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花滑]武学传人的我决定成为奥运冠军 > 第8章 第 8 章

[花滑]武学传人的我决定成为奥运冠军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曲书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4:15:45 来源:文学城

当天下午,于思梦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平板,确认广茂冰场官网刊登的具体比赛规则。

“滑速比赛”,顾名思义,比拼的就是参赛选手在冰上滑行的速度。

但说是比拼速度,却又不尽然。

广袤冰场这次举办的滑速比赛,除了要求参赛选手具备滑行速度,还要求选手在冰面上具备灵活性和基本的滑行功底。

就比如,在比赛时,赛道会进行分段:既有单纯笔直滑行的赛段,也有要求选手反向滑行的赛段,同时还有障碍物赛段,专门考验选手的灵活性。

于思梦大致看完了规则,觉得这个比赛的安排总体而言很公正,也很科学。

毕竟,花样滑冰的滑行并不同于短道速滑,仅仅只考验速度,而是要求选手在速度达标的基础上,呈现出冰面上的灵活性和自如感。

将比赛赛道分成不同的赛段,考验的是选手的综合滑行能力,但又不会过于复杂,因此也能有效地和步法考察区分开来。

事实上,于思梦之所以打算报名参加滑速比赛,除了为完成系统任务,其实也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第一层考量,为的就是一个“简单”,滑速的比赛,相较于跳跃和旋转,比赛内容更加单纯,需要练的内容少,短时间内自然更容易提升水平。

第二层考量,则在于打基础。

于思梦近些日子一直认真思考关于花滑各项技术动作的学习规划。根据她从网络以及广茂冰场其余学员的了解,正儿八经学习花滑的新人,具备一定的冰面基础后,在滑行能力尚未健全的阶段直接开始练习旋转,亦或是练习跳跃,都十分常见。

毕竟,专业花滑讲究的就是一个尽早上手,尽快形成肌肉记忆。

然而,于思梦本人经过慎重考虑,却并不打算这样干。

事实上,无论有无系统的任务,眼下她的首要目标都会是专注于练习滑行。

而在滑行之外,无论是跳跃、步法,还是旋转等技术动作也好,她暂时都不准备立马练习。

于思梦看完规则,放下平板,果断拿出笔在报名表上填好了参赛信息。

近些日子,于思梦遵守承诺,在家刻苦好学,已经把初中头一学期的课程预习了一小部分。

不仅如此,为了让李奶奶看见成效,于思梦还主动拿着课本去找奶奶考察,彻底定了老人一颗为孩子学习担忧的心。

若是放在往日,如果于思梦拿着表格叫李奶奶签字,李奶奶不一定会同意;但如今,李奶奶将于思梦的刻苦和努力都看在眼里。

正是因此,当于思梦拿出表格说明目的后,李奶奶二话不说,立马就拿笔签了字。

毕竟,孩子在学习之余,出于兴趣想要报名一两个比赛,又有何不可呢?

第二天早晨,于思梦出门的时间比前一天还要更早,并且罕见地背了一个小包。

她在去冰场的路上经过一家废品回收店时,中途走了进去,再出来时,手中多出了一样东西。

于思梦来到广茂冰场时,刚好是8点50,距离9点正式营业还有十分钟。她在冰场入口外掏出月卡,正准备刷卡进去,然而,就在这时,她突然看见前台小刘和白萧然两人的脑袋正凑在一起,似乎在小声商量什么。

“萧然,你真的确定?真的要把12-15岁组的赛道安排成这样?”

前台的桌面上摆着一台平板,小刘神色呆滞地盯着平板上的内容,一边用手在上边指指点点。

“确定呀?”白萧然点头,以一本正经云淡风轻的口吻答,“参赛的多是练花滑的孩子,这样的赛道,他们有什么理由应付不了?”

小刘一脸为难,他张嘴,正要再说些什么,正巧眼角余光看见了于思梦,于是回过头。

“小于,今天这么早——”

小刘话说到一半,突然顿住了,整个人变得有些呆滞。

“等——等等,你手上拿着的是什么?”

小刘一边说话,一边瞪着于思梦怀里抱着的东西——

只见,身高目测1米5出头的于思梦,如今正怀抱着一个怎么看怎么突兀的蓝色直饮水机饮水桶,规规矩矩站在冰场大门外等着刷卡。

听到小刘的疑问,于思梦抬起头,“刘老师,如你所见,这是一只水桶。”

“不不不——”小刘猛摇头,“我知道这是水桶……只是……这是哪来的?你把它抱来冰场又是怎么回事?”

“刘老师,”于思梦目光诚恳地看着小刘,“实不相瞒,我今天想做一个东西,前台这里有剪刀和502胶水么?”

在于思梦说话的时候,小刘的目光全程盯着她怀里抱的水桶,久久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白萧然看了眼于思梦,饶有意味地笑笑,说:“剪刀和502胶水?你别说,前台确实有,你等我拿给你。”

“谢谢。”于思梦客气地回答。

于思梦昨天下午目睹了白萧然在前台被一大帮人围住,如今也明白了眼前这位国家队运动员在国内乃至国际花滑界鼎鼎大名的身份。

只是,如今的于思梦且不提前世压根没练过花滑,脑中也是偏向穿越过来的外来人的心态,因此看见白萧然坐在广茂冰场的前台,她倒也没觉得这情形有多诡异和激动人心,而是平平常常接过白萧然递来的剪刀和胶水。

接到工具后,于思梦转身就在冰场准备区找了块地席地而坐。

小刘在前台坐不住了,兴许是没见过于思梦如今这副阵仗,干脆留白萧然一人值班,也上来凑起热闹。

“小于,你说说,你这又是胶水又是剪刀,到底是想干嘛?”

于思梦说:“我想做一个可以背在背上的水桶。”

“背在背上的水桶?”小刘瞪大眼,一时有些想不明白,“你要它做什么?”

“花滑训练用。”于思梦说完这话,神秘一笑,一边放下早晨出门背的小包,从里面拿出了好几截可拆卸、可以调控长度的背包带子。

于思梦如今外表只是个12岁的女孩,如果说小刘一开始以为她只是在开玩笑,眼下看着于思梦这架势,他也终于明白了小姑娘是认真的。

“于思梦!”小刘的语气变得严肃,“有些话虽说有些扫兴,但我必须提醒你,在冰面运动有风险,你是新手,背着一个这么大体积的水桶上冰,一不留神就会受伤!”

“刘老师,你放心,”于思梦点了下头,“我专门挑选了体积适中、形状合适的水桶,就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水桶形状可能对训练带来的限制。”

“说起来,你练习滑冰,目前也只有一周出头吧?”小刘换了个角度劝说,“一会要是真的带着水桶上冰,摔倒的几率太大了,真的不安全。”

“我现在滑行已经比较稳了,”于思梦语气老成地对小刘说,“没事,我不怕摔!”

小刘一本正经地劝说外表只有十二岁的于思梦无果,一时只觉得有些风中错乱,并且也开始感到了几分棘手。

无论如何,就算是把安全问题抛在一边不谈,在从业生涯中见识到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脑洞大开要背着水桶上冰,且还执行力超强,现场就要开始做手工,这种经历放在任何冰场员工身上,都是极为震撼的。

更别提于思梦在小刘眼里还是个未成年,小刘认为,于情于理,自己都必须劝服于思梦放弃这个想法。

“萧然!”小刘别无他法,看向前台,“你也算是这家冰场的半个主人了,你来劝劝小于妹妹吧!”

“行。”白萧然离开前台,走到于思梦和小刘旁边。

方才于思梦和小刘对话的时候他虽说一直坐在前台,但二人对话的内容他却是一字不差听了进去。

白萧然看了眼于思梦堆在地上的材料和水桶,沉默片刻,问道:“小于妹妹,可不可以告诉我,你准备拿这个水桶练什么?”

于思梦抬头看了他一眼,毫不迟疑地说:“练滑行。”

“练滑行?”白萧然先是一顿,眼神微微闪了闪,露出几分不像是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思索神色,“怎么练滑行?”

这一回,于思梦听了这话,沉默了片刻,组织了一会语言。

“你应该也知道,掌握身体的重心对于在冰面的滑行特别重要吧?”

“是的。”白萧然没想到一个十二岁女孩的口中能说出这种很有几分专业的话,有些意外地看了眼于思梦,“但那又如何?”

“如果在一只桶内装满一半的水,再把桶背在背上滑冰,结果又会怎样?”于思梦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白萧然听了这话,瞳孔一闪,“桶里的水会晃……”

“没错!”

“不是,等一等——”

小刘在一旁蹲着,有些看不下去了,“桶里的水会晃又如何?就是因为会晃,所以才更不安全!萧然,你快劝劝她,别一会在冰上出了事故,得不偿失!”

“且慢!”白萧然上前一步,轻轻拦下了小刘激动的手,“刘哥,我倒是觉得,既然小于妹妹是广茂冰场的会员,会员想要做水桶,我们就该帮她。”

小刘转过头,不可置信地等着白萧然,“你说什么?!”

“咱们冰场也没有不让带着水桶上冰的规定,人家顾客下定决心,你也没道理阻止她。”白萧然耸耸肩,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

下一秒,他一转身就直接蹲了下来,“小于妹妹,我看明白了,你是想把这两根带子穿在水桶的把手上,再调整长度对吧?”

于思梦也没想到,前一秒看着还想阻止自己的白萧然,下一秒突然态度大变,听见他的话,一时还愣了愣,随即道:“是。”

“你年纪太小了,502胶水不能独自使用;”白萧然说,“还有,你似乎没考虑到水桶装水后重量会增大。直接用502胶水固定后上冰练习,这样很不安全。”

于思梦有些迟疑:“那……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办?”

“我帮你,”白萧然干脆地说,“一会找一些材料和细铁丝,最好在水桶下方再安两个固定圈口,这样才够保险。”

“你选的水桶,形状很合适。”白萧然把于思梦的水桶轻轻掂了掂,补充说,“水桶的一面形状平整,刚好可以贴合你的背部。”

“多谢,”于思梦愣了愣,如果一开始她还有些怀疑白萧然帮助自己的真实性,那么如今听完这番话,她便是彻底信了。

……

于思梦本人其实不太擅长手工,有了白萧然的帮助,“水桶背包”的制作效率可谓大大提高。

白萧然先是把小刘支回了前台,接着直接带于思梦进到冰场的职工休息间。

找来了各种工具,忙活四十来分钟后,两人当真做好了于思梦一开始在脑海中构思设计的可以背在背上的水桶。

“白前辈,谢谢你。”于思梦拿到水桶后,郑重其事和白萧然道了谢。

事实上,她今日属实有些意外,完全没料到白萧然身为冰场老板的儿子,不仅没阻止自己,反倒还专门抽出空来帮她。

“你不用谢我,就算不来帮忙,我也得坐在前台值班,”白萧然听过这话,笑着摆了摆手,“能偷闲待在员工休息室里,反而是我赚到了。”

于思梦听了这话,心中有些感慨。

如果她没有记错,白萧然今年应该是17岁。

一个未成年的高中生,能毫不怯场、体面面对一大群人的围观询问;能做到妥善处理、圆滑应对冰场内的各种情况;且还能毫无国家队运动员的架子,在和人交谈时让人感受不到距离感,感到舒服自在,属实是很不简单。

“既然这样,那我就先上冰了。”于思梦拿到水桶,也不想再多耽误白萧然的工作,“今天真的谢谢你。”

“行,你去吧。”白萧然笑道。

于思梦离开员工休息室,首先前去冰场的卫生间给水桶装水。

事实上,这只水桶虽说看起来夸张,但容积却也不算太大,总体算起来6升出头,装满一半水,重量也就约么3.2公斤,和一般于思梦这个年纪的小学生书包的重量相比,甚至还要轻上一些。

但即便如此,背着这样一个水桶上冰,对于一般的花滑学习者还是有不小的难度的。

难度其一,就在于水会在滑行过程中晃动,给滑冰者带来横向惯性。

难度之二,则在于3.2公斤的水桶虽然对于平地上行走的孩子不算太重,但对于冰面上的人而言,却也是不小的负担。

毕竟,凭空多出的3.2Kg,光在重量方面就会给人造成不小的影响。

更何况,滑冰者背着水桶上冰,重心改变,对于掌握身体的重心平衡都会增添难度。

不仅如此,这种状况下,如果于思梦一不小心在冰面摔倒了,受伤什么的,倒是可以靠她前世习武的受身技能避免。

但如果水桶砸在了冰上,落下了大坑,对于整个冰场的客人和工作人员都会带来麻烦。

正是因此,于思梦一开始见小刘想要阻止自己时,心中其实还是有几分小忐忑的。毕竟,要是真的从冰场的经营角度出发,于思梦其实还真不占理。

总而言之,今日她能背着水桶上冰,当真还是多亏了白萧然。

于思梦在前世时,向来被人夸行动力强、感想敢干,但这并不代表她做事冲动。正正相反,于思梦今日在做完准备活动背着水桶上冰后,并没有再向往日那样直接开始练习交叉步和转体,而是降低了滑速,尽可能稳当地在冰面进行直行。

一切不出她所料,水桶的重量虽不算太重,但背着水桶上冰的感觉却和往日大不相同。就像是一个人突然从地球来到了月球表面,整个人在冰面上所感受到的重量还有行动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而于思梦今日的计划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抵抗住水晃动时的惯性、熟悉背着水桶在冰面滑行的感觉之后,开始上手练习背着水桶时的转体动作。

……

于思梦在冰面聚精会神练习的时候,殊不知小刘一直在前台探头探脑地望向这边。

如果说小刘一开始悄悄观察于思梦,是出于对小姑娘安全的关注,那么当他看到于思梦上冰时动作小心翼翼,一直尽可能避免摔倒后,他观察的理由倒真是出于几分好奇了——

他是真的想知道,于思梦用水桶进行所谓的“滑行练习”,到底是闹得哪一出。

“我说萧然呀,”小刘想不明白,干脆看向身旁的这位国家队运动员兼同事,“你今日这是怎么了?小孩子突发奇想也就罢了,你又为何让小于带着水桶上冰?”

今日广茂冰场的生意由其好,白萧然此时坐在前台的另一侧,正忙着给冰场的客人收款取票,一边时不时低头瞅一眼桌上的平板,还不忘拿着电子笔在平板的模拟赛道上勾勾画画。

“还能因为什么,”白萧然没有回头,语气显得很随意,“人家小于学员为了练习花滑突发奇想,我身为她半个花滑领域的前辈,自然得多加支持。”

“你说的多加支持是几个意思?”小刘觉得白萧然在敷衍他,神色有些不满,“我在这冰场工作也有好几年了,从没见过有人背着一个水桶训练,难道这是咱们花滑国家队开发出来的训练方式?”

“不是。”白萧然回答地很干脆,“国家队没有这种训练方法。”

小刘听了这话,松了口气。他因为工作的缘故和白萧然认识有些年,在他眼里,白萧然这人相处久了,虽说表面看着有些爱开玩笑不正经,但每到关键决策前都是顶顶的可靠又果断。

“所以说嘛,小于那是在瞎闹腾罢了!”小刘说道,“依我看,一会儿你抽出空来,干脆找她谈谈,让她别用那水桶训练了,不安全!”

“国家队没有实行的训练方式,就一定是错误的训练方式?”白萧然并没有直接回应小刘的话,而是突如其来反问,“就因为对方年纪小,经验少,难道就一定说明她的每一个想法都是错的?”

“这——”

小刘没想到白萧然会说这话,一时有些语塞,“当——当然也不一定是这样!但大多数时候——大多数时候,总归是专业的训练方式更可靠嘛!”

“刘哥,你还记不记得,花滑历史上第一个女单四周跳是在2002年,可是在2002年后直至今日,再没有第二个女单跳出四周跳?”白萧然冷不丁说,“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小刘摇头,“不知道。”

“主要因素不是别的,而是在于训练方式,”白萧然说,“花滑是一项技术革新很快的运动,最开始的花滑只有一周和二周跳,可如今的男单花滑已经进入四周跳时代,女单花滑也早已进入三周跳时代。然而,技术做到了革新,训练方式和设施却没有完全跟上。”

小刘平日里只是广茂冰场的前台打工人,对于花滑就算有所了解,但也偏向业余。

他听了这话,顿时也不敢再轻易反驳了,于是说:“那你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会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源于缺乏资源和外部条件,还源于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训练心态。”白萧然说这话时,语气透着些凉意,“不敢创新,不敢尝试,一味循着前人经验训练,心态过于保守。久而久之,一个运动员任凭有再好的天赋,也会被荒废掉,亦或是早晚有一日,被勇于开拓的创新者甩在后头。”

白萧然说出这番话时,言辞犀利,语言直白,就连嘴边经常挂着的笑容也收了起来。小刘见状,意识到眼下气氛有些不对,于是打着哈哈,“你说的有理。”

“哎……”

白萧然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转而继续将注意力放回平板电脑。

小刘盯着他的侧脸,踯躅片刻。

“萧然呀,说起来,你先前和你爸通话时,聊到了你和秦教练吵架那事,这事儿后来怎么样了?”

秦教练全名秦德治,是白萧然在国家队的指导教练,也是国家队花样滑冰项目的总教练。

只见白萧然听了这话,无奈摇了摇头,眼里的冷意散了,转而露出标志性的营业微笑。

“还能怎样,教练和运动员间总归需要不断磨合——”白萧然说,“哦,对了,赛道我画好了,到时候咱们冰场办滑速比赛,障碍物就照这样摆!”

……

于思梦背着水桶,她在冰上大致适应了二十来分钟后,估摸自己可以开始练习转体了,于是靠边停在冰场边缘的栏杆旁喝了口水。

休息片刻后,于思梦开始了正式的练习。

背着水桶进行单足和换足转体,远远没有看上去的简单。于思梦经过这几天的练习,原本已经做到了熟练地在滑行过程中加入转体动作,控制身体重心;可是背着摇晃的水桶时,却多出了一股惯性。

于思梦头几分钟练习,很快就摔了跟头。

又过了十来分钟,她察觉了一种规律——

每当自己转体时,由于水桶中水里的惯性停留在原本的位置,她的身体总是会感受到反方向的力,阻止她快速控制自己的重心。

而当她终于身体摇晃,在转体动作后找回重心时,水桶里的水又因为重力影响倒向她滑行前进的方向,就像是有一股力在背后推了她一把。

每当这个时候,只要稍稍一不留神,人就容易向前跌倒。

就这样,于思梦背着水桶在冰上练习,中途跌跌停停,相较于往日里的训练,滑速并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了不少。

她背着水桶,在冰上极为惹眼,随着冰场里顾客越来越多,停下来驻足观看于思梦滑冰的人也越来越多,更有甚者,开始对于思梦的练习方式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然而,即便眼角余光看见了那些人的好奇和议论,于思梦却压根没在意。

她从小就有个好习惯,但凡她专心起来练习某件事,她便会彻底投入进去,完全不受到外界打扰。

于思梦中途时有休息,练习完两个小时候后,时间到了中午。

于思梦看了眼时间,琢磨着要回家了,可就在这时,她突然看见冰场的入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黄雨婕今日穿着一件黄色的T恤,外边套上了一件黑色的紧身运动衣,背着一个运动背包,如今正站在冰场外规规矩矩刷卡入场,不仅如此,冰场准备区边还站着张小哥。

于思梦瞬间反应过来,她今日早上来的冰场,好巧不巧,撞上黄雨婕上一对一私教课了。

“于思梦!”

黄雨婕视线越过冰场的栏杆,同样一眼看见了于思梦。

她立马皱起眉,十分嫌弃地说:“你怎么在这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