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露难得地喧嚷起来。
这场综艺的全员会面被安排在周日晚间,预录三期,朴晚也特意配合着早下了一小时班,让后厨把厨房里里外外清了两遍。
除去自己这个肩负重任的奇妙角色,常驻阵容三男两女,外加当期一位特邀的神秘嘉宾——
自舞台来的宠儿身着一袭剪裁得体的长风衣,目光如炬,笑意疏朗,仿佛自带引力场,一出场,轻易就将餐厅气氛调至高点。
席答,去年凭借歌舞剧迅速蹿红,收获互联网上迷妹无数,被一众粉丝戏称成「老公姐」。
也难怪抬眉举袖间隐隐透着股大气将姿,她的获奖改编剧目《前尘穆柯寨》讲的就是穆桂英挂帅前的传奇故事...
可朴晚的注意力不见得被这些表象牵绊住,视线不经意一垂,唯独瞥见席答的每个指甲边缘都有条淡淡的线。
美甲。
她短暂地卡壳了一下思路。
席答带着熟稔又不做作的亲和先是跟另外两位女嘉宾抱了抱,待镜头扭向朴晚这儿,对方抬臂动作间忽然多了几分细微的迟疑,两人四目相对,像是刚意识到彼此间算不上熟络。
朴晚其实有点排斥这种镜头前太掺杂肢体接触的开场方式。
只是任何微不足道的冷场细节都可能被剪辑无限放大,进而成为外界过度解读的素材。
好歹摄像跟着呢。
做做样子,一回生二回熟。
迟疑不到半秒,对方转头用略带戏剧化的分寸感松缓笑道,“朴经理,好久闻名了——”
她索性也亮出一副极具仪式感的温和表情搂上一搂。
礼节虽是得体,却其中没有太多温度,随后朴晚又热忱地跟着一感慨,似有些自叹不如般,“真没想到嘉宾是席老师...”
“第一次近距离见,比舞台上还要英气...”
说这句老师绝非敷衍,以席答目前的舞台成绩,足够担得起这两个字。
但朴晚自己心知肚明,她压根就没看过席答的剧目,不过是开机前匆匆恶补了几个剪辑片段,好让自己此刻显得是有备而来。
毕竟妆造时候王姗托江芥过来传了句话。
说席答来这里做剧目宣传是多方协调好的,做做功课,稍微留点面子。
朴晚笑晏晏地也没说不行。
当下她连李訇利这种恶心人恶心事都能忍,剩下加谁去谁又能有什么所谓...
“我叫朴晚。”朴晚轻轻一顿,随即收敛神色,露出一个刚刚好的微笑,再无多介绍。
刚刚好,就是表情恰到好处,让人额外挑不出的毛病。
下一位也效仿了她的惜字如金,言简道,“MetroE。”
然而节目组随即不声不响地将镜头拉近,聚焦在他的胸牌位置,年初有关部门才颁布了行业新规,艺名不再作数。
要用——
「李訇利。」
话音刚落,空气中有紧张感悄悄跃升。
在场谁人不知,李訇利,MetroE,彼时断层出道的唱跳大前辈,星途的拐点全都因为那个热搜——
女友。
什么的...
想当初俩人名字在词条上同排挂了一整晚,息事之后经纪人还总拿这件教科书级别的翻车来教育新人...
要「珍惜羽毛」。
而如今两位正主就安然坐在同个屋檐下,同只镜头前,举目难避,低头难躲,再算上执机的张导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爱煽风点火,无怪乎让人凭着蛛丝马迹去揣测消息到底是实锤还是虚构...
不过正所谓风浪越大鱼越贵,假也好,真也好,资方自然是希望有戏可看,对嘉宾而言,热度是最好的增值产品,得乘风借势,说到底,人人都有不能明说的小算盘。
这点倒是毋庸置疑。
朴晚没想那么多,她只知道得把李訇利当空气,不然万一镜头前没忍住恶心,被对方那群思维短路的铁粉用放大镜曲解成妊娠反应也不是没可能...
恶意无需任何动因,自己更是早不指望那些人有半分理性。
与以往主打轻松下饭的综艺不同,此次节目设定明显提高了门槛。
尽管嘉宾阵容依旧以跨界为主,但经理一职却交到了真正的专业人士手里,此外,节目录制场地更是直接搬进了规格齐全的商业厨房。
信息不言自明...
不是来玩票的,要动真格。
于是参演嘉宾也从一亮相就带着胸牌,经由一圈略显拘谨的商务寒暄后,剩下几个年轻面孔的身份逐渐被拼凑完整。
徐清和郑知周是女团非同期的前排出道成员,一个是实力派唱将,一个活宝氛围组;乔森和李訇利隶属同个公司,虽也是男团出身,却早就褪去偶像的包装,一个偶像剧路人甲的角色接得飞起,一个靠商务代言稳固曝光;至于马休,成团后不温不火,索性弯道转向,准备转战脱口秀行业当“吐槽役”。
当然,场面话介绍只有寥寥几句姓甚名谁,背景信息还是江芥开录前给她补充了个七七八八。
晚间的录制任务没多繁重。
除了开张前必要的筹备会议外,节目组还特别设计了一个「“吃什么”入职考核」的环节,首次考核目的明确,根据评分排名先后自选经营岗位,三人进后厨烹饪,三人负责照料前厅。
考题交由席答来宣读。
“用节目组给定的食材,每人创作一道以舞台剧目为主题的菜品...”
剧目类型则不设限,从经典歌剧,音乐剧,到传统戏曲,话剧,皆可自由发挥。
听着不算难,时间也宽裕。
一个小时。
任务告知完毕,朴晚自然而然地担起了引导角色,一边简明扼要地讲解安全事项和锅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一边为嘉宾挨个分发围裙和鞋套。
初来乍到,她不至于强制大家都换上厨房装备,况且想必节目组事前已经沟通过着装安排,嘉宾们当然不会穿不适合沾油烟的服饰出镜。
只是一行人进厨房的脚步有些拖沓,仿佛多走一步就会离开自己的安全区。
相较中餐灶台猛火爆锅的大铁勺来说,常见的西餐锅具看上去尺寸和质感都温和了不少,甚至颇有几分家用的亲切,然而纵是亲切,却没法让嘉宾完全放松心情。
虽说这档综艺的配置称不上豪华,但这位朴经理的背景却是实打实的亮眼,眼前这些专业炉具更是让大家彻底认清了今天不是田家小灶,抱柴生火过家家,是像模像样的“考核”。
可是在这样一个人面前开灶,甚至都不需要她多说什么,就能让人莫名生出一种献丑的惶恐...
至少郑知周是这样觉得。
同比之下席答和李訇利倒是从容不少,两人在有限的食材里挑挑拣拣,动作间虽偶有迟疑,却带着几分胸有成竹的笃定。
摄像师的重点全落在几位备菜的特写上,刀起刀落,灯笼椒成段,生菜叶成丝;反观朴晚,抱臂站在料理台前,腰部轻轻抵住台面边缘,用寻常站姿,寻常表情环视着厨房里每一个忙碌的操作台。
暂不清楚这几人会不会出岔子,她得稍微盯得紧一点,尤其是...
热锅阶段。
“呀——!”
一阵劈劈啪啪的跳油声骤起,郑知周被吓得锅铲几乎脱了手,条件反射般紧着退了三步,又慌忙掀起围裙挡住预备四溅的油点,幸好徐清适时递上锅盖,她才得以手忙脚乱地遏制住滋滋作乱的平锅。
朴晚平静得很,没有皱眉叹气,也没有半分起身去插手的意思,更没察觉摄像机已经不知何时悄然转向,将她那张看似波澜不惊的脸精准收录。
不锈钢锅具导热快,聚油效果也不突出,预热温度不够就很容易引发跳油。
这是很常见的小状况,她刚才已经强调过一次,就没必要再站出来说些什么,况且干涉太多反而显得画蛇添足,既扰乱别人发挥,又落得讨嫌。
只是...
远远几个显笨的操作,让她莫名联想起另一位神仙——
小程馆长。
怎么会把这两人想到一起去?
她驱了驱心思,强行把注意力搬回那锅菜上。
眼看着郑知周从托盘里抓起一把刚洗好的青菜,连根带叶,一滴不甩地扔进了冒着热气的平锅,水分遇到高温瞬间蒸发,霎时激起更为猛烈的油爆声。
滋啦——
绿叶裹着残余的水珠遇热炸裂,蒸汽裹挟着油点四散,声音夹在葱姜蒜的香气之间,油烟在锅边翻滚,瞬间熏浑了视线。
郑知周的操作急促,翻动锅铲的频率和方向更是毫无章法,叶片肉眼可见地在高温下打蔫,根茎却依然顽强地硬挺,带着些许倔强湿意,生熟难辨。
朴晚瞧着挑了挑眉。
乱七八糟,紧赶慢赶,偏偏自己还能从这乱中窥见几分程莫霄的影子。
怎么又绕到这儿了...
她不自觉地松了口气,视线在厨房的忙碌喧嚣里找补似地绕了半圈。
夜露今天里里外外来了不少人,唯独缺了根定海神针。
小程馆长,不在。
一方面程莫霄要陪程允去打吊瓶,抽不开身,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利弊考量,得避嫌。
美术馆的立场本就微妙,和往期合作艺术家私交过密容易引人猜测非议,更何况,当时热搜还是那人亲自出面才平的。
所以现场指不定有几个MetroE那边的工作人员在之前跟她打过照面。
不合适。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程莫霄没来,江芥倒是一直带人在现场尽职尽责地做苦力,一楼后厨场地对外签租了中央厨房的部分位置,而甜品厨房仍是块自留地,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江芥很会享福地不知道从哪儿寻来了块『勿进』的牌子,堂而皇之地架在门边。
这里就此成为真正意义上她的世外桃源。
本想着在老友的领地自己占山圈一块歇歇脚,可没想到这个时间居然能碰见上班中的柴安。
“柴姐在呀...”
“嗯。”
江芥羡慕极了柴安的工作,时间随心不说,位置也够清净,能躲在这小厨房里,做做巧克力,弄弄小布丁,哪怕现在外面闹腾腾的,那一锅粘稠的麦芽糖也能被她鼓捣出几分禅意来...
刮刀在与玻璃碗接触的的刹那将内壁黏滑的糖浆尽数带起,刮得比自己车前玻璃那两个雨刷都干净。
一心不乱,解压。
想着想着,她瞟多一眼朴晚那边的动静,又无所事事地伸手捡了块柴安用不着的边角料含在嘴里。
好甜,甜得头皮发麻。
...
录制现场的油烟气待得人发闷,一小时对菜品来说足够漫长,先后已经有一两个嘉宾将成盘交进了保温箱。
马休顶着一副拱火的赖皮相,眼珠一转,打抱不平似的向节目组大声控诉,“不公平啊,朴经理不参加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
节目组自然乐得推波助澜,摆出一副搞事的架势,不失时机地补了一刀,“这个看经理意愿。”
皮球轻飘飘地落到了朴晚面前,带着点不容回避的味道。
早不喊,晚不喊,非要这个时候。
综艺需要话题度,参演嘉宾也普遍打着没有年龄架子的旗号高呼真性情。
马休起头一唱,乔森跟着一和,就连一直闷头做事的徐清和席答也都不声不响地偏头看了过来...
有声无声的压力自四面八方涌来,朴晚被一时间被架得有些下不来台。
原本今天的设定里自己无须开灶,可综艺氛围下的“规则”,本身就经不起推敲。
推搡一步,看看她的应对,进退间便能立下在观众心中的印象。
现在连摄影那边都把镜头怼上来了...
她无心卖弄,却又生怕剪辑事后给自己添油加醋,借机放大话题。
毕竟此行的目的是侧面帮李訇利澄清,再借着对方的名气给场地争些曝光来,虽然朴晚自己心有私怨,可这种犯不着的冲突她暂时也没兴趣起。
那群粉丝不分青红的盲目力道她早就领教过了,眼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才是上上策。
念及至此,朴晚夷然地松了口劲,眼稍笑,眉稍舒,随即也给自己挂上围裙,扭头检阅了两眼节目组备来的食材篮。
里头还剩两根形态不佳的胡萝卜,一小捆冬粉和几种谁都用不上的炖汤调料,经过几番拉锯交涉,制作方这才破例松口她能从场外取一样辅助食材。
朴晚也不过分,只拿了一包小号米纸皮。
时间一来二去还有二十多分钟,郑知周炒早了,但这丫头心思不在成败上,把菜一扣便开始东瞧瞧西转转,最后脚步极缓地绕道朴晚身边看热闹。
朴晚可着能用则用的原则,从邻台挑了些用不上的青虾肉,两三枚泡发的木耳以及几块切剩的冬菇,又划了一点被砍到零碎的火葱,最后跟席答借了两颗鹌鹑蛋,还不了的那种。
留给自己的材料就这么多,东拼西凑,实在是有什么算什么。
还得是厨房里的老手才能在临场的情况也自如,她趁着冬粉泡温水时闲手剁了虾泥,刀刃切碎,刀背捻糊,最后在勺子刮浆的间隙加了一颗刚才讨来的鹌鹑蛋白和玉米淀粉。
原则上虾泥制作是个很讲究的过程,为了其中口感鲜嫩弹滑,还会按需加入高汤和猪油进行冷处理,不过现在显然不是琢磨这些细节的时候。
搪塞过去这一轮镜头才是要紧事。
她有自己的打算。
虾肉量少,耗时不久;泡冬粉的水不算合温,比常规时间多用了几分钟。
朴晚将泡好的粉丝捞出拦腰砍成几节,胡萝卜木耳和菇肉剔根擦丝,又在火葱碎屑上补了刀,将其修整成更为细碎的小颗粒,随后把所有材料逐一挤去多余水分,加进虾糜和鹌鹑蛋黄揉成馅糊。
躺在碗里的成品馅料晶晶亮亮,她洗了洗手,不慌不忙扫一眼墙上的时间。
离任务时限剩不到十五分钟。
李訇利那边已经交了盘,而身边凑近观摩这场临场发挥的视线越来越多。
烹饪兴许不难,最关键得扣题,节目组为了制造看点,在开拍前还给其中两位嘉宾提前下了些“保命”功夫,免得一开场就手生难堪,但朴晚这儿,没人给她透露半点儿。
也就说一举一动都算是临时起意,起哄也是,接招也是。
这是卖话题的好噱头,执机的张导一擤鼻子,也跟着站起来。
朴晚取了张透明挺括的米纸。
润软,铺平,她沿着米纸的下端向内包住馅料滚了两下,接着才将两侧米纸轻轻朝里叠,最后顺着平直的边缘折线一卷到底,借着水分的自然吸附,牢牢黏合收尾。
常规的越式卷法在两边留单层,但炸制过程中很容易因厚度问题导致一侧膨胀发泡,甚至出现表皮破裂焦黑的现象,不过是一个反向的小动作,就可以大程度上避免这种观感失误。
当然,眼下的核心问题是时间不够,所以把油温稍稍抬高的同时,食材也要耐炸才行。
手边备馅不多,勉强够朴晚不松不紧地卷三四个,她又膝盖一顶,从腿边抽屉里摸出个金属架,将几个大小平均的半成品全部以折角朝前的姿势码在架面。
“哇,包出来还能长短都差不多...”
不知道从哪儿冒多一句,镜头也懂事,知道顺着慨叹给特写。
另一头,席答也交盘按了结束铃。
任务时间只剩十分钟。
她抬头瞧了一圈,视线最终落在那口刚做完拔丝地瓜的油炸炉上。
徐清用完忘了关,油温指示尚且还卡在一百六十度上下。
又是一个操作失误...
不过正好。
朴晚将几颗米纸卷丢进油锅,而后背过身去再次洗了洗手。
洗手的作用微乎其微,棉织物吸味本领一流,在这儿熏了好半天,油臭早就沾了一身。
她着实不喜这股炸味...
差不多三分钟,朴晚抬手将初炸的春卷从炸锅里捞出来沥油,反一步拧高温度,待数值妥帖,又丢进去复炸了一遍。
踩着任务前的最后一分半,几枚炸至金黄的春卷被从油炉里捞了起来。
没有破皮,没有焦黑。
身边明显凑来比先前多一倍的好奇脑袋。
“下一步得摆盘了...”
不知道哪位懂哥适时解说了句,摄像当即拉低角度,给操作特写。
朴晚随便摸了个热盘,又在一众人等着她小露一手实力的殷切目光下,利落地一刀将春卷砍至两半。
刀刃锋利,断面干脆,连连密实的馅料也被砍得齐齐整整,她收下刀,把盘子端端正正地朝前一送——
“去他妈的西贡小姐。”
铃——
身后的计时器骤然发出归零的鸣响。
倒计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