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黛玉为后 > 第3章 第 3 章

[红楼]黛玉为后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其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8 00:56:45 来源:文学城

紫鹃掀开帘子,黛玉步入室内,先同贾母王夫人等长辈行礼,又由贾母引着见了长宁公主府的来人。

来人乃是两名十五六岁的女子,方才在路上鸳鸯说此二人是长宁公主跟前的女官,黛玉怕公主府上认为自己没有礼数,上前便要行礼,却被其中一人眼疾手快的拦住了。

“奴婢述兰,不敢当小姐的礼。”她指着身边人道,“这一个是述菊,还有在家里的述梅和述竹,我们四个是在殿下跟前伺候的,往后奴婢们自然要同小姐常相见,还望小姐不嫌弃奴婢们笨拙。”

述菊跟着述兰行了礼,礼数周全,俨然当黛玉是主子看了。

黛玉抿抿唇,才要说话,贾母已经拉了她过去,抢先道:“二位姑娘客气,我这个外孙女年纪小,又在我跟前惯了,就不去搅扰公主的安宁了。”

“老夫人哪里话?”述兰笑盈盈道,“我们殿下同小姐来日便是一家人了,说什么搅扰不搅扰的,那可太外道了!”

天子赐婚,往后长宁公主就是林家妇,黛玉乃是林家女,她们可不是一家人么,这话说的让贾母挑不出一点错处来。

王夫人笑着接道:“述兰姑娘说的是,老太太心疼外孙女,一时竟把这个忘了不成?”

贾母瞧了眼王夫人,向述兰笑道:“一家人……是不假,只是公主少见玉儿,不知道这孩子向来体弱,最是经不得风雨颠簸,平日里连门轻易都不敢出的,我也舍不得她到外头去,见了人再受不住,老身可是心疼得紧。”

述兰笑道:“这都是没法子的事,陛下口谕,金口玉言,要小姐随我们殿下往扬州去,谁还敢抗命不成?老夫人放心,殿下已经命人将一切打点妥当了,小姐必然能稳稳当当的回到林老爷身边。”

黛玉听她们这几句话,心下明白,第一次长宁公主府来人,是长宁公主想要见自己,这一次,却是长宁公主想要带自己回扬州。

黛玉心头一动。

回扬州,回到爹爹身边去……

自前年一别,黛玉已经有近两年没有见到爹爹了,她很是想念爹爹,也想要回到爹爹身边去。当年进京,黛玉便是不愿,只是爹爹百般相劝,自己不忍爹爹伤心才应允的。

外祖母待自己不是不好,可这里终究不是自己的家,黛玉还是想回到自己家里去。

况且,述兰并无隐瞒,已经说了这是皇帝的旨意。

金口玉言,无人能违!

黛玉无声的叹息一声,外祖母总是将自己当成孩子,明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却不肯先告诉自己,她一定还想着要用尽一切办法,好让自己能留在京城,留在她身边。

述兰很快就提了告辞,她们来本就只是为了告诉黛玉,三月二十那日长宁公主要启程去扬州,请林姑娘打点好行李,届时同往扬州去。目的达成,她们自然不会久留。

贾母靠在引枕上,怔然半晌,拉过黛玉的手,沉沉叹息一声。

……

周瑞家的过来给王夫人回话,却见她有些怏怏不乐,忙问道:“太太这是怎么了?谁敢给太太气受不成?”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王夫人不介意同她说两句心里话:“陛下口谕,要林姑娘随长宁公主回扬州去,今儿公主府来人,请林姑娘打点行李,二十那日,好一同坐了船去。可老太太,却不怎么愿意呢!”

周瑞家的道:“才听那些小丫头子说,老太太院里来了公主府的客,原来是为这个来的。既然是陛下的口谕,老太太愿意不愿意,到底也没法子了啊。”

“可不是!”王夫人愁道,“我只是怕老太太糊涂,执意要留林丫头,连累了这一大家子人。”

周瑞家的劝道:“太太多虑了,老太太不是那等糊涂的人,不说别人,只为了宝二爷,老太太定然也不会抗旨不遵的。”

提到贾宝玉,王夫人脸上露出笑来,口中却道:“宝玉啊,一日日的,我得为他发多少愁!”

周瑞家的笑道:“宝二爷天资聪颖,将来必然显身扬名,太太只管跟着享福就是了,哪里还用愁什么?”

“我的宝玉自然聪慧,只是他身边却总有些人引着他不学好,小小年纪,倒学了个狐媚子样,引得宝玉眼里心里只她一个人,连我这个亲娘都忘了,哪里还有心思记着读书呢!”王夫人恨恨道。

周瑞家的明白了王夫人的意思,赔笑道:“林姑娘要回扬州去了,往后宝二爷可没人绊住脚了,必然能好生读书的。”

王夫人脸色稍缓,道:“这的确是桩大好事,只是……还是那句话,老太太那里,可不怎么愿意让她外孙女回去呢!”

说到这里,王夫人不免带出几分愤恨。

王夫人不喜欢自己的小姑子,更不喜欢小姑子所生的女儿,可偏偏,她婆婆最喜欢她那个小姑子,王夫人再恨也没法子。

更让王夫人没想到的是,贾敏那个短命的好容易没了,她还没来得及多笑上几声,她婆婆那个老太婆就忙着写信将跟她那个短命的娘一样病恹恹的小丫头接了来。

这丫头年纪小,却比她娘还可恶,一来就将王夫人的宝贝儿子给笼络了过去,让宝玉心里眼里就只她一个,连自己的亲姐妹都顾不上了。

小小年纪,就一副狐媚子样,王夫人恨得牙痒痒,奈何她婆婆那个死老太婆爱得跟什么似的,不要自己的亲孙女,偏偏将宝玉和那丫头养在自己院里,王夫人连句话都不敢多说,只能瞪着眼睛干着急。

终于,王夫人在今天盼来了曙光,林家丫头要离了京城,离了她儿子,王夫人简直想请上两班戏庆祝,但想到她婆婆,王夫人心里到底还是不安。

周瑞家的眼珠一转,道:“老太太昨儿才碰了一鼻子灰,太太难不成这就忘了?”

王夫人眼前一亮,道:“南安王府、北静王府、理国公府她都求遍了,没有一个应声的,她还能去哪里?直接进宫去求贵妃娘娘吗?”

周瑞家的道:“理国公府的意思不就是贵妃娘娘的意思?老太太能递牌子进宫,可终究也是没用处的。况且贵妃娘娘跟前,太太不更亲近么?”

王夫人的大女儿贾元春,如今正在贵妃宫里做女官,颇得贵妃娘娘看重。

王夫人得意的抬抬下巴,想着若是老太太真求到贵妃跟前,那自己也得给元春写封信才好。

想到写信,王夫人又道:“让人给金陵写封信,请我妹妹一家上京来。”

妹妹家里有一儿一女,正好和宝玉做个伴,免得总是被别人家那不识相的绊住脚。

……

乾清宫。

皇帝拿朱笔蘸了墨汁,提笔时忽然想到一件事时,便开口唤道:“李福。”

李福忙应声:“奴才在。”

皇帝问道:“才贵妃宫里是不是来人了?”

李福回道:“是,贵妃请陛下到昭阳宫中用午膳。”

墨汁滴到奏折上,皇帝低头一看,是为庄郡王请封亲王的折子,他毫不犹豫的将折子揉了,扔到废纸篓中。

皇帝道:“那便去,贵妃宫里的膳食向来合朕的胃口。”

“是。”李福应罢,便要亲自往贵妃宫里去传话,但皇帝抬手止住他。

“你去。”皇帝指了个殿里侍奉的小太监,小太监忙不迭领命而去。

贵妃宫里的赏赐向来是最丰厚的,且回回不少,皇帝宫里的宫女太监都爱往昭阳宫里去跑腿。

皇帝搁下朱笔,意味不明的笑道:“你也贪贵妃那几两银子?”

李福赶忙躬身道:“奴才不敢,只是陛下爱重贵妃娘娘,奴才唯恐陛下以为底下的奴才们怠慢了贵妃娘娘。”

皇帝道:“贵妃入宫多年,自东宫那时起,人人都知道,除了皇后,朕跟前没人能比得过贵妃,还用你费这个心思!”

李福不敢想皇帝口中的皇后是如今的中宫娘娘还是已故多年的昭懿皇后,他只顾一身一身的冒冷汗了。

怎么说伴君如伴虎呢?这些年了,李福对贵妃娘娘一直是奉承有加,从没见皇帝说过什么,今儿不知怎么了,忽然就拿着这件事不放了。

“是。”李福跪下道,“奴才再也不敢了。”

皇帝却忽然笑出声来,拿朱笔点点李福的肩头,笑道:“跪什么?朕同你说笑呢,不必当真。从前你怎么待贵妃,往后还是如此就是了。”

李福爬起来,不敢擦一把脸上的汗,赔笑道:“是,奴才胆小,让陛下看笑话了。”

皇帝复将朱笔搁下,沉吟片刻,道:“派个人到长宁府里问问,她还缺什么少什么,瞧着内务府的人,别偷奸耍滑,亏待了长宁。”

李福应道:“是,奴才亲自走一遭。”

皇帝这次没再挑他的毛病,点头道:“还有淮儿那里,嘱咐长宁,那孩子年纪小,还不懂事,别拘紧了他,他不喜读书,别让长宁勒掯他,由着他来便是。”

李福松了口气,恭敬道:“是。”

到底是不一样了,李福想,从前皇孙殿下虽说不爱读书,却才思敏捷,皇帝夸他不像那些死读书的迂腐书生,乃是栋梁之材,可堪大用。如今皇帝却只说不爱读书便不必读了,由着他来。

一个九岁的孩子,由着他来,往后能成器吗?

李福心下戚戚,也许对于皇帝而言,皇孙不成器才是他最希望的。

“到底是个孩子。”皇帝不知想了些什么,沉默半晌,摇摇头,“吩咐内务府,往后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凡是皇孙们应得的,都往扬州送一份给淮儿,但是不要大张旗鼓,悄悄的送去就是了。”

李福不敢多话,再次应道:“是。”

皇帝却不愿意了:“你傻了?单只会说这一个字了?”

李福有苦难言,强撑着笑道:“奴才愚钝,只听陛下圣明之言,不敢多话。”

“罢了。”皇帝再次拿起朱笔,道,“这些年,敢在朕跟前无法无天的,还真就淮儿那孩子了……”

“他像他祖母,这些孩子里,唯有他最像……”

皇帝似乎有些怅然,他看着朱笔笔尖,左手捻了捻,指腹染上红色,长长叹了口气后,皇帝道:“可惜啊,他还只是个孩子,再聪慧,到底只是个孩子啊。”

“一个孩子,能做什么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