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租房守则,别太荒谬[无限] > 第22章 山村支教怪谈(二二)

佘晓蕾从T大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一所重点中学教书——

语文老师。

工作后第一年的暑假,她从网上了解到贫困山区招募支教教师的事。

她教了一年的书,发现自己热爱教学,决定把教书作为一辈子的事业。

不顾朋友劝阻,她毅然报了名。通过面试、约谈、证书提交、协议签署等等一系列事宜,她踏上了支教的路。

【山村真偏真远阿伟!你根本想象不到我怎么来的。对!我坐飞机、换动车、换绿皮车、换中巴车、换拖拉机,最后最后最后,你猜我换啥?我换了头驴!!这辈子头一次骑驴谁懂啊!!!】

她给好友发了条信息。

好友很快回:【那你还怪累的嘞(颜文字),平时上课教书,放假还去支教,你教不腻啊?】

佘晓蕾在心里暗笑一声,没回消息。收起手机,张开双臂,深吸了一口大山里新鲜的空气,又呼出一口肺里的浊气,一时间觉得整个人轻盈起来。

她听见潺潺流水声,夏日的蝉鸣声,远处人家院子里的狗吠声。满眼是绿,满眼是青,满眼是蓝。这让在大城市里,每天听着机器轰鸣声的双耳,照着光污染的双眼,都得到了净化。

真是来对了!

很快就有人来村口接她。来的是一个穿着中山装的老大爷,自称是这个村的村长。佘晓蕾把盖过章的文件交给村长,又告诉了村长几个生僻字怎么读,什么意思。村长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欢迎她来支教,替孩子们感谢这位优秀的老师。

支教教师除了她之外还有五男二女,一共七人,但有五人是大学生,实习期满,要急着回学校写论文。教师就只剩下她和两个男老师。

任务一下子繁重起来,但她不怕吃苦。排课、备课、磨课,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但真正站到讲台上的一刻,她才发现自己幼稚得很。

班上的学生——姑且叫学生——从两三岁到十六七岁都有,两三岁的在地上爬,十六七岁的就在后面追。

佘晓蕾刚说了句“请同学们安静”,三岁的就哭了。十七的赶紧抱起来:“老师,对不起,我去喂奶。”她边走边撩起自己肥大的上衣,就着教室外的墙根蹲下,把乳.头塞进孩子嘴里,背影斜长。

原来是妈妈,不是姐姐。

佘晓蕾两眼发愣。

离离原上谱。

村子里教育资源稀缺,很多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从小没正经读过书,靠着这种公益慈善一样的支教,认识了几个字,然后就嫁人了。

认字不多,课文就读不了,课就没法教。佘晓蕾看着自己毫无进展的一天,回到教工宿舍就趴在床上哭了一场。

她又累又困,天气闷热,水土不服,她从来到这里几乎就没怎么吃过东西。哭着哭着竟然睡着了。

她被一阵敲门声吵醒,外面天已经黑了。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起身去开门,门外是个穿着蓝色碎花小褂的女生,十二三岁,名叫招娣。

招娣怯生生地,像蚊子一样小声说:“老师好。”

佘晓蕾问:“招娣,你找老师有什么事呀?”

她语气柔缓,招娣也不觉放松许多。她拿出身后的油布包,塞到佘晓蕾手里:“菜团,食堂里没看见老师,怕老师吃不惯,拿了两个......老师再见!”

招娣一溜烟跑了,佘晓蕾回味着她颠三倒四的话,明白过来,招娣在食堂没看见她,怕她是因为吃不惯这里的饭菜,又怕她饿肚子,于是包了两个菜团子给她。

菜团子团很圆,一看就知道做的人手很巧、心很细。油布裹得严实,拿到手还是热乎的。她咬了一口,竟然尝出了猪油的香味。

这个村子很贫穷,几乎没看见过猪羊这些牲畜,鸡都罕见,倒是临水,鸭子不少。

猪油在这里是稀罕物件,招娣和在面里给自己做了菜团子。

眼泪再次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她狠狠摸了一把,给自己打气:“佘晓蕾,你可以的!你行!想想你变态的导师和你内卷的室友,你最后都战胜了他们,你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她一夜没睡,先给室友发了条信息,询问室友意见,但一直没收到回信。她便再次翻开课本,一段一段读起来。

她没注意到的是,那条信息旁有一个小小的叹号,代表发送失败。但这个小叹号很快消失。

第二天站到课堂上,她顶着两个黑眼圈,人却信心满满:“同学们早上好,今天下雨了对不对?你们是喜欢晴天还是喜欢下雨?”

谈到天气,有人开始回答,但回答只是零散几个人。

她掏出二十几张小卡片,分为三种:太阳、云朵和雨滴。她把卡片发给每个人。

“现在,我们起来活动一下,请大家把教室桌椅摆成三组,拿到同一种卡片的人坐在一起。等会儿我们上课就按照这个分组。”

只要不动脑,大家都还比较快乐。村长和家长也嘱咐过要听老师的话,学生们很快动起手来。

坐好后发现,分组基本上按照年龄,六岁到十岁的是太阳组,十一到十四是云朵组,十五到十七是雨滴组,当然那些两三岁的孩子都跟自己的妈妈分在一组。

佘晓蕾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今天会下雨吗?”

大家摇头。

“去年和前年的今天是不是也下雨了?”

有人好奇地瞪眼。

佘晓蕾心想,还好我昨晚提前查了报纸上的天气。

“老师猜测,明年的今天很有可能也会下雨哦,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老师?”

“老师现在告诉大家,因为这一天下雨和两个人物有关,一个人叫牛郎,是个男生,一个人叫织女,是个女生。他们都是一千多年前的人了。”

“老师,一千多年前也有人吗?”

......

佘晓蕾把语文书上的课文都编成了有趣的小故事,很多学生喜欢听她娓娓道来。借着故事又教了课文中的生词,教学效果格外好。

学生多,老师少,每位老师要教好几门课。

佘晓蕾还负责英语、数学和自然科学。她还是个就很擅长英语和数学,但自然科学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她向其他老师请教,其他老师建议她,不如教些安全急救的知识,以后孩子们走到哪里都用得到。

佘晓蕾有位室友,原本是学法医专业,大二转专业到心理学,有些医学的底子。她发信息:【冯霏霏,我需要你的帮助......】

一转眼一周过去了。佘晓蕾渐渐和这里的村民熟悉起来。她发现女性对她还算友善,男性就稍微冷淡些。这也容易理解,她是个年轻小姑娘,和已有家室的男性走太近也不好。

而学生对她的态度就可说是亲切、熟悉、熟捻,尤其是女生。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她带一份,和姐妹做驱蚊草包时也会想着给她做一个。她来这里支教没有报酬——虽然听说前几年是有的——又牺牲自己的时间,但她觉得收获满满,内心无比充盈快乐。

【你教不腻啊?】

——怎么会腻呢?你永远不知道这种有来有往,彼此真心相待的快乐,这种为自己梦想奔赴的满足。但是冯霏霏,你为什么都不回我消息呢?考上研究生就不理老同学啦?始乱终弃的女人!

佘晓蕾放下手机,叹口气。

夏夜闷热,她出门走走。

从进村子开始,她就发现了一件事——每家每户门口都摆着一个大木盆。

她知道这个村子原本是打渔为生,后来河流改道,造成河水枯竭,鱼类资源大量减少,几条青黄不接的小鱼苗根本无法维持村子的生计。于是村里人纷纷进城务工,走不了的留在村里的,开始改行种地。

但地质条件不好,每年收获的产量总是很少。加上气候因素,又是一场暴雨来袭,河流涨水灌入农田,一整年都能颗粒无收。

人们生活很清苦。

佘晓蕾觉得他们很可怜。

但仔细一看,木盆里的水渍还没有干涸,甚至有些暗红的痕迹。现在还打渔吗?是不是还有其他维持生计的方法。

却在这时,一家农户的门打开了。干瘦的男人抱出来一坨红白相间的东西。

真的只能称为“东西”,像个婴儿,但半边身子发红,半边身子雪白,最诡异的是,婴儿两条胳膊下还有一条更为细小的胳膊。

它刚出生,肚脐连着的脐带还没剪断,骤然接触到空气,哇地一声哭出来,两条胳膊挥舞着,连同下面那条更小的胳膊也能动。

屋里跑出来个女人:“是女孩吗?”

男人把婴儿两条腿掰开给女人看,手势像在验货:“没把的,没用。”

女人把婴儿接过,放进木盆里,抱着盆走向河边。

佘晓蕾跟了过去,紧接着,她就看到了此生难忘的一幕:女人拎起婴儿的头,脸朝下,浸没在河水中。

婴儿挣扎着哭起来,但她太柔弱了,无法反抗成年人的力量。没多久,哭声就消失了。

女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借着反光,佘晓蕾看到了,那是一根长针。女人恶狠狠地把针插进婴儿的右眼,在眼眶里搅拌了两下,发出咕叽咕叽的声音:“别看见我们家,别再往我们家投胎来。”

鲜血流了一脸,女人把婴儿丢尽河里,像是丢一块抹布。

婴儿顺着河水被冲向下游。

女人往上游的方向走了几步,蹲在河边,洗刷木盆,一边洗一边念念有词:“女孩去,男孩来,女孩去,男孩来......”

佘晓蕾藏在一棵大树后,死死捂住了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