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珠簪错 > 第36章 第 36 章

珠簪错 第36章 第 36 章

作者:我叫如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4 00:18:52 来源:文学城

李沉照未来得及反应,瞳孔顿时一缩,十分错愕。

荀谢任由他掌控着两张脸的距离。

他身上一股淡淡的木质香,掺杂着点儿酒的刺鼻味儿。而她身上则是素雅的果香,各种气息交织混杂,扰乱了二人的呼吸。

“......你干什么?”李沉照的声量很弱,像受惊的鹿,可她的眼底,如今已是一片澄明。

荀谢静静瞧着她。

李沉照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手按在他双膝间,隔着一层衣料,下面便是他的体肤。

从没有如此相近。

她以往只感到两心渐渐相靠,那是不必言喻的暗心欢喜之感,润物细无声。而如今,身心都坦荡地交近——

嘬——

他觌面吻近,她早就有所猜测,便把下颔微微抬起,准备迎受。然而他只是擦过她的侧脸,吻在她的耳下。

一阵冰凉柔软的触感。他的气息扑在耳下,像火烧一样。

荀谢就把脸埋在她颈窝处,说话的时候,呼吸也在那儿喷出:“好闻么?”

“不好闻。”她说得很果决。

不是她预料中的样子。

她把刚刚抬起的下颔又收回。

荀谢笑了,她能通过肌肤,感受到他的颤动,知道他在笑。

“你方才不是说,你挺喜欢酒味儿的?”荀谢淡声问。

李沉照听得此话,伸手便要把他脸推开。荀谢死死不挪位置,像贴在她身上。

李沉照说道:“你根本没有很醉,是不是?”

荀谢闭眼,把脸枕在她肩膀上,佯装很困的模样,深深打了个哈欠道:“没有,我醉了。”

李沉照窃窃笑了,荀谢没了话声,室内又复归静谧,安静得连炭火烧灼的声音都格外清晰。

当香炉里的一息残烟熄坠,李沉照又想起方才欲说却没说的话。

别长靳来了北国,她心如明镜,自然知晓是为她而来的。在她嫁来北国前,别长靳就承诺过,无论如何,都会守护在她身边。但她并不欲捆绑任何人陪在她身侧,以一个尚不明确的身份。

更何况,她知晓自己飘荡已久的心,如今落在何处。

然而她与别长靳的前事纠葛,荀谢尚不知情。如今她已决意做好齐王妃,便打算要将这段关系如实说出。

即便她与荀谢没有生情,她也断不会在有着齐王妃的这个名头之后,还和别人纠缠不清。

更何况,菩楼出了事端,别长靳又从太子府出来,她很难不将一连串的事情联想在一块——

李沉照清一清嗓,极轻地唤了一声:“荀谢?”

荀谢似答未答地嗯了一声。

“我有事想和你说。”

荀谢没声儿了。

“你还醒着吗?”

还是没回应。

李沉照在心里一叹气。

算了,今天他也不太清醒。

改日再说吧。

......

内务府早已清点过新赐给各宫的陈设数目,小至坐垫一类俱更换一新,宫人添设的人数、各宫的铺宫规格,皆集中于一册先交付坤宁宫过目审查、再呈递一本往万安宫。

然而元后离世后,宫务大多由明夫人经手,如今便只需呈递万安宫过目了。办差的人步履都相较从前更为轻快匆促,偶有的散漫之态亦一扫而空。

天际将泛起些许鱼肚白,关太伴一边麻利地穿衣戴帽,一边用余手一一拍醒身侧睡倒的徒弟。

入宫必经的京城大道上快驰着一列马车,整齐有序。四周百姓,连同卖花婆和赶跑堂的皆纷纷侧目而视,尤其年青簪花的女子,眼中艳羡之色流露其外。

车夫只顾快马加鞭穿过拥挤的人群,朝着东偏门奔去。实则他们也紧张忐忑,生怕途中出现意外或问题,耽误进宫,因而一路无不是怀揣十二万分的小心。关大伴眯着双眼,依稀见远处渐近的马车,于是连忙扣正巧士冠,一甩拂尘清嗓厉声道:“一会儿都给我仔细着办差,知道么?这里头坐的,说不定就是之后的太子妃,我看你们哪个胆敢怠慢,不认真……”

太监的队伍很快在宫门外罗列开,间或有领物捧俸的红绿宫女经过,总要停下脚步,抱稳怀中漆盘,偷偷看上两眼门外仗势,心里不由感慨:不知又是哪个可怜见儿的,要被赐给太子做正室呢?

太子三年前就已娶妻立家,所娶之人也是名门望族中的大家闺秀,行举娴淑,自幼便是按照皇子妃的规矩来教养的。国君为给太子娶妻,特地设宴款待大臣,并允准其亲眷入席一同用膳,可谓莫大的恩宠。

闺门琼英,大多都想嫁入太子府,日后身正后位,母仪天下,光耀门楣。

太子的元妻说话软和,秉性温良,不知心计。嫁入太子府后,不仅未能执掌中馈,还要受尽怜水的眼色。太子对她,自没善待,只当一个闲人放在府里,病了不问,气了不管。

日渐磋磨之下,愈发形销骨立,最末意外难产,撒手人寰。

但见浮云慢涌,旭阳缓升,一缕柔和的光线倾泻在红檐朱瓦边缘。

凌霄殿内,国君难得地和颜悦色——今日是要给太子再议亲的大喜之日。

明夫人本不欲来,然而聪颖如她,却难免担心中间出现什么变故,太子此人心机深沉,她不得不替荀谢提防。

太子入内拜礼,对国君的宝座深一叩拜,复对明夫人时,则是微微鞠躬。

明夫人不甚在意,噙笑点头应了。

国君笑道:“今儿重新给你说亲,挑的是张将军的女儿,今年刚满十六。”

太子在国君这儿,向来会做表面功夫。他一味顺承国君的意思,从不忤逆,更能洞察国君执政期间的私心。国君素来不是一个绝对中正之人,而是绝对利己。他深谙此点,于是就能于国君面前颇得喜欢。

荀谢在这一点上,极其相悖。

他从来不绝对顺遂国君的意思,倘若觉得有错,便直言不讳。

太子说道:“父皇挑的人儿,又有明夫人掌眼,想来不会错。”

国君呵呵一乐:“那还得是你自个儿看过了,觉得好才行呢。这不,已经给人喊进宫里头来了,你见过了,要是觉得不错,便早日定下来。”

太子一直持以弯脖拱手的姿态不动,“承蒙父皇爱重。儿臣不孝,让父皇在婚娶这件事上费了不少心。”

他的嘴角浮起一层意味深长的笑:“儿臣是一国太子,更是诸位兄弟姊妹的长兄,便要做起表率,为各位兄弟姊妹着想。因此,有一事,儿臣不得不提——”

明夫人仿佛预料到什么一般,笑容不再和煦。

“什么事?”国君答道。

太子道:“如今儿臣已经第二次议亲了,可二弟尚还只有一房正室。”

明夫人冷冷地向下扫一眼,毫不避讳。

国君显然不欲多为荀谢费心,只是懒散回说:“他刚成婚几月,再搁置一段时间也不迟。”

太子又道:“如今二弟也上朝任事了,合该像样起来了。况且父皇如此为儿臣着想,儿臣自然知道,是父皇疼爱子嗣,乃仁父之道。可外头倘若非议不断,讲一些顾此失彼的言论,没得损了父皇清誉,到时候就是儿臣们的过错了。”

国君看向明夫人:“夫人如何想?”

明夫人从不在国君面前显示出她待荀谢的那份真心,她知晓国君对荀谢心有芥蒂,更是明白倘若她表现出与荀谢一心,那么自然平白招致忌惮。

“老大说的在理,可如今老二刚燕尔新婚,总要二人相处一段时日,培养好感情,再论妾室的事。”

太子显然早就打过无数腹稿,措辞也十分完备:“儿臣也是这个意思。要留一段时间给二弟和二弟妹养足感情,再去谈论娶妾的事。”

“但也没什么妨碍,可以先相看起来,把事定下来,也算是给外头和二弟一个周全的交代。”

国君思忖半晌,后微微点头:“不过你二弟——”

“儿臣此前在外任官时,结交了一户人家。他们是商贾人家,有个大女儿,现在正是适宜婚配的年龄。”

“娶个商贾的女儿?”国君微微皱眉。

纵使他不喜荀谢,也不肯为他劳费什么心思,可士农工商,其中从商者,在北国已算很不入流,到底不太体面。

明夫人自然知道太子的算盘:将他熟络之人的女儿嫁入齐王府中,方便里外通报,供他日后谋事。

“先前你说,倘若不给老二娶妾,难免外头会有非议。如今要他娶一介商贾之女,便不怕外头非议了么?”

太子笑对明夫人,“夫人听我说完——她的长兄,今年刚参与科举,是文举的探花,人虽年轻,想来日后前途可挣,未来是一片明亮的。”

国君道:“哦——倒有那么点印象。”

明夫人见国君的话势愈来愈偏向太子,便婉转阻绝:“殿下要给老二议亲,可问过我了么?”

她扬起眉,仍如旧年岁月里张扬:“我可是老二的生身母亲,如今殿下只听老大的,却也不过问我这个为人母的意见了。”

当年的秘辛,是国君不愿提起的旧事。纵使外头人都知道,却没一个敢在他面前提起荀谢的身世。因此,明夫人在他面前,也认准了自个儿是荀谢生母的身份。

国君偏头看她:“夫人有何高见?”

“高见不敢当。”明夫人轻轻一笑,视线落放在太子的头冠上,又下落至他肩处,忽高忽低的,“见解倒是真有。”

“如若真要议亲,双喜临门才算好事。太子既娶了正室,不妨就势将妾室也一并添了。”

这话一出,国君自然是认可的。

他的储君,未来皇位的继承人,自然里里外外都要十足的体面周全。

太子见明夫人把话茬引开,又落到自己身上,不禁于心底冷笑一声:这明夫人,当真是八面玲珑。

他并不示弱:“夫人与父皇为我思虑周全,儿臣自没有不领情的道理。倘若这样行事,那么二弟的婚事也可以同日操办了,如此便是三喜。”

“父皇如何想呢?”

国君陷入一阵沉思,半晌都没吱声。良久后,他才如梦初醒般地:“今儿是给你议亲的日子,娶妾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今日的重点不在这上头,可以暂且搁置不议,日后再论。”

“行了,一会儿她就到了,你去偏殿拾掇拾掇,到时候一道用个午膳。”

......

话虽如此,这日之后,便有齐王将要娶妾的消息不胫而走了。

别长靳因那张店契上名讳的缘故,心中总有一块大石头沉坠着。这么些日子里,便觉得十分难熬。他极想找到李沉照,问一问事情缘由,可倘若真这么问了,那便是告诉她:菩楼的事情,与他相关。

不然,他是如何拿到店契的呢?

不能如此。

可是他仍为那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字眼,十几笔撇捺而彻夜辗转反侧。

他在街上随心地漫逛,无甚目的,却还是荡到了菩楼这一条街下。

几个挑着担子卖白切羊羔肉的挑夫,蹲在地上歇息。只听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你听说没,太子要娶新的太子妃了,齐王也要纳妾咯!”

“齐王不是刚和大岐那公主成婚几个月么?”

“是啊。”

“这才几个月,那到底是一国的公主,身份比旁人尊贵,她也肯受这委屈?”

“哎呦,这齐王妃的位置,还是她自个讨来的呢!一开始可没想要她,据说是她自己出来接了咱们使者的礼,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要嫁来当齐王妃。”

“......那还真不体面。”

“是啊!况且据说齐王是个薄幸之人,性格也寡淡,不好相与的!你说要是真娶了美妾回来——”

这些闲言碎语,一字不落地递送至别长靳的耳中。

这才不过几月,他便要娶妾室?

通过那亲昵的小满二字,他早便猜想二人已生了感情,却没意料到,齐王这便要娶妾室。

未免太早了——

难道他真是薄幸负心之人,得了李沉照的心后,又想着别处?

菩楼旁的槐树长势颇猛,已经高过三楼,枝丫延伸至楼阁的窗外。

昨夜荀谢就枕在她肩头沉睡了,李沉照生怕惊扰到他,愣是坐在那儿许久也不动弹。后半夜他才醒过来,李沉照的肩膀都已僵硬发酸了,她刚要张口怨怼两句,怎么就这么睡着了,连一句话也没有。

可荀谢跟失了魂一样,自个儿摇摇晃晃地跌到床上去,没出多久,又睡着了。

李沉照想他的确是太累了。

早早地便要去上值,还要为菩楼的事操心。

难得有休憩的时候。

她没睡好,眼下便有些犯困,于是移窗,让风扑进来,好消散困意。窗外的枝丫如今险些就要横入窗里,她闲闲地往下一瞧,还不及细看,就瞥见了一道格外眼熟的身影。

是别长靳。

她看见别长靳毫不动弹,只身立于纷扰的人群中,如流水般的行人匆匆走过,他还是站在原地。

许久之后,他终于挪动步子,绕过人群和挑夫,朝前走去。

李沉照本想叫住他,择日不如撞日,把事彻底说清。

她定睛一看——

他不是往别处去,而是往菩楼里来了。

她转过身,离开窗前,向阁间外喊道:“净玉。”

净玉依旧在外头守着:“奴婢在,怎么了?”

“去收拾一个阁间出来,附近四处没有人的。”

“您要见谁么?”

李沉照在出门前微一停步:“嗯,我要见靳哥哥。”

“刚才我在窗口看见,他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