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朱颜酡 > 第1章 第 1 章

朱颜酡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沉默的戏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9 12:14:31 来源:文学城

白露将至,连日来天气阴郁,云也黏腻,一朵并着一朵,与夏雨缠绵,惊雷一过,雨水倾盆而落,白鸽城似陷落雨中,街市淌成了小溪河。

苏晚辞举步艰难,袍摆已经湿透,脏得乌漆嘛黑,费尽了力气,方穿过小巷,踩着潮湿的青石,去往城南萧家。

油纸伞在风里折了筋骨,歪歪斜斜举过头顶,肩头尽湿,发丝也散乱,苏晚辞不知该如何是好,他今日来送请柬,现下如此狼狈,怎可与人相见。

门房躲在屋檐下,倒是一眼瞧见了他,连忙撑起油纸伞,仓惶冲进雨里,将淋成落汤鸡的苏晚辞罩在伞下。

“苏公子,您怎么来了。”

苏晚辞见他立在伞外,便将伞柄往外推,欲将门房罩进伞内,门房却是吓了一跳,手一抖,油纸伞险些脱了手,又极快回过神来,握紧伞柄,劝道:“赶紧进去吧。”

苏晚辞心中揣测,他与李常佑定了亲,是李家未过门的赤子,门房兴许是避忌。

两人迎着风雨跨过潺潺水塘,待去了屋檐下,门房将纸伞收起来,掌心捋面,拭了满手的水,恭敬道:“苏公子稍等片刻,奴才先去禀报。”

苏晚辞便站在檐下甩水,浑身已经湿透,发丝都滴着水,哪里还像是什么名门少爷,倒像是哪家落水的小猫儿。

萧府的宅子由两座五进院打通,占地极广,消息禀上去,再往回传,一来一去恐要费些时辰。

苏晚辞打了个哆嗦,骨子里窜出寒意来。

未多时,那门房便匆匆跑来,屈腰道:“前院东厢有间屋子,苏公子若是不嫌弃,可去那里稍候片刻。”

“文钦这么快就知道我来了吗?”

“少爷院里正忙,一时半会儿拨不出空来。”

苏晚辞便知自己误会了。

门房又道:“苏公子里面请吧。”

萧家乃是白鸽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祖上出过贵妃,萧文钦自小娇生惯养,十多年前,母亲病逝,萧文钦更是性情大变,骄纵任性、肆意妄为,萧老爷子实在无法,便将他送去静山书院读书,不伴书童,不给银两,生生磨砺了他三年。

静山书院在深山老林中,彼时只有七岁的萧文钦骄矜不堪,连路都走不动几步,何谈逃跑,他像是被折了翅膀的小鸟,飞不出那座深山。

书院里的孩子们年岁都小,谁也不识得萧大少是谁,自然不会追捧他,见他哭得伤心,反倒笑话。

苏晚辞年长他两岁,见他可怜,帮他浆洗过衣裳,也将家里送来的吃食分给他,苏晚辞那时待他亲近,偶尔也烦他,萧文钦脾气太大了,发起狠来比谁都凶,八岁时便能将李常佑按在身下揍,那时李常佑十二岁,正是少年抽条的时候,比萧文钦高了一整个脑袋,却毫无反手之力。

从前苏晚辞性子野,不喜读书,又常胡闹,被祖母扔去了书院,旁人都觉得要吃苦,偏他喜欢山里的自在,终日带着萧文钦漫山遍野去撒欢,抓鸡逗狗,上房揭瓦,没几年两人都被家里接了回去。

下山那年苏晚辞十二岁,萧文钦十岁。

萧老太爷实在没办法,又把萧文钦扔去了皇城里,他堂兄萧鸣府上,萧鸣年长萧文钦二十余岁,任东郊军正都统,官拜二品。

萧文钦便在军营里混了七年,眼见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上月才归家。

一别七年,到底是生疏了,长大之后,苏晚辞有了念不完的心事,而萧文钦也再不是从前他的小尾巴,他们之间终是有了隔阂。

苏晚辞从回忆里抽身,跟随门房往里走,绕过影壁,穿过正院,又行至抄手游廊。

苏晚辞紧提着衣摆,仍有水滴一路蜿蜒随行,他颇为羞恼,又无计可施。

待进了房,侍女送来热水与巾帕,再沏了一壶热茶。

苏晚辞褪下湿漉漉的外衣,将请柬取出,果不其然,字迹糊成一片,与他一般狼藉。

他将请柬展开,轻搁在桌面上,继而将衣裳脱了,帕子缴了热水,拭去身上的水珠,衣裳拧干后又再穿回身上,端正坐去桌前。

*

“父亲,喝茶。”萧文钦拂起袖子,亲自为朱道柳斟茶,朱道柳是上门女婿,萧文钦随母姓。

阔别多年,萧文钦早已不是从前喜形于色的模样,容貌褪去青涩,五官越发深邃,浓眉之下,那双幽深漆黑的眼眸宛若旋涡,让朱道柳不由失神。

他本以为,萧文钦在军营里待了七年,会更加粗犷野蛮。

萧文钦垂下眼帘,不徐不疾抿了口茶,懒洋洋倚在圈椅中,架起二郎腿,再将衣摆捋平,然后抓起桌子上的十八籽串珠,漫不经心绕在指间把玩。

朱道柳轻咳一声,端起几许父亲的架子,沉声道:“你在军营里七年,也磨了些资历出来,加之你堂兄萧鸣是二品大员,若你肯留在皇城里,荐官入朝,也乃光宗耀祖之事。”

萧文钦道:“白鸽城离皇城不过半月路程,堂兄在前朝做大官,咱们在白鸽城里做生意,还未出五服,已是要避讳,若连我也去当官,咱们这萧家的生意谁来顾,但有差池,一本折子参到御前,多少人吃不了兜着走。”

这萧家的生意看似风光,每年不知要往皇城里送多少银两,皇城里的主子不是悲天悯人的菩萨,各人有各人的命,萧鸣自是当官的命,而他萧文钦便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商贾俗人。

萧文钦本不欲与他多说,他儿时便离家,与父亲向来不亲近,可见他消极落寞,又于心不忍,赘婿难当,萧文钦知他日子过得不如意。

朱道柳颇为拘谨,话锋一转又说:“你祖父择了良辰吉日,要为你办接风宴,不如让为父替你收拾打点,苏家的棉丝锦缎尤为稀罕,我这里倒有几匹,拿来给你裁衣裳。”

萧文钦颔首一笑:“有劳父亲。”

两人喝了半盏茶,侍从典墨在门口探头。

朱道柳余光瞥见,正好也坐不住了,掸掸袍子起身:“你刚回来没几日,多休息,我还得去趟铺子里。”

“外头下雨,父亲晚些再去吧。”萧文钦送他到院门口,吩咐侍从再送一送。

朱道柳走后,萧文钦敛起笑,问道:“何事?”

这萧家家大业大,亲戚也多,生意上又各有牵绊,他好几年没回来,日日有人来拜见,令人不堪其扰。

典墨见他面色不愉,犹豫道:“少爷,前院有客人找您。”

萧文钦躺进屏风后的长榻里,半阖着眼问道:“哪家的客人?”

“是苏家少爷,苏晚辞。”

*

苏晚辞等了许多时,也不见人来,身子略有些阴寒,喝了半壶茶,扭头看着窗外雨帘,禁不住打了个哆嗦。

门外人影闪过,苏晚辞未曾察觉,犹然望着槛窗出神,半湿的衣裳黏在身上,勾出修长的身线,肩背薄而挺拔,腰肢却纤细,忽地听见脚步声,扭过身来,美到极致的脸庞上带着一丝迷茫,待看清来人,即刻站起身来,笑眯眯喊道:“文钦,你来了。”

萧文钦脚步一顿,直耿耿僵在原地,干涩的咽喉来回滑动,眼波荡了几回,视线无处安放,呼吸也乱了,他走近几步,摸了摸苏晚辞微微湿润的头发,蹙眉道:“怎么淋湿了?”

苏晚辞道:“来时路上不下雨,谁知顷刻就下大了。”

萧文钦握着他的手臂,引他坐回桌前,冲门外喊道:“拿身干净的衣裳过来。”

苏晚辞忙道:“不用了,我待会儿就回去了。”

“与我客气什么?”萧文钦笑说,“今日怎么有空来看我?”

苏晚辞替他斟了杯茶,然后将请柬递给他:“我今日是来送请柬的。”

萧文钦饮茶的动作一顿,茶盏放回桌上,指腹抹过唇角,蹭去一滴茶渍。

“什么柬子?”

苏晚辞道:“这是我爹寿辰的柬子,想请你来家里吃顿饭。”

萧文钦晃了晃神,笑道:“原来是伯父寿辰到了。”

苏晚辞拘谨道:“我爹四十岁整寿,你若是有空,请务必赏脸。”

“你亲自来请我,我一定去,过几日我府里也要办接风宴。”萧文钦笑道,“我派马车去接你,你别傻乎乎从城东走到城南。”

“接风宴?”苏晚辞嘴巴一抿,眼睫轻轻颤了几下,欲言又止看着萧文钦。

从前他就不喜欢这些人情世故,更喜欢街头巷尾溜达,或是去深山里采风,萧文钦最是知道他,如今看着是斯文了,骨子里的散漫犹在。

果不其然,苏晚辞抿一口茶,说道:“我那日有事走不开。”

萧文钦:“我还没与你说是哪日。”

苏晚辞一怔,旋即露出些讨好的笑容来。

萧文钦见他笑得可爱,心尖发颤,无奈松口:“不来也可,但你得单独为我接风洗尘。”

苏晚辞忙不迭点头答应。

“怎么不见送些糕点过来,太不懂规矩了。”萧文钦捧起他的脸,亲热地说,“你稍等一会儿,我让人送些酒菜过来,你我小饮几杯。”

指腹下的皮肤温热嫩滑,萧文钦爱不释手地摸着,眼神逐渐柔和下来。

苏晚辞微微仰起后颈,乌黑透亮的眼珠子带着几分迷离,鼻翼翕动,嗓音又沙又黏,“文钦,我与李常佑定亲了。”

萧文钦手腕一抖,指腹不自觉发力,见苏晚辞眉宇微蹙,他缓缓卸了力气,勾唇笑道:“我听说了。”

苏晚辞茫然地点点头,眼帘垂了下去。

恰逢典墨送衣裳进来,苏晚辞抱着衣裳去屏风后更衣,继而天气放晴,萧文钦派人备马车,送苏晚辞回府。

*

城西菜市街尾有一座单进院的老宅子,李常佑与父母一同住在那里,不过大多数时候,都只有他一人,他父母经营一间酒楼,早出晚归,李家从前也是富贵人家,与苏家长辈皆是旧相识,酒楼开遍了附近州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今非昔比,但供他读书不成问题。

近来雨水多,难得天晴,苏晚辞提着糕点果子去看他,顺道把请柬送去。

李常佑读书勤恳,亦有天赋,是远近驰名的才子,如今已有秀才之身。

苏晚辞是不爱读书的,他更喜欢打算盘学算术,也喜欢染丝织布,只可惜他学会了染丝,嵌丝却无法融会贯通,这门技艺可将细如蚕丝之物嵌入经纬线中,配合染丝技艺,令织物呈现出似纱非纱、似棉非棉的状态,统称为棉丝锦缎。

寻常的布先织后染,而染丝技术先染后织,如此织成的布匹颜色纷繁。

嵌丝技术更考验手法,使用的梭子乃特制,不易把握,加之蚕丝易断,需用指尖去感受织线的韧度,织物不能太紧绷,亦不能太松垮,很考验师傅的技术,没有十年八载练不出手艺。

而染丝技术更侧重染料,染料必须轻薄又易上色,如此丝线才不会走形。

苏晚辞没什么耐心练习嵌丝,倒是染丝更得他心。

大门没关,苏晚辞在门口喊了声“常佑哥哥”,然后径直走了进去。

李常佑正在院子里喂鸡,身上的袍子洗得泛白,摇椅上堆满了脏衣裳,他来不及拿去浆洗,只好穿了件旧衣。

李常佑把饲料一把洒了,露出温柔笑容:“你怎么来了?”

“我来给你送请柬,顺道看看你。”院子里有张矮桌,苏晚辞把东西放下,扭头瞅见摇椅上的衣裳,纳闷道,“那是?”

李常佑羞赧道:“连日雨天,娘亲攒了许多衣裳未浆洗,又不许我拿去洗,说什么洗衣做饭是姑娘赤子干的,叫我安心读书。”

李常佑又说:“我倒不这么认为,故而趁她不在家,偷偷拿去洗。”

苏晚辞笑笑,撩开袍子在竹椅上坐下,揭开油纸包的细绳,“常佑哥哥,过来吃糕点。”

李常佑洗干净手,慢悠悠坐去桌前,捻起一块蜜花饼咬了一口,“嗯,真是不错,哪家买的?”

“清风绸缎铺隔壁。”苏晚辞也拿一块来吃,自言自语道,“好吃。”

李常佑眼神微变,轻声问:“清风绸缎铺,是你祖母,说要给你陪嫁的那间铺子?”

苏晚辞颔首,揭开茶壶盖子,见里面有水,自己倒了一碗茶,缓声道:“铺子是给我的嫁妆,但生意还是家里的,我不过是帮着打理,年底再领一二百两赁金。”

“晚辞,我下定时聘金只给了一千两,那铺子得值好几千两吧。”李常佑心头扑扑直跳,手里的饼子忘了吃。

苏晚辞啜了一下指尖上的饼屑,笑说:“不值多少银子,又不好拿去卖,总归还是赁给家里开铺子。”

李常佑放下手里的蜜花饼,端正坐姿,含笑道:“昨日我娘还说起,待我们成婚之后,便把酒楼交给你,让你去打理,头几年,他们在旁帮衬着,等过几年,你熟悉了,便全都交给你。”

苏晚辞沉默片刻,放下没吃完的蜜花饼,低声道:“常佑哥哥,我不去你酒楼帮忙,你忘记了,我要经营绸缎铺的。”

“绸缎铺的生意轻松容易,不必费你多少工夫。”李常佑还待再说,苏晚辞却突然笑了起来。

“生意来往兴许不费工夫,但染丝的颜料却都是功夫,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有些颜色错过一季,便再也采不到了。”苏晚辞肃然道,“我如今是苏家的少爷,吃穿用度都从府里出,待我出了门,正式接手了绸缎铺,一笔一账都得算清楚,我造不出嵌丝的纺机,也没有嵌丝的本事,只能在染丝技艺上深耕。”

李常佑低垂着脑袋,似是非是地点头:“如此说来,你一年四季都得出门采风。”

苏晚辞笑说:“常佑哥哥,你读书也辛苦,不如随我一起出门,我去采集,你便赏景读书,还能顺道尝一尝各地的美食。”

李常佑淡淡道:“酒楼里什么好吃的都有,我倒也不贪嘴。”

苏晚辞见他似是动气,便不再多说,默默把余下半个饼子给吃了。

李常佑用眼角瞥他,见他闷闷不乐,轻叹一声,伸手掐他的脸,苏晚辞往边上躲了一下,急吼吼道:“你手上油!”

“还敢嫌弃我!”李常佑哼了一声,走去掬水净手。

苏晚辞望着天色道:“好似又要下雨了,我该回去了。”

李常佑手洗了一半,急忙喊住他,“晚辞!”

苏晚辞翩然回首,“怎么了?”

李常佑行至他面前,抖了抖袖子,握住他的手,情真意切道:“晚辞,过几日,我让爹娘过府,去商谈成亲的事宜。”

苏晚辞抽回手,团进袖子里,温温笑了笑,“快去洗手吧。”

“与我成亲,许是要辛苦你。”李常佑苦涩道,“我心里过意不去。”

“这有什么的,我这么大的人了,若是觉得累,自然会歇着,放心吧,我不爱干活。”苏晚辞拍拍他的胳膊,“天色不早了,我先回去,你也赶紧去洗衣裳吧。”

李常佑苦笑,与他一并往外走,行至路口,待苏晚辞步入人群,身影消失在夕阳里,他方徐徐转身,心事重重往家去。

李常佑一路低着头,临进门时,突然撞上豁口木盆,他脚步踉跄,前方纤纤细手探来,眼明手快握住他的手腕,李常佑才不至于摔倒。

站稳后,方看清来人。

女子腰侧顶一只盛满脏衣裳的圆木盆,似是要往河边去,轻薄的棉质罗裙面料稀疏,似是穿了有些年头,衣襟下胸线似丘,浅青色的束腰长裙勾勒出盈盈一握的腰肢,浓密长发松垮垮盘在脑后,过长的青色发带,伴着散乱的发尾垂下,轻柔搭在肩头。

“是乔娘子,方才多谢。”李常佑退后一步,俯首作揖。

乔娘子容貌艳而不俗,妆容恬淡,朱唇不点而红,眼梢上翘,似林中花狐,数日前方搬来附近,听闻她家姑母住在街尾,去年过世后,将家生都留给了她,恰逢乔娘子父母业已过世,老家无人依靠,便搬来白鸽城落脚。

乔娘子柔柔一笑:“李公子太客气了。”

李常佑无话找话,随口一问:“乔娘子这是往哪儿去?”

“自然是去洗衣裳。”

“说来也巧,我也得去洗衣裳了。”

乔娘子美眸一抬,露出几分惊讶,旋即道:“李公子是读书人,岂可与姑娘们一道在河边洗衣裳?说出去让人笑话。”

李常佑讪然道:“乔娘子见笑了。”

“李公子若是不嫌弃,不如将衣裳拿给我,我一并洗了。”

“使不得!”李常佑忙摆手,“万万使不得。”

“我如今刚搬来,还未找到谋生的路子,李公子若是慷慨,不如予我几文钱,旁人问起,你我便问心无愧。”乔娘子笑容坦荡。

李常佑被她猜中了心事,脸上烧起一团红,又再仔细打量起乔娘子,容貌虽艳丽,气态却从容,又喜穿青色衣裳。

李常佑不由就想起了苏晚辞,从前他也喜穿青衣,在静山书院读书那些年,时常漫山遍野地跑,采集各种花叶,用以试制染料。

他大抵不知自己容貌昳丽,总是玩得脏兮兮回来,漂亮的脸蛋上染满尘灰,眼眸却永远清亮澄澈,待人也善良。

回家之后,苏晚辞常穿白衣,性格也逐日沉静,可骨子里却一点也没长大,还似从前那般懵懂,听不懂一句言外之意,你瞧他柔顺,实际却肆意,从来不懂体谅他人的难处,犹然只想着各处去游玩。

李常佑把脏衣裳交给乔娘子,并给了她几文钱。

*

苏晚辞回家路上又买了些蜜饯果子,与无数行人擦肩而过,脑子里却仍是山里的树,水里的月,还有那驱散浓雾的日出。

门前院后,皆有奴才在打扫,下月底是他父亲的生辰宴,四十整寿,说起来隆重,实则没几个客人。

他爹苏姜海是个纨绔,不学无术惹人厌,偏又是长房庶子,祖母见他讨厌,连带他这个孙儿也受嫌弃。

苏晚辞在游廊上碰见桃枝,桃枝食指点向正院茶厅,说道:“少爷,萧家公子来了,正在厅里与大老爷喝茶。”

苏晚辞拖沓着步子走在长廊上,磨磨蹭蹭从台阶上下来,往茶厅去。

他身上还穿着素日里的白衣裳,东城西市逛了一整日,衣摆染了污渍,多少有些不雅观,临进门,又想回房间换身衣裳,不巧身后苏姜海喊住了他。

苏晚辞无可奈何,转身往里走。

茶厅正中央,东西两侧各置四张太师椅,苏姜海与萧文钦各坐一侧,屋门大敞,立于门外便能一目了然。

苏姜海穿着松松垮垮的袍子,用吃瓜子的手捋胡子,粘了两颗瓜子壳在胡须上。

萧文钦却不然,一袭黑色束腰锦袍,以银丝入线,绣竹叶纹,纹路随光影变幻,映射出多种色彩,腰系一条鎏金腰带,何其贵重。

见苏晚辞伫立不动,萧文钦连忙向他走去,衣摆一荡,竹叶便似活过来一般,随风摇曳。

苏晚辞心中嘀咕,从前与他在山里采花摘叶时,衣裳不知道穿的多朴素,如今倒好,生怕旁人不知道他是城中首富,穿这一身招摇来了。

“哥哥上哪儿去了,玩得一头汗。”萧文钦抬手,指腹在苏晚辞额上划过,抹走了一滴汗。

“我去李常佑家里做客,没有出汗。”苏晚辞侧头避开,绕过他往里走,“爹,我回来了。”

萧文钦背对二人,眼神倏然幽深,他微微垂首,嘴唇吮住指腹,牙齿厮磨那一块皮肤,心头怒潮褪去后,他将手垂下,掩入宽袖之内,转过身来,露出温柔笑容。

苏姜海负着手,佯怒道:“晚辞,没礼貌,如此岂是待客之道!”

萧文钦温温笑道:“无妨,我与晚辞哥哥是老朋友了,彼此亲近,自然随意些。”

苏姜海眼珠子滴溜溜转:“晚辞,你招待萧公子,爹还有事要办。”

苏晚辞沉闷点头:“我知道了。”

待人走尽,苏晚辞方说:“文钦,你还用续茶吗?”

萧文钦一怔,“你在赶我走?”

却也不是,苏晚辞无非是随口一问,闻言改口道:“你坐吧,我方才买了蜜饯,你可要尝尝?”

萧文钦这才面色如常,撩起袍子坐下,端起桌几上的茶盏,正欲喝茶,瞥见只剩半碗,又将盖子合上,悠悠搁去一遍。

心道是,这苏家的茶水比他萧家的矜贵,得省着些喝,喝完就得滚蛋!

苏晚辞立在一旁,正解油纸包的系绳,萧文钦突然别过腿,用膝盖撞他,苏晚辞侧目看去,问道:“怎么了?”

萧文钦脸色不满,含糊问道:“去李常佑家做什么?”

“去送请柬,顺道说了会儿话。”苏晚辞揭开油纸包,捻了一颗梅子,酸得皱起了脸,完全没有甜滋味。

“说什么了?”萧文钦再问。

苏晚辞纳闷道:“你问这些做什么?”

“问问罢了。”萧文钦见苏晚辞又将油纸包拢起来,皱眉道,“不是叫我吃蜜饯吗?”

苏晚辞犹豫半晌,捻了一颗递给他,“喏,吃吧。”

萧文钦沉沉地望着他的指尖,上身蓦地前倾,俯首含住了他的手指。

苏晚辞吓了一跳,连忙缩手,酸涩的梅子滑进萧文钦唇齿之间,他细细地抿着,幽幽抬起眼帘,望向苏晚辞怔愣的脸庞。

苏晚辞将手藏在身后,指尖的潮湿蹭在衣袖上,他的脸颊发烫,眼神却茫然,视线里的萧文钦俊美却陌生,是他从未见过的模样,唇角勾着戏谑的笑容,眼底却醉着柔情。

苏晚辞突然问道:“文钦,你记不记得,那时候我不爱读书,凡有机会就往山里跑,你第一回偷偷跟来,结果走了一段便走不动,非要我背。”

萧文钦脸颊讪红,抖开折扇掩面轻摇,“那是我刚去书院的时候,十年前的事情说来作甚?”

“那时候我比你高,可我背不动你,我还要去深山找红铃果,后来你就不哭了,我们牵着手走了好久,终于摘到了红铃果。”苏晚辞着急地说,“可是我们迷路了,在山里哭了好久,是掌教把我们接回去。”

萧文钦笑说:“还挨了一顿打。”

苏晚辞张了张嘴,忽然又闭上,闷闷地点头。

“为何突然提起这件事?”萧文钦笑道,“你若是得空,我们回书院住几日。”

苏晚辞说道:“我不得空,天色不早了,你赶紧回家吧。”

他把萧文钦从椅子里拽起来,推搡着往外走,萧文钦不肯走,攥紧门槛不撒手,突然一个转身,宽袖一扬,将苏晚辞搂进怀里,“你赶我作甚?”

苏晚辞惊慌失措,极力挣扎,萧文钦却死死不肯脱手,搂紧他往墙后走了几步,掩去了无人的地方。

“你赶紧回去吧,天色不早了。”苏晚辞恼羞成怒,却不敢过于声张,怕将奴才招来。

萧文钦皱着眉,眼神不悦睨着他,少顷脱开手,沉默离去。

*

苏晚辞回房间后,用一把钥匙打开朱色箱笼的锁,弯腰从里面抱出一个漆木盒子,然后坐去桌前,又用另一把钥匙,将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块蜂窝状的青色石头。

桃枝经过房门口,探进头来,好奇问道:“少爷,你拿海底青做什么?”

苏晚辞道:“你明日替我开缸,我要染一批青色的丝。”

桃枝轻声道:“海底青贵重,多少银子才能得这小一块,少爷莫不是要染丝织布,送给大老爷当生辰礼吧?”

苏晚辞笑看她一眼,没作回答,少顷,他方说道:“南海州的蝶雾蓝、长明州的千山雪、稻香州的杏子黄、山海州的鹰羽褐,还有瑶湖州的海底青,往后我亲自去采集这些颜色,不怕没有好看的染料用。”

桃枝咧嘴一笑:“还有西域才有的红铃果,能染出世间最好看的酡色。”

苏晚辞呼吸一窒,旋即又笑起,“你说得对,还有西域的红铃果。”

那一日,他们摘了一捧山楂,还挨了一顿打,他抱着山楂哭了整宿,萧文钦答应会陪他去西域,摘真正的红铃果。

桃枝突然回过神,忙道:“少爷,沐浴的水烧好了。”

“就去。”苏晚辞不曾抬头。

桃枝凝向苏晚辞的眉眼,几欲说话,又把嘴闭了回去。

苏晚辞笑问:“怎么了?”

桃枝蹙着柳眉,问道:“少爷,您若是去李家,可是把我一起带去?”

苏晚辞笑而不语,把漆木盒子收回箱笼里,方徐徐说道:“傻丫头,去了李家,那是要洗衣裳的。”

桃枝不明所以,把袖子往上纵,“洗衣裳就洗衣裳呗,我有的是力气!”

苏晚辞苦笑摇头。

开新文啦~前几章铺线,攻受视角都多,后面正常受视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