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紫薇观 > 第6章 去国不系舟(壹)

紫薇观 第6章 去国不系舟(壹)

作者:吴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9 17:31:23 来源:文学城

后吴咸昌五年秋,公主崔宜启程前往北国紫薇观,同行侍卫十人,另有二伴龙慈、在清相随。

临行前,崔宜还想携上断掉的石狮子头 ,还是在清把凿子、刻刀,采一块汉白玉,重新雕琢了一只小狮头,又拿红绳穿了,挂在她颈间,她才肯舍去原先那只。

车轮辚辚,龙慈与在清各自骑马,随在崔宜坐驾前后。路途遥远,没有什么消遣,风景看过一阵,也乏了。崔宜不识字,龙慈与在清有些功底,便商量了,要教授她一些经卷。在清说要教《诗》 ,龙慈则执意教《战国策》与《史记》,在清不服,龙慈干脆让崔宜定夺。在清于是高声背了两首诗,又手舞足蹈地比划着释义了一番,有趣得崔宜瞪大眼睛;龙慈则讲了个张仪与秦惠文王的故事,崔宜也听得入迷。末了,请她裁定,崔宜犹豫半晌,拧着手指,羞怯地称自己更喜欢听故事。在清似不在意,摆摆手,称崔宜年纪小,没有欣赏眼光,到了背地里,却气得生啃了半只火烤饼。

一行人刚出建康不过二十里,一道旨意便在在滚滚车尘中传来。崔宜把竹帘一揭,便见薛惇高高地坐在马上,身后跟着一架马车。她先是打了个寒战,继而对他怒目,尖声叫起侍卫:“杀人凶手!来人!快把他抓起来!”

听到动静,龙慈与在清都勒马,调向这边。薛惇听了崔宜的话,只哈哈一笑,他滚鞍下马,从袖中抽出一卷轴,躬下腰,低下头,双手把卷轴举过头顶,奉到崔宜面前,拖长声音道:“惇前些日子惊吓了殿下,心中时常不安,怀抱忧思,辗转反侧。偶然有一日,惇在旧画中翻出这只卷轴,斗胆认为此画能使殿下开怀,便马不停蹄地追上殿下的驾辇,想把此画呈送殿下,还望殿下笑纳。”

崔宜恨毒了他,就要去拨侍卫腰间的刀,却不料薛惇把画卷一抖,叫她霎时瞪大了眼睛——那画上画了个青衣小像,眉目淡远,嘴唇润如春水,赫然便是令燕。

只看了一眼,崔宜眼眶便红了,她慢慢攥紧了拳,只觉自己多看那画一眼,便是侮辱令燕。她正要喝令侍卫,却听得有人已先向薛惇低叱:

“滚。”

眼一抬,正是龙慈。而在清已拉满了铁弓,弦声咯吱,箭簇上寒星一点,正对准薛惇。

薛惇的目光在龙慈脸上转了两转,又在在清脸上转了两转,慢道:“好大的胆子。想来是你二人一介贱民,没有听说过我的名声吧?”

在清闻言,笑开了,他说:“你若当真那么厉害,我与师姊即便是再卑下不过的草民,也该知道你的姓名。”

龙慈却道:“薛惇,薛家第四子,你有三个哥哥,都在朝堂里做官,一个是尚书令,一个是黄门侍郎,一个是江都刺史,只有你闲散在家,顶着一个忍虐的‘好’名声。薛家位高权重,但说到底仍是个在皇家下头当值的,还被江南十余世家牵制,一族之泽,尚不牢固,而你——”

她形容庄严,眉上饰青粉,似洛水的长堤:“挑战天威,是为不忠;引得陛下对薛家不满,是为不孝。陛下仁慈,你兄长又求情,你才逃过一劫,如今,你若再惊动公主鸾驾,我们在此地射杀了你,你的兄长究竟是为你报仇,还是把你弃置若敝履,你自己心中应当是明白的。”

一番话,正说中薛家隐忧,又直捣薛惇弱点,刺得他面上青一阵,红一阵。薛惇的目光在龙慈脸上转了又转,见得是她丰神端丽,情态轻淡,一张脸并不是傅粉样的白,而是为太阳晒过,色彩蜜黄,像壁画里敷了金粉的天女。薛惇不知二人底细,心中又恨又疑,半晌没有动作。双方正僵持,在清却很清亮地笑一声,收了弓,道:“薛季公子,有何贵干,你直说了吧。吵来吵去,到底耽误了正事。”

薛惇闭目,很沉地呼吸两下,压下了怒气,露出一个冷笑,向崔宜道:“我怕殿下路上寂寞,故向圣上请了一道旨意,为殿下送上两个护卫。”

说着,他身后马车里有了动静,一只手打起车帘,两个人,一前一后,踏下车来。当头的是个年轻姑娘,与龙慈差不多的年纪,作一身青衣的男子打扮,腰间悬剑;后一个则身披黑袍,把手脚罩了个严实,面上盖着铁面具,只露两个眼窟窿,竟是脸都不叫人看。

崔宜正要拒绝,在清已抢先道:“有劳公子为殿下着想,这二人,殿下便纳下了。”他把眼睛朝崔宜一看,向她微微一笑,又转回来,继续道:“只是那副画,殿下不收,你还是好生供奉起来,早、中、晚,都点上三柱香,恭恭敬敬地拜上两拜,说不准,叫画上人的魂魄消了怨恨,给殿下托梦,殿下便能原谅你了。”

*

薛惇走后,新来的两个护卫,只有那姑娘报上了名字,称自己为“柳三”,而那铁面人,柳三说他是个天生的哑巴,也没有名字,至于脸上面具,是因他不愿见人,把烙铁烫化了脸,再覆上铁面的,如今血肉与面具长到了一起,再揭不下来。

崔宜听得恶心,捂住了耳朵,心里又嫌恨着薛惇,不愿与他有任何牵扯,于是向龙慈与在清道:“我不要他们,能不能把他们赶走?”

在清别有意味地把两个怪护卫看了两眼,道:“这二人既然是皇帝许薛惇送来,定然是对公主有所助益的。”

崔宜无法,又不愿见到这二人,便令他们跟在队伍末尾,除非有什么要紧的事,其余时候不要来找她。

坐回车中,因被薛惇挑起了伤心事,崔宜卷下车帘,静默地坐了一会儿,又忍不住呜咽着抹起眼泪。不一会儿,却听得有人叩响车壁,她赶紧抽着鼻子,把泪水拭干了,深吸了几口气,这才打起帘子,眼望出去,正撞上在清的目光。他骑在青莲背上,倾侧着身子,脸探过来,见了她通红的鼻头和眼睛,也不以为怪,而是笑问:“殿下,方才师姊骂薛惇,骂得精不精彩?”

崔宜回想起薛惇那张骄逸的脸上从未有过的窘态,不由点了一点头。她羞惭地说:“可惜我听不大明白。”

在清笑道:“师姊说,薛惇是个败家子弟,叫家里蒙羞,他再干坏事,他家里人便不要他了。”

崔宜好奇:“只是这样,就能叫他说不出话来?”

在清向龙慈道:“师姊,你新收的小徒弟等你授业解惑呢!”

龙慈掣转了马头,向车篷靠拢,听在清把与崔宜的对谈略略说了,思忖片刻,缓缓道来:“凡人在世上,若无依仗,难以安身立命。薛惇无才无德,可依仗的,只有他的家人。眼下,他为了伸张自己的意气,与皇家作对,妨害自己依仗的根本,是自寻死路。意气是面子,家人是里子,他全都想要,却不能得兼,这便是他的弱点——人被戳了弱点,才会失态。”

崔宜又问:“姊姊,你们是怎样得知他的弱点的呢?”

龙慈斜乜在清一眼,在清立刻会意,从行囊里掏出一只果子,递给崔宜,笑道:“殿下,怎样得知的,容师姊以后再慢慢教给你。”

*

是夜,队伍未及驿站,众人在野村中歇脚。篝火已熄,当空一轮月亮。周遭寂静,只有鼾声和着鸟偶尔扑翅膀的声音。护卫在外轮流值守,到了中夜,正轮到薛惇送来的两个护卫。

崔宜在车中睡得正熟,忽然,很闷的“砰”一声,撞在车身上,车一晃,崔宜顿时醒来。她骨碌一下,爬起来,掀开帘子看,却见薛惇送来的那女卫柳三把铁面人抵在车上,她右手里握一柄牛角小刀,漆黑的刃,“哧”一下,扎在铁面人脖颈里。崔宜大骇,吓得失了声,柳三抬眼,目光直射到她眼仁里。蓦然,她微张了口,一股青烟吐出,扑上崔宜的脸面。崔宜反应不及,浅吸了一口,顿时头一仰,晕厥过去。

翌日,崔宜是被人拍醒的。睁眼时,正见龙慈探进半边身子来,轻击她的脸颊,问她怎么睡得这么沉。崔宜惊坐起,见日头高照,昨夜的事涌到脑中来。她扑开车帘,提裙跑出去,一眼便见队伍里的女卫柳三。

“她!”崔宜急掣住龙慈的袖子,高声道,“我昨晚见她杀了人!”

“她杀了谁?”

“就是那个戴……”她话还没说完,柳三身后便走出一个黑衣人,脸上盖着铁面具。他步履稳健,全然不似受了伤的模样。

“怎么可能?我分明看见——”崔宜跨步奔上前,一把揪住铁面人的黑袍,便要去扒他脖颈上的衣物。铁面人身子一挣,不当心撞在崔宜身上。崔宜陡然楞住了。

他撞上来时,左边袍子里空荡荡的。

铁面人低声说了两句话,向她道了歉,忙后退两步,把头低住。

崔宜愣怔怔松开手,楞怔怔掉头,僵直的□□,往车里走,眼睛发直,竟转也不转了。龙慈与在清来问,她也只摇摇头,咬着嘴唇,一句话也不说。等在车上坐稳了,队伍启程,她的肩膀还不住地打哆嗦。

——方才,那铁面人说,他是令燕,叫她千万不要声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