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死了。死得憋屈。
这个事实颜约一时无法接受,怔怔地任由黑白无常二位鬼差牵拽,走过阴惨惨的黄泉路,一言不发。
森罗殿内,阎王端坐正中,青面獠牙,面目可怖;一旁侍立判官,手持生死簿,也是容貌狰狞。判官问道:“下面可是常嘉府桑口县人颜约?”
颜约跪在殿中,答曰是。
判官又问:“到今年正是二十有六了?”
颜约复答曰是。
判官感慨道:“英年早逝,可惜了……”
阎王道:“投胎之前,可有甚么想问的?”
颜约低首,脑中如浮光掠影般闪过自己短暂的一生。他小时也算得一个乡里闻名的神童,才十五岁上就考中了秀才,免了徭役,与寡母挣了不少脸面。母亲对他寄予了莫大期望,他自己也渴慕功名,醉心举业,日夜用功,可不知为甚始终不能跨进举人的门槛里去。一同读书的同窗里头至今也已经出了两个举人了,旁人见了都尊称一声“老爷”,只他一个还是穷秀才,暗地里都将他比作方仲永①。自此他心里就结了疙瘩,这二年每回出门,总疑心有人在背后窸窸窣窣笑他,意绪愈发低落颓丧,连带着身体也不中用了,现如今竟然落得个郁郁而终的结局!
阎王见他不应话,又问了一遍,他这才回过神来,道:“约不孝,不能侍奉母亲,斗胆敢问大王,小人死后家慈过得如何?”
阎王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果然没看错你,是个孝子。你母亲被人接济,安安稳稳活到六十八岁,无疾而终。”
颜约问道:“被人接济?这恩人是甚么人?愿他也长命百岁、平安顺遂。”
判官道:“那人姓甚名谁不可泄露与你,但可告知你是个嗜小说的人,读了你那小说,仰慕非常,故而才接济你母亲。”
他的……小说?
颜约自然不会忘,只是他刻意不想再记起。那时颜约十七岁,正值青春年纪,其实也是个爱玩的,夜里偷偷点了油灯,在桌案前涂涂写写,最后竟也编撰出大半个故事来,结了薄薄的两本册子。一日,朋友来访发现这小说,他自诩为士人,怎肯认这杂言稗说之书是他写的,便搪塞说是偶然得之,友人借去抄写,居然就此流传开去,一时风行。故事本未完毕,他却搁笔,不再续写,唯恐被人得知自己就是那小说作者“幽存生”。却不想几年前被人冒名顶替了身份,那人名利双收,陡然而富,气得他一连好几日都吃不下饭。然而彼时他尚以为自己总有一日能中举,便忍下了揭发的想法,何曾想……
他叹了一口气。
阎王道:“看来你心中尚有不甘啊。”
颜约苦笑道:“纵有不甘又如何,死了便是死了,难不成人死还能复生么?”
这时判官就笑道:“你若是想,我这里也可以网开一面,让你体会一遭,但万不可向他人泄露。”
颜约大惊。
阎王道:“其实命簿上你原本并非只应有二十六年阳寿,只怪当年孙悟空乱勾名号,乱了阴阳秩序,不得已要从别处找补回来。本王爱惜你一身才华,有意为你续命,好让你做一番事业,你可愿意?”
颜约脸色黯然,垂下眼来,声音仍不高昂:“约志大才疏,十多年都考不上举人,哪里能做得甚么事业?”
阎王道:“难不成只有中个甚么举人进士才算得好么?世人都爱功名,挤破了头也要往里钻,然一旦身死,才发觉不过是身外之物;可若是凭你这文才作出些好东西来,闾巷传诵,名垂后世,不比那一时的逸乐更好么?何况你那小说已经救了你母亲后半辈子的命了。”
颜约道:“大王此言,恰若魏文帝云:‘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②多谢大王点拨,小人明白了。”便是伏地一拜。
判官取来浓墨大笔,将生死簿上颜约名字后头那“二”字添了两画,变作“五”字,向他虚指一下,笑道:“回去罢!”
说话间只见一阵白光闪过,颜约的鬼魂就此消失在殿中。
① 典出[宋]王安石《伤仲永》。
② 引自[三国]曹丕《典论·论文》。
——————
文案已经发了一个月了,一开始是打算往后放放再说,但最近想了想还是先写一点儿发上来吧,提醒自己还有个坑,省着以后犯懒“太监”了[笑哭]不过目前主要还是以更《才子情隐本事》为主,而且三次元小忙,这本随缘更,可以养肥再看~
另外这一本语言上大概不会像《才子》那样有意雕琢了,就当个简简单单的娱乐作品来写~可能故事性不会太强,主要是借此机会催促自己多看点儿参考书嘻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楔子 心不甘死而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