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 第5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5)

群臣本都装作低头思索,或与旁人交谈,怕皇帝因为被说普信而生气,拿他们撒气。没想到,皇帝竟然露出了笑容。一时之间,群臣更加疯狂地交流和使眼色了,拼命互相询问:这是怎么回事!皇帝是个什么意思啊!

【不说逆天的朱元璋,他能赶得上他曾爷爷朱棣的一半,瓦剌也不会有这次入侵。】

听到天幕紧接着又夸朱棣,朱元璋心中一震,老四在打仗上,是有几分能耐的,但听天幕的意思,好像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那朱棣到底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

他努力回忆了一下,竟然发现,朱祁镇对自己的曾爷爷也了解不多,只知道朱棣御驾亲征了几次,蒙古势力听到朱棣的名字就怕,顿时有点气闷,真是不肖孙!

许多大臣听见此话,也纷纷点头应和,甚至有人高声道:“太宗在时,瓦剌人屁都不敢放一个!”引得众臣响应无数。

像英国公张辅这样的老臣,就是跟着太宗朱棣打过天下的,更能深感其中的差距。几位老臣不约而同在心中腹诽:不说比肩太宗,能比得上他爸朱瞻基,也不至于如此。斗蛐蛐儿,总比宠信宦官,偏听偏信好得多吧,蛐蛐儿又不会对国家政事指手画脚。

朱元璋听到大臣们的议论,心中宽慰又高兴,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事儿,在皇家可不多见呐,老四朱棣给自己、给老朱家长脸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遥望遥远的天际,心道:皇后啊,上天待我还算不薄,虽然把你和太子都带走了,可还是给咱留了个能干活的老四呢!若我能回去,一定手把手把老四带上道儿,就能安心去找你们啦!

【话说回来,朱祁镇吃了王振的洗脑包,变得普通又自信。可群臣们不傻,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竭力劝谏,兵部尚书邝埜、兵部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①可心比天高,实为草包的朱祁镇觉得,是朝臣不了解自己,王振说自己行,自己肯定行!而且,男人怎么能说不自己不行呢?】

最后那句,语气实在是促狭,李世民、赵匡胤忍不住乐出了声,刘彻干脆放声大笑;玄烨也呵呵地笑了,显然颇为赞同天幕的戏谑之语;连本来满脸严肃的嬴政,也翘了翘嘴角。

只有朱元璋完全笑不出来,只想打人,刚刚还因为朱棣被夸赞,而昂扬的心情,立马就掉了下去,无名怒火涌了上来。

而且,太监说皇帝行,这话怎么怪怪的?朱元璋越想越气,喝了两口茶,都没能缓下来。

【而且朱祁镇不听劝也就算了,他还特别着急。七月十五下御驾亲征诏书,十七就出发了。两天时间!够干什么!?连《孙子兵法》都明明白白地写了: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意思是,未开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没开战而估算取胜把握小的,是因为取胜的条件少。一句话:要打仗,你得先提前做好准备。朱祁镇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没办法,谁叫他的私人陪读老师,是个进士都考不上的太监呢?】

这箭拐了个弯,还是扎在了王振的膝盖上

去了内廷的王振,还是躲不开天幕的公麦骂人。

王振本已怒意汹涌,看到两个跟着自己的内侍,嘴角似乎有若有若无的笑意,心中顿时涌出一股铺天怒火,直接用力朝着两个小内侍的膝盖弯踹过去:“笑什么笑!笑什么笑!哪轮得到你们看老子的笑话!?”

两个小内侍没防备,“噗通”一声,膝盖重重地砸在青石砖的地板上,发出“咯嘣”的声音,似乎是骨头裂了。

看到小内侍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抱着膝盖,都不敢倒下,只瑟瑟发抖地求饶:“公公饶命!公公饶命!”王振才感觉略微出了一口气。

“滚!换两个人来!”王振怒吼道,两个小内侍顾不上膝盖疼痛,连滚带爬地跑走了。

看到他们狼狈不堪的样子,王振露出畅快的笑容。

可王振一想到,天幕对自己满满的恶意,对自己嘲弄有加,见缝插针地骂自己;’一想到,在乾清宫前,那些文武大臣会肆意嘲弄笑话自己,他笑容就猛地一收,变得阴鸷起来,刚到门口的小内侍,被他那变脸的功夫吓一跳,差点就直接转身逃跑了。

如王振所想,大臣们也笑了起来,特别是邝埜、于谦、李时勉等这类和他不对付的,笑得格外大声,甚至还盛赞天幕中的女子,属实是伶牙俐齿。

大臣们笑得出来,朱元璋却笑不出来,反而是怒火一丛一丛的:这样的草包,竟然是继承了明朝大统的皇帝!

朱元璋心里计较:将朱棣带在身边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让他好生教导后面的皇子!延请名师,就是重中之重!不然才过了四五代,不到百年,大明江山就危了!

【在不知道瓦剌军主力方向的情况下,朱祁镇诏令军队集结,两天就带着文武大臣上百名,大军五十万,从北京出发西进。军队的粮草、武器、铠甲、将领的赋职、士兵的作战心理等等,都没个准备,上下一片混乱。史载:“命下,二日即行。事出仓卒,举朝震骇,明日驾出。总兵官以下,亦弗预知,军士具无备,文武大臣,皆匆匆失措而随之,天时人事极不顺。”②这给人感觉,朱祁镇不是去打仗否认,而是兴匆匆去春游或野营的。】

到此时,不仅朱元璋已经脸色极为难看,大臣们也笑不出来了。

天幕的话,完全说中了这几天的态势,皇帝一意孤行要御驾亲征,群臣们竭力劝谏,但皇帝就是一副“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的样子。而且大臣们觉得最恐怖的是,后面带着五十万大军,两天就匆匆出征的事,是他们的皇帝干得出来的!

①“力言六师,不可轻出”出自《明会要》

②“命下,二日即行。事出仓卒,举朝震骇,明日驾出。总兵官以下,亦弗预知,军士具无备,文武大臣,皆匆匆失措而随之,天时人事极不顺。”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