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19世纪]危险迷人“B先生” > 第8章 Chapter8

[19世纪]危险迷人“B先生” 第8章 Chapter8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0:43:31 来源:文学城

Chapter8

是真相,却也是禁忌!

在滑铁卢战役之后,如果想在法国出人头地,绝不能沾上拿破仑一词,就不能说喜欢《圣赫勒拿回忆录》。

于连觉得自己一定是被暖日海风蛊惑了,才会吐露出对家乡真实感受,从而被窥见了心底的隐秘情绪。哪怕这里是英国,他也不会承认禁忌的立场。

于连内心炸开了锅,但又不能表现得过于激烈否则做事了恼羞成怒。

他义正辞严,而铿锵有力地驳斥,“小班纳特先生,您怎么会有如此荒谬透顶的揣测!这非常危险。我必须告诫您,这种话极可能引发他人与您决斗!”

这一番话却似打到了棉花团上。

布兰度立刻一脸歉意,好声好气地说:“对不起,是我冒犯您了,一时忘了您曾经所处的环境。索雷尔先生请放松些,我真的是随口一问。

这里是英格兰,没有变态到见鬼的新闻言论审核制度。只要不是在那些讲究的政治场合,大众闲聊拿破仑不犯法,您多去咖啡馆坐一坐就会习惯了。不像在法国,几句拿破仑就会抓进监狱。”

于连却不会松口,他还反问:“无论如何,您怎么会有此荒唐的想法,难道您读过这本书?”

布兰度不置可否地微笑,“怎么可能呢。”

真是碍眼的笑容!

于连顿生不甘心,凭什么让触碰到他心底秘密的人轻松自在。

他故意挑刺,“小班纳特先生,看来您有着非常与众不同的思想。英国国教信奉圣公会,你却找我来学习法国天主教教义,不得不令人怀疑您的真实信仰。”

布兰度毫不在意这种指控,“如果不了解某种事物,遑论赞同或否定它。随您学习了解更多宗教知识,于我没有任何妨碍。

您确实尽职尽责,作为提前上任的家庭教师,已经忧虑起了学生的信仰问题。虽然没有必要,但还是非常感谢您的关心。”

于连:听听,多么颠倒黑白!他明明在讥讽!

布兰度若无其事地继续向前,自己并没做什么过分的事。只使用了友善且文明的方式告诫对方,别乱搞小动作。

这份非常规雇佣的时长初定为一年,很有必要进行热身式探底,了解对方的真实思想倾向。

她能理解并体谅于连渴望被尊重,希望合作愉快,但也要震慑对方,别搞出节外生枝的事情。

这不是疑心过重,而是防患于未然。

接下来,整整十分钟的静默,谁都没有再说话。

于连尽可能平稳情绪,但脑子不了避免地乱成一团。

身边的人是不是认定他崇拜拿破仑了?他绝对不会承认的。

等一等,布兰度刚刚批判了法国的新闻审核制度。四舍五入,是不是代表也喜欢拿破仑呢?

一样的崇拜拿破仑!

这个可能性让于连飞速愉悦起来。

上帝啊!二十一年了,他终于遇上了一个同道中人吗?

“到了。”

布兰度在花园篱笆前半米停下脚步,先打破沉默。

“索雷尔先生,请让我重申一遍,您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我的认可范围内。那些详细条款都会标注在合约中,违约的话,您势必要支付相应代价。现在,您还想随我见一见休谟老师吗?”

潜台词:现在你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工作环境了,还有转头就走的权利,我不会强迫任何人。

如果选择不走,就要遵守我制定的规则。违反了,别怪我心狠手辣。

于连深深凝视布兰度,心情异常复杂。

三百英镑年薪、性情诡变的雇主、被看透的隐秘、无所把控的未来等等,正在他脑袋里打架。

令他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

到了这一步,他没有产生任何愤懑。

被这样挖坑式试探,反而有了被理解真实渴望的平等对待感。这滋味,真的见鬼了!

“请——”

于连深吸一口气,笑了。

只有他知道这是久违的真心笑容。

侧移一步,伸出手示意布兰度先行。

“我当然要拜会您的老师。小班纳特先生,我很期待接下来一年。”

“我也一样。”

布兰度推开篱笆门,两人一前一后走了进去。

*

*

二楼会客室,布景别具一格。

不同于时下乔治四世引领的奢华风,休谟偏好暗色内敛背景墙。

缀以几件摆件,让整体风格摆脱了晦暗阴沉,而显得肃穆庄重。

比如柜橱上精工錾刻多种动物的大型金器烛台;

又如墙面正中间悬挂了法兰西风格的黄铜鎏金佩剑;

还在刚好避过阳光直射的一处暗角,放了一幅疑似达·芬奇油画《救世主》。

休谟坐靠在沙发上,双腿上盖了一张薄毯。

从于连进门的一刻起,不曾错漏他的任何表情。

于连迅速扫视了一眼会客室装潢。

他没有看黄金烛台,也草草略过了贵重佩剑,最终眼神不由在油画上多逗留了几秒。

随后,于连看向休谟,顿感不寒而栗。

休谟身形枯瘦,却目光逼人。

明显是行将就木的病人,身体接近崩溃边缘,但丝毫不减凛冽气势。

空气中,似有一股血腥杀意扑面而来。

于连猜测休谟的身份并不简单,必定有过多年战场经历。因为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沾上了恐怖气息。

他没能坚持与之对视,只看向休谟的下颚,尽量得体问好。“休谟先生,下午好,很荣幸见到您。”

休谟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了于连一遍,半分钟后才抬手指了指软椅。“你好,坐吧。”

布兰度没有一起坐下。她站到休谟身后,作为完美隐形人,围观终场考核。

于情于理,休谟都要见一见新来的家教。

于连要住在班纳特家一年之久,休谟只有亲眼审核才能安心离去。

休谟问:“索雷尔先生从贝桑松神学院来,却不见你穿着那身漆黑教士袍。”

这句话说得平铺直叙。

于连听不出是褒是贬。如果有的选,宁愿一生远离黑色教袍。

他讲出了真心话,也是最适合的回答。“这里是英国,而我来应聘家庭教师。比起天主教教士的黑袍,绅士礼服更为合适。”

休谟面无表情,不说赞同与否,又道:“在贝桑松的神学院学习,你见过弗里莱神甫了,他过得怎么样?”

弗里莱神甫!

于连听到这个人名,似乎面色如常,但在短短1秒内,他不自觉地单边上唇微动。

布兰度迅速捕捉到这个转瞬即逝的微表情——这是讥笑。

于连语气平静地说,“弗里莱神甫已经是代理主教,我只是学生,就在学院中远远看见过几次,不知道他的近况。”

才怪!

弗里莱神甫,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

神学院不研究教义,反而变成乌烟瘴气的派系攻讦之地,就是这个代理主教一手炮制的。

此人在波旁王朝当局的政军领域也有一张关系网,非常人可以动摇。

于连会从考生第一落到一百九十八名,正是弗里莱神甫的暗中手笔。

考官在弗里莱神甫的示意下,在自己考试时故意诱导提问。

当自己如实回答,反而掉入了陷阱。被判定不该广泛阅读书籍,那些知识都被划到渎神的邪恶范畴中。

背后原因是弗里莱神甫一直不喜神学院院长。既然无法直接攻击院长,那就打击他欣赏的学生。

弗里莱神甫,正是自己想要远离神学院的根源之一。

为什么休谟要问起这个人?

于连不了解两者的关系。是敌是友?或仅是听过姓名的陌生人?

眼下,自己在回答时不露喜恶,是最安全的。

休谟不说信或不信,只道:“之前你的一句话说得对,这里是英国。不论弗里莱如何,你的新工作是在大不列颠。懂了吗?”

于连若有所思,这是在暗讽弗里莱神甫吧?

暗指不论法国教会的势力如何庞大,其触角都不能控制英国。当自己一脚踏上大不列颠就该有信心,能摆脱阴暗过往重新开始。

休谟却不多言,将纸袋推向于连。

“我身体不适,不留你共进下午茶。回去仔细甄别合同内容,做事忌冲动,想好再签。”

“谢谢提醒,我会的。”

于连双手接过纸袋,这一刻手上沉甸甸的。

休谟一直对他不苟言笑,看似挑剔,却隐含着语重心长。

于连带着合同离开了,走前留下在斯卡伯勒镇暂住的旅馆地址。约定会在七日内,准时给出最终签约与否的答案。

布兰度把人送出门。

再返回二楼休息室就见休谟一改此前的冷冽,人似泄了气的气球,神色疲惫地躺靠在沙发内。

布兰度心下一紧,“老师,我送您回房休息吧。”

休谟摆手:“不必。也没几天了,这具躯壳就要长眠不起,现在该抓紧时间不休息。”

休谟没给布兰度劝说的机会,转问:“你希望将索雷尔培养成助手,等你去了剑桥,让他在外辅助吗?”

搞事业不能一味单打独斗。

短期内指望不了班纳特家出现独当一面的合伙人,从外招募人才是必要的。

布兰度还有一年去大学,在此期间不妨物色几个可靠的帮手。

好帮手可遇而不可求,对行事能力、思想理念、作风品行的要求是缺一不可。

休谟之所以考察于连,又给他暗示提点,归根到底是希望这人对布兰度有用有利。

布兰度只能配合转移话题,“我能令索雷尔先生看到未来存在不同选项,但他选择成为家教、磨刀石或合伙人,是他的自由意志。”

休谟睨了一眼布兰度,谁说“自由”不能被操纵,说的好听点是被引导。

布兰度无辜眨眼,「能做」、「想做」与「去做」是不同的。

引导一个人向上发展势必耗费精力,不论用时多寡,去做这件事的基础或凭双方交情或凭对方价值。

“索雷尔先生年轻聪慧,但心性未定。”

布兰度分析,“观其言行,可以判断他的家庭关系不睦,更对于法国教会与旧贵族极度厌恶,内心万分向往欣赏拿破仑。然而,野心、现实、真实喜好的冲突令他无比矛盾。”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

布兰度一一指出。

于连在踏进客厅后,下意识的反应将他的内心暴露出来。

他无视精美金器,是没有把钱财放在第一位。

眼神极快掠过了正中央处悬挂的佩剑,偏偏这剑完全复刻了拿破仑常用佩剑风格。

作为崇拜者不看正中央的剑,第一反应却看向昏暗角落里的油画。是不是有点怪?

角落里,是疑似达·芬奇所绘的《救世主》。

此画销声匿迹已久,上次出现的明确记载是一百七十年前,传至查理二世手中。

后来,有关它的踪迹就模糊起来。

仅余书页上的只言片语,与早年其他人的临摹画作显示它的确存在过。

达·芬奇之名如雷贯耳,会对他的油画产生好奇很正常。

关键是于连曾坦言对艺术兴趣不大,而他心底崇拜拿破仑。

为什么不在意墙中央的拿破仑风格佩剑,而下意识更关注放在阴暗角落的油画?

这可以被解释为故意掩饰对拿破仑的崇拜。

除此之外,下意识关注油画有多少是出于对艺术的欣赏,又有多少是认为拥有这幅就能彰显身份地位?答案不言自明。

“索雷尔先生要的不是单纯的金钱,他更想要被推崇被认可的地位,而他内心真实的喜好在一定程度上能为野心让位。

恰如他极度厌恶法国教会,但仍然能委身其中,还把派教义学得信手拈来。幸而,这不是全部。”

“放弃法国的一切,选择来英国从头开始,就是奋力一搏的反抗。他本心未泯,目前还不愿变成自己最厌恶的人。

其实,人有野心很正常,就看以哪种方式完成目标。现在谈对他委以重任,为时尚早。总之,有待观察。”

布兰度给出以上判断。

休谟点头赞同,“我看波旁王朝维持不了多久了。查理十世比路易十八更加过分,满脑子推崇旧制,却不想大革命来过,拿破仑也来过。有过一次推翻波旁王朝,就会有第二次。

这种时候,索雷尔在英国能不能成功犹未可知,但不会比留在法国更糟糕。现在的法兰西给不了他想要的,反而会让他成为激烈冲突的牺牲品。”

“您想得真周全。”

布兰度为休谟添了一杯温水,没有再劝不要费神操持,有时人需要心有挂念,能够守住一股精气神。“隔壁大乱将起,越是这种时候,我越是需要您的指点。”

所以,可否请死神等一等再来。

布兰度的理智再清醒,但总有不舍之情,希望能晚一分钟再说永别。

休谟端起杯子,轻笑着摇头。

“小班纳特先生,请不要哄骗你的老师。瞧瞧这间会客厅,金器、佩剑、油画皆是你一手布置。今天的终场考核不是我的意志,而是你的。”

休谟扫了一眼木板油画。这幅《救世主》当然不是达·芬奇的真迹,而是布兰度的仿作。

至于仿得有几分像?她没见过真迹也就无从定论,只能说与早年间流传下来的临摹作品非常像。

休谟早就想明白了,“考验人心也好,判断时局也罢,我已经没有能教你的了,可以放心离去。孩子,你不必伤悲。人生长不过百年,我就先走几十年去探一探亡者之路。”

布兰度只能点头,竭尽全力控制住了想挽留的手。

人力总有不及之处,不能让休谟觉得有未尽之事而抱憾而去,不如微笑松开手。

*

七日后。

1829年,七月十四。休谟终是赴死神之约,与这个人间说了永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Chapter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