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王夫人重梦红楼,带着贾府洗心革 > 第98章 第九十八章 上元佳节迎烟点炮

今年年节虽是低调,贾母合着族亲妯娌一同围棋抹牌,王夫人则是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贺节亲友更比往年多,男宾客则由贾珠代为陪客,女堂客则是王夫人自己亲自陪坐。

一连忙了十来天才算完事,又临近元宵,荣国府早早张灯结彩,贾赦接贾母过东院吃了半天酒,王夫人也被人请去吃年酒,如此往复不可细说。

至十五这日,王夫人领了命,在大花厅上摆上了十来桌席,定了个戏班子作乐,除了宁府众人无法前来,其余贾府族亲子孙子媳孙媳皆请来家宴,各处管事女眷也前来请安,白日又是热闹一番。

夜里大伙都先散,余下荣府子孙媳妇侯在贾母处,唯有邢夫人白日突身不利爽,贾母命她回去歇息。

贾赦一见俱是孙子、孙女、媳妇儿在场,觉得不甚自在,托辞要回家中与众门客赏灯吃酒,贾母也随了他。

不消片刻,婆子撩起帘子,说是东院的秦姨太太来陪老太太闹元宵,贾母心想:怕是贾赦见邢氏不在场,恐我不爽,便遣了蓉娘来此伴我,也不可弗了他的好意。

只见蓉娘一进来,恍若神妃仙子:头戴金丝绕珠髻佩着顶花、花钿,上身着八珠绘花图粉袄,下身结彩粉绣裙,罩一领青灰银鼠毛披风。如花似玉,步步生香,朱唇皓齿,腻蛾眉秀,正是‘幻出文君与薛涛’。

王夫人自那次别后未曾相见,如今一看,少了脂粉俗气和不安分的妖魅,倒养得精致且贤良起来,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贾母连忙唤人搀扶好,目光投向蓉娘那微微隆起的腹部,笑道:“你也有心,外头飘雪地滑的,怎么听你老爷的话便过来呢。”

蓉娘腼腆一笑,不作多言,正要低腰请安,又被贾母喊停,道:“身子沉便少做些规矩,坐吧。”蓉娘一一见过众人,又瞧贾母炕上下皆围着,倒是王夫人拍了拍身侧的椅子,蓉娘才作势坐下。

一看到蓉娘,贾母也不禁想起了秦可卿,感慨道:“若是秦丫头也在这,便更热闹了。”

贾珠听闻,笑道:“老太太,秦妹妹三百六十天,足足有三百五十九天在府上。这元宵团圆夜,你也该让秦老爷受用一日子女绕膝的滋味。”

众人哈哈大笑,又说贾母屋内养了迎春、宝玉、探春,还想要宁府四姑娘养在一处,这可是其余人家都不敢奢想的呀。

“四姑娘还未定数呢。”贾母笑道:“正月过了,政儿媳妇去与敬儿请示下,便说是我这老婆子甚是喜爱这女娃,也怕珍哥儿两年轻夫妻带不过来,便一同养在我屋内,这吃喝穿住都不愁。”

王夫人连忙应是,道:“前两日说四姑娘染了疾,珍儿媳妇还手忙脚乱的,要是听了老太太的话,眼巴巴便要送来了。”

谁料话刚落,婆子便回:“老太太、太太,宁府遣人来说,可否再养四姑娘多一阵子?”

“说曹操,曹操到。”贾母连忙唤人进来问,来者是尤氏丫鬟,一进来便磕头请安,回:“回老太太的话,这两日我家奶奶不分昼夜照料四姑娘,谁料四姑娘病好了,她却卧床不起,大夫看诊说要歇息十天半月才能好。我家珍大爷料这不是办法,只好来求老太太。”

贾母又过问了尤氏的病情,听完尤氏丫鬟一知半解的回复,才道:“你去回你珍大爷,说是我这屋里头养得下四姑娘,若是照料不来,便要早早送来。只是夜里寒,可要包得严实些。”

尤氏丫鬟连忙道谢,便回宁国府去,惹得贾母道:“这小孩可都要养得精细,少一份心都不可。”众人皆有受过贾母照料,时间或多或少,颇有感慨贾母辛苦,连连赞叹不已。

蓉娘见贾母如此喜爱孩子,手上也不由自主抚着肚子,心想:这孩子降临在贾府,也是他的福气。

贾母被哄得眉开眼笑,道:“等珠儿、琏儿都娶了媳妇,宝玉等几人也长大,这元宵节才过得有趣。”

元春笑道:“老太太,有我们在怎么就没趣呢?”

贾母道:“你们一个个正经得很,这外头买了烟花、炮仗也不见你们去玩,再晚些四姑娘来了,再想热闹就难咯。”

缩在一处的贾蔷闻言蹦跶了起来,道:“老祖宗,放炮仗点烟火是侄孙的拿手,不如我去放给老祖宗、太太、叔叔们、姑姑们看热闹?”

贾母拍手称好,贾珠、贾琏连忙跟着一同出去,元春似是逆了贾母所言的正经,也道要去放个最漂亮的烟花给贾母看看。

众人尾随着贾母一道出了门,冷得都直哆嗦,但见喜鹊儿抱宝玉、周姨娘抱贾环、迎春被环在贾母身侧、探春则被彩鸳抱起,倒是蓉娘挺着大肚子在后方,王夫人忙唤人递了披风和耳罩,交代了句:“若是声儿惊了,可要先往屋里去。”

虽然不似往年的气氛,王夫人也怕贾母临时兴致一起,就想看一趟烟花凑热闹,所以特地从薛家处买了进贡的各式烟火、炮仗,正巧也用上了。

贾蔷果然是强中手,命小厮们在院中安好屏障,放好烟花之物,便喝走小厮们,亲自上阵点了小爆竹、炮仗,贾珠和贾琏也被勾得童心起,也加入了阵营,几人倒是混玩了起来。

突然匉地一声,从地升起了一道光,直至天上绽放出璀璨的火光,正是元春捂着耳朵直跳脚,道:“老太太,好看不?”

贾母笑道:“好看!好看!你且多放些。”

宝玉挣扎着下来,便往元春那处跑,一面喊:“大姐姐,我也来放。”喜鹊儿和一众丫鬟连忙赶着在后,担心宝玉被火光所伤。

元春笑着拉住宝玉的手,一手拿点着火的香,道:“宝玉,我们一起来。”

说话间,一色一色的烟花都在天上绽放,原是贾珠等人欲讨贾母欢心,舍了炮仗来点烟花,九莲灯、满天星、九龙入云等皆有。

元春不甘示弱,命人牵来迎春、探春,密谋道:“我们可要比哥哥们放得更漂亮。”几个小孩鼓掌称好,元春唤丫鬟取来烟花,忆起甄二姐姐说起的步骤,一一遣丫鬟们布置了起来。

不多时,元春笑着问道:“二妹妹,宝玉,可认得是什么字?”

宝玉摇头晃脑答不出来,迎春欲语还休,倒是被元春利诱一番,才道:“大姐姐,我瞧是个福字,不知对错。”

元春赞叹道:“二妹妹答得极对,那么我们便来放给老太太看,一、二、三!”

只见烟花直冲云霄,错落有致,最后在空中形成了个福字,实在绝妙绝伦,赢得众人喝彩叫好。

贾珠等做不成此等效果,笑着说败落妹妹手中,说毕将香递与小厮们,命他们继续点着玩,于是地涌金莲、火树银花、旋转烟花、地老鼠等一一点燃起来。

这头才歇了炮仗烟花之事,宁国府丫鬟婆子们打着伞护着一提篮,只见篮子上盖得严严实实,正是接了宁府四姑娘过来。

众人趁势便进了屋去,王夫人连忙唤人抱出四姑娘,就怕冷着身子,宁府婆子笑道:“刚一路上过来,见放了不少烟花,托福见着。”

贾母笑道:“觉得哪个最好看?”婆子不懂字,只答了句都好看。

倒是宁府丫鬟识得那个字,笑道:“老祖宗,我见那个福字烟花最妙。”哄得贾母心花怒放,忙说是她大孙女巧思做来哄她欢喜的,众人又说起大姑娘心巧。

贾母细问这丫鬟名字和何处的,丫鬟答说是庆儿,原是太太屋内的二等丫鬟,如今伺候着四姑娘。

见庆儿一说起太太两字便红了眼眶,贾母知其心好,便只留了她在此,其余婆子丫鬟都遣回宁府去。

贾母却想庆儿年纪十几,只怕伺候没几年便要出府去,陪伴不得四姑娘长大,便唤了屋内青釉来,指给宁府四姑娘做贴身丫鬟。

一抬眼看到迎春孤单一人,便问贾琏:“二姑娘不曾给个丫鬟跟着吗?”不怪乎贾母如此问,只因迎春今日才算是养在贾母处,宾客来往、礼数繁杂,实在没心思关注道。

好在贾琏有耳闻,忙道:“老太太,我家太太指了王善保家的孙女做妹妹丫鬟,可能今夜团聚没来吧。”

贾母冷哼道:“什么团聚的事,若是伺候你家太太去,我就饶了她。若不是。”贾琏知失言,忙唤自己小厮去寻来,万分叮嘱。

王夫人笑着问道:“老太太,可觉饿吗?”

贾母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饿了些,可备了什么吃的?”

王夫人一一念到:“有鸡茸粥、红枣粳米粥、药膳粥、八宝粥,甜的有杏仁茶、银耳羹。”

“吃些八宝粥,图个吉利罢了。”贾母说道,王夫人便起身去唤人上菜,另设各式精致小菜佐餐。

这时王善保家的带着一小丫鬟行色匆匆赶了来,一一请安后,连忙跪地说是伺候太太去,不曾有拿大之意,说完小丫鬟自打了几巴掌作数。

贾母自顾自地喝粥,冷哼了一声,王夫人出面说道:“好日子,可别作践了丫头。” 王善保家的弯腰道谢,揪着小丫鬟到迎春身侧,呵斥她要照顾好姑娘,声音不大不小地传至贾母、王夫人等人耳里。

“行了。”贾母摆手撤掉了粥,漱口毕,道:“这丫鬟唤什么,多少岁。”

王善保家的正要回答,贾母指了指她孙女,示意她孙女自个开口回答。

只见她孙女不露惧意,一板一眼道:“回老太太的话,奴婢唤燕琪,过了春节方八岁。”

贾母略思衬:她比迎春大两岁,胆子也大,倒也好照料迎春。原是想换替她的心思,也渐渐消退。

“这名字换了吧。”贾母一说,燕琪连忙道:“奴婢感恩老太太赐名。”

贾母笑道:“这燕字俗了些,琪倒是好。”福至心灵,一连问元春、探春贴身丫鬟的名字,道心中主意:“加之四姑娘,你们四姐妹,我倒想了个琴棋书画来名,如何?”

众人都说好,只是中间的字不知如何,贾母一时半会想不到,便推了王夫人来命。

王夫人先是一愣,想了下,道:“素琴、闻棋、其书、名画。老太太觉得如何?”

一听这名字不似王夫人往常的风格,贾母问:“可是有什么典故?”

王夫人一一道出:“我看了几页书,记得些诗句、故事罢了。‘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取了素琴来名。”

贾珠拍手道:“太太近来读得广,这可是唐代刘诗豪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正是歌颂道德品德之实,高洁傲岸的节操,我觉得妙。”

一旁贾蔷也出声卖弄,道:“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色。”

贾母本就疑心外人传元春品德问题,便道这名字好,继而问其余的典故。

“有一典故,王积薪闻棋。”王夫人一说,便惹得众人起哄说故事。

王夫人道:“有一名王积薪,棋术了得,自称天下无敌。一日游历京城,投宿在旅店中。夜里灭烛欲眠时,听到旅店家老头太太隔着墙壁喊她儿媳妇道:‘良宵难遣,可棋一局否?’儿媳妇应诺,两人隔着墙壁说下了第几道子,来往下了几十步,老太太便说句:‘你输了。’儿媳妇道:‘我认输了。’这王积薪听闻她们对话后,次日凭着记忆重新摆棋,发现他们走棋的路子是他所不及。”

“这典故有趣,连我都未看过。”贾珠笑道:“我道想了句,闻棋不语真君子,把酒言多是小人。”

众人皆感慨,又催问‘其书’是什么故事。

王夫人笑道:“哪能有那么多典故,不过是王羲之其书帖:其书,遂不得伏使人,想知之。然其有书,数载何以如此断绝耶。”

元春打趣道:“大哥哥可有句子?”

贾珠摇了摇头,问了贾琏摇头,就连贾蔷搜刮了肚子也没无其他可说。

元春笑道:“我道有一句,其书非世教,其人比贤哲。”

贾母笑了笑,道了句:“你们这名师、家塾读了不少圣贤书,如今倒不如二门不迈的娘们了。”

虽是被打趣,贾珠三人倒无羞色,想必往常听闻打压的话不少,这等级别的话不过挠痒痒罢了。

最后王夫人也没卖关子,道:“颜真卿《争座位帖》里名画要如诗句读,古琴兼作水声听。名美尚欣闻过友,业高不废等身书。”

“名画披人物,良书讨滞疑。兴来光不惜,欢往迹如遗。”元春紧跟其后道。

贾珠不禁起身拱手,道:“太太、妹妹,我在这甘拜下风,以茶代酒,拜之。”

这命了四个丫鬟的名字,牵扯出不少偏门诗赋和典故,大伙听得乐,一同敬了茶,便散了去。

注:诗句为唐代元稹《寄赠薛涛》,宋代苏麟《断句》,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两汉秦嘉《赠妇诗》,王羲之字帖,南北朝谢灵运《衡山诗》,颜真卿《争座位帖》,唐代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8章 第九十八章 上元佳节迎烟点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