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又是另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接到贺来充满歉意的工作要求时柴藤才刚从床上爬起来。看着邮件中的请求,他又一次对自己的假期安排是否有意义产生了怀疑。
‘为了安抚当天被波及或受伤的读者,我们找了一家书店办了合作活动。当天有到发表会现场的民众可以点免费的套餐,其他人则是可以打卡换赠品。 ’贺来解释道。
补偿了受害者,做足了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又顺带做了一次宣传。还挺会精打细算的,不愧是贺来编辑。
接受了这个理由后,柴藤坐到桌前三两下将需要的数量书写完毕,迅速将成果寄到贺来晓的信箱。
忙碌完临时加量的工作,柴藤打开贺来前阵子搬来的实体部分的读者来信。
除了连载时的信件外,也有一小部分在出版后一两天内看完单行本版后寄来的。柴藤有时都觉得这群读者都比作者本人对作品有热诚。
‘鱶口稻叶老师您好,我在昨天拜读完您在杂志上连载的《罪孽谱》后便马不停蹄地写下这封信以表我当下难以言喻的心情。
即便是我这般在成长过程中并未体会过如此痛苦的经历之人,也可容易地和贵也对世人与双亲矛盾的复杂观感产生共鸣。
这部分的描写是相当巨细靡遗且真实的,私以为无论是否认可老师为贵也写下的经历抑或是本篇的论述,都会认同他们可与贵也的压力与挣扎感同身受。
最后,相当感谢为这社会创造出具有如此反思与增进相互理解意义作品的鱶口老师。
竹首敬上’
竹首是自柴藤在连载最初便时不时寄来读者来信直到现在的读者,因此他一直以来对竹首的信件都相当重视,也绝对会回信给对方。
像这样具有相当水准的文字在众多信件中算得上有一定数量。支持的信件很多,表达疑虑或者反对文章论述的言论也占据不少。
像是这封。
‘你好,我是从老师的出道作闲笔与徒花开始读的读者。我一直以来都为文章中的哲学思辨性感到钦佩,然而我不得不否定本书提出的观点。
人的行为都是由自身决定的,成为一个好人或是坏人是抉择而非环境使然,将一切推给环境是懦弱且不负责的行为。父母固然有错在先,然不能将这份经历化作力量则是主角的问题。主角大可因为这痛苦下定决心帮助其他同样受到不公的人,而非把过错都推给没有关联的社会。
很喜欢老师文字风格,今后或许也会读下去,但我必须在此表达这样的真相,以免更多民众被误导,希望您以后别再为凶手袒护。 ’
另外,当然也有很随便的内容,以及字迹像是诅咒信的信件,甚至寄来刀片和头发的也不再话下。
贺来一开始还会帮柴藤挑起有糟糕内容的信件,但后来柴藤表示这类奇形怪状到不怀好意的来信也很有意思后,了解他某方面异常性子的贺来也不再费心思管这部分的事务。
话是这么说没错,打开信封看见里头包着一团难以言喻的女性生理用品后又是另一回事。这是柴藤继某次收到充满子子孙孙的卫生纸后第二次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
诅咒信和刀片就算了,他勉强还能从狂乱的言论中找到异样的乐趣,但这种生化武器他绝对是敬谢不敏。
等等拿去烧掉吧。不对,现在拿去烧吧,这种关乎卫生的事一刻也不得容缓。
-
《畅销作家鱶口稻叶最新力作热销中! 》
斗大的海报纸被贴在书店门前的看板架上,在横滨湿热的空气中承受飘扬的灰尘和周围的人潮。
与新书进行合作活动的鸟屋书店门口排起一段不短的人龙,店内供客人在享受舒适氛围的同时读书的座位区也坐满了人。
森崎是一个不太看书的人,所以他不太理解朋友对于鱶口稻叶的狂热,只能在对方抱著书发出爆鸣时稍微搭个腔。而且出于某个不好说出来的原因,他总是无法坦荡荡地面对这个名字。
好巧不巧,他今天被那个一听到有打卡送礼活动就兴奋到不行的朋友强行拉来,说是一人一份,你不要送我刚好。原本想拒绝的他一想到前几次的借口已经用完,且被警告过不能再次露馅,也只好答应下来。
想着就当来喝个下午茶稍微逃避现实吧,到时再想想理由支开朋友就好。于是他现在和还沉浸在能拿到赠礼的喜悦中的朋友一起在外面排着队。
于是现在的他很后悔。当店员小姐告诉他要排上一小时的时候他的脸就垮了,谁能告诉他为何门口排了那么多人?但都到了现场,也只好硬着头皮等下去。
等待的途中,他那仿佛身上装了弹簧,总是坐不住的朋友开始四处张望。没过多久,他拉了拉森崎的衣袖,义愤填膺地叫他往旁边看看。
旁边是一间电器行,挂在橱窗前的电视上播放的节目五花八门,其中一档便是专门评论文艺作品的节目,而近期最有讨论度的作品自然就是鱶口稻叶的新书。
‘要我说,鱶口稻叶老师也算是走下坡了。过去因为描写大众的黑暗心理出名的‘心鬼’这次的主题根本不可能打中读者。 ’
电视上一名大腹便便的中年来宾如此评价道,‘竟然去为加害者,甚至凶手辩护,简直是江郎才尽的结果。 ’
“就是因为描写的不是大众都有的心理,才让这部作品有了独特的价值啊!”友人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森崎你觉得呢?”
你说我的想法吗?人有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对我来说不要骑到我的头上我都觉得无所谓啦。
森崎如实照着心中所想回覆他,果不其然被对方狠狠吐槽了一番。
总而言之等上一个小时终于入座后,森崎看着周围人手一本的《罪孽谱》或是其他的书籍陷入了尴尬。像他这种与纸本书绝缘的人果然不应该来!
最后为了排解这种不合群感,他在友人‘你终于开窍了’的欣慰眼神下也买了一本来读。
「
“凭什么……你凭什么!凭什么是你这家伙啊!”我的脑袋好像是撞在墙上了吧,晕眩,像被按进水池一样,呼吸凝滞。沉闷的撞击声在颅骨内回响,男人的手用力抓着我的头发。
那人是我父亲,一个古板又普通的白领上班族,基本上直接代入电视上常见的昭和大男人的形象就是我父亲的行事风格了。他是一个不知变通还自以为是的男人,我猜要不是他的做事效率高,年资也高,否则早就该被职场霸凌了。
但在我神游到思考那些无用之物时,父亲手中的动作依旧没有丝毫停顿与懈怠,仍在一次次地撞击、殴打。头已经快要没有知觉了。闷痛、闷痛,刺痛。
这样的撞击会造成脑震荡吗?可能是我已经傻了,才会这样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沿着这个思绪,我还是想说,这真的很痛。请别打我了,父亲,如果我再也无法考出满分的成绩怎么办?这并非你期望的,对吧?希望我成为优等生的人是你,然而对此感到不满的也是你,你究竟何时会感到满足?
好痛。已经不想思考了。一股湿润的液体顺着脸颊滑落,我听见有滴滴答答水滴落在地的声音。那是我的血吗?如果是我的血就太好了,如果是我的血父亲就会因为发现把我打伤了所以停下吧?
如果能这样晕过去就好了。
这么想着的我,在恍惚之间行云流水地像平常一样洗完脸后回到房间里坐着。我也不知这一切是如何发生与结束的,可能也无所谓吧。
总而言之,这就是我的家庭。一个会家暴的父亲,一个软弱的、不敢与丈夫离婚好带我远走高飞的母亲。还有一个没有思想,以吸血、寄生他人维生的未成年废物。
」
森崎看书的速度不算慢,没几分钟就看完了第一部分。
接着他看起封底的文案,想着理应将主角当作凶手被描述的故事而言,以受害者的视角开场还挺有趣的。所以这是想说凶手和加害者并非是天生的吗?
很快,餐点和打卡的礼物一起送上餐桌,点的套餐是抹茶松饼,赠品则是一张烫金书签。森崎与朋友的书签上都印着鱶口稻叶的签名以及随机的手写词语,对方一拿到就兴奋地拿起手机左拍右拍,肉眼可见的开心。
对方拿到的书签上面描绘着一只烫金的衔尾蛇,这蛇并非是常见的西洋蚀刻版画风格,而是昭和、大正浪漫风格的蛇。被蛇围绕出的椭圆形空间上写着‘循环’两字。
食用自己的人是自己,被进食的人也是自己的意思?口是凶手、加害人,而尾部则是受害者。同时可能也是隐喻一部分人为了更方便地获得营养,直接将被视为非必要的部位吃下。
虽然平时不怎么看书,不过这点文学素养他还是有的。从颇具争议性的视角切入社会不愿面对的议题这点很有意思,也不怪热爱辩论的友人会喜欢上这个热衷于描写矛盾的作家。只可惜他永远读不下这种书。
森崎并没有太在意这个书签,于是便直接送给友人了,另一边他则是拿起手机滑起论坛和社交媒体。
身为文学况且算是盛行的国家,文学受到的关注自然也比较多。社群媒体上不乏有混着一些对于《罪孽谱》的讨论,其中就包含一些先前商场倒塌事件的质疑,也有对于自身家庭状况的分享。
对于倒塌事件的质疑主要是因为有医护人员爆料事件的伤者受的伤大多为利器造成的穿刺和切割伤,而非压伤。
然而这些讨论也并未受到太多关注,仅有零星的贴文在版面上流动。
另外一些主要的讨论还是集中在书中主角贵也的家庭状况,压抑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以及扭曲的亲子关系引起了话题。
许多人与家人的相处也和书中一样,既讨厌自己的父母,却因些许连结而无法完全与他们切断关系。也厌恶父母的教养方法,但在逐渐长大后发觉自己同样承袭了那些恶习,并且不自觉地对他人实施。
这算是打中了现代社会中逐渐被讨论起来的现象,森崎一边想起自己家里的情况,一边沉浸地滑着手机。
就在这时,一则未知号码的简讯传进手机里,是报酬的汇款通知,以及对上次利用记者确认鱶口稻叶住处的行为进行警告。
‘你已经被注意到了。 ’第二则简讯只有短短这几个字,却让森崎冷汗直流。
想也不用想,这是他即将被处理掉的前奏。他紧张的就想立刻往外跑,然而他想起先前的警告,也知道暴露的越多距离死期就越近。处理好后续说不定还有机会挽回,现在自爆就彻底没了机会。
最后一丝理智拉住他,一直到和友人分别,回到家后他才崩溃大叫起来。
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行。
看着自己岌岌可危的存稿箱陷入了沉默
原本的计画是要在寒假爆存一波稿,开学之后还能照正常频率更,结果忘了过完年就要考试所以现在只能勉强打平(暴风哭泣)
而且翻了之前写的发现语病挺多的,之后会一起改一改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可能算是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