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周深由你 > 第2章 上学

周深由你 第2章 上学

作者:十二月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5 19:06:48 来源:文学城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深慢慢长大,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他便乖乖的跟着姐姐上学放学,写完作业,他会帮姐姐干活,配合姐姐做好一天的安排。

大山里的贫穷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他们那时候的学校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学校”,所有年级的人都被塞在一个又破又旧的房间里,那房间碰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下雪的天气,冷风呼呼的从外面灌进来,让人根本分不清是外面更冷些还是里面更冷些。

房间太小了,一打开门,密密麻麻全都是人。老师也只有一个,普通话也不会说,只会用带着浓重色彩的家乡的口音,教着语文和数学。

在这个学校里,也只教语文和数学。

由于没钱买新书,他们的书都是一个借一个的,上面的哥哥姐姐用完了,再传到他们手里,书皮用旧报纸包的端端正正,一点折角的地方都没有。

练习本也是,正面用了反面用,然后再用橡皮擦掉重新再用,只有用到无法再擦了,他们才会小心翼翼的换上一本新的。

学校里要是谁有了一支新钢笔,那是要被全校学生羡慕的。

老师在给别的年级的学生讲课时,其他人只能自己学习看书。可教室里太乱了,从早到晚声音不断,老师也太忙了,一到五年级的学生呢,全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他根本就是分身乏术,所以他压根注意不到待在角落里的周深。一天天下来,周深都不知道学了什么。

但周深性格好,小孩子大孩子都喜欢跟他玩,每天一放学,呼啦啦身边围一群人,所以尽管在学校学不到多少东西,但周深依然呆的特别开心。

周深跟姐姐去上学,都是赤脚去的。也只有冬天的时候,他才能穿上一双不知道谁家小孩换下来的鞋子,是好是坏全凭运气。

夏天还好,冬天一到,他跟姐姐的手脚都生了厚厚的冻疮,而那时候家里取暖的唯一装置就是一壶烧热的水。

那时候周深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一大早去鸡窝里摸出一个鸡蛋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周深就开心的飞起,他会抱着鸡狠狠的亲上几口,碎碎念的许诺着放学后一定挖最大最肥的虫子给它吃,祈祷着这只鸡明天还能再下一只蛋。

最简单的白水煮鸡蛋,他跟姐姐一人一半,而姐姐大多时候连这一半都舍不得吃,偷偷放到周深的书包里。

那鸡蛋的味道,周深一辈子都忘不了。

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周深长的是皮包骨头,跟同龄人相比,他是又黑又瘦又小。每次亲戚看到他,都会忍不住拿些吃的给他。

亲戚住的远,但每隔三四个月总会有人拿着几枚鸡蛋来到周家,然后用怜悯的目光看着这姐弟俩。

那年春节,父母总算是回来了,周深跟姐姐开心的无法形容。父母虽说没赚多少钱,但还是给家里人买了新衣服,周深穿着新衣服,走路都是昂着头的。

年过完了,就到了走亲访友的时候,周深跟着父母去了一家很远的亲戚家,在那家亲戚家里,周深第一次看到了电视机。

四四方方的盒子,黑白的不甚清晰的画面,却让周深直接呆愣在了那里。他看着电视机画面上走来走去的人,眼珠子都快蹦了出来。

他实在太好奇了,他不知道这么小小的盒子是怎么装得下那么多的人的?他们是怎么进去的?门在哪里?

为什么他们能穿的那样好看?为什么他们能吃的那么丰盛?

周深低头看了看已经隐隐窥见棉絮的鞋子,把脚向后藏了藏,那是人生的第一次,周深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小孩子的小别扭来的快走的也急,等电视上开始重新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周深彻底被吸引住了。

具体来说,他是被里面的歌声迷住了。

周深在学校的时曾听老师哼过几句小曲,因这事,全班同学还哄堂大笑了一回,只因周深学老师的这几句学的是惟妙惟肖,连老师听了后都直呼分不出谁是谁。

现在,电视向周深打开了一条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他现在知道了,原来真正的唱歌应该是这样的,原来真正的歌声是这样的。

似夜空中的繁星点点,璀璨了一个孩子的整个童年。

那一刻,周深的一颗心突然狂跳起来,他只觉得一股热血冲上了头,周深形容不出这是什么感觉,但他却知道,他想唱歌。

是的,他想唱歌!像电视机里的人一样,大方得体,光芒万丈!

他饭都忘了吃,跟着电视上的节奏哼了起来,亲戚见状觉得好笑,哄着他说:“深深这么喜欢唱歌啊?那深深学会了吗?跟我们唱两句呗!”

长这么大的周深第一次没有扭扭捏捏,跟着电视上的音乐唱了起来。

那是一首《青藏高原》,旋律高亢的能让人把嗓子喊劈叉了,但小小的周深却轻轻松松驾驭过去,其高音甚至比电视上的演唱者还要高出一个度。

尽管周深只记住了几句歌词,尽管他只唱了短短的几句,但却着实把一众亲戚给惊住了,有几个亲戚还起了满身的鸡皮疙瘩。

好听,太好听了!

有个表哥不信邪的跟着唱了两句,调子没上去不说,还把自己嗓子给整哑了。

众人一时间都没在说话,全都呆呆的看向周深。

他们这些人打小就在这山沟沟里长大,所去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打工赚钱的地方,什么音乐美术,什么艺术爱好,对他们这些连吃饱穿暖都奢侈的人来说那就是天方夜谭。

他们什么都不懂,但他们就是觉得周深唱的好,周深唱的比电视里的人唱的还好。

哑嗓的表哥一脸敬佩的看着周深:“深深,学唱歌吧,你天生就该是吃这碗饭的!”

起哄的亲戚眼神复杂的看着周深,然后对着周大国,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说道:“大国,你家这是要出个明星啊!”

周大国也被周深给唱懵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个子小小的儿子居然能有那么高的吊子,那是人能唱出来的吗?

哑嗓表哥又说道:“你们知道吗?听说这些人唱一首哥能有上万块的收入呢!”

上万块,这几个字把所有人都镇住了。

上万块,那是什么概念,在他们这人均年收入几百块的地方,上万块那是做梦都不敢梦到的数字。

周大国咽了咽口水,艰难的开口:“这唱歌……,真能赚这么多钱?”

“那是当然,表叔我告诉你,我们厂老板的儿子就是学这的,我们听他说还不止这些呢,唱的好的,还能出唱片,那赚的才叫多呢!”

赚的还多!

“那……”周大国小心的开口:“唱歌这东西也得学习?”

“那是当然,学习了才能唱的更好,不过深深底子这么好,一定会学的很快的。”

“到时候,他就能上电视给我们唱歌听了!”

周大国突然就想起当初给周深上户口的时候那人说过的话:“……你儿子叫这名字,说不准将来比他还火呢!”

比他还火呢!!

周大国兴奋起来,是啊,说不定呢,说不定他儿子生下来注定就是吃这碗饭的呢!

开心的日子总是过的格外的快,转眼之间,又到了该跟父母分离的时刻,尽管周深还是很难过,却很大方的跟爸爸妈妈挥手告别。

站在村口,一眼望去,周围全是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那条曲折的小路明明不是很长,父母却走了很久很久。

妈妈不知道是不是被风吹到,整个身子都在抖,她一步三回头,惹的周深跟姐姐都哭了起来。

回到了城里,周大国就开始打听起学唱歌的事来,儿子的天赋那么好,可不能浪费了。

可打听了一圈,周大国沉默了,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在床前坐了整整一夜。

他跟妻子辛辛苦苦打拼一年,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连回家的路费都舍不得花,存下来的钱居然不够交三个月的费用。

也就是在这时候,周大国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打工了。他要赚钱,他要把孩子接到身边来,他要让自己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

这中间的艰辛无法为外人道也。几番的辗转几番的反侧,他们最终在贵阳落了脚。父母开始了挑着扁担卖皮包的生计。

成年人的世界里,就从来没有容易之说。

每天天不亮父母就得起床,整理出今天要卖的皮包,然后再根据收集来的赶集的日子早早出发,离的近了还好,离的远了,那是三四点就要走的,你去的晚了,根本就没有好地方占了。

除了赶集,盛大的集会也是他们的首选,那时候真是热闹,人山人海的,他们也高兴,因为人多他们就会多卖出几个包。

平时没有集会的日子,夫妻俩就一人一副担子开始走街串巷。

可包这东西不是生活的必须品,特别是在城镇人均收入还在三四千块的那些年,这东西就更是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一个自家手缝的布包,一用也可以用好多年。

所以有时候他们吆喝一整天嗓子都哑了也卖不出一个包。累吗?累啊,真累啊!从披星戴月到日落西山,可他们也知足,这分收入,比他们在外打工还是要强一点,把孩子接到身边的强烈念头支撑着他们,他们还能干。

父母走后,周深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不过,闲暇时间,他又多了一个爱好------去那家有电视的人家串门。

想看电视了,就跟姐姐提前商量好,一大早姐弟俩就赤着脚翻过几座山头去亲戚家看,亲戚每次看见都心疼的不得了,转手就塞给姐弟俩几个馒头给他们吃。

亲戚家很善解人意,只要周深去了,就会专门找有唱歌的节目给他们看,碰到没有这种节目的时候就看电视剧,几个电视剧的主题曲被周深唱的滚瓜烂熟。

启朱唇,发皓齿,如翠鸟弹水,如黄莺吟鸣,清脆婉转的歌声让人听后赞不绝口。听周深唱歌直接成了亲戚朋友间的保留节目。特别是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会被亲朋好友要求来上一段《辣妹子》《好运来》,《青藏高原》更成了他的经典必唱。

那时候的周深雄赳赳气昂昂,沉醉其中的样子宛如一位打了胜仗的小将军。

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周家出了一个小百灵,那清亮的大嗓门能把树上的小鸟都给振飞了。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了他上三年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