信,说是等入冬过后,不频繁走商外出,届时再来观中拜访。

既收了礼,便要送还。

因自家是个道观,还礼这项工作得以简化许多。

先前端午集会上香包贩得不错,又听卢六娘讲了几回法物生意经,元黎画了幅对月的时令花样,使了银钱,让山下的绣娘帮忙缝制。

有了香囊佩袋,还差些正经的蜜供糕点。

庙里的蜜供多是信众自制,用来祭祀祈福,主要目标是“放个少说七八天也不会坏”。

元黎不想要样子货,自己刻了几枚模子。

她手艺不佳,镂不上吉语那么多话,堪堪雕出金斗二字,托胡珍珍烤几盘鲜肉月饼。

“寻常人家都放大枣核桃瓜子仁。”

胡珍珍往年与家人分过月饼,连糕饼铺放的也是各类果仁儿,顶多加点干葡萄馅料。

烤一个肉饼子,不成了朝食小点嘛。

“好吃吗?”元黎没吃过这个时代的月饼,感觉就是五仁的前身。

胡珍珍想了想,不大回忆得起来,但道理总是相通的。

“主要是甜,其次馅料种类多,这样就是块好饼。”群众们的要求分外浅易。

“那今年就烤个肉饼,”元黎拍板,“拌点芦菔也成。”

吃不着榨菜,鲜肉萝卜馅也很美。

胡珍珍最终烤了纯肉月饼。

没有酥皮,囫囵像个烤肉夹馍,颇得好评。

还礼解决了,没过几日就到了十五日的节场。

之前摆摊只有元黎和猪仔两人,中秋多了一尊虬髯壮汉燕赤霞,气势霎时飞扬了起来。

还是那条路口,还是那株槠树。

尽管这日的人没有端午踏青的多,街头仍旧熙熙攘攘。

香包所剩不多,元黎只带了小半篓子,打发另两人随便去市集上逛逛,她独自在树下守摊。

妙觉寺的僧人圆真也来了。

他依旧只带了个钵,同元黎一道,站在路边随机化缘。

待了不到一会儿,场内来了个走街串巷的弄蛇人。

弄蛇者是山南道人,随一个百戏班子四方游走到此处。见有八月中集会,趁机耍弄一番,得个吆喝,赚笔花费。

他带着蛇,不好与市井摊贩待在一处,小吏便将他引了过来。周遭的行人,连僧众道友也纷纷驻足观看。

蛇人喜上眉梢,越发卖劲,一边吹着竹哨,一边手上指示不停。他的竹箱里是条青色小蛇,蛇身细长,很是灵动。

看客鼓掌叫好。

元黎称奇,只恨自己没有通讯工具把另外两人叫回来。

她在网上看过动物表演纪录片,那些水族馆或是马戏团的动物们,被驯养后多少有些郁郁寡欢。

这小蛇却不同,不但不怕人,自己也很高兴雀跃。

它甚至不需要食物奖励,只要蛇人吹起竹哨子,就能随着乐音起舞。

元黎感叹道,“真通人性啊。”

圆真附和,“往年可没有这种好把戏!”钵也不管了,踮起脚观看。

整条街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就为看蛇人舞蛇。

一辆华盖马车停在路口。

车辕上下来一个仆役,在外圈停留查探了半晌,转身向车上的人进言。

各自低语一会儿,马车离去,留下仆役候在此处。

两个道士拎着一包金线油塔与他擦身而过。

元黎瞧见了二人,呼喊道,“快来,快来!有蛇!”

彪型大汉带着一个少年郎挤了进去。

-

节场终了,日暮时分,弄蛇人从南郊的一间宅院里出来。

宅邸主人是西市一间大酒楼的东家。东家孝顺,正值佳节,又逢母亲过寿,为博老太君和家眷一乐,管事们做主,从市集里挖来一个弄蛇人。

果真是众人都未尝见过的把戏,东家很是欣喜,蛇也被留下。

弄蛇人不愿与他家自卖为奴,向仆役细细教授一番,与自家小蛇作别。

他背着空空的竹箱,里面是东家给的赏金,足够他过后半生日子。

走出不到几步,还在宅院的转角,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

墙角上覆了半截蛇身,小蛇从一棵花树间探出头。

弄蛇人喊它,“小青。”

小青吐了吐蛇信子。

他踩在石墩上,如晌午的看客一般垫了垫脚,小青便乖顺地把头俯下来给他抚摸。

弄蛇人的饲料都给了府上的仆役。

他只得摸摸对方,循循善诱。“你与二青一样,都是神龙。再过几年,我也养育不了你,不如早作分离。”

二青是他此前养的蛇,额间有枚红点,极是聪明伶俐,他很是喜爱。

游历这一年,二青已经太过茁壮,他的竹箱再也装不下对方,只能将它放归山林。

本以为还要买蛇调教,二青在离开后又带回一条小蛇,正是小青。谁知没过半月,他就将小青卖与了这家人。

弄蛇人揣着怀中金,打算暂搁了这买卖,与班子告别,趁早归乡。

宅邸内传来竹哨声,是弄蛇人教仆役令蛇的讯号。

“此家富足,必不亏待你,你走吧。”

小青收起猩红的蛇信,游回树上,倏忽间不见踪影。

*

聊斋·蛇人,

是个很有爱的短小(重音)故事。

这个人拥有过三条蛇!羡慕!

*

说起和尚的法号,

我在圆真和戒色间选了很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中秋节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