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主动和反贼头子联姻后 > 第14章 第 14 章

主动和反贼头子联姻后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云栖西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7-03 13:36:05 来源:文学城

公孙明虽然承认顾云夏的想法不错,但他完全不敢想萧衍竟直接放权给她,为了秦州,他必须问明。

“侯爷为何让夫人参与?此间危害显而易见。”

顾云夏刚刚嫁来秦州不到一旬,萧衍对她的信任实在令人疑惑。

甚至他在成亲那日的那句“秦州唯一的女主人”也势必会阻碍他日后进取之路。

欲成帝王,其婚姻必然身不由己,已成政治上的一项利器。

如今萧衍如此高调地宣明,相当于选择了走那条最难走的路。

夜深风重,偶有枭鸣,桌上一豆烛火微微摇曳,公孙明和萧衍分坐书案左右。

只见萧衍听后,望着那豆灯火微微出神,屈指轻轻敲击桌案,神情晦涩不明,一路走来,公孙明甚少看到他露出这般的面目。

“军师,是否还记得您当初为何选择跟我出山?”

公孙明闻言一愣,虽不明白他为何提及往事,但神色不由自主地缓和下来,记忆一下拉回到了那个冬日。

满天大雪,似鹅毛般洋洋洒洒坠落,染白了一座又一座山头,隔绝了群山,阻塞了交通。

莲台山也不例外。

公孙明早早起身,照例带着左修整理完典籍,他去扫门前雪,左修去做午食。

白雪茫茫,群山无言,公孙明只觉心境辽阔,当时选择带着典籍避世于此是个正确选择。

而左修的哭嚎把他拉出了此间超脱的境界,“老师,家里没有粮食了,米缸里面一粒米都没有了,我们吃什么啊?”

大雪封山,根本没办法下山买粮。

公孙明回过神来,一粒米可难倒英雄好汉,他问了个遍,发现不仅米没了,其他的瓜果蔬菜也通通无了,两人面面相觑,公孙明才想起后院菜地有个角落种了一片土豆,当时收获了后挂在了杂房的梁上,“就吃那个吧。”

“那要是连土豆都吃完了怎么办?”那时候左修才十五岁,半大的小子正是食量大的时候,一篮子土豆根本撑不了几天。

“那就喝雪水吧。”

“我不!我要长个子,我不喝雪水!”果然,左修就知道老师根本没想着下山寻粮,这莲台山的雪谁知道会下多久,要真等雪化了再下山,那他们俩早就饿死了。

左修那时更皮,一言不合就要在雪地撒泼打滚,他在公孙明面前格外放得开,但公孙明最看不了他这样子,只能答应他从今日就开始扫山道上的雪,扫个十天半月也就通了。

不想才扫了两天,山道就通了。

那时他第一次遇到萧衍,也是十几岁的年龄,极高的个子,脸和手冻得通红,身上随便穿了个灰色旧皮袄,裤子上打满了补丁,脚上踩着一个破棉鞋,手里拿着一把破扫把,硬生生地从山脚一路扫上了山。

公孙明问他扫了多久,他说他一个人扫了快二十天,又问住哪里,说住在半山腰的一个破山洞里,每天扫到晚上再下山回去。

说着把背上背的小半袋米递给左修,还说里面埋了块腊肉,让左修找找做来吃,左修当即高兴地连蹦带跳地拿进了厨房。

他的想法很淳朴,大雪封山了近大半个月,他们肯定没有吃的了,那他就背些上来。

“但您肯定不会因为一袋米就答应我下山的?”萧衍笑问,此刻他们似乎就只是在普通闲聊。

“那是自然。一袋米顶多让左修下山。”公孙明也笑了。

真正让公孙明答应随他下山的是后面一次又一次深谈中他体现出来的胸襟和对民众的悲悯。

他是真的想结束这乱世还天下一片太平。

“可是您也知道,我不过一介乞儿,幼时跟着老乞丐一路乞讨长大,空长了些蛮力,十几岁时被拉进了造反的队伍里,懵懵懂懂地打了两年仗,侥幸活了下来,之前虽有一些思索,但脱胎换骨还是因为遇上了一个女子,阿若。”

萧衍边说公孙明边点头,这些原由萧衍之前就说过,所以他也支持萧衍寻找那个黄衣女子。

“现在我就告诉您我信任顾云夏的原因,因为她就是阿若。”

公孙明放下手里的茶盏,正色追问:“你确定?”

为何顾云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确定,但她不知为何似忘记了一般。”萧衍皱眉,他想帮顾云夏恢复记忆,但一直不得要法。

如此,便可说通了,但公孙明还是要警示他一番,“话虽如此,此时她已成雍王继女,是大魏的郡主,而且从雍王行事可知,其人并非如明面上那般随和谦恭,很难说是否未有进一步的打算。在她完全恢复记忆之前,侯爷还是多加注意为上。”说完,话音一顿,又说道:“最好关注一下夫人言行,多方验证,侯爷切不可拿整个秦州的百姓来做这场豪赌。”

萧衍闻言神情寥落,何至于此,但公孙明所言确实有理,孰轻孰重他心中明了,颔首应道:“军师有何法?”

公孙明智计百出,如此说,自然已有了法子。

“左修这次归来带了一位奇人,或可一助侯爷。”说完,他让沈哲唤左修带此人来。

不大一会儿,沈哲带着左修进了书房,他还是刚刚离去之前的那身装扮,萧衍刚要唤他过来坐下,不想又看到另一个左修进了门来。

“如何有两位?”

“侯爷,猜猜哪个才是我?”左边的那个笑着说,完全就是左修平常的样子。

“侯爷,选我选我,我才是真的。”右边这般活跃,也是左修会做出的。

“奇哉奇哉。”萧衍和沈哲绕着他们俩查看了一圈,竟没发现半点不同,还是萧衍从两人与他对视的眼神的不同分辨了出来右边的才是真正的左修。

“侯爷好眼力!本人杨伦,见过侯爷!”杨伦一撕脸上的羊皮面具,露出了真实面容,原是一个爽朗大汉,同白面书生样的左修是两个极端。

萧衍将他扶了起来,听他介绍完,才知他颇通一些旁门左道之术,这般易容不过是最简单的一项。

这样的一个人只让关注顾云夏实在太多可惜。

不如组建一支队伍,专门用于刺探消息,如今只是风暴之前的平静,明年开春势必会有一场恶战,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

“这样,给你人手,由你组建一支暗卫,可行?”萧衍拍了拍他的肩,问道。

“属下一定不辱使命!”杨伦答道。

几人又讨论一番,结束时晨光熹微,竟又是新的一天。

*

侯府正院。

“染春,早食添一盘蜂蜜桂花糕吧。”顾云夏坐在镜前,由连碧梳头,随口吩咐道。

“是,郡主。”染春应下,低垂的右手却虚握着,任谁都看不出她手心有一张小小的纸条。

昨夜听雨轩会谈,涉及信息太多,顾云夏简短地写了两行,决定今日传递出去。

等染春拿着桂花糕回来,吃过早食,这边璃蓝也到了。

昨夜,萧衍特意说明建立书院的事情可以找陈留案协助。

她给陈留案下了拜帖,决定上午拜访一下,下午再和璃蓝去凤安城内选选院址。

开办书院的这种事情,不能等到万事俱备再开始。

可以先初步运转起来,时间紧迫,能多教一个学生就多教一个。

陈府尹那边公孙明派人去打过招呼,所以顾云夏和他谈得还算顺利,还专门派了一个姓李名重旭的书吏陪同。

但下午的选址就出了问题。

凤安本是四四方方,南北十一条、东西十四条街道从横交错,将其化分成了一百一十座坊,但近十年战乱不断,许多地方坊门坍塌,两坊混作了一坊,又加上秦州许多地方的百姓因凤安安稳,在萧衍入主秦州后涌了进来,建了许多新房子,坊与坊的界限就模糊了不少。

只侯府在的北部,因多是是世家大族住的地方,房屋保存完好,各坊严整有序。

南部就随意了许多。

顾云夏就打算把书院建在南边,建成一座真正的兼容并包的书院。

让许多贫寒子弟也有机会读书识字。

不想刚到了南边的芙蓉池畔,就遇到了一帮人在打架。

这里是民众自发形成的一个集市,百姓来来往往,顾云夏几人刚到,却发现两拨人打得不可开交,两边民众摆的小摊都被踢翻了不少,新鲜的蔬菜被踩来踩去,打架的人根本顾不上,只剩下卖菜的老农跪在摊子前哭。

实在是太凶了,一边十几个人,一边三四个人,但人少的反而个个是好手,两边越打越凶,见有人从腰间拔出刀子来见了血。

顾云夏忍不出要上前去制止。

被李重旭拉住了:“夫人小心,府衙的人很快就会来了。”

顾云夏无法,只得借了路边小儿手上的弹弓,打掉了那人的刀,如此才没闹出人命,拖到了官兵到来。

官兵把一共十七人都抓了要带回府衙去。

不想抓那四个年轻人的时候,许多民众纷纷站出来帮他们说话:“不要抓他们,他们也是帮大家打抱不平,不要抓他们!”

这时候一个身着青色长袍的青年人从人群中走出来,对着为首的官兵说:“抓我吧,此事因我而起,与他们四个无关。”

这个青袍青年人一看就是个读书人,行为也颇知礼节。

如何惹了这么大一帮子人来找他麻烦?

又如何能得到这几位年轻人的打抱不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