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逐鹿 > 第3章 第二章

逐鹿 第3章 第二章

作者:斐玉夷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0 18:26:39 来源:文学城

定康三年末的时候,司徒箴回京任职。

定康四年初的时候,朝廷里多了一位疯子。

这位疯子神志清醒、思维敏捷,不见半点疯影。之所以说他疯,是因为他目无尊长、任性妄为、口无遮拦,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不守一点儿规矩。即便是定康帝和太妃,也压不住他的气焰。或者说,定康帝或者太妃在的时候,他的气焰更盛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朝廷里不仅有人叫他疯子,还有更多人,背地里叫他一声祖宗。

连皇帝都治不了的人,不是祖宗是什么。

后来有朝臣去找过钱老,想劝这位管一管疯子,结果这位笑眯眯地给自己泡了一壶茶,说道:“司徒箴啊,挺好,真性情。”

神特么真性情。

最后一位有可能管得住疯子的人也没希望了,群臣也就彻底放弃了。

疯就疯吧,能打仗就行。

-

定康四年末的时候,司徒箴坐守西北境的主州参商双州,率十万参商双城兵讨伐屡屡犯我边境的十六外族,把十六外族打得落花流水,往更西北处撤了整整六百多里,就差返回祖地了。

在十六外族卷土重来之前,整个西北境都可以和平安定,不受战乱侵扰。

定康五年初,定康帝一纸诏书,册封司徒箴为右丞兼西北部兵马统帅。

大功臣司徒箴以参商双州为大本营,集合参商双城兵组成了参商城兵营作为右丞手下的直系兵营。

参商双州分别是参州和商州,本为两州,但因距离相近、其繁荣程度不相上下,所以经常被并提,合称为参商双州。参商城兵营总部就坐落在参商两州交界上。全营上下只听右丞一人号令,是年轻的右丞握在手里的第一个实实在在的兵权。

因为司徒箴那一战,西北境安定了一年多。定康五年八月,定康帝召司徒箴回京述职。

举朝上下都想着,那个疯子要回来了。

-

定康五年,十二月。

朝堂之上。

“恕臣直言,陛下就这么把臣下扣在汴城?边塞尚且不稳,十六外族还围在西疆边上虎视眈眈盯着,陛下倒是好兴致,把臣下扣留至今。臣下已经在汴城待了将近三月了,若还安然留在汴城弃西疆百姓于不顾,便是对不起参商双周八百万人,对不起西疆两千多万百姓!”司徒箴冲着陆宸銮大发脾气。

老臣们阖目,只当听不见谁在瞎叨叨。

众所周知,司徒疯子发起疯来,逮谁咬谁,谁都拦不住。

唯有一些新入仕途的新官们,没有领略过司徒疯子的嘴刀,看不下去右丞如此斥问皇上,又看着右丞年轻,便有一位出来道:“臣以为右丞此话不妥……”

司徒箴:“不妥也憋着,轮不到你说话。”

新官:“……”

老臣们表示习惯了。

三年来,但凡司徒箴回京一趟,总要呛呛那么几十个人,谁还没被呛过呢。

这位新官涨红了脸,却仍不肯放弃,想坚持把自己的话说完:“陛下体恤右丞大人驻守边塞辛苦,正巧赶上新年将至,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陛下想留右丞大人在热闹的汴城过一个年,右丞大人也三年没有在汴城就过年了,就不想念故都的年味吗?陛下一片爱臣之心,右丞大人怎么能说陛下坐视不理边塞动荡?右丞大人留在汴城是对不起百姓,难道陛下留右丞大人过年,陛下也对不起西疆百姓吗?!”

他这么说着,胸腔里充斥着莫名的正义感与自豪感。

但是他犯了一个新官们都会犯的错误,就是妄图借定康帝的威压压住右丞相。

右丞相天不怕地不怕,皇帝都敢正面刚,更何况是这种暗戳戳的侧面类型。

只见这位右丞相眉头一皱:“难道不是吗?”

老臣们齐齐叹了一口气。

司徒箴:“无知小儿,汴城热闹,参商两州也不遑多让。”

二十三岁的新官看着年仅十九岁的右丞相:“……”

老臣们摇了摇头,这位可是大家的祖宗呢,十九岁只是表象。

座上的那位脸隐在了阴暗中,看不清神色。殿上沉寂许久,十五岁的定康帝散发出来的威压依然让人窒息,堂上众人额前渗出冷汗。

唯独司徒箴。

这样死寂的沉默维持了不知道多久。

司徒箴:“哑了?”

这句话让新官们眉头一跳,呼吸停滞,差点跪下来说祖宗求你别说话了。

老臣们也不知不觉咽了口唾沫,默默离右丞远了一些,生怕定康帝发起火来殃及无辜。

谁知定康帝却低低笑了一声。

这一笑把臣子们的腿笑软了,连司徒箴也预感不妙。

“右丞说得对,”陆宸銮开口,嗓音是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粗冷稳重,“朕也觉得,边塞动荡,而朕身为一国之君,却在汴城繁华中纸迷金醉,贪图享乐,实在有愧于西疆百姓。”

众臣:“???”

“所以朕决定和右丞一起去一趟参商双州,体会民间疾苦。边塞亦是大周沃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周的一分一毫,都需朕慎重以待。将士辛苦,百姓艰难,朕亲去慰劳抚恤。”

司徒箴:“……”

动荡个屁,艰难个毛。参商双州去年才和十六外族打完仗,把十六外族打得元气大伤,没个十年八载缓不过来,哪儿来的边塞不稳?

司徒箴又撇撇嘴。哦,从他这来的。

他这么不愿留京,倒不是针对陆宸銮。

左右丞本就分权鼎立,右丞府好不容易拿到了实权,文丞府肯定会想尽办法设绊,右丞将军久留京中,势必会引发左右丞之间的矛盾冲突。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将军右丞府的力量还不够,不适合与齐氏文丞府这么早撕破脸。

他想早点回西北。

朝堂里新老官臣也是被吓了一跳,跪了一地,齐声喊:“陛下不可!”

“大周王朝不可一日无人坐镇,更何况帝王挂帅亲征需得危急存亡之时。西北境参商双州已经安定了将近一年,陛下万不可因右丞大人一句话违背祖制啊!陛下三思!”齐氏文丞府一位官位不低的文臣痛心疾首道。

司徒箴皱起眉,这是一句试探,试探将军右丞府在皇帝眼中的分量。

光线缓缓往上移,露出陆宸銮的脸。

陆宸銮脸色很冷,蒙上了一层阴霾,语调也很冷:“挂帅亲征?你倒是好会给朕做的事定另一层意思。”

这话一出,那个文臣闭嘴了,腿开始有点让人不易察觉的发抖。

陆宸銮停顿片刻,神情不善,语调更冷了:“我看秦卿对祖制比朕熟悉,不知祖制是秦卿祖上制定的,还是朕陆家祖上制定的。”

司徒箴紧绷的肩线松了一些,陆宸銮险险避开了试探。

秦无时脸色煞白,哆哆嗦嗦道:“臣,臣……”

左丞大人齐恒瞥了一眼秦无时,站出来圆场:“自然是皇家祖上制定。秦大人口不择言,理应受罚。”

陆宸銮脸色稍霁,缓缓说道:“僭越皇家,以下犯上,理应受刑。秦大人年纪大了,受刑怕是才到一半就撒手人寰了。就罚半年俸禄吧。如有下次,自去领刑。”

秦无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颤颤巍巍道:“谢陛下不刑之恩……”

陆宸銮往下扫了一眼:“还有谁要反对吗?”

鸦雀无声。

除了那句慵懒随意的“我”。

又是熟悉的声音,群臣们倒吸一口冷气。

祖宗哎,这可是真祖宗。敢和定康帝呛话不说,还专往人怒点上凑。

没看见人差点上刑吗?!求将军你嘴下留点情吧,给自己留条后路啊!

但显然这位祖宗不打算留情。

“你一个九天皇帝,好端端的来参商这穷乡僻壤做什么?我回参商那是回家,你去哪儿算什么?西北境一日游?你知不知道你这九五之尊去一趟,参商两州款待要用多少银子?”司徒箴火道。

这就是摆明了“招待你太费钱所以请你别来”吧?

群臣目瞪口呆,半晌,才有一人斥道:“皇上愿意亲身前往参商两州那是西北境的荣幸,右丞大人怎可有嫌弃之意?!”

抛开君臣尊卑不说,方才不是你自己说的,“汴城热闹,参商两州也不遑多让”吗?

这会儿又是“参商这穷乡僻壤”了?!

将军这是皇帝上言当儿戏啊!

司徒箴却不理会这些,只扫过去一眼刚刚开口的人:“你要虚名还是实钱?”

那人:“……”

另有一人道:“半大小子,一点规矩不懂。”

司徒箴闻言望去,只见那位说他“不懂规矩”的乃是一名史官,眉清目秀,但是面容稚嫩。

司徒箴冲他一挑眉:“这不巧了,朝堂之上越过陛下公然驳斥朝臣,不懂规矩的半大小子。”

那人被他说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瞪视半晌,不说话了。

陆宸銮向来对司徒箴的无礼行径坐视不理,这次也不例外。他没有管司徒箴言语上的问题,而是转头问:“陆卿,皇家私库里现在有多少钱?”

大周分有两个金库,一个是国库,顾名思义,取之国用之国。一个是皇家私库,里面的钱都是皇家在民间私设的商铺经营所得,为皇帝之用,偶尔也用来补贴国库。

国库由户部管理,私库则由皇家钦定的理库司管理。

为了防范商铺仗着皇权强买强卖,除了皇帝和理库司,没人知道皇家私设商铺具体都有哪些,包括商铺自己也不知道。

听陆宸銮发问,现任理库司陆白之答:“回陛下,九千万两黄金。”

陆宸銮:“你尽管招待,花了多少银子写好据条找理库司报销。”

司徒箴看着他没用任何时间思考的处理方式,顿了片刻,迟疑道:“你不会是早就想好了应对我的招式了吧?你专门等我闹这一回?”

群臣如梦初醒。

难怪司徒箴怎么撒泼皇帝都不生气,原来事态发展一直在皇帝预料之中?!

陆宸銮看着突然顿悟的司徒箴,挑眉勾起了嘴角。

司徒箴:“……”

司徒箴看着春风得意的陆宸銮,意识到了自己被耍的事实,气不打一处来,拂袖转身,重重地“哼”了一声,离开了。

未经陛下允许,早朝中途擅自离开朝堂,不合规矩。

群臣看着司徒箴潇洒离开的背影。

可是这位祖宗眼里从来没有过规矩。

司徒箴离开后,陆宸銮笑意渐退,冷意一点点漫了上来,周遭的温度很快地降了下来,仿佛有人离近三尺,就会冰封全身。

十一岁登帝的人,不会是什么好惹的软柿子。

“退朝。”他说。

礼官高声复诵,众臣躬身,拜送这位年轻帝王——

-

有传言说,司徒箴如此嚣张跋扈,定康帝还惯着他,是为了名声。

定康帝年少经难,当时司徒箴陪伴左右,现在定康帝苦尽甘来,若是这时候惩治司徒箴,难保不会被世人扣上“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骂名。而想要不背上这样的骂名,无论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定康帝都得惯着他。

还有一种说法。

外戚李氏与司徒世家斗得热火朝天,一直没能斗出胜负,僵持着。齐氏文丞府无人牵制,便会一家独大,威胁皇权。所以定康帝任由司徒箴蛮横无理,任由他一手拉起将军右丞府,来与齐氏文丞府制衡。

其实还有一种更为冷僻的坊间传言。

当年汴城大乱,太妃危难间将平罗王托付给司徒箴。太妃答应司徒箴会安置好司徒箴父母,可当司徒箴一年后归京时,司徒言与其妻却已在战乱中丧命。

传言说的便是,司徒夫妇并非死于刀剑之下,而是死于太妃之手。

司徒言闻司徒箴与太妃之变故,当即便给独子留下便条一封。

那便条上就只有三句话。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此时你陪在他身边,陪他建功立业、登顶人极,来日天下太平,昔日生死与共的功臣,便是今日的眼中钉、肉中刺。

望吾儿谨记,今时今日效命于太妃与平罗王,切莫忘了自己安危,万事留一条后路。吾儿从未经历过权谋,今初涉官场,愿吾儿进退有道、明哲保身,乱世能存活,盛世也能安康。

司徒言夫妇对于独子一片爱与祝福,都藏进了这三句警戒里。

殊不知,出于爱意的告诫,落在太妃眼里,便是离间君臣。

站在平罗王的立场,太妃要的是司徒箴全心全意忠肝义胆,而不是早早顾虑自身安危。那封十八字便条最终没能落在司徒箴手里,司徒箴回到汴城,等来的是父母的死讯。

而陆宸銮之所以能容忍右丞大人在朝堂之上的撒泼无赖行径,全是出于心中有愧。

毕竟司徒箴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甚至是当年舍命护着陆宸銮找到明成旧臣。

关乎皇家的传言,九假一真,谁也说不准。

世人只知道司徒箴回京祭拜完父母后,起身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太妃无能”。

自江南归来后,司徒公子一朝性情大变。

三年之后回京任职,凡逢定康帝与太妃,必先呛上一呛,满朝的祖宗法制都压不住他,他目无规矩、以下犯上,全然一副市井地痞的习气,像是一只凶恶的猛兽,一口撕咬开压抑多年的封建礼教。

-

十二月十五,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从汴城出发,往西北方向缓缓驰去。

车外寒风冷冽,车内正吵得热火朝天。

准确来说,是司徒箴一个人在吵。

司徒箴一拍桌:“所以叫你别来!你看看,皇帝出征,马车、护卫、侍从,还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行李随行,这速度,等到了西北估计就刚好明年年末了,你这是想带着我们赶明年的除夕吗?”

他和陆宸銮待在队伍中最精致奢华的马车里,此刻正在炸毛。

这列队伍是真的长,一望无际。

还很臃肿,若不是西北境已经安定了将近一年,这样的队伍走在路上,铁定是要遭土匪或者山匪劫的。

陆宸銮不紧不慢地撩开车帘,看了一眼这个臃肿的队伍。

司徒箴越说越气,气到不能自已,便起身要下马车:“我出去透口气。”

陆宸銮一把拉住他的手腕:“寒冬腊月的,外面风大,还在飘雪。你待在车里,好歹有暖炉,别冻坏了。”

司徒箴没好气地回道:“沙场上走过来的将军,没那么娇气。”

这般说着,人却还是转了回来,可见只是嘴硬。

陆宸銮嘴角噙着笑。

司徒箴索性不看他,从马车里随便抽了一本话本来看。

车里确实很暖,窗户和门都被厚厚的狐裘盖着,只留出了一角透气,风一点都吹不进来,四壁围了绒布,底下还盖着足足三层的毛毯。

更何况还有个暖炉烧着。

太暖和的结果就是,司徒箴看着看着话本就睡着了。

陆宸銮眼见着他的头渐渐地低了下去,低到和书本完全地贴在了一起。少年天子也不叫醒他,而是把他轻轻抱起、再放在车塌上,又给他严丝合缝地盖了一层绒被。

虽然才十五,但陆宸銮长得很快,身量已经比司徒箴高了,宽大肩膀一挡,能将司徒箴的身形挡个大半。

力气也大,抱着司徒箴的手青筋裸-露,看着动作稳稳当当、莫名缱绻。

司徒箴睡得其实并不安稳,他梦见了五年前的旧事。

时间一下子被拉回了五年前,那时也是漫天飘雪,他得知了父母的死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办法做到和太妃和平相处,陆宸銮从中调和了几次,他就慢慢地连陆宸銮都排斥了。

外公远在江南,他在京中就只有父母这一个依靠了。

他临走时明明特意提醒过太妃,照顾他父母。他父母也被接进了逅露山庄、待在太妃身边。

怎么就这么逝世了呢……

那个时候坊间都传言是太妃杀了他的父母。他不信没有证据的胡言乱语,但不代表那些传言没在他心里留下点什么痕迹。

那天他坐在酒楼里,台上歌女唱着的小调,他记得幼时他母亲也给他唱过。

如今天人永隔,再听这一曲小调,也只能听从别人的口中流露出的风韵了。

他敛眸,斟了一杯酒,灌入喉中。

珠帘忽然被人掀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