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秦】沙丘之变后公主她成了秦三世 > 第45章 暗通密道

嬴略被景福和万年一同扶到轮椅上,回头朝他一笑,“听过‘掘地见母’的故事吗?”

蒙恬当然听过,郑庄公因痛恨母亲武姜过于偏爱弟弟共叔段,且和弟弟密谋夺位,而把母亲武姜安置在颖城,并扬言‘不及黄泉,不复相见’,之后又后悔不已,在颍考叔的帮助下掘地见母。

嬴略被万年推着出门,只留下了郑庄公当年的那句赋,“大隧(隧道)之中,其乐也融融!”

蒙恬一下子听懂了她的暗示——这长安池之下竟然有密道?

其实他从见到嬴略入蓬莱阁的第一面起便怀疑此处暗藏密道,当时他还揶揄她是不是像祖先中衍一样长了翅膀飞进来的,彼时她并未言明。蒙恬也知这种王室保命秘辛不会轻易泄露给旁人,而今自己献策于她,勉强算是“半个”自己人了,她才隐约透露出长安池下有密道一事。

主持过驰道和长城两项大秦大型工程的蒙恬忍不住估算工程量,继而又想到,这不仅是一条密道,还是一条水下密道,到底是怎样的鬼斧神工才能修建这项工程?又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巧思?

若论工程上的巧思——蒙恬突然想到,非墨家莫属。更精确一点,非秦墨莫属。

而秦墨巨子,正是如今退居渭阳学宫的祭酒魏缭,也是秦国曾经的国尉缭。

想当年,他与魏缭的初识便始于他受命攻齐,向时为国尉的魏缭借秦墨的弟子和攻城器械。彼时他才知道,原来秦国主管军政的国尉缭竟然还是隐藏的秦墨巨子。秦灭六国,国尉缭虽然未有一场战争见于史册,但每一场战争都少不了他的参与,难怪他在自请挂冠解绶后,先帝还能封他渭阳侯的彻侯(伦侯/列侯)高爵,并“强”留他在渭阳学宫荣养。

此时蒙恬还不知道的是,魏缭对于秦国统一的“无名”之功远不止这些。

只是,这长安池下的隧道是自何处通往何处的呢?

他回过神来,却见嬴略方才坐的漆案前不知何时多了一件裘衣,他走上前去查看,发现那件裘衣竟是他于棠华宫变之时留给她的吉光裘。

他展开来看,只见裘衣中掉落下来一方齐纨绢帕。

他放下吉光裘,捡起那方绢帕,但见上面写着“昨夜北风紧,不知蒙君安枕否?吉光裘完璧归赵,愿朔风烈烈,毋扰君清梦。”

绢帕之间萦绕着与方才美人入怀时同样的香味,这种香味蒙恬很是熟悉——是耐冬的香味。

他轻嗅着这种熟悉的耐冬香味,望着漆案上的吉光裘,棠华宫变那晚的回忆种种再现心头。

——他脱下了衣袍抱着被冻得失去知觉的她,她的手紧紧攥着他内袍的衣襟,呢喃着,“别走,别抛下我……”

后来他才方知她昏迷中呢喃着别走的人并不是他,但是——蒙恬猛然抓住了一个细节,彼时他脱下了衣袍而她的手紧紧攥着他的衣襟——他的那朵耐冬是不是在那时候弄丢的?

或者说,其实不是他弄丢了而是被她抓在了手中?

当初那朵红色的耐冬是顺着她的鬓发滑落在她的肩头,若现下果真在她的手中,那么——蒙恬看了一眼绢帕上的字迹,算不算是另外一种“完璧归赵”呢?

蒙恬将那方写有她亲笔字迹的绢帕揣在怀中,思及掘地见母的典故中武姜还回应了一句,“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

等他能像武姜一样光明正大地与她见面的时候,或许他可以亲自问问那朵“下落不明”的绛雪。

——————

“长安池下有密道乃是王室秘辛,公主为何要将此事暗示给蒙恬知道?”万年推着轮椅,委婉地提醒道。

“为人君者,若不给予臣下足够的信任,怎能换来别人的死心塌地,这种道理放在公主和舍人身上也是一样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他既已献策表明诚心,我自然要还报一些信任以示诚意。”

更何况,她只是暗示了水下有密道,又没说这密道是自何处通往何处,充其量只是给予了蒙恬半个自己人的信任。

一旁随侍的景福却暗想,“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后半句是“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公主连密道这种秘辛都暗示了,莫不是想和蒙恬“永以好也”。

如此想着,口中也试探道,“公主若是为了试探蒙恬入长安园的诚心,何必要瞒着保傅呢?”

“我当然不是因为保傅的劝谏才秘密与蒙恬会面的。虽然保傅对我确实有抚育教导之恩,但我是长安园的主人,我若真想与谁会面,保傅的劝谏是拦不住的。”

“那公主此行……真的只是因为长安池结冰了吗?”

推着轮椅的万年提醒景福道,“你有上峰,公主也有主上。在你眼中此行需要隐瞒上峰,在公主眼中此行需要隐瞒的是主上。”

“这我就更不明白了。不是陛下将蒙恬送入长安园的吗?为何公主见蒙恬要隐瞒陛下呢?”

“今日我问计于蒙恬一事若是让陛下放在长安园的眼线知道,难免会怀疑我有勾结朝臣之心。等这些眼线都被保傅安排得‘各得其所’,我再好好陪他们‘演戏’也不迟。况且,陛下的诏令我很‘明白’,既希望我能感恩戴德,又不希望看到我真的得偿所愿。既然他想要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那我就给他这种错觉。”

—————

“臣赵高拜见陛下。”

胡亥漫不经心地抬手让他起身,“赵君此来何事?”

赵高敏感地意识到,自他与韩美人争辩长安园探疾一事后,这个年轻皇帝对他的亲近依赖之情不似从前了。

因此在胡亥面前愈发恭谨,“陛下前些日子吩咐臣办的事情,臣已经办好了。”

前些日子吩咐他办的事情?胡亥一时半会儿竟然没想起来是什么事情。

好在赵高继续道,“如今诸位美人已尽入后宫恭候圣驾。”

哦,原来是选美一事。

此事还是赵高率先提及,言先帝后宫众多,子嗣颇丰,而今上即位,后宫十室九空,故应效仿先帝,广纳天下美人,充入咸阳北阪宫室,以极享帝王之乐,繁衍子嗣。

他当时听了大为感动,都当了皇帝,如果不能极享帝王之乐,那当皇帝的意义何在?

感概道,“按理说,本应是太后来操心后宫嫔妃侍奉的事情,可朕少失生母,无人操持此事,除了侍奉教导朕十余年的赵君,这世上还有谁会真心心疼朕呢?”

赵高面上恭维,心中却在冷笑,若非他有“求”于他,谁想给这个奇葩操老母亲的心。不过,不管自己是不是出于真心,只要这个奇葩的二世觉得他真心,那他就是真心。

胡亥转而埋怨道,“就连一向与朕相伴十余年的长姊都没想过给朕献上美人侍奉。王姊从前侍奉先帝那么尽心,如今对自己这个新帝倒不如何上心,可见她果真如赵君所言未把朕这个新帝放在心上。”

这话说的就连一向与长安公主敌对的赵高都有点同情她了,长安公主侍奉先帝是尽心,可也没有见她往先帝后宫塞几个庶母。何况她一个未嫁公主,怎么想得到往自己弟弟后宫塞女人的?要是真这么做了才是和他一样的居心不良吧。

不过,他才不会傻到替自己的政敌抱屈,只是闭口不言继续听胡亥埋怨。暗爽奸计得逞。他就知道,只要他略施小计,就能轻而易举地恢复皇帝身边第一得意人的位置。

“那陛下是否现在就摆驾后宫?”

在宣政殿待了这么一会儿,胡亥确实觉得累了,一如他从小就在正经的地方待不了太久。

他正要说好,自殿外而来的中谒者韩谈又通禀道,“陛下,长安园又有一封上书敬呈于陛下。”

赵高瞪了他一眼,眼看他的“美人计”就要得逞了,怎么偏又是韩谈这个拦路虎坏他的好事。

迟早有一天,他要把二世身边这些姓韩的都弄下去,尽数替换成自己的人。

又?

胡亥不耐烦地甩脸子道,“王姊还有何事?”

韩谈将上书奉上,“回陛下,这次不是长安公主的上书,而是——公子高的上书。”

而胡亥面上的神情瞬间由晴转阴阳,他可没忘了公子高这个仅存的皇位竞争对手。这位王兄身宽体壮,对吃喝玩乐相当有一套,对政事却不感兴趣,对太子之位更是毫无野心,不过,胡亥觉得这些都是表面功夫。一个真正恬淡如水的人怎么可能在二十余子中赢得君父的宠爱呢?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他得赐之;中厩之宝马,他得赐之,他在君父的心中地位可不一般啊。

这样的公子高,胡亥并未对她放松警惕,只不过是实在难以拿捏他的把柄,迟迟未能给他定罪而已。

“陛下,公子高的上书怎么会从长安园发来?莫非是长安公主和公子高暗中勾结,意图……”赵高故意顿了顿,继而拔高声音道,“意图谋夺陛下的皇位?”

久等了小可爱们[让我康康][爱心眼]

今天因为调休去北京动物园玩所以更新晚了~在寒风中动了一个小时也没见到传闻中的西直门三太子萌兰[笑哭]不过看了别的熊。明天晚上要和一位来北京的朋友去恰云南火锅,所以下一章预计周日晚上更新。(灵感爆发,周六晚七点准时二更[坏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章 暗渡长安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