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宗妇 > 第18章 宴客

宗妇 第18章 宴客

作者:赫连菲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7 14:34:00 来源:文学城

谢芸没能参与次日的端阳宴,天不亮,她就被搀扶上侯府西南角门外停着的马车,前往宋家位于京郊的别庄。

佳节盛宴,府中女眷无暇分身,只有母亲邹夫人独个儿相送。

晨霭茫茫,回首再望那道朱红色的大门,门头上御笔题字的金漆匾额,青灰的砖墙和晶莹的翠瓦。

仿佛还能忆起当初刚入京时,自己头回看见这座广阔庭院时,澎湃的心绪。

她曾以此为家,做好了在里面好好过一辈子的打算。

这里有她最眷恋的时光和最倾慕的人。

可她再也回不去了。

心底的那个人,再也不可能了。

谢芸以为自己会流泪,车旁相随的邹夫人早已经泣不成声,奇怪的是,此时此刻她竟十分平静。这种无波无澜毫不动容的心态,便是绝望了吧?

不再抱有幻想,心死了,也便不觉得痛了。

亭廊内,书晴大哭着挣脱嬷嬷相扶的手,尚未妆扮完备,左半边的鬟髻还未梳拢,遗留着发尾垂在耳畔。身后杜姨娘急得脸色泛白,压低了声音一再苦劝,“好姑娘,咱们不闹了成不成?往后有功夫姨娘再陪你去外头寻你芸表姐,眼看宾客就要上门,你这样子给人撞见还要不要做人啦?”

连声催促婆子们道:“快把她抓着,赶紧带回房里头。”

原定谢芸本应过了端阳节才走,这回端阳节宴,依旧以表姑娘身份同几个姊妹一道会客。昨日不知发生什么变故,上院那边突然决定要提早送她离开。杜姨娘本预备瞒着书晴的,阖府几个姑娘里头,唯有书晴最离不得她的芸表姐,谁知清早不知听见了哪个底下人说话,竟被她给得了消息。

谢蘅书意那边尚稳如泰山,书晴却是不依闹了起来,非要追出去送行。

前几年在夜市上头,书晴受过拐子惊吓,自此变得不愿见人不爱言语,性子越发的沉闷孤僻,就连她这个生身之母也难以跟她说上几句。唯独还肯接受谢芸,刚出事那段日子,书晴夜夜发噩梦,是谢芸贴身相陪,伴着她度过了那段艰难时光。杜姨娘心里也是十分感激的。

只是前番谢芸要去别庄避暑养病的消息刚传出没多久,她亲自来探望了一回书晴后,杜姨娘才觉出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来。

一向安静沉闷的书晴,自从那回与谢芸说过话后,就变得十分容易激动,或是避着人独自垂泪,或是突然发脾气摔了茶碗,最过分的一回,就是那天在上院,当着所有人的面前泼了祝琰一身汤水。

便是她再如何迟钝,也明白书晴不宜再接近这位表姑娘。

当众给二房难堪,书晴已在嘉武侯夫人心目中落了个坏的印象。若今儿当着宾客面前再闹一回,往后也便不用指望能在嘉武侯夫人跟前得脸了,只怕婚事也会受影响。

嬷嬷们一番生拉硬拽,总算拦住了书晴。杜姨娘哭着劝道:“高低等这一天安稳过去,你还得跟在夫人身边见客,千万不可耍小孩子脾气,算姨娘求你了行吗?”

书晴对镜垂泪不语,手里抓着一只雕花镶玉的银梳子,她知道自此以后,她只能一个人顶着无尽的恐惧站在人前,再也不会有人为了护着她与拐子拼命,再也不会有人懂她的心结和阴影,再也不会有人包容她的缺陷……再也见不到她最喜欢的芸表姐了……

这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侯府西边不常开的那片园子今日迎客,湖波澄碧,勾连蜿蜒的石桥之间拱着一座巨大的湖心水榭,楠木匾额上绿漆“别鹤雅筑”四个大字。岸边停有十数只朱栏画船,安排熟识水性的婆子侍婢在船上侍候。葶宜带着人在桥上巡了一番,安排仆役调整陈设,布置座次,装点果盘。

传话的小丫头来报,说“亲家太太到了”,葶宜尤不放心地吩咐身边的掌事嬷嬷打点这边设席,一面匆匆带着人朝上院赶去。

今日晨起葶宜身上就觉出不大舒服,小肚子隐隐泛酸发胀,自从四年前小产至今,身子一直调理不好,怎想到会在宴会当天出问题。一路走近院子,背上额上皆发了一层薄汗,听得里头热闹的说笑声,又不得不打醒精神应付。身为嘉武侯府的宗妇,万不能在这时出半点差错。

帘子掀开,淡淡的熏香味道扑鼻而来。

已有几个相熟的长辈太太携小辈坐在里头,一见葶宜来到,纷纷住了话头起身相迎。嘉武侯夫人身侧两个年轻女孩随众人一道唤了声“郡主”。

葶宜与长辈们见过礼后,亲热拉住一个女孩的手道:“瞧这眉眼唇鼻,怎生得这样秀巧可人?跟二弟妹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叫我猜猜,你便是瑶儿妹妹吧?”

身穿水红对襟长衫,撒花霜色百褶裙子的女孩正是祝瑶。

今日是祝琰作为宋家二奶□□回正式见客,她娘家的亲眷自然被奉为上宾,葶宜主持惯各色大小节宴,一向与嘉武侯夫人配合得当,几句话间就把祝家女眷介绍给众人识得。

其实婚前两家也有来往,只是官阶和圈子不尽相同,多数时候祝家也懂避嫌,掂量自家够不上的那类宴请,便寻由头避了。

“上回彭老夫人的寿宴上,见过郡主一回,只是当天人多,没能够上前相叙,今儿又见着了,瑶儿给郡主行礼。”弯膝行了个晚辈礼,是对郡主和宋家宗妇身份的尊重。

“别这样生分,都是自家人。”葶宜撸下一对白玉串子,戴在祝瑶手上,“随你姐姐一道唤我嫂子就是。”

又拉住祝采薇关心了几句,送了一只雕工精巧金丝珠钗。

众人都夸祝夫人好福气,几个闺女大方知礼,才貌出众……

宾客陆续前来,屋子里越来越热闹,见过礼后,就命书意带着小辈的姑娘们往别鹤雅筑那边先去乘船游湖。

祝琰站在嘉武侯夫人身边,帮衬着迎送递茶,待到巳时正,便有管事的婆子笑着来报,说宴已备好,请众夫人移步西园。

水榭四周纱帷迎风飞扬,长案上茶点飘香,玉盏磁碟,溢彩流光。正中空处坐着数名抱着琴和琵琶的乐伶,曲声一起便扬声唱起来。

湖面上清风徐送,远眺湖对岸的高台,能看见其上觥筹交错的身影。今日宋氏兄弟二人都在当值,嘉武侯的弟弟、宋洹之的三叔宋友卿负责了外院的招待事宜。男人们的正宴刚开始,宋友卿代表主人家致辞,与宾客们碰杯。便在这时,跑腿的小厮匆忙奔进来,垂手在他耳畔低声道:“三老爷,荣王殿下来了。”

今儿办的是小范围的宴会,只邀请了关系极亲近的几个世家,并未大肆在外张扬。如何连荣王也得了消息,还不请自来,上门参会?宋友卿面上不显,心下却有些不安,一面低声吩咐派人去知会嘉武侯及宋淳之,一面亲自携众宾客迎了出去。

荣王乃是今上与淑妃苏氏的幼子,堪堪及冠,今年初才蒙恩出宫在外立府,如今太后等正张罗为其选妃,他这时出现在宋家宴上,难免会引人多思。宋家二姑娘宋书晴、三姑娘宋书意皆值及笄之年,正待议亲……

这边厢葶宜也得了消息,借着斟茶的由头在嘉武侯夫人身边将事情说了,婆媳二人交换个眼色,嘉武侯夫人轻轻摇了摇头,祝琰在旁,只隐约听见个“殿下”二字。

抬起头来,见祝夫人正与几家夫人聊得热络,尤其是那位越国公夫人。母亲自从在上院时起,便一直紧随其侧,祝琰几不可察地蹙了蹙眉。

越国公夫人的婆婆,昌邑公主,今上胞姐……联系那位令葶宜蹙眉、令嘉武侯夫人摇头的“殿下”,一瞬间,许多之前想不通的事突然有了答案。

——祝瑶的婚事。

先前她在家里备嫁之时便有些感觉了,父亲和母亲对她的婚事突然那般急切,先前还对外声称“老太太离不得,想多留两年”,却毫无预兆的又找上嘉武侯府,流露想要尽快完婚的意思。

好在婚约定下得早,双方皆有所准备,否则只那么月余时间,又要上京赶路,又要备嫁备宴,哪里来得及?

当时在家里瞧祝瑶流水式的裁新衣,打首饰,说是为了参加她的婚宴备用,她便隐约猜知,家里多半要为祝瑶备婚事了,所以要将她这个“老姑娘”尽快发嫁出去。

今日再瞧祝夫人明显的追捧着那位越国公夫人的架势,对祝瑶想嫁的那个人,她突然也有了模糊的猜测。

偏过头去瞧水波荡漾的碧湖,几只画船从远处徐徐靠近。祝瑶等人就在那条船上。

婚后三日回门,母亲就急不可耐的催促她尽快治宴,带同祝瑶和采薇参加,说来说去,便是为着这件事吧?

阔别经年,其实祝琰早对父母之爱、姊妹情谊瞧得淡了。

祝瑶比她小三岁,几乎是她刚记事时起,母亲那一整颗心,便全都扑在了更需要照顾的祝瑶身上。临去海州那几日,她绝食明志,不愿离家,哭闹哀求,跪在母亲裙角下百般叩首,都没能改变自己离乡的命运。

初到伯父家中,身边人全说着带有江南口音的话,她听不懂人家说什么,人家也不明白她的意思。小小一个女孩子,独自站在雾蒙蒙的大海边遥望着往来的船只,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那么一艘船驶来,接她回家去。

再后来几年,她渐懂事了,也接受了自己的境况。收到家里来信,说母亲想念她得紧,接她回去小住一段时日。那颗死去的心活了过来,被尘封的情感重新蓬发,她以为寄人篱下的日子终于熬过去了。

未料想原是为着议亲相看,匆匆隔着屏风瞧了一眼男人的影子,她的终身事便这样定了。

没有想象中,窝在母亲怀里细说近况的温馨。甚至没有久别重逢,姊妹们哭抱成一团说再也不要分开的画面。

大姐祝瑜给人做了继室,对方门第不低,可早有子嗣,为人后娘,到底委屈。

母亲对大姐的婚事是含了口怨气的,誓要在她的婚事上争回几分荣耀。

也是那一日,她端着自己亲手做的、在海州跟人学来的滋补汤水来到母亲房前。

她听见了自己当年何以必须被送回祖宅的真相。

原来她的八字,不利于父亲官运。——那个幼时会把她扛在肩头,亲自教她念书写字的慈父,为了这样的理由,将她远远放逐江南……

议婚后再次离京时,她没有落泪。回眸瞧见车后伤心得满面泪痕、被搀扶着才能勉强站立的母亲,心里竟是一片平静。

父亲为了前程选择送她走。

母亲为了父亲,应允了离分。

十三岁的祝琰从那时开始明白,自己在他人心目中,不是值得被选择的那一个。

“瞧,姑娘们回来了。”

画船驶近了,闺秀们三三两两被扶下甲板,虽被风吹乱了头发,但个个脸上带笑,犹在回味方才观赏过的湖光山色。

葶宜含笑招呼姑娘们暂往就近的客院去梳洗更衣,待送走了人,才凑近过来,与嘉武侯夫人低声回报:“大家一块儿在对岸停鹤渚的塔上游玩,回来时跟着的人才发觉祝小姐不见了。婆子们还在那边寻人,先遣了船只将其他的姑娘送了回来。为免传出风声,我叫人把姑娘们从岸边直接带去院子里梳洗,宾客们暂还不知情。”

嘉武侯夫人手掌覆在案上缓缓收紧,压声道:“命侍卫从另一边上去,避开宾客,务必在正式开宴前将人找回来。这边我会拖一拖,你亲自去盯着,绝不可出了差错。”

话落,见祝琰正望过来,便朝她打个眼色。

祝琰走近,婆媳二人轻倚在水榭栏边,听嘉武侯夫人低声道:“跟着的下人疏忽,不见了祝三姑娘。恐待会儿客院那边的姑娘们发觉声张起来,不利于三姑娘声誉。你走一趟,叫人当着人前传话,说要三姑娘往你院子里去叙话。再私下与亲家太太通个气,请她放心,你嫂子一定会把人平安带回来。”

祝琰点点头,应了。回眸瞥见祝夫人仍在与人攀谈,她攥了下袖角,给不远处侍立的雪歌和梦月打个眼色,主仆三人悄悄退席离去。

外院那边的宋友卿得了消息,立即指派侍卫行动,才低声吩咐完细节,一转头,就见荣王满面寒霜立在不远处,冷嘲道:“宋家好招待,竟至走失了姑娘!”

宋友卿心下一颤,不知他如何知晓此事,见他脚步匆匆似欲往内院闯,忙挤出笑来拦着,“王爷恐是生了什么误会,内院一切安好,自有我长嫂与郡主主持大局。鄙宅今日宴客,内里女眷众多,不宜招待游园,还望王爷海涵。”

荣王在月门前停住步子,斜睨着宋友卿,“人若有何闪失,本王唯你是问。”

“王爷。”

身后一道清朗的男音响起。宋友卿回眸,不由大喜:“淳之,洹之,你们回来了!”

宋淳之负手走来,英俊硬朗的面容上带着温笑,“辛苦三叔,听说王爷大驾降临,我与洹之特赶回来相陪。”

他伸出左掌朝后示意,“王爷请。”

荣王目中闪过一抹挣扎,知道宋氏兄弟在此,自己绝无进入内宅的可能。适才他一时心急失态,此刻稍定下来,自知不可惹起祸端。只得负了手,随宋淳之去了书斋。

**

祝夫人被请到蓼香汀,坐立不安地在内堂踱着步子。

服侍的人都被遣了出去,她满面忧色,“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瑶儿一向小心谨慎,从不会在别人的地方乱走乱闯,怎么偏偏是她不见了踪影?宋家究竟是怎么安排的,竟然这样冒失大意!”

恐给人听去,声音压得极低,但满心的焦急惶恐无处发泄,揪着袖角坐下又站起。见祝琰一副淡然模样坐在一旁,不由有些生气,想斥责几句,偏又无从开口。

端庄娴雅,冷静沉着,这正是她希望女儿养出的姿态。如今又怎好为她的沉稳而加以指责?

片刻,外头来报,嘉武侯夫人舍下满席宾客到了。

一进门,便一叠声致歉,“伺候的人不小心,实在过意不去,是我的不是,葶宜必会将人安然带回来,还望亲家太太宽心。”

侯门主母亲自来安抚,郡主长媳带着人一同在找,宋家姿态放得低,又如此重视,且人是如何走失的,原因也还未可知。祝夫人自然不好抱怨责怪,忙含笑客气了几句。

“席上还有宾客,夫人何苦为了我们专程过来?恐是孩子一时贪玩,给您和郡主添麻烦了。”

“琰儿,还不扶着你母亲?您只管招呼宾客,有郡主带着人去找,四处又都是咱们侯府的人守着,我没什么可担心的,夫人千万别客气。”祝夫人催促祝琰送嘉武侯夫人回席,待人出了院子,舒开的眉头又紧蹙起来。

祝琰送了人折返回来,就见母亲对窗垂泪。

她斟杯茶递过去,祝夫人没接茶盏,却是抓住了她的手腕。

“琰儿,你妹妹的名声不能有任何闪失。如果、如果她出了什么岔子,我也不活了。”

祝琰僵着手臂,手上还端着那盏热茶,垂眸见母亲的清泪洒在自己手背上、腕骨上,冰凉凉的,一颗颗顺着肌肤滑落下去。

“娘,”她声音轻缓,低低的道:“别担心,妹妹有分寸的。”

祝夫人心中酸楚,忍不住与她倾诉,“你妹妹的婚事到如今还未定,你可知为着什么?”

祝琰将手从她掌心抽回,把茶盏放在桌角,“妹妹想嫁的人,可是荣王殿下?”

祝夫人抬手擦了眼泪,指着对面的空位示意她坐,“不错,你也瞧出来了?今儿我带她来,正是为着与越国公府搭上话。只要昌邑公主愿出面向宫里提一提,兴许就成了。”

祝琰蜷起适才被烫红的指头,苦笑道:“亲王选妃,各家适龄小姐都要造册上画,名帖递进宫里,由宫内司操办点选事宜。或是圣上有属意之人,下旨赐婚。母亲这样筹谋,可是早有眉目了?”

凭今日一面之缘,越国公府如何就愿意传话?昌邑公主又凭什么要插手此事?除非,荣王自己也是这个意思,且会想办法向昌邑公主求肯。

也就是说,荣王和祝瑶,从前见过面,还两相有意……?

“我也不过是这样打算,成与不成,端要看造化。”祝夫人面上闪过一丝不自在,话说得含糊。这个话题,并不欲与次女深说。

未婚闺秀与男子有交往,说了出去,是毁名誉的大事。可那对象是荣王,祝家这一代,只怕再攀不上更高的位置了。

若祝瑶做了荣王妃,那就是天家媳妇儿,是能上玉碟能拜太庙的贵人。

猜测被证实,虽不意外,但仍令祝琰心情有些复杂。

祝家虽比不得那些大的世家门阀,可总算得书香门第……父亲自诩儒士清流,时常教育子女要磊落坦荡,方正守矩。

可如今种种作为,早非昔日祝琰所识的君子之风。

仿佛回到十三岁那年那个午后,她端着汤水,站在阳光明媚的院落里,清楚听见门内传出的那句——

“婚事定下就赶快教她走,若非瑶儿实在年幼,本不欲她返京这趟。正值六部出缺的紧要时候,莫叫她毁了我的前程。”

那一刻寒气从足底一路蹿上心头,冷得她动也动不了。

一如眼前,一如此刻。

那座本应给她支撑、给她底气的巍峨高山,在她面前轰然崩塌,碎裂成屑。

“眼下若是传出什么不好的话来,你妹妹这辈子就给毁了。”祝夫人想及尚未寻回幼女,不由又哀戚起来。

祝琰下意识掏出手帕,递出去,垂眸看见自己方才烫伤的指头。她笑了笑,将手帕攥在掌心,沉默着没再安慰。

片刻,听得外头喧哗。一个带了哭腔的声音越来越近,“娘……”

祝夫人腾地从炕上站起身,快步迎出去。

祝琰缓步跟在后面,侍婢掀开帘子,哭花了妆容的少女奔进来投进祝夫人怀里。

后面远远跟着几名侍婢,和两个侍卫模样的人。

祝琰视线落在门檐阴影下,站着的男人面上。

——宋洹之。

他带着人,把她的幼妹寻到,送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宴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