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 > 第31章 来访与赴宴

[聊斋]开局继承一座道观 第31章 来访与赴宴

作者:夏夜观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1 12:36:22 来源:文学城

门楼和路灯的影响直到第二日还不曾消弭。

当夜道观几人就结伴下山,非要去看个究竟。元黎则歇在屋子里吃饭,对一堆人摆手,去吧都去吧,反正激动过后,她是再走不动了。

元天霸和阿誉为首的一群人,大呼小叫下山,又沿着两侧的灯柱跑上来,兴冲冲给她更新情报。

“山脚下还有石坊一座,六尺多高。”阿誉近来学了点基础算学,对测距挺敏感。元黎暗自换算,两米多高,堪堪能走过一个姚明。

“额枋写了金斗山三字,还刻了副楹联,但我不识得这样多字!”他理由很是充分,“等我再学会,就能认了。”

元黎赞他:“颇有道理。”

阿誉挺起胸膛。

胡氏夫妇和胡珍珍第二波回来,续上了这一话茬。

“上书一副楹联,‘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说话人似是回味无穷,发出啧啧两声。

元黎自然而然接到,“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

她说完,看着胡之琼等激动的神色,促狭一笑,“我抄的,就这一首。”

“能得见这样的佳作,自当录下来。”胡之琼招呼着自己的语文师傅燕赤霞,两人真就取了一个本子记下,继续追问,“可知是何人所作?”

“……一位姓白的居士。”

元黎指点他俩写上白乐天的大名,深刻自省:她再也不卖弄了。

阿誉又一日上蹿下跳,识字班集体去石坊搞公开课期间,元黎在田间地头收了西瓜、油菜、豆角等一篮子果蔬。接着伙同阿白一道下山,把遗留在匠人家的塑像搬运回来。最后在水潭边试了试鱼竿,成功地空军而返。

观鱼的白毛狐狸扎进水里,几息之后,叼上来一尾大青鱼。元黎拎着鱼叹了又叹,这体形,去山脚下少说能买上十个八个钱。

除此之外,她还从商城里刷出十连安神香。

【安神香:特殊技法制成,根据使用时间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夜间焚烧有助于达到更好的睡眠,白日点燃有助于产生美好的梦境。祝您晚安!】

熏白日梦的香丸!

好一个又神奇,又鸡肋的商品。

元黎把它们全部取出来。

香丸呈暗褐色,不晓得用了什么材料,对日光一照,像包裹着金粉般熠熠生辉。

单份有九枚,装在一个花里胡哨的锦缎盒子里。每份颜色还不一样,十盒正好凑成一套。

是夜睡前,元黎在房中点了半枚丸子。兴许她睡眠质量原就不错,一觉起来,除了房间香香的,其他什么也没感觉到。

这怎么卖,信众难道是冤大头吗?目前资产颇丰的元黎大气地想,要不走礼吧。

-

赴宴前夕,罗道卿来访了。

罗道卿挑了个合适的上山时机。山路修好以后,虽不至于脚下生风如履平地,至少不像他预期的筋疲力竭。

他在山脚下随手捡了根枝条作手杖,一路登了数百层台阶。上来后发现,还好自己早有准备,路上现在一根闲枝也无,还得他现摘。

罗道卿扶着沁凉的墙砖,对着观内指点一二。

“你这儿简直是避暑胜地。”

他接过一瓣西瓜,在树荫下小坐,?揶揄道,“贵观夏日里还缺人吗,我也要来。”

元黎给他指条路:“鄙观有一家子保家仙。”

“一家子?”只听说过一个保家仙,这倒是个新鲜量词。

元黎继续道:“在我们后山建房。”

“啊?”他瓜都要掉了,忙跃跃欲试,“真的假的,带我一观?”

“你来就能观。他们家屋后一片篁竹,我给你划一块空地,够你搭个茅棚。”

罗道卿不干,“凭甚我就要住茅棚。我既会六爻,又懂紫薇,至少得住上客院罢。”

“你都干了我们干啥?”元黎同他打嘴仗,“竹林好,四面透风,避暑胜地。”

罗道卿说不过她,愤愤咬了口西瓜,从怀中拿出卢太守的帖子,问她,“你打算怎么赴宴啊?”

“走着去,”元黎想了想,“有什么说法?”

罗道卿消息灵通,与她分说道:“听闻是一位相公致仕归乡,卢太守特地相迎。然这裴相公不喜应酬,便在他自家园子办场小宴而已。”

“所以?”

“我不知如何送礼。”罗道卿回归正题。

“既是小宴,我不能空手去吗?”元黎刚脱贫不久,心虚地提问。

“……”

两人眼光交汇了一会儿,财疏之人总是心有灵犀。

默默无语中,阿誉叨着一根糖葫芦遛过,突兀又显眼。

“阿誉!你又吃糖葫芦,本旬你吃几根了?”元黎叫住他质问。

阿誉不得不停下,唯唯诺诺答,“一天就一根。可能两根。”

保家仙胡之琼适时出现,追在阿誉后面,手里还有半串。

元黎冷漠地看着他俩。

这位心大的家长道:“没事,他还没换牙呢。”大不了吃坏了再换嘛。

“正好我们有事请教你。”元黎看着阿誉趁机溜走,扣留下不知所措的胡之琼。

她不是很想询问这个憨实汉子,但此时此地也没别人了。

胡之琼听完挠头,保守地说:“不拘送点什么,聊表心意就行。”

元黎沉吟一会,忽然想到了,“我有一安神香。”她掏出来一个华丽锦盒,“闻着尚好。”

胡之琼摇头,“略显贵重。”

元黎扭头询问罗道卿,对方一脸“你要卷死我”的表情。

……

啧,元黎一下一下拍着西瓜,思索道:“这样,我们都是修道之人。”

“是极。”罗道卿捧哏。

她一副高人模样,“我有一计,你俯耳过来。”

-

与罗道卿面授机宜后几日,元黎去赴宴。

裴相公的园子在城北的郊外。

跟南边山岭环绕不同,北郊极为宽阔,是一片古原。要是策马新手,来此处打马骑行准不错。

卢太守体恤,没给元黎元天霸机会绕城疾驰掠过,而是遣了一辆马车候在山脚。

马车穿城而过。

进了南门,绕到西市,再去把罗道卿捡上同往。

罗道卿撇去那套黄澄澄的道袍,换了身朴素衣裳,拎着一个麻布袋子,跃上车辕来献宝。

“我可是问了好几家铺子,才觅得这般多石块。”

他解开麻袋的绳结,里边满满当当的白色石头,元黎掂了掂,估摸着几斤重。

“这是何物?”元天霸上手摸了摸,确认是没见过的东西。

“一味药材。”元黎指了指罗道卿,“他在药铺里寻的。”

元天霸一脸师姐又在唬人的表情,“石头吗?怎么入药?磨成粉可不能吃的。”

元黎眯眼,“这你就孤陋寡闻了,他们炼丹可不就是炼得这一些成分。”

元天霸扭头盯住罗道卿。

罗道卿赶紧划清界限,力证清白,“我就是个算卦的,又不是方士,我可不炼丹。”

元黎拱了拱火,“炼丹有什么不好?多一件手艺,多一碗饭吃。”

罗道卿连连摆手,“可别,那起子开炉的道儿,什么都敢往里扔,自己一颗也不吃。我年纪不小,却还能活过数十年,担不起他人性命,不划算。”

元天霸狐疑,“师姐莫不是想炼丹?”

元黎对他俩的思想觉悟很是满意,抚掌道:“痴儿,炼丹是门大学问。谁说非得炼给人吃?”

罗道卿垂眼瞧着袋中货物,若有所思。

元黎配了个“噔噔”的音效,对元天霸道,“一会儿这位罗道友就为你炼化一次。”

等着就是。

马车轱辘轱辘穿过几个或热闹或清净的坊子,驶出北门,来到大马路上。

道旁的树木栽得齐整,放眼整个平原,又显得错落有致,一点儿不亚于人工打理的景点。

行了将近半个时辰,终于到了裴相公的别业,在一处竹斋前停下。

两侧是绵延的围墙,这竹斋竟是园子的第一道大门。

门房小哥很快出来接应,查了查罗道卿的袋子,见没什么问题,抬手招呼一个仆役前来领路。

几人随仆役而行。

走进竹斋,两侧还是围墙,仰头可见墙那头攀出头的花影。

转身穿过月洞门,是一座没水的拱桥。过了桥,又有一道围拢起的竹门,门上挂了副匾额,上书水竹居。

穿竹门而过,眼前豁然开朗。

一面大池碧波荡漾,行廊穿池中而过,廊间遍植松柏云石。

仆役停下脚步,给他们指了路。

“客人们穿过行廊,对面的浇花台便是。”

元黎几人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望着这十步一景,慢慢吞吞,磨磨蹭蹭。一会儿眺望那头水上书轩,一会儿瞧瞧这边池底晒太阳的乌龟。

一行人边赏景边吹风,总算来到了目的地。

浇花台是个茅草顶的四角大亭,地势颇高。花圃种在坡上,外围是几面藤蔓攀爬的竹架,高处缀满了碧色葡萄。

元黎刚走进去,发现一个眼熟的和尚在门口煮茶。

今日同乘一车的,只有她和元天霸罗道卿三人。金斗观的另一位道士燕赤霞去了龙泉坞,说是约好了,今儿去与兴善寺的方丈和僧众辞行。

燕赤霞别的话没说,但元黎已经意会到了——此去交接工作,办理辞职,顺路把该拿的工资都结回来。

大和尚独坐在一方石台,周围几根挺拔的竹子,正正好将他环绕,给人留下一点煮茶的间隙。

大和尚面前放了个小炉子,一个小僮在旁扇风。煮沸的水中,被他随手扔下去的清茶不断翻滚,颇有点禅宗茶道的意趣。

元黎与他打招呼,“您在这里呀?今日赤霞回庙中去了。”

“赤霞不找贫僧,他找的是直岁知事。”大和尚岿然不动,露出一个笑眯眯的脸。

每次12点发都很着急,最后修来修去……要不三点?(试探)

*

石坊题诗源于白居易的宿竹阁。

诗文: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

*

水竹居:取自明代黄炳中《申时行适适圃图》。

浇花台:取自浇花亭,出自北宋司马光《独乐园记》。跟它搭配的有仇英《独乐园图》,好看!推荐!

*

直岁,禅宗寺院东序六知事之一,主要负责营缮和耕耘工作。

个人感觉就是财务 人事 采购 行政,职能很复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来访与赴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