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 第3章 李斯与书同文1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第3章 李斯与书同文1

作者:南风不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2 09:10:48 来源:文学城

这仙迹自现世以来多有令人费解之处,但“二世而亡”这一句清清楚楚地响在耳边,再无人能装作不懂。

嬴政面色难看,手紧紧扣住了腰间的宝剑,冰冷的铁鞘让他汹涌的热血冷静下来,他终究是个心智如磐石般坚定不移的人,沉默了许久后,他看向两侧早已吓得面色煞白、汗如出浆的众臣子,冷冷地扫视一圈道:“朕此刻还没死,不必那么着急担忧大秦的将来。”

是啊!陛下如今春秋鼎盛,此刻天机泄露,是大秦福祉,一切尚有转机!嬴政冷硬的话反倒成了众人的救命稻草,大伙儿总算从极致的晕眩与震惊中回过神来,不由躬身诺诺称是。

“蒙毅,立刻率部卒探外城可有异动。”嬴政一如往常,沉稳地下达了政令。

这仙迹虽寻常黔首百姓瞧不见,但能看见的人也不少,这六十余日以来,嬴政已经接纳了不少百家弟子、六国人士,发现他们有的是刺客、有的是游侠、有的是儒士,有的是墨家,还有些工匠,实在令满朝大臣都想不出这天上仙人降下仙机的规律究竟是什么,因此……嬴政心中总觉得不安,除了主动来咸阳的那些人,只怕还有很多不愿效忠大秦之人也能窥见这仙迹,那大秦将二世而亡的消息,若是落入六国那群唯恐天下不乱的遗民志士耳中,只怕各地起义之乱又将弹压不住了。

此事重大,蒙毅立刻领命而去。

却不过半晌又匆忙而归,蒙毅恭敬地禀告道:“陛下,除咸阳宫陛下身旁,不论内城外郭,皆无人能窥见这仙迹之真貌,下臣离开陛下数尺,仙迹便归于一片漆黑,直到下臣又回到陛下身边,仙迹才在臣眼中重新亮起。”

秦始皇这才想起这巨眼变幻之前曾说:“后续直播内容将根据历史人物的历史影响力限定投放”,原来“历史影响”与“限定投放”是这般意思。

也就是说,即便原先有些人能窥见那巨眼,却不一定能够看到如今这座小院、这位老者?

这可真是上天对他格外的眷顾。嬴政心情为之一荡。

他是大秦的天下之主,有“历史影响力”,这仙迹才肯为他泄露天机,那秦二世呢?将他大秦都灭亡的罪魁祸首,应当也称得上一声“影响”吧?嬴政心念回转,再沉声命令道:“遣人前往诸位公子公主宫殿中暗查,是否也有人能独自观阅仙迹。另外……再派遣秦吏离开咸阳往各地寻访,刺探是否还有其他人可以独自观仙迹。”

蒙毅再次领命离去。

嬴政却望着蒙毅匆匆的背影兀自沉思,他倒要看看是哪个不肖子葬送了他大秦江山!会是他的长子扶苏吗?他虽育有子女二十余人,但能得他悉心教导、亲取名讳的却仅有扶苏一人。

秦国与楚国几乎世代联姻,一个皇后所带来的背后势力不可小觑,如今天下初定,嬴政不愿壮大任何一方的势力故未曾立后,他的子女也就没有了嫡庶之分,但受西周以来所遵循的嫡长宗法制根深蒂固的影响,扶苏作为长子的分量,在嬴政心中也是截然不同的。

嬴政为扶苏取名时,倒没有想起那首打情骂俏的《诗经·郑风》,他是个冷肃务实之人,每日批阅的奏疏要以车来论数量,他最厌烦的就《诗经》中是天天你侬我侬情情爱爱的郑国诗歌,真是群吃饱了撑的的闲汉!若真的无事可做,可以去修长城啊?

扶苏出生时,他还未统一六国,吕不韦背叛他,连亲生母亲都恨不得他死……他头一回为人父,低头去看那裹在锦缎中踢手踢脚的胖小子时,只觉格外奇异。

他向来冷硬如石、冰寒如铁的心,好似被那孩子明亮洁净的眼睛一望,轻轻软了一块。

“扶苏。”他自然而然便吐出了这个名字。

在秦朝,“扶苏”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它既是兵车上坚硬的藩盾,也是树木茂盛的形容词。嬴政希望他的长子如藩盾般勇毅,也盼望、祝福他能够茁壮成长,能长成一棵能够荫蔽天下秦人的参天大树。

此时此刻,想起幼时扶苏的那双眼睛,嬴政已渐渐平静下来。

他现在不必费心安抚那些蠢蠢欲动的六国贼子,蒙毅也已前去探寻秦二世及其他“历史影响”人士的踪迹……可他的心仍旧悬在半空,他的思绪也不免又飘到那老者的叹息中来,心中困惑无比:“经商君变法,大秦律令森严、全国男丁一半为农、一半为兵,兵力强盛,扶苏若继位……”

他这个儿子资质不差,又备受臣民爱戴,名声极好,虽非开拓之君,但守成足矣,大秦怎会落得二世而亡的下场?

那巨眼仙迹中的老者自然不知他的疑虑,笑着又开口:

【孩子们都记好了吗?秦统一六国后不过十四年便灭亡,其原因纷杂,却不是必考考点,我们在此不必过多展开,大家只需要记住秦始皇的几项主要功绩: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筑万里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他结束了诸侯纷争的乱世局面,一举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王朝的政治格局,曾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有关秦始皇的功绩,让我们从“书同文”切入,一个一个来学习。】

十四年!

竟仅仅十四年!

绕是嬴政也不由惊骇得身形微晃,而许多心智不够坚定的臣子却已经惊得手脚发软、跌坐在地,甚至还有昏厥的。

李斯也跌坐在地,怔怔无语,直到他听到“书同文”三个字,又猛然昂起头,那老者正温和地对他面前的孩子们说:

【说起秦始皇的书同文政策,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便是著名的大秦鼠相——李斯。李斯年轻时仅是个抄写文书的小吏,曾在奉命清点官府米仓时,发现米仓里有很多肥硕的老鼠,那些老鼠住在大大的米仓,天天吃着吃不完的稻米,无忧无虑。他就想起了茅坑里那些肮脏凄惨的厕鼠,不禁“顾鼠自怜”,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人有尊卑,就像这老鼠一样,全看是你处在何等的环境。正是受到老鼠的启发,他辞去了庸庸碌碌的刀笔吏工作,毅然决然前往齐国求学,□□王术!发下誓愿,他日后定要做仓鼠,不做厕鼠!】

仓鼠李斯?孩子们纷纷大笑起来。

而在秦朝时空的众人听了也不遑多让,此话一出,众人纷纷从大秦灭亡的震惊中挣脱出来,有那心大的还偷偷拿眼角余光瞥了李斯一眼,只见李斯面色涨红,听到“鼠相”二字顿时被刺激得连胡须都有些颤抖。

王绾作为李斯的死对头,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捋须嘲讽道:“恭喜李廷尉啊,日后想必深受陛下信重,升任丞相了!连你的‘鼠论’也流传千古,老幼皆知,可贺!可贺!”

李斯面色铁青,却隐忍着不发一言。

【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不多,秦有李斯;汉有萧何;三国有诸葛亮;唐有房谋杜断;宋有王安石、司马光、文天祥;明有张居正。严格说来,张居正也并非相,但大伙儿公认他为“救时之相”。】

汉高祖时期,原本自斟自饮、大喇喇在未央宫中箕坐的刘邦跟着这巨眼仙迹听了一脑门有关秦始皇的陈芝麻烂谷子,都有些昏昏欲睡了,谁知忽而听见“萧何”的名字!他不由坐直了身子,扯了扯身旁吕雉的衣袖,喜道:“娥姁,总算叫乃公听见了个汉字!正如这老丈所言,萧何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良相啊!”

吕雉已年逾四旬,容颜虽老,气度却不凡,她端坐在漆案之后,闻言神色分毫不动,只默默扯回自己的袖子,淡淡提醒道:“萧相国之才举世皆知,流传青史也属常理。陛下不若宣萧相国与其他朝廷重臣进宫,同观仙迹,若仙迹再吐露我汉室箴言,也便宜问计。”

“是了是了,乃公酒醉连此事都忘了,快请孟起(萧何)、子房(张良)一同入宫觐见!”

建兴元年,十八岁的刘禅惊喜地听见了自家相父的名号,他高兴地对张皇后说:“相父之才,后世皆知!朕有相父,蜀国必无忧也!”他连忙写信正在外平叛的诸葛亮,乖巧地问候起居、汇报学业功课。

刘备死后,蜀汉国内叛乱烽烟四起,牂牁郡太守朱褒率先反叛,之后夷王高定又起兵。诸葛亮不仅外出平叛,还派了尚书郎前往吴国,希望与孙权修好,忙得是一个头两个大,但哪怕这样忙碌,他还不忘惦记刘禅的学业,希望他能尽早掌握治国本领,亲自为他抄录了《申子》、《韩非子》、《六韬》等典籍,还命张皇后督促刘禅习武。

张皇后是张飞之女,在闺阁时就能轮得起几十斤的铁锤……

而领兵在外,风餐露宿的诸葛亮也抬起头仰望天际,众将士纷纷到营房恭贺他名流千古,他却只是一笑。

比起名流千古,他更希望能完成先帝的嘱托啊……诸葛亮在心中微微一叹。

贞观年间,九月,刚刚被朝臣武将拥立为帝不久的李世民望着天空中的巨眼,听见“房谋杜断”便禁不住猜想,这恐怕说的便是他身边的房玄龄、杜如晦二位吧!上个月他刚称赞房玄龄“运筹帷幄、定社稷之功”,感叹杜如晦“洞察事理、无事不能决”,这不正合了“房谋杜断”这四个字?

还有……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了一处细节:

“秦、汉、三国、唐、宋、明……”

乾德二年夏,赵匡胤端坐在宝座上,也正与弟弟赵匡义、宰相赵普等朝臣一同观看天上仙迹,他们与其他诸多时空的帝王名臣一般,都发现了这老翁列举的朝代顺序大有深意。

“我大宋之后,是……明?可如今北有辽、西有党项各部,哪个才是明呢?”赵匡胤一时被误导,百思不得其解。

明洪武八年,处于历史下游的朱元璋正召集了太子朱标及其他所有皇子一同听仙迹说话,他对暴秦的历史毫无兴趣,本意是想看看六百年后的世道开开眼,谁知忽然听到了大明的消息,却让他无比困惑:“咱不是废了宰相嘛?怎么又冒出来一个不是宰相的宰相!”

说着便板了脸,瞪着虎目对朱标道:“标儿!莫不是你的子孙竟不尊祖训?咱以往是怎么教导你们这些龟儿的,你们以后当了爹也不得放纵儿孙!否则祸患岂不在眼前?你看看!都要用上‘救时之相’了!这世道还能好吗?”

朱标:“……”他上哪儿说理去?

封了燕王但还没去就蕃的少年朱棣躲在自家太子哥哥后头,嘻嘻一笑插嘴道:“爹,您不是夸下海口要亲自教导雄英大侄子么,那若是将来子孙不肖,这也不能怪大哥啊!”

话音未落,脑门就被砸了只明黄色的靴子。

“好你个龟儿!有这闲工夫多嘴,不如明儿就给咱滚去北平吃沙!”

头戴朝冠身穿朝服的……金丝熊李斯大人,哈哈,还怪可爱的。

P:查了“扶苏”一词,在秦朝的使用还挺普遍的,是个常用词汇,有三种意思:

1.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词,就是香草佳木、枝繁叶茂之意。

2.古代战车上的藩盾。

3.有扶正、端正之意。

嗯……按照词汇本意来看,始皇大大很可能就是单纯希望孩子壮壮地长大。

所以我不负责任地猜测,扶苏的名字来源可能与《诗经·郑风》的那个“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无关,郑风那首诗,讲的是男女约会时女子对男子的戏谑、俏骂,很不严肃。私以为,陛下这种用严法治国、一生都不耽于儿女情长的人,不像是会推崇爱情诗的人。

或许真相应该是:

某位夫人生了始皇陛下的长子,陛下高兴地抱起大胖蛾子,用西安话说:“嗯,这娃子挺结实的,那就叫他扶(壮)苏(壮)吧!”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李斯与书同文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