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筑梦侦缉录 > 第3章 怀疑的种子

筑梦侦缉录 第3章 怀疑的种子

作者:无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8 20:20:08 来源:文学城

一大早被惊醒,唐施诗看时间还早,慢悠悠的洗漱完去吃早饭。

这家酒店的早餐是自助的,她远远看见戴璐和另外两个项目组的人已经在了。她拿了点麦片,也没什么胃口,就往她们那桌走过去。

戴璐很友好的跟她打招呼,“早啊,睡得还行吗?”

唐施诗指着自己的黑眼圈,说到,“酒店不错,我有点失眠,半夜才睡着。”

几个人一边吃一边聊,她老觉得哪里不对劲,感觉大家很客套,完全没有其他时候做项目的轻松自在。可能出了这种事,项目组成员状态也一般,没什么心情跟她聊吧。她草草吃了几口,又问,“璐姐,昨天我看了一下文档,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你今天什么时候有空给我讲一下嘛?”

戴璐愣了一下,又笑到,“你效率挺高啊,才一晚上就看完了。”

“也没有啦,我没全看完,想先看看风险比较大的那几项,别的不着急慢慢看,你不是还要再待半个月。”要谨言慎行啊唐施诗,她默默在心里说。

她俩约好了晚上在施诗房间聊细节,白天还是要跟客户对接以及指导其他同事的工作。中午的时候,唐施诗去楼下取大家的外卖,看到多了一份餐,也没多想就拿了上来。

她走到办公室,问了一声,“是有人点了2份吗?”

没人说话。她想了一下,也可能是客户对接人,负责订餐的同事点多了。一般他们出差,都是客户会负责食宿。有食堂跟着吃食堂,没有的话,就是客户会有人负责给大家统计订餐。难道,订餐的人还不知道文新子不在嘛。她嘀咕了一下。

下午,唐施诗把晚上要过的材料又梳理了一遍,因为没睡好,才4点多就有点犯困,她说要去楼下透透气。冬天的室内容易燥热,下去吹一下,整个人都精神。

刚出了大厅,一阵冷风吹到脖子里,她倏忽一下就清醒了。她有点无聊的看着外面抽烟的职员,他们都带着银岭集团的工牌,灰色的缎带上面,写了黄色的中英文字体logo。她戴的是访客工牌,跟正式员工的不一样,很明显看出来。抽烟的人里面,有一个往这边转头,多看了她一眼。

“嗨,你是新来的审计老师吗?”客户的很多员工都喜欢这么叫,不管你是20岁还是40岁,一律是xx老师,xx经理。

唐施诗一愣,才注意他是在叫自己。“哦,你好,我是唐施诗,昨天才来的,不用叫我老师,叫施诗就行。”

那个人笑了一下,说到,“那也是老师。”他走过来,递给她一根烟,问,“您抽烟吗?”

“不不不,不抽。”唐施诗赶忙否认。那个人也没推辞,又说,“我叫陈浩,之前一直在跟文经理对接,这几天没见他呢,都是那个戴老师找我。”

啊?唐施诗满头问号,这,这咋说啊,敢情他们还不知道。她愣在那,只能支支吾吾地说,“哦,那个,我也是一直在别的项目,说这边有点忙让我过来,我确实也没看见他。”她说完,赶紧说上面还有事,急匆匆溜了。

回到上面,她看戴璐和几个同事还在聊事情,就回到座位也没说什么。从那直到晚上,她心里都惴惴不安,总觉得到处透着诡异。她只好又去找大姚。

“咋回事,这边都不知道文新子出事了,他们还以为他在呢。咱们公司现在还能有这么大能耐,这种消息都能包住?”她没敢用公司的通讯软件,只敢发私信语音给他。

大姚回了一个“?”,过了一会儿,又回,“晚上给你打电话,现在忙。”

她只能在网页上尝试搜索了一下,发现之前公司里的动态记录里,“文新子”的名字都被抹去了,而其他地方查,也没提到任何有关银岭集团的关联新闻。厉害,厉害。唐施诗不禁感叹,更加觉得有问题。

终于挨到了晚上,她在房间等着戴璐,顺便提前看了看之前的收入审计底稿。因为银岭集团的收入大部分都来自矿区开采、筛选之后销售的粗矿,基本都是订单制。合作双方会签署框架合同,在这个框架下每次采购发送订单需求就可以。他们有一个专门的销售部门,来负责处理订单。她看底稿里有一些抽样,来自不同的公司,也都不是关联方,订单的复印件也都正常。

“你来啦!真不好意思,这么晚还要你给我讲,白天我看大家都很忙呢。”唐施诗一边开门把戴璐迎进来,一边拿了一瓶水给她。

“没事,趁我走之前把这些都交接清楚,免的后面耽误时间。”戴璐也很客气的回答。俩人也没多聊,直接就开始按照资料顺序讲起来。戴璐讲的很快,唐施诗有点跟不上,偶尔会让她停下来,仔细问。

“你说他们的销售流程,我理解一下,销售部门拿到订单之后会在系统里给厂房排单,厂房再按照不同批次的订单通知矿厂出货,那出货单一般都是在矿厂那边吗?”唐施诗问。

戴璐眼神闪了一下,很快又恢复正常,说到,“嗯对,出货单有纸质的和电子的,他们出货的时候过磅,都会在一个系统里直接录入订单批次、品种、重量和时间、车牌号等等基本信息。我们一般都是在看电子版,直接从系统里导出来的。”

唐施诗有点惊讶,“你们去过矿山那边吗?”

戴璐摇摇头,“我没去过,之前文经理和实习生去实地检查过,基本上也没有涉及到库存之类的东西,他们都是直接从矿山拉出来,过磅之后就返回出货信息在系统里,然后大货车就直接拉走了。”

“哦哦,这样子。”她也没太在意,现在大部分企业都是高度信息化的,因此很多审计数据都是从各种系统里导出,一般情况下,每年都会有IT审计的同事专门针对公司的各类信息系统进行检查,确保数据完整、真实、准确,无可厚非。唐施诗又问了几个问题,俩人偶尔停下来讨论一下,一晃时间就过去了。

眼看已经快凌晨,唐施诗赶紧说,“璐姐你困不,会不会耽误你休息,明天还得早起。”

戴璐也没跟她客气,笑着说,“先到这吧,明天有问题再继续,我还真困了哈哈。”

俩人道别之后,唐施诗才去洗漱。本来挺困的,结果洗漱完了人精神起来了,就想刷一集新出的韩剧。她歪着靠在床头,看着看着,迷迷糊糊睡过去了,手机掉在一边。

早晨一醒,唐施诗就觉得脖子疼,敢情落枕了。到了办公室,她问戴璐,“昨天咱们说的那个矿山的检查报告和底稿,还在吗?”

戴璐愣了一下,随即说,“有的有的,实习生走之前我记得让他上传到项目共享盘了,给你个地址你找下。”

施诗应了一声,点开链接,确实有很多项目资料,但是找半天就是找不到那个文件,她开始有点警惕。其实,她之所以很关心这些原始资料,还得从她之前吃过的一个大亏说起。

那本来是个小项目,一个小地产公司,账面上趴着将近2个亿的在建工程,当时她还是助理,跟着她的小组长去出差。到了公司,接待人天天带他们出去胡吃海喝,绝口没提这些在建工程的事儿。他们要求了很多次需要去实地查看,公司工程部的人总找借口,什么今天下大雨泥路不好走,或者是工地最近太热停工了,实在不行就是公司的司机都给领导们去开车了,没有空出来的人。

她的组长说,“咱们俩今天无论如何一定要去现场看看,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压根没有这个在建工程,小2亿的厂房,少说也是建的七八成了,这么多设备,都要看见才行。”

唐施诗那会儿还不知道这其中的门道,只是觉得组长真认真,太坚持原则了。对方见怎么也说不通了,只好安排了一个司机,又带了好几个没见过的同事一起,大家上了一辆7座小车。一路上气氛很紧张,因为是组长坚持要来的,就差吵起来,对方才同意,估计也是因为唐施诗他们是从这个公司的上级集团那里派下来的,不然可能早就吃闭门羹回北京了。她组长悄悄给她发信息,“一会儿要是有什么事,你直接跑。我已经跟经理说好了,定位也发了。”

“啊?不就是去实地检查,怎么这么紧张?”她有点害怕。确实,后面坐的几个穿黑衣服的大哥,在这家公司都没见过面,看着五大三粗,挺凶的。

“一会儿你等着吧。”她组长发完信息,就把手机放好,严肃的盯着外面。

过了很久,还是没有到目的地,组长问,“咱们是不是快到了?”

那个接待人笑眯眯地说,“已经到了,就是这。”

诶?唐施诗一脸蒙圈,这,这不是一片大平原吗?哪来的工程,哪有厂房的影子?她回头看组长,组长也是一脸诧异,问,“这就是咱们2个亿的在建工程?”

接待人冒了一头汗,说到,“嗯,那个,虽然地平面上没有啥,但其实,但是吧,那个地基我们都打好了,造价也很贵的,地底下全是直径一米多的钢筋水泥柱子,后续只要集团的拨款到位了,立刻就能盖起来厂房。”

“那,我们下去看看地基?”她组长顺着话问。

接待人立刻笑不出来,忙不迭地说,“你看,天这么热,审计老师穿的这么干净,下面全是泥啊土啊,就,就别看了吧。啊,是不是?”说着,后面那几个大哥也是随着附和道,是,是。

唐施诗有点紧张,她盯着组长。组长其实年纪也不大,也就二十几岁,估计工作才几年。遇到这种事情,他虽然有点慌,但是也没敢表现的太明显。对方都是一群三十好几的大汉,他俩实在太弱势了。

“那,我拍点照片吧,回去项目经理汇报,也得告诉他我们看了啥。”他组长掏出了相机。唐施诗才注意到,原来他书包里没有背电脑,背的是一个看着有点旧的单反相机。

接待人立刻尴尬了,顿了几秒只能硬着头皮说,“行,您拍吧。”

回去的路上,唐施诗的心一刻都没敢放下来。她甚至想到了会不会被抛尸荒野,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审计助理,怎么还能遇到这种事情。不过这个二级单位也太牛了吧,这么明目张胆的骗集团的拨款,还面不改色的扯谎,还地基,啥地基造价2个亿啊,真是无语。

俩人当天就赶车回了北京。就这样,还是项目经理给这边二级公司的领导打了电话,说有急事才走,不然他俩这一宿都睡不好。在火车上,唐施诗小声问,“凡哥,你白天害怕吗?我快吓死了!”

“那有什么办法,我差点觉得咱俩要交代在那个路上了。”他搓搓自己的板寸,无奈的笑了。

唐施诗也苦笑了一下,“从来没想到还能这样呢,这跟我理解的可太不一样了。”

张凡合上电脑,说到,“这有什么,我们去年去东北,省发电公司,报表上几千万的库存都是煤,结果去了现场各种测量测算,重量差了一多半,怎么都对不上。公司的总经理给我们解释,不好意思东北风大,可能刮风刮走了。这可是00年以后的中国啊,又不是80、90年代那种吃干饭的国企。要不是今天这事儿,我跟你说你信吗?”

“真的吗?你可别骗我。”唐施诗越听越有意思,催他,“还有什么有意思的,给我说说。”

“没有了,有也不能瞎说。这种事情在总部你是见不到的,但一来了地方的分支单位,什么幺蛾子都可能有。没办法,你就多长个心眼儿,关键时刻能保护自己就行了吧。”

话说回来,唐施诗找不到矿山的资料,只好说,“璐姐,这里没找到资料呢。”

戴璐头也不抬,敷衍到,“哦,那可能是他们走的时候忘记了。”

唐施诗看她态度冷冷的,又不好发作,自己刚来,还是先老老实实交接完再说。她又问,“那要不我再去一趟吧。我觉得这个是必须要的底稿,到时候没有,过不了QA那边的质检。”

她说的质检,是会计师事务所里面都会设置的一个部门,主要负责检查事务所的大小项目质量,包括项目的审计报告、审计底稿和其他必要的一些材料。行业协会每年都会抽查各个事务所的项目。如果质检不过关,轻则批评警告,严重的话甚至会涉及到违规。一般来说,大家都不愿意在这里栽跟头。

戴璐终于抬起头,笑着说,“你自己去吗?要不找两个同事跟你一起吧。”

唐施诗想了一下,说,“嗯一个实习生就行,我俩去足够了。”说完,她就去客户那边的审计办公室,想找一下对接人。

正要进门时,出来一个人,正是昨天下午在楼下吹风的时候遇到的那个陈浩。

陈浩手里拿着一沓材料,笑着说,“我正要去找你们,戴璐老师说你想看矿厂的纸质过磅单,我把复印件拿来了,原件都在矿厂那边,他们每天都要登记归档,不让拿出来看。”

唐施诗立刻笑了,说,“谢谢。我也正想找你,看看问一下你们领导,方便什么时候带我去一下矿山那边。”她说完,还特意扫了一眼办公室里,发现他们领导办公室开着门,说明人就在里面。

陈浩也注意到她的举动,很圆滑的说,“要不我带您去找我们主任,您跟他当面说,我这边随时都没问题。来,进来吧。”

那个主任看起来四十来岁,是个严肃的中年男人,正在看一堆财务报表,没顾上理会进来的人。陈浩先开口叫他,“陈主任,这位是咋们审计那边的唐经理,她想跟您沟通一下,想去矿山那边看看。”说完,陈主任抬起头来,他打量了一下唐施诗,示意她坐。陈浩见状,转身就出去了。

“小唐是吧,欢迎欢迎。哎呀我这最近太忙了,一直没来得及去跟你们聊聊。怎么,最近项目还顺利吗?有什么他们配合的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跟我说,别客气。”

唐施诗看他这一套太极打很好,绝口没搭刚才陈浩的话。她也只好先客套一番,说了一堆口是心非的话,最后还是直接问了一句,“所以,最近您有没有时间帮忙安排一下,我们想去矿山再看看。”

陈主任眼珠一转,笑眯眯的说,“上次,我记得文经理去过了呢,还带着几个你们的小同事,去看了很详细了,都做了底稿吧。”

她早知道他要这么推脱,于是也赶紧客客气气,“确实,上次感谢您支持。这不是上次还没到年末吗,都是9月份之前的,我们要出年度报告,得把原始资料的抽样时间扩大到12月份,不然到时候内部审核都过不去,也不符合我们的流程要求。”

“哦,哦,这样啊。你说的对,我想想啊。”陈主任放下手里的资料,一边用右手食指轻轻敲着桌子,一边思考。唐施诗见状,也不着急,等着他回复。

墨迹了半分钟,他好似想起来什么,对着门外叫,“陈浩啊,你过来一下。”

唐施诗心里一美,成了。

第二天,陈浩早早跟司机在酒店楼下等着。唐施诗和实习生傅一宁吃过早饭,背着包来汇合。出发之后,唐施诗本以为陈浩会很多话,因为看他平时就挺聒噪的,没想到他只是简单打了招呼,就没再多说啥。傅一宁是新来的实习生,唐施诗跟他也不熟,俩人也没什么交流,各默默地自看手机。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车程才到矿厂,唐施诗给自己打气,想起来张凡跟她说过的,多长个心眼儿,关键时刻能保护自己。

他们先围着矿厂的货堆转了一圈,然后去了过磅站。唐施诗之所以想来矿厂,其实是想看原始的过磅单。前天晚上她在看收入订单的统计数据的时候,问了戴璐这边销售业务的大概流程,觉得过磅单比出货单更重要,毕竟出货单系统里导出的,她要搞清楚,出货单上的数量和品类,是直接从过磅系统过去的,还是人工录入的,这个非常重要。

正好有一个过磅员在值班,她的工作其实特别简单,每经过一辆货车出站,车辆停在地磅上,她的电子屏上会显示一个重量信息,她手工填写一个过磅单,三联式的,司机会拿其中一联出厂,剩下的两联一张存档,一张交给矿厂办公室的统计员存档。同时,她会在系统里录入出货信息,这个不是直接从电子磅的系统导入的,是手工录的。他们走进来时,唐施诗看到小小的室内,摆了一张桌子,放着电脑等办公用品,桌上随意的散落了好几只不同品牌颜色的笔。

“也就是说,理论上,同一辆车的过磅单上的重量和出货单记录的重量应该是一致的,对吧?”

过磅员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皮肤有点黑,看着来很朴素,说话也快人快语,“一定的啦,我们每天都干这个,每过一辆车,就要录一次信息,有监控的。”她指指头上的监控摄像头。

唐施诗凭借经验大概能猜到,这摄像头几乎没啥用。她又问,“可以麻烦您,看看之前的过磅单吗?”

那位大姐看了一眼陈浩,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这个举动被唐施诗注意到,她默不作声。陈浩笑着说,“辛苦张姐,你给审计老师拿出来看看,她们要抽样检查一下,是吧?”他说完,又转头看向唐施诗。

“嗯,辛苦张姐。”唐施诗接过来12月份的一沓过磅单,然后又问到,“系统里的信息,我能核对一下吗,不好意思,我们是这个审计流程的要求,不是信不过您的意思。”

张姐这次直接爽快的同意了,准备登陆出货信息平台。唐施诗注意到一个细节,张姐在录入的时候,鼠标点到登录用户名,弹出来的下拉框里,“admin”下面还有一个用户名“ys200061”,她先点了“ys200061”,然后又取消,重新点了“admin”,然后输入密码登陆。由于她动作很快,唐施诗没看到密码,只得作罢。

确实没问题,都对得上。一个是电子磅的数,一个是录入到出货系统的,两边都是一致的数据,她点点头。

“张姐,咱们这就您一个过磅员吗?”唐施诗一边离开电脑,一边很随意的问。

“有3个,我们三班倒,就我一个那哪成呢,那不累坏了。”她笑起来也很爽快,似乎对唐施诗的“关心”很满意。

怪不得。唐施诗终于知道哪里不对劲了。如果是三班倒,那手工的过磅单肯定字迹都会不一样,甚至用的笔也都不一样。她现在看的这一沓,未免太整齐了,看上去一整周都是同一个颜色的黑色碳素笔,笔记也像同一个人。她注意那个手写单上的数字,每写到“8”的时候,都习惯在8的上半部分的左边留开口,而大部分人都是在上半部分右边开口。

她一连翻完了那一沓过磅单,心里渐渐有了点数,转头对着实习生说,“一宁,麻烦你帮我拍一下这一沓单子。哦,可以吗陈老师?”她抬起头,笑着看了一下陈浩,发现对方正盯着自己。

陈浩脸上的表情有点不太自然,正要说话,突然传来一阵电话铃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