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朱令的古代生存日常 > 第48章 野猪吃剩的

朱令的古代生存日常 第48章 野猪吃剩的

作者:泠善之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5 20:37:33 来源:文学城

第四十八章什么牛嚼牡丹啊,分明是野猪吃人参好不!

朱令仪立马搬家。

终于不用上厕所还得自己挖坑自己埋,也不用担心蹲坑的时候身后来个啥突袭了。

山洞里的东西不多,大件也就是露营帐篷之类的,让随身宝收起来,零散的日常用品这次回来还没怎么往外拿,这个那个的,塞进背篓里,一个背篓都没装满就收拾完了。

来回走走看看没落下啥,再往各个角落撒上从随身宝拿薅来的干燥剂和防虫剂,把山洞门封好,这里以后就是她狡兔三窟的第二窟了。

新宅子有随身宝这个作弊器,也不用晾晒通风啥的,一切都妥妥的。

仿木质的进户门略有些沉手,还装了缓阻装置,就算六七级大风天开门也不会轻易被风“咔嚓”甩断啥的。

进门正中间是堂屋,也就是客厅了。

她打量一番,屋顶高企,空间开阔,房梁和檩条被原木色的上过清漆的木板做的顶棚遮挡了起来,显得干净又整齐,比她在山下见到的那种抬头就见各种木头椽子的屋顶好多了。她住了一个月客栈,也住过梁家,见到过老鼠在屋顶飞窜,也见到蜘蛛吊在屋顶打秋千似得结网。。。。。。

算了,不能多想。

再看堂屋中摆着一张八仙桌,四把靠背椅,桌子上是一套她从县城逛街买到的瓷器茶具,以及她跟随身宝“定制”的保温壶,桌子后面是一堵墙,她屈指敲了敲,有空响,朱令仪挑眉,“这就是火墙么?”

“对,我这次在山外也搜集了些信息,此地都用这种墙,冬天跟火炕一起烧,屋子很暖和。”

“嗯,不错。”她的房子进深很深,看样子被分割成前后内部两进式,这样的话,她一个人住,每个屋子都不会太空旷,又可以多几个功能间。

朱令仪见客厅进户门左右两扇四开的玻璃窗,采光很好,此时虽然太阳刚出升不久,屋子里依然十分明亮。

火墙后面是厨房,厨房里左右各有一个灶台,烧水也好,做饭也好,直接给左右相连的两间屋子的火墙和火炕供暖了,如果是冬天,那一定很暖和。

夏天的话,一般人家都是在外头搭个灶台烧火做饭,免得屋里太热。

厨房足够宽敞,靠北墙还放了张饭桌,两个小凳子,人少的话,不用端饭到前面客厅,直接在厨房里吃饭也行的。

橱柜和隔层什么的都有,甚至锅碗瓢盆、米面粮油都被随身宝准备齐全了,就是没人会做饭。

最最值得称赞的是,随身宝在厨房里把她要的压水井给整出来了!

铸铁的压水机头,朱令仪按照随身宝的说明,舀起一瓢水倒进机身里引水,另一手紧着压动手柄,再加一瓢水后,就有水从前面的水嘴里哗啦啦流出来了。

当然,这个压水的动作不能停,得一直压个不停,直到水缸装满。这个活儿虽然有点小累,但比起大冬天在外面打水挑水来说,已经很先进了。

朱令仪是在书院的时候在一本古籍里看到这样的东西的,有图纸,这种比较枯燥的古书一般没人看,她是有书就不会错过的人,看到后觉得很不错,就记下来了。

果然整出来,除了有点费人力,别的都好。

她琢磨着这个铸铁的机头其实不算复杂,就是不知道梁七那个铁匠铺能不能打造?但是,随身宝不得不弱弱地提醒道:“地下得打很深的钢管或者下塑料管,直径少说得十几公分,还有橡胶垫片。。。。。。”

得嘞,先别说钢管有没有可能做出来,就是往地下打钢管浅了靠大锤也许能行,但深了必须得用钻头,而且,既没有电力,也没有燃油机,更没有能量块,靠啥带动啊,更别塑料、橡胶了,直接省了吧。

失算啊,她原本还挺高兴能有个新东西可以推广,不说造福大众,至少能卖不少钱吧,结果,当头一棒啊!

算了,急不得。

如果她要是当了县官,第一个就得把教育先搞起来,尤其是理科工科得重视起来,这样几十年后也许能有一些科技小进步吧。

被浇灭了热情的朱令仪草草把剩下的几个屋子转了转,嗯,特地看了厕所和洗澡间,还不错。

然后发现几个屋子都没有窗帘,这个晚上虽然山上没什么外人,但没遮挡的睡觉也是不适应啊。

朱令仪让随身宝把自己在县里买的布匹都拿出来,翻找出一种浅紫色的粗布,有些沉正好做窗帘布。

至于怎么做,怎么装,那就是随身宝的事了。

她把自己住的卧室简单布置了一下,放下日常用品,就抓紧时间去收秋干活了。

================================

朱令仪带着随身宝花费了前后二十天,消耗了五分之一的最常规的能源块,总算把附近十来座大山的最好的山货收入囊中。

各种甜美的野果,这次她发现更甜的野生葡萄,红枣,野生酸枣,其他什么苹果,甜梨,软梨,柿子,樱桃,野生山楂啥的,都挑最好的,其他味道略逊色点的,都直接掠过,实在没那么多功夫。

至于蜂蜜蜂巢,山板栗,山核桃,山榛子、松子、各种野生菌,甚至各种药材,她实在弯腰累着了,干脆都让随身宝出力,许诺了可以外接能源块,随身宝自然也卖力地收获起来。

她们俩采收也是特地订了标准的,最好的,次一等的,还有第三等的,够不上这三等的都不要。

最好的,当然自己留着,第二等的,如今在外面也是顶级的存在,留着送人或者在铺子里高价出售,第三等才是山货铺里日常售卖的山货。即便是如此,那也比别处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可遇不可求。

这期间,她还捡了不少蛇蜕,自然脱落的鹿角,野牛角啥的,这些东西她只留了些最好的,大头都准备放铺子里出售。

至于顺手打的各种蛇,有毒的多,没毒的少,可以卖也可以送人。这次下山她知道不少事儿,比如山外很多人喜欢蛇肉,说是极鲜美,等有机会她也尝尝。

山货是收不完的,她因赶时间去找野牛野马群,还得打猎些过冬肉食,只得先放手了。

====================

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她在随身宝全程地图配合的情况下,不用费心去寻找就圈定了五个野生牲畜群,大的有四十多匹(头),小的也有十几头,都带着夏季刚出生的小马驹,小牛犊和小羊羔之类的幼崽,这种最适合圈养了。

她新宅子山谷的下风口是新建的牲畜圈,青石砌成的高墙,有屋顶和同样青石分割的圈舍,食槽、水槽、盐砖和草料都准备充足,所以,这次她不去专门驯服,而是直接驱赶一群往山谷里去,然后再捉住领头的野牛或者野马,带着牲畜群进入圈舍。

这样的效率高很多,起早贪黑赶了三天,她就把这五群都给圈养起来了。

最后清点一番:野牛最多,有四十二头,里头包含十一个小牛犊,有公有母,这个没来得及细分;

野马有二十五匹,其中品质非常好的有八匹,剩下的也不错,还有五匹小马驹;此外,大青骡子有六头;野驴正好一群,二十三头,这里带七头新生的小毛驴;

山羊是一个大群,共有七十多只,圈里实在装不下,太挤了容易生病。

朱令仪只好一边叨叨圈舍盖少了,一边忍痛割爱,只圈了一半,尤其是那些带小羊羔的一定要圈起来,过冬在这里存活不成问题,如果在野外,每个冬季都会死掉一些小羊羔和年老体弱的。最后数下来,山羊一共圈了大小四十八只。

“要是有几条牧羊犬啥的就好了,这样每天能赶出去吃草,天黑前在赶回来,省掉多少草料。”

只是山下养活人都不容易,更别提养狗了。

赶明个问问谢大爷他们,看看大城市里有没有养看门护院或者猎犬的。

=============================

“明天修整一天,后天往最高峰后面的翠阴山去采参,来回路上正好打猎。”

周边她采山货这十几座山上的野山参她都让随身宝标记下来了,也顺道采挖了那么几十根。

她怕自己不挖也剩不下。

因为她发现不光人惦记山参,山上的动物同样也惦记着呢。

更加离谱的是,她还亲眼见到几头野猪拱出几株一百多年的老山参,大嚼特嚼,然后很不珍惜地咬断后只吃了一段,两头剩下掉地上的就那么扔着,再去拱别的参吃。这样一边吃一边拱,悠闲自得的让人牙疼。

她也看见一条大蛇偷吃野猪掉下来的人参残枝,松鼠、地鼠啥的,也跟着捡漏儿。

当然也有自力更生的,她就见到两头梅花鹿争抢一株老山参互相顶得头破血流的,连鹿角都掉了。。。。。。

也许是动物也懂得什么东西好吧,反正看着好几株两三百年的老参被咬得乱七八糟,朱令仪直捶胸口,这可值老鼻子钱了,同时也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这些山参并不是只有人采挖才会减少,动物吃的也许比人多得多呢。

毕竟,就算如她一样住在山上也不是天天守着这些山参的,动物们可是想吃就跑过来直接拱,简单粗暴,哪有什么小心翼翼又是须子又是芦头的,人家还专挑年份大的嚼,简直人比兽气死的肯定是人。

“就是不知道那些讲究什么拴红绳、挂红线的采参人,看到这情形会不会吃心。”朱令仪不怀好意地嘿嘿笑两声,准备下山后好好吹一吹,与其自己心痛不如大家一起心痛。

至于说,保护起来不让山上的动物嚯嚯,瞎说啥呢,大自然自有平衡,动物吃人参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或者强身健体?

如果她人为干预了,说不定打破了平衡反而更加不好。

如今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跟这些野猪啥的抢时间差。

“咱得赶紧挖一茬,不然就只能捡野猪吃剩下的了。”

赶去翠阴山的路上,朱令仪都没敢花时间打猎,不敢耽误功夫啊。她快速地穿山越岭,也整整花了两天一夜才赶到明阳山最高峰的山顶。

再次站到山顶的巨石上,耳畔山风飒飒,她回望自己来的方向,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峦深绿夹杂着金黄和五彩斑斓,再扭头看另一侧的翠阴山,唔呼,那边已经是墨绿中夹杂着枯黄,偶尔一小片才是五彩,肉眼可见是比这边冷了。

“咱们得赶紧找参了。”她已经发现有野猪和其他大型动物的的新鲜粪便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8章 野猪吃剩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