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主母日常 > 第17章 还记得你这个妹妹吗

主母日常 第17章 还记得你这个妹妹吗

作者:山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4 01:55:10 来源:文学城

“祖母,不是母亲的错。”李博翰睁开双眼,挣扎着就要坐起来。

老太太上前道:“好孩子,祖母没有怪你娘,你快躺下休息。”

董玉婷道:“你祖母才不会怪我呢,你现在最要紧的事儿就是养好身体,知道吗?”

李博翰轻轻嗯了一声,虚弱的道:“我想喝水。”

王妈妈眼疾手快,一个步子迈过去,给李博翰倒了杯清水:“这水温热的,公子快喝吧。”

李博翰道:“谢谢王妈妈。”

“哎呦老太太,您看您孙子可真是好。”王妈妈拍了拍手掌,恭维着说。

老太太就喜欢别人夸她儿子,夸她孙子,脸色这才稍微放晴,不过在看到董玉婷的时候,仍旧没有好脸色。

董玉婷郁闷的想到:明明前些日子相处的还算不错,难道都是装的?

见李博翰清醒过来说话,董玉婷到底没那么担心了,这才观察老太太身边的妇人和女孩。

妇人大概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而女孩儿则是七八岁的年纪,脸上洋溢着天真与活泼。

董玉婷搜寻了记忆,记起她们是谁。

这位妇人是老太太唯一的女儿,在家时就很受老太太的喜爱,给她挑夫家的时候,老太太更是都不满意,换了好几个说亲的媒人,硬是让李瑾华在家拖了两年。

最后老太太选了正三品大理寺卿的儿子。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老太太精心选来的女婿,却因其父陷入一场冤假错案而一家被贬到了偏僻的芜州,每每想起这件事,老太太都自责的吃不下饭。

如果当初她选的女婿不是这个人,李瑾华就不会跟着去那么穷苦的地方。

而这个女孩儿,也不是李瑾华的女儿,而是她小叔子的女儿。

她那个小叔子的妻子生下女儿后没多久便撒手离去,小叔子从此郁郁寡欢,生了场重病,落下病根,被贬去芜州的途中,小叔子也撒手人寰,以后他的女儿就一直由李瑾华管着。

柳婉清一双眼睛灵动的看着躺在床上的李博翰,自她上次来李家已经过了几年,但那时她家中尚未被贬,这次却不一样了。

她想起那些曾经来她家打秋风的穷亲戚,进了门就磕头讨好的笑,下人们守规矩不敢明面慢待,可流露出的眼神让她记忆犹新。

仿佛那些眼神在看着此时的自己。

柳婉清脸色沉了沉,莫名的烦躁起来。

李瑾华笑说:“翰哥儿,这是你婉晴妹妹,可还记得,她前几年来过府里一次。”

李博翰看着她的面孔,点了点头:“记得。”

董玉婷心里念着“婉清”两个字,总觉得有些熟悉。

老太太摸着李博睿的头道:“你把婉清带来,怎么不把阳哥儿和耀哥儿也给带来,把他们带来,也能和睿哥玩一阵。”

“阳哥儿今年就要秋闱,在家温习功课,怎好带他过来。等他过了秋闱,春闱来京城的时候,再让他来拜见您。”李瑾华解释道,“耀哥儿还小,路途奔波辛苦,等他再大些我就带他来。”

她公公那事不过是受了牵连,虽然被贬,却好在没禁止家中子孙入仕,不然柳家没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老太太还是有些不满,但也不能让她此时回去带两个外孙回来。

李瑾华道:“母亲,我们回去吧,翰哥儿需要休息呢。”

老太太站起身:“睿哥和祖母一块儿回去吧。”

面对董玉婷时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你要是照顾不好翰哥儿,就把他送到我那里来。”

李博睿坚定的摇头:“不,我要在这里陪哥哥。”

“睿哥儿关心兄长,耀哥儿要是有睿哥儿一半懂事就好了。”

老太太瞪了李瑾华一眼:“耀哥儿比睿哥儿还小一岁呢,哪里懂这些。”

王妈妈留在了这里,去院外警醒丫鬟小厮,让自己带来的丫鬟去熬煮汤药。

董玉婷掖了掖李博翰身上的被子,说道:“头疼吗?等会儿喝了药再睡。”

“不疼。”李博翰满脸自责,“让母亲费心了。”

“胡说什么呢,我是你娘,还有什么费心一说。我知道你勤勉好学,可也要注意身体才行,你看累倒了,有半个月的时间不能学,所以还不如每天学的有计划,回头我们一起制定一个计划表,你按照上面的时间来学习。”

“母亲,什么是计划表?”

董玉婷耐心的给他解释:“就是把一天时间分成几个小部分,比如早上醒来,我们先去院子里散步,随后吃早饭、上课,吃中午饭,午休,温习功课,把一天中要做的事情写下来,严格执行,这个就叫做计划。”

李博翰眨了眨眼睛,被子里的手指画着圆圈:“好。”

李博睿央求道:“我也要写计划表,母亲,我也要!”

“好好好,你们三个人都有。”

董玉婷看着李博翰服了药,这才带着李念瑶和李博睿放轻脚步离开屋子。

院中王妈妈等一众下人站在外头,除了王妈妈之外,各个像霜打了的茄子似的,似乎被王妈妈教训了一遍。

王妈妈站在最前面,背挺得老直。

董玉婷道:“木莲,你和王妈妈这几天辛苦一些,照顾好翰哥儿,别让下人吵着他了。”

站在第二排的木莲上前,恭敬道:“是,夫人。”

“王妈妈,翰哥儿就麻烦你和木莲了。”董玉婷转头道。

“夫人放心,我和木莲保证把翰哥儿照顾好。”王妈妈再不满,也只能听董玉婷的。

老太太的意思是让她接管木莲的事务,董玉婷的意思却是她俩平级,想越过木莲是不可能的事。

木莲展现出一抹微笑,低声道:“妈妈是老太太身边的得意人,许多事想必比我懂,还望妈妈多多教导。”

王妈妈牵过她的手:“什么教导不教导的,也就是多吃了几年饭,才有了那个资历。你以前是夫人身边的人,有夫人调教,怎会需要我教导呢。”

木莲笑而不语。

她说起这个,本就是想提醒王妈妈自己曾是夫人身边丫鬟的事儿。

董玉婷回了吟风院,让李博睿和李念瑶回去了。

“秋荷,你去让丘小石去打听一下,这个梨园班,一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辰庆典都唱什么戏?让他问清楚了。”董玉婷给了她一个荷包,“这银子先去拿给他使。”

秋荷接过,记下董玉婷交代的,便出门去找丘小石去。

“春月,我睡一会儿,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就先别叫我了,等我醒了再说。”

春月点点头,轻手轻脚的走了出去,让在院子里打扫的小丫鬟离屋子远些,别吵到了夫人。

-

武烈王府。

杨曼柔小心翼翼的给武烈王妃倒了一杯茶,偷觑了一眼她的脸色,轻轻笑道:“王妃怎么如此动怒?”

“我为什么动怒你不明白吗?我这般给她脸面,去参加她的生辰宴,竟然处处帮李家说话。”武烈王妃的指甲在桌子上磨出难听刺耳的声音,“昭信王一定是投靠了永明王,不然不会这样对李家的那几个夫人那么好。”

她冷冷嗤笑了一声:“要不是为了昭信王的母族,我怎么会去她夫人的生辰,可惜啊,是个没眼光的。”

杨曼柔慢慢饮着茶,不急不缓的说:“容妃娘娘的父亲擅明哲保身,并不见得会参与这场太子之争,很可能是昭信王一意孤行。”

武烈王妃没好气道:“一意孤行又怎么样?昭信王是容妃的儿子,容妃还能不帮他?罢了,他既然愿意帮永明王,也别怪我明天让父亲参他一本。”

杨曼柔劝道:“昭信王的为人圣上知道的一清二楚,若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圣上也不会重重罚他,王妃若要出手,还是需一击毙命才好。”

“王爷让我去探昭信王妃的口风,你让我现在怎么说?”武烈王妃拽着放在窗台上花盆中的一株兰草,忧心忡忡的问。

“王妃实话实说便好,王爷想必不会太在意昭信王。”

武烈王妃将那株兰草拽的秃掉,嘴角扬了扬:“也对,昭信王那个蠢货,投靠谁又能起什么作用?若让圣上知道,恐怕还会觉得和他在一块儿的人都顽劣不堪。对了,于霜儿那事儿怎么样了?”

杨曼柔眼神闪了闪:“京兆尹大人还在查,他发现那家酒楼的老板是秦家曾经放出去的一个老仆。”

武烈王妃咬了咬牙:“二弟也真是的,找谁不好,偏偏找了山上的匪徒,结果被那匪徒摆了一道,拿了我们的钱不说,还把于霜儿给杀了,虽然伪造了遗书,但京兆尹又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来?现在我秦家可被林朗那只狗给盯上了,你回去让二弟这些天别再出来了,给我待在家里,不然就让父亲把他关禁闭。”

“老爷也没想到那匪徒会这样做,他本意是怕用咱们的人被发现,谁知那匪徒暗藏祸心,拿了我们要赎于霜儿的钱,还把她给奸杀了,听说第一个发现的裕丰伯当场就给吓晕了过去。”杨曼柔给自己丈夫辩解了两句。

提起这件事,武烈王府脸上的嘲弄之色更加浓郁:“裕丰伯那老东西,一把年纪了还花天酒地,你可别让二弟和他混在一起。”

“我知道的。”杨曼柔压低了声音,“只是今天生辰宴上,我总觉得那出戏有些奇怪,谁生辰宴要看那么一出戏,我怀疑是昭信王妃想借着这么一出戏告诉李家李凌川还平安。”

“要真是这样,那为何王爷那边还没有李凌川的消息,他的二弟三弟又为何还不回李府?说不定,这只是昭信王妃给李家的一个好意头罢了。”话虽如此,武烈王妃也起了疑心,唤来丫鬟吩咐道:“昭信王妃今儿生辰宴上请了梨园班唱了一出《鸿雁传书》,你去打听打听,梨园班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