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醉千灯 > 第16章 芳花偶遇

醉千灯 第16章 芳花偶遇

作者:哇啊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0 00:50:36 来源:文学城

乔笙与乔七疾奔出东市时,天色已微微泛青。

路上行人三三两两,有扛着锄头赶着耕牛前去早耕的农人,亦有早起出摊忙着烧水擦桌的小商小贩。

乔七如蒙大赦,捂着胸口急喘,“好险好险,终于逃出来了!”她心有余悸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回头一瞥,“老天呐,这东市还真乱,要不是那位侠士出手相救,我的脑袋指不定就丢了。”

乔笙笑了笑,一张俏脸白里透红,气喘咻咻。她左右打量一圈街景,是宝象街。天色微明,她抬手把帷帽上的黑纱放下来,“此地不宜久留,咱们快些走吧。”

方才在混草堂,只需再往前一步,朱和尚就能发现躲在柴火垛下的她们了。

偏偏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人来,穿黑衣,戴铁面,一息之间点了所有人的穴位,将他们弄晕过去。

快如鬼魅,疾如闪电。

他高高站着,衣袍翻飞,远远朝着乔笙颔首,示意她速速离开。

乔七以为她们运气好,碰上了行侠仗义的江湖侠士,这才逃出生天。可天底下哪儿有这么巧的事,比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乔笙更愿意相信救她们的黑衣人意有所图。

至于图什么,只能等他上门谈条件了。

一夜提心吊胆,好在有惊无险。紧绷的身子逐渐松弛,肚子便开始闹腾起来。

宝象街头有个卖抄手的摊子,摊主扯一张麻布简单搭了个棚子,底下摆了三张木桌。

此地不是宝馔街,卖吃食的铺子少,人走到这儿别无选择,只能入铺而坐。眼下已有几个农人围着一张木桌,各抱一只海碗狼吞虎咽,还有一头黄牛拴在一旁的木桩上,悠然甩着尾巴。

乔七一见有吃的,什么惊啊吓啊的悉数抛诸脑后,撒腿便朝着抄手铺子奔,险些叫一辆马车撞上。

早起路上人少,马跑得快,车夫也没料到有人能不看路拔腿就跑。他急急一勒马,马儿扬蹄长嘶。亏得马儿训练有素未受惊,原地打个转儿,也就平静下来了。

乔七可不平静了,刚歇下去的寒毛又竖了起来。她咽了口口水,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乔笙上前把她护在身后,一颗心也瞬间又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马车车厢的四角上,挂着四只精致无比的方形灯笼。

灯笼是宫灯,上书一个大字:唐。

华丽张扬的车厢里,久久无声。

可越是如此,越让人胆颤。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刃,不知何时落下,贯脑而入。

虽然没和这位唐国公打过交道,但他“醉杀老阁臣”的荒唐行径早已天下皆知,一听就是个喜怒无常凶狠残暴的主儿。

乔七恍惚觉得车里做的不是唐国公,而是阎王派来的索命无常。

她心一横,反手把乔笙拦在身后,“一人做事一人当,是我眼瞎冲撞了国公爷,国公爷要杀要剐都冲我来,与我姐姐无关!”

乔笙一怔,把乔七扯到一边,刚要说话,就听车夫笑了一声,“两位小娘子莫怕,国公爷不在车上。”

大悲大喜,乔七险些两眼一闭昏过去。

许是急着有事,车夫没再计较,只是叮嘱乔七日后行路小心,便匆匆驾车离去。

宝象街头拐过弯就是宝怡街。

乔笙两人刚在抄手摊子落了座,抬眼就看见唐国公府的马车停在了芳花楼前。

乔七头一次来京都,不知芳花楼是何地。乔笙脸一红,言简意赅地讲了。

芳花楼,名妓如云,京城第一销金窟。

据说玩起来,一夜能有好几个花样,银子自然也比其他花楼高了不少,一掷千金的都有。

记得儿时路过这儿,阿爷都要捂着她的眼睛走。

乔七啧道:“堂堂国公爷竟然逛花楼?噫,看来‘一夜狎十妓’并非空穴来风,所言非虚呀!整天披着个斗篷,脸都瞧不见,真不知道这南宫家的二娘子瞧上他什么了。”

乔笙道:“口出狂言,以下犯上,不怕国公爷把你大卸八块了?”

乔七撇撇嘴,“反正他也听不见。”

正说着,阵阵嬉笑吵闹声从芳花楼飘了过来,一群花枝招展的美妓纤腰曼扭,簇拥着一个从头到尾裹得严严实实的男人。

大约感觉到了有两束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他侧首看向街头的抄手摊子。

乔笙猝不及防与他对视一眼,微风撩起一线黑纱,露出半阙姣好面庞。

她暗道不好,拉着乔七拐出小摊暂避。

只一瞬,薄纱微垂。却不知,唐阮心底已翻起了千重浪。

一个娇艳美人晃到他身前,头上高高顶着的嫣红牡丹把远处的人遮了个严实。“国公爷,这么早就走啊?奴家还等着给您抚琴弹曲儿呢!”

唐阮的全副心神都放在远处黑纱之后的美面上,急急向前走一步,把那朵嫣红牡丹抛出视线。远处,已空无一人。

宛如开闸泄洪的水塘,盈满一颗心的期待瞬间落了空。

他扯了扯嘴角,似在自嘲。

姐姐从不穿深色衣裳。

那个人不是她。

她已经死了。

尸骨无存。

失意间,贺丘匆匆来报:“主子,出事了!”

马车疾驰而去,芳花楼前重归平静。

乔笙二人回到摊子坐下,两碗抄手摆在桌上,腾腾冒着热气。

邻桌有位农人,瞧着有三四十的样子,喝完最后一口汤,把碗往桌上重重一放,对同伴道:“你慢些吃,俺先走。今儿得赶太阳起来前把草给锄喽,俺家婆娘中午烧肉,叫俺回家吃呢!”

要不是耳朵拦着,乔笙觉着他的笑都要咧到后脑勺了。

同伴打趣道:“发什么横财?竟见着荤腥喽!”

农人装神秘,“没啥,咱又不是兔子,谁受得了整天吃些个青菜叶子,咋还不得改善改善?你吃,俺走了!”他扛起锄头去解栓牛的绳结,“对了,银子俺付过了,你这碗俺请。”

说完,扛着锄头,牵着黄牛扬长而去,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调。

同伴愣了片刻,见他走远,又和邻桌其他农人说笑道:“这赵家兄弟莫不是赌上了?”

有人回道:“他婆娘这两天也神神秘秘,谁知道这两口子搭上哪条道儿弄银子去了。哎,”他又把问题抛了回去,“老宋,你不是和他好吗?咋不打听打听?”

宋农户听了,神色显然不怎么好了,复埋首扒拉了两口抄手。

与其说是在吃抄手,还不如说是在吃面疙瘩,庙里的和尚吃完都破不了戒。

乔笙舀两口汤喝下肚,如饮清水。忽然又想起阿阮对她熬的骨汤的一番夸张言辞,不禁唇角含笑。

兀地,她心中一动。

“姐姐若遇到难处,大可去宝庆街的唐国公府,国公爷定不会推辞!”

“国公爷最是惜才,姐姐到时按照国公爷的喜好制一盏滚灯,他瞧了必定欢喜!”

言犹在耳。

阿阮有时虽然淘气,却从不说谎骗人,哪怕随口一说的事他也会放在心上,一诺千金重。

他是京都人,既然敢这样为唐国公作保,必然是对唐国公有一定了解,当初肯定不是突发奇想来哄她开心的。

既然如此,阿阮所说的法子,或可一试。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谁叫宝灯街的空铺子都攥在唐国公手里呢?

宋农户埋头吃完,一声不吭,扛上锄头就走,脸色还是沉郁郁的。也是,昔日一起刨地的友人突然富了,还千般万般瞒着自个儿,他心里头咋想咋别扭。

刚走出去几步,身旁突然多出一个小娘子并行。

他没在意,又走了两步,见小娘子还跟着,就停了下来,身侧的小娘子也跟着停下了步子。

“这位小娘子,”他忍着一口气道,“你跟着俺作甚?”

隔着黑纱,乔笙开门见山道:“托这位大哥一件事,事成后,五两银子作为报酬。”

五两银子,顶的上收成好的年份半年的收入了。

宋农户眼睛一亮,“啥事?”

乔笙:“事不难办,不过想请大哥帮忙砍几根竹子过来。要生长三年以上,竹节粗长。”

其实最理想的竹子是六年生的老毛竹,且要在腊月里砍下,这样做出来的竹条不论是韧性还是弹性,都是最好的,还结实耐用。

可惜毛竹多生长于南部深林,京都位北,毛竹极为罕见。且她要做之事迫在眉睫,实在等不到来年腊月。只能退而求其次,用三年生的竹子了。

听她讲完,宋农户大手一挥:“这事儿好办,周围山上多的是,你要多少俺都能给你砍回来。”

乔笙微微摇头,“大哥可别糊弄我。小女子不才,从小就爱摆弄竹子,三年生还是一年生,我一眼就能看出,希望大哥莫要唬我。”

宋农户是个实诚人,生怕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叫旁人捡了,连定金都没谈,扛着锄头直奔深山,夕阳落山时,乔笙就收到了六根腿粗的长竹。

竹身暗绿,竹叶纹路清晰可辨,竹龄少说也有四五年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宋农户捧着一锭五两的白银,连连道谢,还自曝门牌号,让乔笙需要竹子时一定再去找他,价钱好商量。

送走了他,乔七趴在桌上托腮看着面前堆着的画纸红烛,手里倒拎着一只荷包,苦恼道:“阿笙姐,咱们一两银子都没有了。”

乔笙乐道:“好歹饭钱还有。趁着客栈这边能住,这两日我加紧把滚灯做出来,希望能得唐国公青眼,舍间铺子给咱们。”

乔笙准备“自投罗网”了。><

ps.国公爷洁身自好保守男一枚,不过去芳花楼的也确确实实是他,不存在什么替身之说。这件事,他后头是会向乔笙自证清白的(求生欲超强^_^)。大家慢慢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芳花偶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