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我要当太后 > 第42章 第 42 章

[北宋]我要当太后 第42章 第 42 章

作者:舒钥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4 12:44:52 来源:文学城

“别吃了!”

看到食盒一下子就空了一半,刘耘娘立刻抬手打这两个馋嘴的丫头。

先瞪了吴绮娘一眼,没好气地骂道:"你都嫁人了怎么还这么贪吃,这去了夫家也在长辈面前如此行事,岂不是让人家笑话我们教女不严。"

又看向自己的小女儿,刚也想张口训斥,又想起最近她为了端午节争得头彩,日日夜夜待在闷热的厨房里研究新品,衣衫都湿透了几件,话就生生咽下了,最后只能讪讪的说:"快吃饭,剩下的给你爹爹和兄长留点。"

吴丽娘也接过一小碗冰面,吃了两口,觉得太凉,随即又放下。

冰面其实就是将煮熟的面条用井水或冰水浸凉,类似今日凉面。配着黄瓜丝、豆芽等时蔬和鸡丝、肉丝,再加以芝麻酱、蒜泥、醋、盐等调制为自己喜欢的口味。

青枣见状赶紧把面端走,准备给她煮粥。

“别忙活了",吴丽娘喊住青枣,说:"我坐坐就走,就不吃饭了,回家陪着我那小子吃几口就行。"然后便施施然地离开了。

吃饱饭的吴悦躺在前厅的摇椅上摇摇晃晃地消食,旁边躺着姿势与她相同的吴绮娘。

她突然想起前几日让刘耘娘安置在城外庄子中的毕昇,立刻从摇椅上坐起来,向内院跑去。

毕昇是在几天前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的,当时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和四个儿子。他们手中拿着石介托杭州一个乡绅好友代为寻找的信,信中还附有吴悦在东京的住址,告知他们可直接前往此处。

刘耘娘将毕昇一家安置在城外新买的庄子里。

这座小型庄园占地不到40亩,约合三个足球场大小,位于东京城外新宋门稍远处,原主人是吴温的同袍戴老爷子。这位同袍老爷子的事业运比吴老爷子好,一直在军中任职,因追随太宗有功,获赐不少田产财物。

无奈戴家独子不争气,将东京城内的宅院悉数变卖,只为每日流连秦楼楚馆,一掷千金。前妻被他气死后,又声称要续弦,相中一位官家小姐。其父虽是个九品末流小官,却索要高额彩礼。

戴家老夫妻想着娶个知书达理的儿媳严加管束,或许能让儿子洗心革面,便将多年积蓄交于儿子,却特意留下城外的庄园。这座庄子是他瞒着儿子留的养老之地,长期未加修缮,也为的是免于暴露产业。

这第二个儿媳为他诞下孙子后,与戴家独子确实过了段琴瑟相和的日子,但是由于此子死性不改,嫌弃家中幼子吵闹,又天天和一群狐朋狗友去吃喝嫖赌,儿媳屡劝无用,只能愤然与他和离,抛下幼子再嫁去了。戴家独子没过多久,又娶第三任妻子,嫌弃前妻之子碍事,将孩子丢给父母。

戴氏老夫妇此时对儿子彻底失望,在与他断绝关系后,打算变卖庄园,携幼孙返乡定居。

恰巧吴悦提议刘耘娘购置庄园,刘耘娘与吴王氏、路伯商议后,本来想请公公的同袍戴老爷子帮忙物色,不想他正欲出售自己这个小庄园,双方一拍即合。戴老爷子也急着卖了庄子返乡,再也不想看到那不肖子,因此两家人迅速在官府完成了房契过户手续。

不过,这庄园她还没去过呢,此前她就想前往查看。母亲刘耘娘却说庄子久未修缮,有不少屋舍倒塌,园内又杂草丛生,家具等物多有破损,需重新购置。更何况耕地亦荒废多时,也需要加固围墙;庄园内还有野狗坐窝,需要雇佣工匠平整园林景观,清理池塘淤泥,让她不要去碍事。

听闻提及假山花园等设施,吴悦明确表示不需要。她只想要耕地并规划一片经济作物种植区,若能增设两座手工工坊,就再好不过了。至于池塘,也主张填平用于耕种,并且也将园林中的无用假山则全部拆了,改建居住用房。

虽然刘耘娘觉得女儿要求实在有些多,但秉持实用主义的她也表示赞同。

在老家的宅院便是如此,哪有什么园林和池塘,还不如把空地拿出来种点萝卜呢。她将杨氏与大丫一家,以及新来的毕昇一家分别安置在对角的院落。还有几个街上的小乞儿,就是那几个给吴悦通风报信要来给那些嘴臭的酒楼老板扔羊粪的,也被安排了过去。让他们在庄园门口的门房居住,负责看门护卫,承担除草清藤等杂役工作。

而路伯这段时间一直驻守庄园,监督工匠修缮房屋,督促木匠打制家具,致力于将庄子整治得初具规模,尽快实现经济自足。

刘耘娘挑眉道:"我还以为你早把那家人抛到脑后了呢。"

吴悦强行为自己找借口:"这不是天太热,整日昏昏沉沉的,一来二去就忘了嘛。"

"放心,我让路伯照拂好那家人。既是你老师托付的事,自然不能出纰漏。"

刘耘娘以为这是石介交代的任务,却不知这是她女儿自己想要的人。

"等过日子,立秋后再带你去。眼下路伯正忙着按你的图纸建房子,咱家也雇了两个老农开垦荒地,你就别去添乱了。”

"行吧,到时候我要住几天,娘亲记得把我房里的家具备齐。"

由于房屋早已年久失修,其中的主屋完全坍塌。吴悦趁机提议用全砖石重建房屋,并要求砌筑壁炉。如此建成的房屋当然不符合东京当下的审美标准,但拗不过吴悦坚持,且她近来又为家中创收颇丰,刘耘娘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一要求。

"那我回去找姐姐接着研究中秋新品了,娘您接着忙。" 她闯入时,刘耘娘正在核算账目。

刘耘娘挥挥手示意 "烦人精" 快离开,继续打算盘核对账目。如今店铺增至两家,需花费更多时间统筹账务,好在三账分立为她节省了不少精力。

-----------------------------------

回到前厅,吴悦摇醒午眠的二姐,开始研究月饼制作工艺,并试图将月饼与月宫、嫦娥、吴刚等元素融入中秋赏月文化。

南宋时才明确提到“月饼”一词,但是当时的月饼仅是市井点心铺中四时皆有的普通蒸食,多以酥皮、糖馅为主。如苏轼诗中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描述的甜点,可能与现代苏式月饼相似,不过此时此类糕点尚未被赋予节日意义。据烹饪史家考证,宋代中秋节的主流食品是 "玩月羹",这是一种以桂圆、莲子、藕粉等为原料烹成的甜羹,类似现代的桂圆莲子藕粉羹。

本身计划将拜月仪式与象征 "月圆" 的圆形月饼相结合,使其成为祭月的主要供品,祭月后全家分食月饼,寓意 "团圆"。

恰好毕昇携家眷抵达东京,她就萌生了新想法,能否将嫦娥、吴刚、月兔等传说故事以雕版印刷插画的形式呈现?

唐朝时已出现宗教题材的版画,如《大藏经》扉页的 "说法图",人物造型丰满,背景辅以山水楼阁,体现佛教艺术本土化特征。宋代雕版印刷技术更加精进,世界最早纸币 "交子" 由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于1023年发行,采用铜版印刷,版面印有房屋、树木等图案及防伪暗记,展现了版画技术早已经在官方的成熟应用。现在市场上也有朱墨双色印刷技术,但是仅仅用于大众最常买的佛经插图中。

但是吴悦还想要彩色的,这就需要毕昇尝试是否可以利用套色工艺,来改良版画技术。与黑白插图相比,彩色插图堪称 "情绪的放大器",可通过色彩区分元素、突出重点,从而更快地建立情感连接,更适合叙事性内容,也就是说更容易使人身临其境。而黑白插图则通过留白增强可读性,适合传递简洁信息。

对于广告而言,当然是彩色版本更适合,因为高饱和色彩页容易刺激冲动消费。

吴悦哄骗吴绮娘说还有更好吃的糕点,成功收获厨房小工一枚。

她决定挑战在后世也争议性十足的五仁口味,毕竟豆沙、枣泥等传统馅料在当前已经毫不稀罕。指挥二姐给自己剥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花生仁,安排青枣去炒制芝麻,自己则拿了一些果脯,切了一些丝准备加在馅里。

步骤其实也并不复杂,将混合果仁在火上干炒后压碎,与果脯丝一同浸入糖油比例为 3:1 的糖浆中浸润,最后再拌入炒熟的糯米粉,五仁馅就这么做好了。

如果到这一步停下,其实就是清朝最高版本的耐饥丸,通过高能量食材组合实现长效饱腹感,是当时应对饥荒或远行需求的特殊食品。

最基础的耐饥丸则只需要炒制糯米粉与芝麻混合,加入枣泥后搓成直径 3 厘米的丸子,上锅蒸熟后阴干,用蜡纸包裹存放阴凉处,常温可保存六个月。食用时用温水冲服,每次 1-2 个即可维持 6-8 小时饱腹感。

没错,她又在偷偷为日后的行军和赈灾粮研发新成员。

除了炒米,自然还有这个被戏称为 "自饱丸" 的低配版五仁馅。

难怪后世一个月饼热量堪比三碗米饭。

连央视都提醒:月饼虽美味,食用需适量。

这个戴老爷是真实故事,是最早来深圳建设的一批老兵中的其中一员,在深圳买了好几套房子,可惜那儿子到处折腾,把最后一套房子卖了600w,给儿子还债。儿子又第三次结婚,嫌弃前妻的孩子碍事,他们俩就回老家带着这个孙子,靠着养老金过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第 4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