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林夫人躺赢日常 > 第17章 同学

[红楼]林夫人躺赢日常 第17章 同学

作者:巫朝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0:43:05 来源:文学城

贾敏是真的好奇。

江洛所求之事出格大胆,寻常姬妾有这样的事,谁不是求男人?何况如海待她一向温柔体贴,也怜惜她的才华。江洛性情柔中带刚,既有了这个主意,便应该不会不敢开口。

——是不是她这两年待江洛太松了。

贾敏细细看着江洛的神色。

她决不允许姬妾们仗着她素日的宽和得寸进尺。

是求林如海,还是求贾敏,江洛的确经过仔细斟酌。

她说明理由:“一则,家里的事都该太太做主;二则,姑娘的事都是从小就由太太从小照管着,且我便是想和别家姑娘一起上学,也该先问那位姑娘的母亲。所以来求太太。”

贾敏怔了一怔,眉头舒展,真心笑了。

不管江洛这话是真是假,都说到了她心里。

谁想和她的女儿一起上学,自然该先问她。

贾敏道:“这事我会替你问老爷,行不行就在这两日,你且回去等消息吧。”

江洛连忙谢恩!

贾敏道:“你到底在这个年岁了,又是老爷的人,和外男上学不大妥当,未必能成。”

江洛忙道:“太太放心,我知道。便不成也是该的。”

贾敏点头,让她去。

魏丹烟走过来,笑道:“老爷本不是那等迂腐古板的人,再经太太一说,一定行了。”

贾敏也是这样想:“我都答应了她,虽然话没说死,还真能不成?”

她笑问:“她许了你什么谢礼?”

魏丹烟便说是一幅字。

“‘春日即事’……”贾敏念道,“‘蝼蚁也知春色好’。她原也配得上你为她操这回心。”

从前她也是这样,看见一朵花、一片叶、一汪水、一抹云都能成诗,成婚后还常与如海以诗相和。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再没了作诗的心情?

……

待林如海回来,贾敏便说了此事。

“我叫四个婆子轮流,每日两个跟着她走,学堂里单用竹帘隔出一块叫她坐,她只能听先生讲课,不许说话,不许走动,也不能提问,黛玉下学她也下学,你看这样还有不妥吗?”

林如海笑道:“这样很好,只是又劳你操心。”

贾敏道:“动动嘴罢了,不算操心。咱们原就说了,她想要什么,尽力给她。”

她问:“玉儿什么时候上学?”

林如海道:“今日便请先生住进来,两日后日子便不错。玉儿虽不能金榜题名,学些道理在腹中,也不算白来一世。”

能为玉儿操心,他便不算膝下寂寞无人。

-

“她真要和大姑娘上学去了?”盛霜菊不敢信。

“这还有假吗?”甘梨咬下一大口点心,看着她说,“老爷太太都把跟我们姨娘上学的人派来了。”

盛霜菊习惯性要酸两句,可甘梨一直盯着她看,她最后只讷讷道:“念书……有那么好吗……有那功夫,怎不多想想怎么讨老爷喜欢。”

从前太太让姐姐们教她们小的认字,她总迷糊,后来认识了几百个字,太太看她实在不通,也无所谓学不学,就不令她学了。

甘梨还是看着她。

盛霜菊有三分烦躁:“是是是,老爷喜欢有才的!可大姑娘不是才要上学吗?大姑娘才五岁,你姨娘都十七了,好诗也做过,这能学到一起?先生难道还会给你姨娘单独上课?”

……

“我虽然读过几本书,可从来没正经上过学,不管能新学多少都是好的。”江洛笑道。

张夏萍悄声道:“我只怕老爷现在许了,将来却记在心上……觉得姨娘和外男上学不好呢。”

江洛想一想:“你说得也是,可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好容易求得老爷太太同意了,我也不能不去呀。”

或许,到林如海介意的时候,他已经快“捐馆扬州城”了呢。

从蔷薇院出来,回到自己屋里,江洛继续为上学做准备。

四个轮流护送(或者说监视)她上学的婆子都认过了,林家给她们开月例,她们听太太的吩咐行事,江洛也不搞送礼物拉关系那一套。——她自己院里天天见的人都没得过这样好处。

书、纸、笔、墨都好准备,正院还送了一套新的四书五经,二十来本,装满了一小箱。

太太亲自教导,大姑娘已经把《三》《百》《千》《幼学》《弟子规》《声律启蒙》《千家诗》都学完了,上学直接读四书。江洛便把《论语》第一本拿出来,粗读一遍,又找出《千家诗》几本,先不管欣赏,从头到尾通读默背,省得真跟不上进度。

那太丢人了!

大姑娘年小体弱,所以上学时间定在每天上午八点到十一点,下午三点到五点,一天一共五个小时,按朝廷的休沐日休息,即每五天休息一次,节日放假。

而太太见人的时候,每天请安时间在五点四十五到六点,散会都在六点半以前,回自己屋吃完早饭也就七点多点。

也就是说,就算贾敏大好了,恢复请安,她也来得及在请安后回屋吃饭再上学。

但三月初四,将要上学的紧张感让江洛早早就醒了。

外面还没动静。她自己拉开床帘,轻轻从架子上拉下一件外衣披了,又去拿灯,想到堂屋看时间。

可惜拿灯的动静还是把榻上守夜的冬萱惊动了。

冬萱揉着眼睛,看清眼前,一吓,立刻就醒了:“姨娘有什么吩咐?”

江洛:“……想知道什么时辰了。”

冬萱忙下榻帮她拿灯:“我去看,姨娘等着。”

她迅速出去了回来,说:“才寅正一刻多点,还早呢,姨娘接着睡吧。”

四点二十左右。

好早,接着睡吗?

江洛:“算了,再睡也睡不了多长时间。把灯都点上,我再看看书。”

冬萱笑道:“姨娘现在真像才要上学的孩子了。”

看书看到五点,婆子们烧好了热水,甘梨和冬萱服侍她梳洗。

甘梨问:“虽然太太还不见人,可姨娘毕竟第一日上学,要不要先过去看看?”

江洛想了又想:“还是等上学再去吧。太太见我就见,不见,我只管和大姑娘一起去学里。”

虽然她的想法未必和贾敏完全一样,但想来做正妻的已明确说了不见姬妾们,她还有事没事过去一趟,也怪烦人的。

梳洗完继续看书,六点十分吃早饭。

今天的早饭是红豆细米粥、银耳羹、馒头、煎虾饺、咸鸡蛋、百合拌木耳、卤猪舌和两样咸菜。

甘梨道:“午初才下学呢,也不知在学里能不能吃点心,姨娘早饭多吃几口。”

念书可累。认十个字比做一个荷包还累。

江洛倒不太担心饿了不好吃点心,她怕的是不好上厕所。虽然真憋急了该上也得上,到底不方便。

她决定从七点开始就不喝水了,上午快放学时可以喝两口。

吃了一个馒头,几口粥,半碗银耳羹,三个虾饺,一个咸鸡蛋,半盘百合木耳,半碟猪舌,江洛和甘梨冬萱最后检查上学的包袱。

笔墨纸砚书全都放进去了,点心包了两包共八块,还预备着或许会和大姑娘分,余下还有手帕、细纸等零碎东西。

七点整,江洛戴好帷帽,和甘梨出门,今日护送的两个婆子已经在院门处候着。

从芙蓉院去正院可以走正院正门,也可以走正院后院的穿堂,距离差不太多,江洛就没抄近路。

从芙蓉院出来大约两三分钟,她就到了正院门口,丫头进去通传。

从前不管是来请安,还是遛弯、串门,都不用紧盯着时间,大约差不多就行了,现在江洛开始觉得有个怀表真的很重要。

但怀表是金贵东西,一个至少几十两银子,她自己买得起,可也真舍不得买。

等林如海过来求一个?

这么琢磨着,丫头请她进去。

贾敏和黛玉在东侧间。见江洛进来,黛玉由奶娘抱下榻,叫一声:“姨娘。”

江洛先给贾敏行礼:“给太太请安。”贾敏叫她起,她才笑回黛玉:“姑娘。”

贾敏心中一叹。

长幼尊卑有序。她往日不叫玉儿太早过来,就是不想女儿总给庶母们问安,往后玉儿和江洛要日日见,这问好是免不了的了。[注]

不过,家里没有和玉儿同龄的孩子,她身上不好,到这里一个月了,竟还未结识一家官眷,玉儿在外也没有玩伴。虽有两个丫头伴读,到底年纪小,也实比不得玉儿聪敏。

有江洛一起上学,或许能免了玉儿些许寂寞吧。

贾敏道:“玉儿辰初一刻出门,以后你辰初一刻过来便罢,也不必进来请安,只管和玉儿去上学。我有话说,自会叫你。”

江洛应下。

她以后七点出头出门就行。

贾敏便笑道:“好了,时辰差不多了,去吧。”

“娘,我去上学了。”黛玉辞别母亲。

“去吧,去吧。”贾敏含笑摆手。

一个大丫头提起黛玉的包袱,两个八·九岁的伴读丫头自己抱着包袱。

江洛往旁边让,想等黛玉先走,黛玉却仰头道:“姨娘先请。”

看贾敏点头,江洛方先绕过屏风出门,在廊下等着。

随后,黛玉由奶嬷嬷和两个大丫鬟围随着也出来了,两个伴读小丫鬟跟在后面,廊下不远还有两个婆子候着,显然黛玉光是在家上学的配置就有七个人。

江洛本来还担心她由三个人护送上学有点张扬,现在一看完全是正常水平。

是她小瞧林家了。

这时,王嬷嬷的视线在江洛裙角上一扫,笑道:“我抱姑娘吧。”

黛玉却道:“我是去上学。嬷嬷,哪儿有上学还叫人抱着走的?叫先生笑话。”

王嬷嬷忙道:“不妨事的,姑娘还小呢。”

边说,她边往江洛的方向使眼色。

黛玉看懂了,思索片刻,笑道:“我同姨娘一起走便是了。”

王嬷嬷还是急忙说:“那怎么好……”

江洛在旁边连蒙带猜,推测王嬷嬷这番哑谜,是因为既不放心黛玉自己走路没人领着,也不愿意她走在前面,黛玉跟在后面,——她既是奴才,也是黛玉的“庶母”……

第一天上学,可不好迟到。

看王嬷嬷还想再劝黛玉,江洛斟酌着黛玉今日的态度,试探问:“不如,我牵着姑娘的手一起走?”

来啦^^

注:原著中,赵姨娘到潇湘馆时,黛玉“忙陪笑让坐”,赵姨娘到议事厅,李纨和探春也“忙让坐”。李纨是贾政嫡长子媳妇,也要给贾政的妾问好让座,所以我这里写得没问题哦。

并且,起码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都没有类似“嫡出姑娘可以不尊重、训斥、辱骂甚至发卖长辈的妾”这种操作_(:з」∠)_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同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