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 第11章 第 11 章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许百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31 22:59:16 来源:文学城

除夕清早,姐弟三人踩着积雪去后山祭母,心中还在挂念舅舅,虽然知晓舅舅不会除夕过来,还是抱着一点奢望。

一直到天黑,姐弟三人守夜,还在想此事。

舅舅既然让小堂舅传了话来,就不会失信。舅舅素来疼他们姐弟,若是提前有事情不能过来,也会让人传话来,不会让他们空等空盼。

高暖闲坐着就忍不住胡乱猜想。舅舅身体一直不好,莫不是最近这些天风雪不断,又病重了?家中的人都忙着照顾舅舅,所以没有办法给他们传个信?

去年舅舅听闻母亲病逝,大病一场,身子比以前更差些。

可千万不能有事!

高暖双手合十在心中祈愿,求菩萨保佑舅舅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高昭也满心担忧。

俞慎思虽然记忆中没有这位舅舅,但是他隐隐有不祥预感。看着两个满面愁色的姐弟,他拉着高暖试图安慰:“肯定是舅舅要来时,恰巧那天下雪了,没来成,雪天不方便让人告诉我们。等雪化了,舅舅就来看我们了。”

高暖抓了抓他的小手,半搂着他道:“一定是的。”舅舅不会骗他们,她哄着幼弟也在说服自己,不要朝坏的地方想,舅舅肯定没事。

正月初一,高家祠堂大开,高明通今年留在京中未归,高明达带着子侄回来祭祖。高昭依着族规进祠堂祭拜,高暖和俞慎思便再没过去,在家中祭拜亡母。

晌午时分高昭回来,高晰跟在身侧,手中提着一个包裹,两人说着话走进院子。进堂屋后高晰直接将包裹放在窗边书案上,说道:“昭哥哥,这可是我一笔一画认认真真抄的,你别辜负我,一定要仔仔细细看。”

“什么东西?”高暖问。

高晰一边拆包裹一边道:“是夫子平日讲解‘四书’时我做的笔记,昭哥哥不能去夫子那里听学,我便抄一份拿来给昭哥哥看。剩下的夫子讲解完一卷我就抄一份送来。这样昭哥哥即便没有跟夫子学文,也不会落下。明年也可以参加院试。”从包裹里取出一摞书,放在书案上,粗略七八本。

他又乐道:“我今年要下场考县试,夫子说只要我不懈怠,今年县试和府试是能过的。如此,明年也能和昭哥哥一起去参加院试了。”难掩欢喜。

“小晰多谢你。”高昭翻看书卷,高晰的确有认真记录,字迹工整,内容详尽。很多地方还用朱笔做了标记,这是夫子重点讲解的地方,需要他们多看多思的。

“抄这么多费了不少功夫吧?”他去年一年大多时候就是抄书,他太清楚抄这些书要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高晰一笑,在凳子上坐下,“昭哥哥,你怎么和我这么客气了。我抄一遍也温习一遍,记忆和理解更深刻。咱们说好一起考秀才,一起考举人、进士的,你忘了?”高晰半认真半玩笑说。

有此承诺时,他们都还九岁。那时高昭已经过了县试和府试,夫子念他年纪小,学问还浅,让他等几年再参加院试。高晰便搂着他,玩笑说让他等等他,等他也过了县试和府试,一起去考院试,一年给高家拿两个秀才回来。

未想到后来发生了这么多事,以这样的方式和高晰一起参加院试。

高昭笑着点了下头,“下个月就要县试了,你专心准备,等你佳讯。”

“过了县试,定来告诉你。”

高晰送来的几卷手抄笔记,的确是极好的东西。“四书”高昭已经通背,但是没夫子解惑,许多地方理解不透彻,一直卡着,这些笔记的确帮他疏通,是一份大礼。

明年院试自己有心试一试,若是取中便是秀才,有了功名,大姐就不用如今这般辛苦,幼弟也能进私塾。心中想着,他便翻开书看起来。

如今正月初,外面冰天雪地,姐弟三人既不拜年,也无人来拜年,便各自做自己的事。

俞慎思最近几个月学完了两本蒙童启蒙书籍,他自己开始看《增广贤文》,高昭那边完成自己制定的课业,便来教他。

俞慎思闲暇除了练字和偶尔翻看高昭的书外,就是去书箱里翻看“杂书”。

所谓杂书不过是对现阶段科举作用不大的书,并非无益之书,像农耕、贸易、榫卯建筑、水文地理等,从长远来看,却与科举息息相关。这也是高昭一直收藏起来,没有动它们的原因。他趁现在时间充裕,能多看就多看点,也对这个时代百业作更多了解。

上元节已过,舅舅家还是无一丝消息。姐弟三人忧心忡忡,高暖决定过几天天暖托人去田湾乡瞧瞧。

在他们托人前,小堂舅过来,进门和他们说:“你小表弟年前病了,你舅舅舅母就没带他过来,年前下雪路不好走,我这会儿才来告诉你们,好让你们别担心。”小堂舅笑了笑。

高暖素来心细,从小堂舅的笑容中看出了一丝苦涩和忧色。小堂舅比去年过来时憔悴许多,也清瘦些许,眼底还有疲倦。小表弟肯定不是简单的小病,全家都在担忧操心。

高暖忙问:“小表弟现在如何了?舅舅和舅母身子还好吗?”

孩子生病,最煎熬的便是父母,舅舅和舅母成婚十年才顺利诞下第一个孩子,他们必然视若命根子,舅舅身子不好,经不起劳碌忧心。

小堂舅还是笑道:“现在天暖,已经好许多了,你舅舅和舅母身子也都好。”

笑容明明那么不自然,在掩饰。来这趟是不想他们姐弟担忧,舅舅这时候还在为他们姐弟着想。

高暖心中酸涩,恨不得现在就拉着小堂舅去舅舅家看望他们,但如今有孝在身去了反而冲撞,对小表弟和舅舅养病不利。

她只能拜托小堂舅,“辛苦堂舅照顾舅舅和表弟,请他们好好照顾自己,路这么远别过来看我们了,待年底暖儿孝期满后[1],便和弟弟们去看望他们。”

小堂舅笑着应道:“你们都是孝顺孩子,这话堂舅一定帮你带到,你舅舅听了肯定高兴。”

小堂舅走后,姐弟三人心中依旧惴惴不安。

二月底高晰过来告诉他们自己县试过了。高暖顺便请他帮忙打听下消息。半个月后高晰休沐过来说,舅舅和小表弟已经见好了,但是小表弟从出生就身体一直不好,三天两头生病,听大夫说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高暖姐弟猜想是遗传了舅舅。

三月中旬,梅儿出嫁,场面比村上其他姑娘出阁大。其他姑娘出嫁都是牛拉板车迎亲,讲究点也是四人抬的一顶小轿子。梅儿出嫁,迎亲是正儿八经八抬大轿,锣鼓唢呐开道,从高家村抬到范村,可谓高家村嫁女最风光的,让她和桂婶一家挣足脸面。未出阁的姑娘满眼艳羡。

三日回门,高暖正从乡集回来,路上碰见。

范郎赶车,梅儿坐在牛车上,一身新衣,粉面桃腮,阳光照在身上,衬得人更娇艳几分。梅儿见到他们姐弟三人,笑颜如花,“暖妹妹买的什么?重不重?要不要放车上来?”手拍着板车上空着的位置。

高暖笑着道谢,“谢梅儿姐,不重,不麻烦了。”

范郎见俞慎思还是小娃娃,比他的小舅子还小一些,客气道:“幺弟上车吧,距离高家村还有二里路呢!”

俞慎思知晓高暖不太喜欢梅儿,笑着道:“谢谢,不累。”

范郎准备驾车赶快些,梅儿叫住范郎,说和高暖想多说说话,就二里路不着急,慢慢走。

她和高暖能有什么话说,两人本来就不亲近,见面就找高暖茬,看她不甚顺眼。所谓说话,不过是在高暖面前摆摆姿态。

一个光鲜亮丽悠闲地坐在车上,一个一身泛旧素衣和弟弟抬着篮子走在地上,鲜明对比。路上往来经过的人看着两个年纪差不多的姑娘,难免比较起来。

梅儿容貌比高暖逊色些,但今日新妇回门,淡扫蛾眉,鲜艳衣衫相衬更娇媚。若细看就不难发现,梅儿之美在于皮囊,高暖之美不仅是皮囊,更是那从内而外透着坚毅与从容的气质。只是行人匆匆一眼,自然而然更关注艳丽之色,显得高暖没了光彩。

坐在车上,又显得高对方一头。

高暖心知肚明,她对梅儿的做法心中不悦,不是因为梅儿想压她一头,她不屑与梅儿计较这些。他不高兴是因为她如今守孝,梅儿一个新妇穿红戴绿在她面前谈笑风生,故意挑衅,犯了她的忌讳。

她朝梅儿打量几眼,笑问:“梅儿姐帕子上绣的是什么?”

梅儿低头看了眼,颇为自喜,这是她出嫁前自己亲手绣的。她也不知叫什么花,以前没见过,在一本花谱上瞧见,花大而美。几位姐妹都夸她绣得极好,针线比高暖还好,让她好生出了口气。

见高暖感兴趣,当她是自惭形秽,心中自得。她将帕子故意展开让高暖看仔细,“与你比绣得如何?”

梅儿用的是鹅黄色绣线和金色绣线绣的花瓣花蕊,故意掩去花本色,图个吉利,但是花叶花型还是分辨出来。

高暖笑了下,“梅儿姐绣技一直是姐妹中最好的,这幅帕子上的花绣技更胜一筹,只是……梅儿姐不知道昙花又名韦陀花,是不祥之花吗?”

听到不祥二字,梅儿脸色陡变,斥道:“你胡说什么?什么昙花,韦陀花!”

高暖不紧不慢道:“范郎读书多,想来是知晓昙花的,知晓韦陀花名由来。”

范郎回头看了眼媳妇手中的绣帕,一簇绿叶中果然是一朵昙花。他不禁眉头皱了皱,昙花一现,本就寓意短命,韦陀花更是暗喻夫妻分离。他低声轻斥:“收起来!”

梅儿见范郎面色不悦,知晓高暖说的是真的,恼羞得脸蛋通红,将帕子狠狠揣进旁边包裹中,让范郎将车赶快点。

马车驶远,梅儿还在恶狠狠瞪着高暖。

自此日,虎头就不过去跟高昭学文,后来再见,人已经去范村跟范童生念书。桂婶满脸得意,说虎头读书如何如何有长进,范童生夸赞是个秀才苗子。

高暖姐弟三人也落得清静些。

*

端午前高晰又给高昭送书来,顺便告诉他,自己俯试也过了,可以和他一起备考明年院试。

上一次高晰送来的书,高昭已经研读透了。这次高晰待的时间长些,小兄弟二人一起讨论学文,还将彼此写的文章交换来看,到了下晌午高晰才回,顺便将高昭的文章带回去请夫子点评。

俞慎思坐在旁边听他们说了一晌午,又一次感受到科举这条路不好走,还只是个院试,就让他看到面前有十万大山了,他爬起身回屋里看书去。

七月二十六,俞氏忌日,高晰再过来祭拜,和他们姐弟提到远在京城的高明进。

“二伯父月初生了位小堂弟。”

姐弟三人沉默许久,高暖问:“小晖如何?”

“大伯来信没提。”怕高暖担心,又说道,“二伯父素来疼小晖,京中不比家中。京中条件优渥,他年岁小,二伯父也不会让他如你们这般为二伯母守孝,日子肯定比你们现在好的。”

高暖应了声,高明进喜欢次子,不过是因为次子出生之时,正是他秋闱高中之日,他将次子当成他的福星。如今他攀上高枝,前程似锦,还会如往日那般疼次子吗?次子学文不及长子,乖巧不及三子,高明进现下又添了幼子,可还顾及到次子?

高暖想得总是多一些,他又向高晰打听京中那边其他的消息。

高晰知晓有限,不过是听闻新的二伯母是吏部尚书幼女,模样和性情不知如何。

[1]本文参照古代守孝二十七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