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大观园穿现代 > 第4章 第4章

[红楼]大观园穿现代 第4章 第4章

作者:净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23:04:03 来源:文学城

若不是仙人,为何会身负诸多神异之处?若不是仙界,为何大观园中的丫鬟仆妇一夕之间皆不知行踪?众姊妹心中有诸多不解之处想要发问,却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听朱丽再次提到“穿越”一词,探春略去了无关紧要的词句,忙问道:“我等愚钝,烦请姐姐明示,何为穿越?”

朱丽顿了顿,努力用直白的语言解释给他们听:“呃……就是,这个世界依旧是你们身处的世界,不过现在是你们那个时代的几百年后了。”

黛玉眉头微蹙:“依姐姐所说,我们现如今可是像那烂柯人王质一般?”

“烂柯人”的典故朱丽也曾学过,说是晋人王质入石室山砍柴,在山中见到数位童子。不过停留了顷刻,王质手中的木头斧柄就已腐烂。等他回到人间,亲朋故交均在百年前离世。

不愧是曹公笔下七窍玲珑心的林黛玉啊!朱丽高兴地连连点头:“对对对,大概就是你理解的这样。”

红楼众人闻言均是神情恍惚,若是仙境,不过是梦中一游,醒后依旧各归各位。可若真是所谓的穿越,那一生都不得返家了,相隔数百年,家中亲人早已化为黄土一抔!

黛玉、宝玉、宝钗、探春各有牵挂不免痛心伤怀,另三人却神态各异脸上未见伤感之色,倒让朱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迎春素有“二木头”之名,忽然到了现代,也不觉如何,左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过日子罢了,依旧木口无言。

惜春虽年幼,却天生地一种百折不回地孤独僻性,冷笑道:“他们东府的人不跟了来,我倒要去菩萨跟前谢上一回。私底里旁人口中不知传过多少不堪的风言风语,如今倒好,各自交割干净,省得叫他们带累了我们!”

湘云更是年少不知愁,笑道:“好!我也不用家去了,跟你们日日在一处玩,可遂了我的心意了。”又拉了宝钗道:“从前我只恨宝姐姐不是我亲姐姐,现如今只我们几个相依为命,姐姐即便不是我亲姐姐,也胜似我亲姐姐了!”

众人知她婶子不是个好相与的,在自己家反倒不如在荣国府自在。宝玉道:“如此看来,穿越于你倒也算得幸事一场。”

宝钗初闻穿越之事心中难免担忧,她哥哥整日家只知眠花宿柳斗鸡走狗,莫说顶立门户,不给家里惹是生非都算难得。从前有她在母亲身边分忧解难,而今她穿越到数百年后,不知母亲今后的日子又该如何过?

被湘云这么一打岔,宝钗倒想明白了些,无奈笑笑:“罢,罢,既来之则安之,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惜春笑说:“这话说得有理。”

探春又疑道:“诸位既不是仙人,不知是何身份?为何来我大观园外,又为何告知我等可称得上是神鬼莫测的秘辛?”

自古君王求长生。

穿越一事玄之又玄,若是自家出了这等穿梭日月的怪事,只怕要三缄其口捂得严严实实以免招来祸患。若是旁人家中生的事,自然也该不相闻问故作不知免得招了君王的眼。

怎会有人像朱丽四人一样窥破玄妙后不仅不避,还特意上门告知?探春推己及人,百思不得其解。

朱丽解释的同时顺势替国家拉了一波好感:“我们都是官方的工作人员,就相当于你们那儿的官员。是国家安排我们来照顾你们的,所有开销都由国家出,你们不用担心。”

竟有这样宽仁慈和的君主!众人肃然起敬。

虽不知外头世情如何,粗略想来可知:若当真是灾祸四起民不聊生,想必也没有心思研究飞机,也没有心思照管他们这些无官无爵的前人,当今必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都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穿越到了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又遇上这么一位爱民如子的盛世明君,红楼众人心生庆幸,虽不知当今的朝代年号,也忙谢皇恩浩荡,对着象征君王的北方拜了拜。

果然和古人交流处处是误会啊,这么一会子下来朱丽已经见怪不怪了,笑说:“不对,大清已经亡了一百多年了,我们这里是人民当家作主,没有皇帝。”

没有皇帝?红楼众人惊惧之下心口猛地一跳,忙看向同她一道来的李教授、秦况、全和三人。

不认君父可是杀头的罪名!好端端的人怎么青天白日说起胡话来,要是另外三人回去告上一状,朱丽就是脖子上长了三个脑袋也不够砍啊!

好在他们三人脸上并无异色,李教授依旧气定神闲还微微点头,似是认同朱丽的说法。众姊妹放下心来,方知朱丽所说句句属实。

寥寥数句话,在众姊妹心底激起惊涛骇浪,脸上不免带出一二来。

皇帝自秦而始,至今已有千余年,即便改朝换代不过也是皇帝换了一个人做罢了,怎会任由皇位空悬?难不成这现代人人都是品性高洁、不慕权势的君子,竟无人对皇位动心?

便是讲个大概,少不得也要从清末的鸦片战争讲起。朱丽刚想开口,就听见李教授刻意地咳嗽两声。

朱丽灵光一闪,突然明白了李教授的用意,李教授估计是要朱丽借着给红楼众人科普历史的机会,观察他们对于封建制度灭亡的态度。

大观园这些富贵公子大家闺秀可都是在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里长大的,要是真出了个封建思想的卫道士,或是得知王朝覆灭准备以死殉国的大忠臣,朱丽他们回去都得被组织问责。

既然另有打算,就不能三言两语简单说说了。朱丽看手环上的时间已快到十二点,就说:“这事儿说来话长了,你们一早上没吃东西估计也饿了,不如我们先吃饭,吃完再慢慢聊。”

贾府一日两餐,其余时候若是饿了也只用些点心垫垫肚子,众姊妹既来了现代,想着许是他们这儿的习俗,少不得入乡随俗把旧习一一改了过来,便也只说好,无人出言反对。

他们既无异议,朱丽就打了一通电话,让外头负责准备午饭的其他工作人员把饭送进来。

红楼众人见朱丽拿出一个同秦况先前那个冲着楼阁比划的小盒子有些相像、但更为扁平的方块来。

她对着方块低语几句,方块里头就传来应答的人声:“好,我们这边已经把午饭准备好了,马上派人送来。”

竟是能千里传音!众姊妹齐齐一惊,宝钗尤甚。

薛家曾是皇商,不知经手过多少奉与帝王家的精贵物件,也没有一件能和这扁平方块相较一二。宝钗心道:凡人做出来的东西也能如此精妙,同神仙术法也相差无几了!

宝玉脸上难掩惊奇:“朱姐姐,你手上拿的又是何物?”

打完电话的朱丽顺手把扁平方块递给他瞧:“喏,这叫手机,能够跟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聊天。”

宝玉接过手机低头细看,这扁平方块嵌了一块黑色镜面,隐约能映出人影。

他左右摆弄一二,不知摁到了何处,方才的黑色镜面突然发亮,浮现出一张彩色风景画来,再摁时却又变黑了。

宝玉吓了一跳,生怕把这稀罕物件给弄坏了,忙把手机还给朱丽:“姐姐快些收好,若是叫我没个轻重弄坏了可算是糟蹋了东西。”

朱丽“扑哧”一笑:“哪里用得着这么小心,只要别摔在地上,轻易是弄不坏的。”

东西虽是物归原主了,宝玉却意动不已:若是有了这等奇物,我同林妹妹就寝前也能说上几句,免得她病了叫我时时挂心,只恨不能在潇湘馆里守着。

他便又笑道:“不知这手机价值几何?”

朱丽笑说:“不着急,等你们适应现代了,组织会拨经费下来一人送你们一部,现在就是给你了也不会用。”

众姊妹忙道谢,心头倒想着:她对我们照拂有加,需得备份重礼谢她,方能全了礼数。

“你们吃午饭吧,我先回去休息了。”李教授年事已高,虽然舍不得离去,但到底精力不济,又想着要回去把今日在大观园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和宝玉、黛玉等姊妹道别后就准备离开。

朱丽转头一看,秦况正抄着手站在一旁。

她心想:不如让秦况送李教授回去,好让李教授路上跟他通个气儿,免得下午讲历史试探红楼众人想法时他不知情扰乱了计划。

便好言好语地询问道:“秦况,你方便送李教授出去吗?”

她想得倒周全,谁知人家不领情。秦况忿忿不平,不软不硬地顶了回去:“不是我不愿意,我这儿还有好多事要做呢。”说着找了一堆经不起推敲的理由出来。

刚才朱丽和黛玉、宝玉等人相谈甚欢,而秦况无从插嘴,只得看着朱丽大出风头。明明都是普通职员,谁也不比谁高出一截来,秦况本就自视甚高,怎会不心生妒忌?

此时他更以为朱丽是有意支开他,好趁他不在时和红楼众人拉近关系,便老大不情愿,却也不敢得罪李教授,就找了诸多借口多加推辞。

全和是个老好人,一口把这件事揽了下来:“算了算了,不如我去吧。我担心外头准备午饭的人不熟悉大观园地形找不到这儿,正好我亲自跑一趟,送李教授出去顺便给其他人引路。”

全和自己都应下了,朱丽自然也只得说好,叫他快去快回。宝玉又给他指了路,让他不必从来时的路返回:“过沁芳桥和沁芳亭,沿大路走便能瞧见正园门,再没有更近的路了。”

红楼众人年岁不大,然而家中下人踩低捧高、推诿躲懒的事不知见过几许。虽不便参与朱丽等人内部的龃龉,心底却暗自有了计较,今后还是多同朱丽亲近,远着秦况这等小人。

秦况还在乐呵呵地努力找些新鲜话题来讨好宝玉,殊不知早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顾恩思义殿到底是那日元春省亲受礼之处,若是在此处吃喝未免有些不尊重,众人就把午膳摆在了离正殿不远的含芳阁下。

待到饭菜摆上桌,黛玉一看面前那道蟹粉狮子头便笑了:“倒像是维扬地界的菜,我从前在家时吃的也是这个。”

“猜对了。”朱丽笑着招呼道,“大家快动筷子吧,听说淮扬菜刀工精细、注重本味,难得有口福,今儿也沾了你们的光尝一尝。”

红楼众人平日的餐食虽然较之自家待客时席面上的要略逊一筹,但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随意端出一道菜来,也是普通人家一辈子难有的精细。

单是芳官这样的小丫鬟一餐便要吃数道菜,虾丸鸡皮汤、酒酿清蒸鸭子、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菜名一报听着已觉丰盛,任是这样,芳官还嫌腻歪。

故而“红楼特别行动小组”接到准备饭菜的任务,当真是闹得一个头两个大。

要是找厨师随意炒几个菜,只怕菜色寒酸倒让红楼众人觉得官方对他们过于轻视,使得朱丽他们的努力功亏一篑。

要是为了方便,买了外边酒楼的饭菜回来,又怕食材稍微差了那么一丁点儿,这些金尊玉贵的少爷小姐们吃不惯。

最后不得已之下,只得由已是副厅级干部的行动小组组长使了面子亲自请名厨置办了这一桌席面,又紧赶慢赶地差人送来,生怕凉了影响滋味。

至于为何中国有八大菜系,特特挑了其中的淮扬菜,则又另有一番说头。

工作人员们紧急研读红楼一书,发现林如海曾上任扬州主管盐政,若是猜得不错黛玉幼时想来也是吃惯了淮扬菜的,她较之旁人更为体弱,自然该紧着黛玉来。

单是为了一餐饭,就翻遍了原著典籍、找遍了关系人情,真真是一场硬仗!

因着黛玉多瞧了两眼文思豆腐,宝玉也跟着尝了一尝,果然鲜香软滑入口即化。他笑道:“手艺比大观园小厨房的柳嫂子还要好上许多。”

宝钗也说:“做这道菜的人好巧的心思,难为他能切出头发粗细的丝来。”

朱丽见众人吃得香甜,才松了一口气。

等到众人吃完,吃剩的杯盘碗盏由工作人员收了下去,她就笑说:“既然吃完饭了,之前没说完的话我们接着说。中国为什么没有皇帝,还得从一百八十年前的鸦片战争说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