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珠大奶奶要养生 > 第16章 第 16 章

[红楼]珠大奶奶要养生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月上蓬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1 19:37:18 来源:文学城

眼看着就要到年末,林之孝一家在采买的位置上却越来越举步维艰。

他二人原来还以为,只要不克扣,不贪污,小心谨慎,太太暗里盯着他们的眼睛就难得寻到错处。他们哪里知道,就是本份守己,动了太太的权,也会碰钉子。他们碰到的最大的钉子,便是负责管着公中的账的吴新登。

前儿王夫人让林之孝购些新棉花,要给宝二爷和迎春姑娘做小棉袄。就这么点儿给小孩儿做衣服的棉花,走账时,吴新登就让林之孝跑了三趟,不是找不着人,就是文书不齐,再就是说他虚报。

王夫人催得又急,劈头盖脸就骂他,“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一点棉花都买不回来,怎么放心把整个府里的采买交给你?”

最后,林之孝只得拿出自己的银子,先顶了棉花的账。好在,小孩儿做衣服用不了多少棉花,就是上好的新棉,也就一两银子的事儿,先顶着就先顶着吧。

然而,接下来的婚宴的席面儿交待下来,对林之孝一家来讲,就是天文数字了。

邢夫人又要显摆阔气,反正婚宴走的是公中的账,不花白不花。

林之孝素知邢夫人不是会为人做主的人,便去找老太太。

老太太疼爱孙辈儿,就撂下一句话,孙子的婚礼只能好,不能差。

林之孝又不好把吴新登在芝麻绿豆大的事上为难他讲出来,恐老太太觉得是他没有本事,摁不住太太的人。毕竟林家曾经在父辈就没有及时站老太太的边儿,此时更不能把短儿给老太太瞧见。

林之孝一家乌云不展,连小红都察觉到父母的窘困,在炕头安安静静地待着。

“要不,你们去找找珠大奶奶。”

林母说出这句话后,林之孝家的眼里都放出光来。她等的就是这句话。想在府里苟个三不沾的老好人,也只有当年荣国公还在的光景,府里内务清明,才能这么干。荣国公走了之后,老太太重用投了她的人,才有了赖大一家的发迹。再后来王夫人来了,王家陪嫁来的人一个个都成了二主子。现在珠大奶奶有崛起之势,林家要是还不抓住机会,莫说发迹,眼下公中不拨席面儿的银子,林家就要给难得没路走了。

林之孝家的恭敬地道:“媳谨听母亲的吩咐。”

林母叹了一口气。林家作为家训留下来的,“做本份人,吃安生饭”,眼看着是要行不通了。

*

林之孝家的借着来给李莞送菜谱,跟李莞把事情的始末将了一遍。从王夫人让林之孝采买棉花,到吴新登不给报账,再到王夫人斥责林之孝办事慢,最后到吴新登不发放采买酒席食材的银子。

“大奶奶,让我家那位领采买,就跟在火架子上烤一样。林家根基浅,堪不了重任。与其将来让太太寻了错处发卖了,不如大奶奶另选合适之人。我们一家感念不已,愿世世代代为大奶奶当牛做马,来报答大奶奶的恩情。”林之孝家的泣诉道。

李莞正等着林之孝家的来跟她反馈,她料到林之孝一家会有难处。林之孝一家的状态,就像空降的一个部门小领导,底下员工尾大不掉,合起伙儿来不对付。这样的光杆小领导,通常是干不久的。

但是,也不是没有破局的办法。李莞既往社畜生涯中,就见过单枪匹马跳槽过来,盘活整个部门的牛人。那位牛人的办法,就是搬出跟部门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领导,底下人就老实了。

在李莞看来,林之孝家的今日来对她哭诉,压根就不是来辞采买管事的,而是来找她出头的。

在职场,被小团体排挤得立不住了,找直接利益相关的上级,就正解了。

“妈妈莫急,林家的祖太爷从荣国公开府就在府中了。若说林家根基浅,就没有几家能算根基深了。咱一码归一码。现在是报账出了问题,那就从报账的人那里下功夫。”李莞说着,让炒豆儿给林之孝家的搬了个椅子。

林之孝家的在主子处还从未坐过,瞧着椅子,惶恐不敢落座,直到炒豆儿将她按在椅子上。

林之孝家的坐定稍安后,便道:“可那管账的吴新登,是太太的人。”她一边说,一边觑着李莞的脸色。林之孝家的又想透底,又怕哪句话说过头了。

李莞笑着道:“我知吴新登是太太的人。太太必是公正的。妈妈且先家去,明儿辰时来我这里,给您化解之法。”

林之孝家的心中狐疑,但又见珠大奶奶气定神闲地烤着火,疑虑便小了一些。且珠大奶奶跟她说话间,连太太的一个错字都没讲,还真是滴水不漏。林之孝家的对李莞更是心服,心想她肯定是有办法的了,便道:“那奴家就先家去了。”

“妈妈等等。”李莞说着便让素云抓了一把碎银子出来,“妈妈辛苦了,请妈妈吃个茶。”

林之孝家的瞧那把碎银子,至少有好几两,连声道谢。

李莞又让炒豆儿包了些糕点给林之孝家的。“今天我这儿的米糕蒸的软烂细化,妈妈带回去,家里的老人孩子也一块儿尝尝。”

林之孝家的把银子和糕点带回去后,一家人心照不宣,觉得这次应该是跟对人了。王夫人的人为了一两银子的棉花要难死他们一家,珠大奶奶不但贴了银子,还想到他家的老人孩子。

林之孝家的心想,跟着珠大奶奶好好努把力,争取让小红脱了籍,将来能寻个正经人家扬眉吐气地嫁了。

*

夜里贾珠一回来,李莞就将他往书房引。但见书房烧着火盆,屋里暖暖的。桌上整整齐齐地摆着笔墨纸砚,贾珠嘴角不禁上扬。

“借夫君墨宝一用。”李莞体贴地解下贾珠的斗篷,里边是湖蓝色的官服。

“娘子是想我写诗,还是作画?”贾珠一手提着毛笔,一手挽起袖子。娘子曾夸他的字跟人一样好看,这让贾珠心花怒放。时值年末,应酬也多了,陪她也少。今儿定好好表现一番。

李莞笑着道:“今儿既不写诗,也不作画。今儿咱写账单。”

“账单?”贾珠不知其意,但依旧宠溺地道,“娘子要我写什么,我就写什么。”

李莞拿出一张写了字的纸,放在贾珠面前。“夫君就按照这个写。”

贾珠定睛一看,李莞给他的那张纸上写着:宣纸一张,共写十份;毛笔一根,共写十份。

“娘子,这是为何?”贾珠有些哭笑不得,他从未这般写过。

李莞便把吴新登在报账上为难林之孝的事,一一讲给贾珠听。

“娘子是想林之孝报账的时候,带上我的东西?量吴新登不敢拂我的面子。”贾珠笑着道。

“正是正是,夫君果真是传说中的张九龄现世。”李莞捧着贾珠道。张九龄是唐朝的神童,后位及宰相。贾珠十四岁中秀才,被他的朋友誉为“贾氏九龄”。李莞今儿让给皇上写奏章的贾珠,给她写这样的账单,还要一张纸,一支笔的写,得好好地夸夸。

贾珠被李莞夸得心情极佳,一连写了二十份账单。不但留了他的名字,还盖了的私印,最后问李莞:“若是不够,我还可以再写。”

李莞捏着一大叠账单,连道:“够了够了,可以够林之孝一家用好久的了。”

贾珠写完账单后,又开始写奏章。年末,皇上让各官员,针对实事,针砭时弊。

夜已深,外边大雪纷飞,屋里炭火飘香。李莞照例端了补汤来了。

贾珠拿着勺子舀着汤,眼睛却盯着书本。一连喝了几口,发现不对劲儿,低头看了看小盅里的汤,黑黢黢的一碗。“娘子,可是又炖了乌鸡汤?怎么跟往日的味道不太一样?”

李莞道:“昨儿太医来跟老太太请脉,顺便给我也瞧了一把,就有这个汤了。说是生津补气的十全大补汤。”

贾珠顿了顿。等等,太医给宫裁拿了脉,然后又给我开了汤药,这是什么意思?还有,生那什么的补那什么的……

贾珠心想,成亲数月,还没有孩子,想必宫裁压力也不小吧。

不过,那汤是太医开给李莞的温补药方,太医说都可以吃,李莞便给贾珠也熬了一份。

她白天被报账的事儿耗尽心力,根本没有想到贾珠所思的这一层,继续说着:“太医说,这十全大补汤,老少皆宜,经常喝,能强身健体……”

话音未落,她就被贾珠拉了过去。

书房的灯熄了,月光从窗户纸照了进来,照在书房暖炕头前的一盆兰花上。

*

再说林之孝得了贾珠的墨宝后,便取了一张,跟琏二爷大婚席面的账单搁在一起,找吴新登报账。

“让我好好看看。”吴新登拿出眼镜,往鼻子上一挂,细细地看着账单。

林之孝嗤之以鼻,心想着,猪鼻子插大葱,装的哪棵蒜?谁不知道吴新登原来在王家就是个喂牲口的伙计。因其嘴皮子会哄人,被王家请来的先生教得略识了几个字,来贾家就管起公中的账了。

吴新登看完如流水的席面儿,什么螃蟹二十筐,活鱼五十条,肥鸡一百只……突然,他看到一张纸上写着“一支狼毫笔。”那字苍劲有力,字体隽秀如兰,跟其它账单上的字完全不一样。

吴新登再一看落款处写着“贾珠”二字。字上还盖有他的私印。

吴新登大吃一惊,怎么珠大爷跟琏二爷的婚事搅到一起去了?

吴新登哪里敢得罪珠大爷,明理人都知道,珠大爷将来肯定是荣府的家主啊。

但是坏就坏在,珠大爷要的毛笔的账,是林之孝拿来报账的。给珠大爷报吧,势必要把林之孝一起拿来的其它账单一起给报掉。然而,太太又说过,“不要轻易给林之孝报账,让他知道知道这个家到底是谁说了算”。今儿要是让林之孝轻易过了,不是在打太太脸吗?

吴新登是个滑不溜秋的,忙道:“这席面儿,阔气,我给太太也瞧瞧,明儿就给你一起报。”

吴新登把球踢回到王夫人处,若是再要为难林之孝,拂珠大爷面子,那就跟他吴新登没关系了。

王夫人冷笑着,一行一行看着席面儿的账单,菜品倒是合情合理,但是设计换了她的人,夺了采买权,就太可恶了。

“先压几天。”王夫人冷冰冰地道。

吴新登斜着眼睛瞅着王夫人,心想她定是没有看到珠大爷的那张单子。

不一会儿,王夫人狠拍了一下椅子扶手,脸绿得跟个青瓜似的。

那张写着“狼毫笔一支”的纸飘了下来。上面的私印,还是王夫人托了王家人找金陵最好的工匠给贾珠刻的。

须臾,王夫人缓了下来,低声对吴新登道:“明儿就给他们都报了。”她明白了,直指管家权的不光是老太太、李氏这些人,还有珠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