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 第3章 先斩后奏

[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 第3章 先斩后奏

作者:巫朝尘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4-24 12:24:32 来源:文学城

床前的熏笼下,炭火“劈破”作响。

林老太太严厉看了儿子一眼,不许他说话。

贾敏将视线从同样震惊的林如海面上移开,缓缓站了起来。

原来如海也是才知道。

幸好如海也是才知道。

老太太这般……未必是真的取中了姜宁多好,只怕更多是为了向大哥、向贾家出气。

一个知根知底,有婆母撑腰的良妾,和几个无根无基的通房,哪种更差?

种种想法在贾敏心中闪过。

她垂首微笑:“老太太如此说,自然是极好的。家里添人是喜事,姜宁妹妹从此留在家里,也免了老太太挂心了。我已大好了,有什么事,老太太只管吩咐我。”

林老太太笑道:“我还有桩疑惑:姜家两年前都把晴烟的嫁妆输光了,怎么直到现今才急着卖侄女?宁丫头爷爷走得早,这十年姜家没人做官,又是怎么和国公府搭上的?现下宁丫头是咱家的人了,我更该帮她查清楚,省得她差点儿做了糊涂鬼,偏贾家是亲家,又叫我难办了。”

贾敏握紧了手帕。

老太太的意思,是怀疑大哥先看中了姜宁,设局让姜家赌输欠债,再去买的人?

可老太太并没明说,叫她想辩解都无从开口。

何况这样的事……还真是大哥能做出来的。

便是大哥本无此意,那些小人奴才们,或是谄媚挑唆,或是私下行事,都有可能。

而且,她已经答应让姜宁进门了,老太太还这样句句紧逼——

“母亲,此事闹得太大,也有损家中颜面。”林如海起身,要扶贾敏坐下,“还是遣人告诉岳母,大内兄之过,由岳母教导便是了。”

贾敏且不敢坐。

林老太太看了一眼儿子:“你说的也是正理。那就叫人去说罢。”便对贾敏道:“你才好,又快过年了,宁丫头的事就先放放,年后再办。你只先让人把碧月斋收拾出来。”

碧月斋是位于正院、花园和贾敏院落之间的一处小院,林如海祖母在时,时常过去小住几日礼佛,已空了二十来年了,林老太太让打扫出来,无疑是预备给姜宁住的。

林家的爵位起初只袭三世,至林如海之父是第四世,圣上额外加恩,又袭了一世。

如今林如海之父离世九年有余,林家已无爵位,仍能住在景文侯府,是因景文侯夫人——林老太太尚在。

是以林老太太虽然丧夫寡居,却仍居住正院,林如海和贾敏只住偏院。

按常例,年轻夫妻的妾该随妻而居。林如海唯一的通房,贾敏的陪嫁丫鬟孟氏便住在贾敏后院的西厢房内,方便日日过去服侍。

但姜宁并非两家的丫头,而是要正经聘进来的良妾,何况林如海虽无爵位,却是林家的家主,他的妾单独居住也不违礼。

贾敏已经恢复了平静,笑道:“多谢老太太疼我。”

大哥作孽,反倒叫她多了个动不得的良妾。

从前看姜宁是个懂事的姑娘,今后她也安分守己,别多了妄想,大家安生过日子才好。

林老太太便叫贾敏回去歇着。

林如海送贾敏出门,低声道:“这事……未必就定了,且别宣扬。”

贾敏只当林如海是在安慰她,许多话到嘴边,还是只答应了:“嗯。”

林如海知道她不信,可他也确实拿不准能不能劝动母亲改主意,不好再多承诺什么。

贾敏笑道:“老爷快回去罢,老太太还等着呢。我走了。”

林如海折身回房,看见林老太太正叫人倒水。

他便亲自奉上一盏温水:“母亲自然是为儿子好,可强扭的瓜不甜,母亲是不是还没问过姜妹妹愿意?”

林老太太慢条斯理喝水润了喉,才笑道:“我自然会问的,你不用急。”

“儿子不是急——”

林如海话音未落,便有人来回:“沈太医到了。”

林老太太笑撵林如海:“你快去,你在家里,没有叫别人招待的理儿。”

沈太医是太医院正六品御医,医术精湛,也算林家的世交。

林如海只好出来。

他在廊下迎住沈太医,寒暄后,简单说了姜宁的身世:“家母甚是可怜她,还烦世叔好生诊一诊,她这几年受苦,别落下了病根儿。”

晴烟姐姐就这一个女儿,不看别的,他也是盼着姜妹妹好的。[注]

沈太医连声答应着,随林如海进了东厢房。

此时抱月等已经叫起了姜宁,服侍她穿好衣服,挽了头发。见抱月出来迎,林如海才又带沈太医向里间进去。

姜宁半躺在床上,床帐严严实实掩住了她。丫鬟们扶着她的手伸出帐子外,又在她手腕上盖上帕子,太医的手指才隔着丝帕按了上来。

屋内鸦雀没声,都在等太医诊完。

姜宁空着的手摸了摸半盖在身上的芙蓉锦被。

三天前,她还在为一碗干净的水和人大打出手。

两天前,她获得了第二条命,却得知自己已经被卖给人做暖·床丫头。

现在,她穿着银鼠皮袄,戴着金簪玉坠子,被四五个丫头服侍着洗澡穿衣吃饭,看的大夫是有品级的御医,还有侯府老爷在旁陪着,竟真像公侯家的小姐一样了。

林老太太会怎么安排她?

桃嬷嬷和岁雪怎么样了?

沈太医收回了手,起身笑道:“姑娘的身子并无大碍,只是底子虚些,好生养上一年半载,也就好全了。”

他看了看林如海,又看看丫鬟们,最后看向帐子,笑问:“姑娘是不是学过骑射?”

过了几秒,姜宁仿着原身的语气,慢声答:“是,幼时学过两年。”

沈太医笑道:“这便是了。我开一剂药,姑娘先吃着。日常饮食起居,并不必太过小心。”

姜宁在帐子里谢过沈太医。

林如海请沈太医出去开方。

丫鬟们关上门,抱月给姜宁拆头发:“去姜家的人至少还得一个时辰才回,姑娘再睡一会儿罢。药熬好了,我再叫姑娘起来。”

现在她也只能睡觉了。

姜宁打了个哈欠,闭上眼睛。

……

贾敏倚在榻上出神,屋内只有孟氏伺候着。

孟绮霜给林如海做了五年“房里人”了,还没有姨娘名分。

她虽生得娇艳,又是“姑娘”,却偏不爱打扮,近日因贾敏病着,她更是连脂粉都不用了。

今日她也只穿着葱绿棉袄,青缎灰鼠裙,正在地上打转。

贾敏因说:“绮霜,你坐一会子罢,看得我眼晕。”

孟绮霜又转了半圈,往榻沿上一坐:“太太倒一点儿不急?”

贾敏懒懒地:“老太太心意已定,我急有什么用。”

“……也该进新人了。”

孟绮霜不忿:“老太太想要孙子,那掉的难道不是太太的孩子?都这么些年了,还——”

“绮霜——”贾敏警告地唤她一声。

孟绮霜闭上嘴,重重吐出一口气。

“老太太不让我去,我求了老太太,非要回去,孩子掉了,老太太埋怨我,怨恨贾家,我该受着。”贾敏一手捂住半边脸,看向窗外,“别再提了。”

“好,不提,听太太的。”孟绮霜这么说着,还是忍不住咬牙,“偏是大舅老爷要买她!”

她又站起来,嘀咕:“老太太若真疼她,怎么不认她做女儿,风风光光嫁出去?倒让她做妾,这算什么……”

贾敏没再斥责她,只说:“义女不是那么好认的。”

正院。

林如海送走沈太医,回去和林老太太回明了姜宁的身体情况和医嘱,也趁机提议:“不如认姜妹妹为林家女儿,择一户好人家,风光嫁出去,如此,对得起晴烟姐姐……”

他观察着林老太太的面色:“……母亲的心气也能顺了。”

林老太太让他坐,细细向他分说:“你的意思我明白。若晴烟不是咱家出去的人,我多认个女儿也不错,择个好女婿,你也多一门亲家相助。偏晴烟服侍过我,还救过你。若叫人人以为救了哥儿姐儿,有了功劳,儿女就能成主子,起了贪念,才是遗祸无穷。晴烟救你的功劳已经好生赏过了,这回救下宁丫头,是咱们念着旧情。宁丫头再是好的,也抵不过‘升米恩,斗米仇’。你也做了几年官了,这两个道理还不懂吗?”

看林如海一时无言,林老太太握住他的手,轻声细语道:“海哥儿,娘问你一句话。”

林如海忙道:“母亲说。”

林老太太问:“宁丫头生得这个好模样儿,你见了,就一点儿也不心动?”

在林如海回答前,她又说:“海哥儿,你别骗娘,也别骗自己,你细想想:你这么推三阻四的不肯应,到底是你自己不喜欢,还是为了别的什么?”

最后,林如海只说:“娘还是先问过姜妹妹罢。”

林老太太满面是笑:“问,今日就问。”

……

姜宁再次醒来时,房中已经点上灯了。

有两个人穿着簇新的衣裳围在床边。

姜宁看清是谁,忙坐起来:“嬷嬷!岁雪!你们什么时候到的?”

桃嬷嬷未语先流泪。

岁雪一把抓住姜宁的手,又是哭,又是笑,话却说得清楚:“到了有一个时辰了。老太太怜下,先让我们洗澡换衣裳,又吃了饭,就过来守着姑娘。姑娘难得好睡,就没叫姑娘起来。姑娘还剩的东西也都拿来了。大哥也回来了,暂在前边住着。”

姜宁搂住两人,也湿了眼眶:“你们没事就好。”

岁雪抹一把泪,在姜宁耳边说:“姜家爷俩还有脸求情!叫二管家带人打了一顿,算他们命好,没伤筋动骨。哼,等明儿贾家要不着人,才有这两个狗杂种好看!”

桃嬷嬷忙扯她,又使眼色:“和姑娘浑说什么!”

姜宁知道,桃嬷嬷还是顾着姜家人是原身的亲人,怕她不高兴。

她想了一想,觉得也是时候慢慢“改变”她的性格了,便说:“嬷嬷不用拦着岁雪。是他们先坑害我,我好容易逃了命出来,再念着亲戚情分,不是辜负了我爹娘,也辜负了这里老太太吗?他们虽然养了我三年,咱们的吃穿并没欠他们的,有什么恩情,我也用我娘的嫁妆报还完了。以后,就各人过各人的日子,生死两不相干。”

桃嬷嬷怔了怔,欣慰地笑了:“姑娘可算是想开了!阿弥陀佛,经过了这一难呐,姑娘以后一定都能顺顺当当的了。”

姜宁还想安抚两人时,抱月在外问:“姑娘醒了?”

她忙道:“姐姐请进。”

桃嬷嬷和岁雪也忙起来去迎:“抱月姑娘。”

姜宁看到抱月的神色有些奇怪,她眼神躲闪,脸上的笑也有些勉强:“老太太请姑娘过去。”

抱月这般形容,不仅姜宁,桃嬷嬷和岁雪也觉出了不对。

她们上前想询问一二,姜宁却用眼神止住两人,下床穿鞋:“我这就过去。”

她的未来全凭林老太太,多问无益,过去了再见机行事便是。

抱月上前搀扶,姜宁挽住她的手,笑说:“桃嬷嬷和岁雪不知这里的规矩,还望姐姐们多多提点。”

丫鬟们捧着盥沐的铜盆毛巾等鱼贯而入。

抱月拿起梳子,不敢看向镜中的姜宁,低头答应:“这原是应该的。”

注:称呼没错哦。

林如海叫晴烟姐姐,是叫昔日奴才丫头,叫姜宁妹妹,是叫今日姜家姑娘。

古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辈分就是这么算的。

但具体为什么这么叫,是习惯还是别的什么,说清楚就没意思了,不多解释啦(*^▽^*)

评论里已经解释数遍,还是一直有人质疑,所以增加到作话里了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先斩后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