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和宝姐姐互换身体后 > 第19章 文会(三)

[红楼]和宝姐姐互换身体后 第19章 文会(三)

作者:桃李自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7 21:37:30 来源:文学城

向来都是老师评价学生的,断然没有一个本科生评价博士论文好坏的道理,主要就一个问题——这博士论文,本科生看得懂吗?

“这些诗作,也不知小友看了几首,又读懂几首。”这下不需要文士再主动出击,人群里很快便有人站出来,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地批判道,“如此大言不惭,平白惹人笑话,你家中长辈是谁,任由稚子胡言乱语,当真是不负责任。”

有人问:“这又是谁?”

“前年文会的竹榜榜首,钱氏子弟,学政钱正岚的侄子。”

“咦,这般来头,恰如两军对垒,有好戏看了。”

“……哎呀王兄,慎言,慎言。”

林宣耳朵灵,听到了,好整以暇地回望回去。

盛华楼文会,向来是不准带小厮侍从的,一是人潮嚷嚷,单是读书人都招待不过来,再来些随从,大家都别活了,楼都要塌了。

一楼大多平常文士皆能进出,林宣三人中,贾琏并非本地人,昨夜刚在花楼里宿了半宿,除了花楼里的歌女能认清楚贾琏是谁,剩下的一干人等大概都脸生极了。

而吴庸虽说长得特殊,人但凡看一眼都忘不了,然而吴阁老来扬州静养,平日里所见也不过寥寥几人,走的是高精尖路线,见过吴庸的人更是少数。

唯独林宣这张脸,积年累月,又生得出挑极了,整个扬州认识的人不少,拥有前年文会的竹榜榜首,钱氏子弟,学政钱正岚的侄子等一系列值钱title的钱以纶望着林宣的脸仔细回忆了半晌,道:“你是巡盐御史,林老爷家的公子吧。”

既然道出了姓氏,林如海和钱正岚有同僚之谊,钱以纶的表情也变得缓和起来。

钱以纶的目光向林宣望来,林宣便也微微冲他点头,笑了笑,道:“钱大哥几年不见,越发气宇轩昂,宣差点认不出了。”

“哪里称得上宣兄弟这般夸赞。”钱以纶笑道,“我这两年仿古人交游,历遍河山,苦楚多得讲都讲不完,大伯说我晒黑许多,倒像个兵卒丘八,不像个读书人,偏生你油嘴滑舌的,赞我气宇轩昂。”

话是这么说,语气却颇为得意。

钱正岚出了名的喜好盛唐风尚,钱以纶便效仿诗仙,及了冠便备好盘缠车马,不为官、不科举,好生在外游历了两年,及至今年正月才回来。

林宣真诚道:“实话实说而已。”

刚刚还剑拔弩张,转眼便聊得热络,贾琏隐晦地打量了眼林宣,只觉得他这表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能力极强。

“这是怎么了?”

没有戏看,人群里有人失落道:“怎生突然又握手言和了。”

很快便有热心市民解释道:“这有何不能理解的,大言不惭的那位,便是林府那位诗书不通的长子,人家是世交,哪里在乎这一两句嫌隙。”

“嚯。”

“大水冲了龙王庙啊。”

“林老爷一门双探花,也是文采斐然的书香门第。”

“林宣呐,这倒是不稀奇了。”

所有人露出心照不宣的神色。

不是赞叹的表情,而是一种“懂得都懂”的讳莫如深。

林宣这名儿,在扬州城还是颇好使的,一听其名声,不屑者便多了许多,嘈嘈私语,沸沸扬扬。

便是不知道的,也被科普了一嘴事迹。

林宣左眼皮跳了跳。

他倒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只是被围起来当猴看,也实在非本愿。

说起这偌大名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年少时招猫遛狗,被林如海按了几条街追,也是那个时候练就了一声御马功底——主要是林如海不亲自追,也不愁没代步的,自有门客小厮代劳。

一个不过十岁的小孩儿,要跑过这么些身强体健的大人,又要不坠下马去,还是颇费了番周折的。

当时的阵仗太过夸张,演得和情景喜剧似的,留给人的印象深刻,到现在都洗脱不掉。

那中年文士见钱以纶靠不住,倒戈如此之快,脸色也难看起来,偏偏又惹不起,只好小声嘀咕道:“还以为是个壮士,没想到是个长虫。”

这话钱以纶可不爱听。

他少有才名,自负才学颇高,受不得讥讽,闻言怒道:“兄台这番话却也失之偏颇,没有读书人的胸襟,照你这么说,顺你心者便是壮士,不顺你心者,便是长虫了?”

中年文士闭口不言。

他转过头,目光避过钱以纶和林宣,目光在吴庸和贾琏身边逡巡片刻,还是挑了穿搭最为简朴低调的吴庸。

“墙上所张榜的诗作,皆是呕心沥血作出来的,区区孺子一句话便否定,未免过于荒谬。”中年文士盯着吴庸道,“你说今日诗文欠佳,不如你自己做一首诗,交给众人评判,若是好我便自认不是,若是不好,你有何脸面评价他人作品好坏?”

观他言辞凿凿、大义凛然,确实挺像那么回事儿,倒是赢得不少赞同之声。

吴庸也是打娘胎头一次被这么抬杠,奇道:“这也怪了,刘勰若放到今时今日,怕是也得给您写首诗,自证清白。”

刘勰是南北朝时著名的文学理论大家,著名的《文心雕龙》便是他所编著。

文士呵呵一笑:“你倒真敢说,毛没长齐的小子,也配和刘公相比?真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吴庸抱拳,憨厚笑道:“不巧,在下名中带庸,是注定的命里痴愚了。”

越说越没谱。

钱以纶“咳”了一声,连忙拉开这没头没尾的掐架,给林宣打了个颜色,让他去楼上搬救兵,他叔父钱正岚便在此,一点没有实际冲突的小摩擦还是能解决的。

解决不了,把其中一方礼貌劝退便是了。

人一多事就多,前年文会他夺魁首之时,还听有人说二楼因为比箭,大打出手的。

今日这场面连麻烦都称不上。

林宣站旁边站累了,向后退了一步,寻了一处椅子坐下,眼皮动都不动一下。

他走得迅疾,贾琏想要拉住林宣,却兜了个空,手里只捏得林宣的袖口,回头冲着钱以纶露出一个无辜的笑容。

钱以纶保持微笑,冲着不认识的贾琏点头致意:“……”

就在此时,回廊那里传来一阵突兀的响动,在场众人循声望去,便见一锦衣公子高束宝冠,清咳了一声,腰间坠玉、面容俊朗,赫然走在左前方,身后跟随的是一白面无须的侍从,距他三米之后,则是一个面容端肃的老者。

老者约莫五十余岁,须发斑驳。

一见那老者,钱以纶遍恭恭敬敬上前,行了晚辈礼,道:“叔父。”

赫然是江苏提督学政,钱正岚。

学政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在场但凡要在参加科举的,无不听其姓名,不少甚至要行半师之礼,一见钱正岚来,原本哗然的会场瞬间鸦雀无声。

便是正在作诗、赏诗的,也不由搁下了笔。

林宣屁股还没坐热,又站了起来,随钱以纶道:“钱伯父。”

目光转向那年轻的锦衣公子,没有贸然打量,低垂眉眼,拱手端立着,心内涌起诸多猜测。

学政没有特定品级,二品到五品不定,然钱正岚是标标准准的三品学政,是京官下放下来的,能让他如此恭敬地跟在身后的,怎么着也得是个皇亲国戚。

果然,下一秒,便见贾琏面孔倏然一惊,一句“王爷”脱口而出,几乎下意识要跪倒行礼,却被那锦衣公子飞快搀住了。

“竟是贾二公子。”那锦衣公子拉过贾琏,低声笑着问,“没想到在扬州得见,也不知府上老太君身体如何?”

贾琏擦了擦额上的汗,道:“身体康健。”

“那便太好了。”锦衣公子没有多问的意思,而是走到吴庸身边,笑着道,“数日不见,阿吴脾性倒是好了许多,我早在楼上看到你了,他既然要你写篇诗文,你便是写了就罢了,写得好了我给你张在墙上,和这般人在这里理论什么,倒像是咱们天大的不是,欺负了人家似的。”

贾琏偷摸溜到林宣身边,附在林宣耳侧说:“他是南安郡王。”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前脚还在心里念叨,刚刚吴庸话里还说南安郡王不在,转头没想到真人就在眼前。

贾琏和这位爷不熟,只在祖父祭日时见过一面,仪仗赫赫,印象深刻,素日里都是往来的礼单子。

他记得卫家那位公子哥,卫若兰和南安郡王颇熟悉,都是文质彬彬的类型。

今日一路行来,本以为就是简单逛一逛,谁知道一堆听过没听过的人物,简直是小刀刺屁股——开了眼了。

林宣意料之中地点点头。

扬州城不比金陵,地方小,池浅王八多,但凡有个什么文会诗会,便是全城的士子攒在一起,遇见王孙公子、几只熟人,都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

钱正岚自然也看见林宣了,一捋山羊须,问:“我听你父亲说,后日你便要进考场,怎么还有在盛华楼闲逛的功夫?”

今晚可能补不完字数了,咱们慢慢来~不好意思宝儿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文会(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