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种田助秦始皇统一天下 > 第6章 为何

种田助秦始皇统一天下 第6章 为何

作者:苏佑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3 22:27:24 来源:文学城

小孩们都走后唐启阳看向右边,那边门外没有人,油渣还有一点但他没有想送给赵政,自己不知道他平时饮食情况,油渣和豆浆不一样,油渣送过去老媪很可能都给他吃,他太小,油渣多吃几块肠胃很可能承受不住腹泻。

徐兰灭掉火,羊油直接放在深石锅里,随后进他们的卧室里拿出约两斤麦仁磨面,这些麦仁是用稻谷加工机脱皮,颗粒整齐,跟用石臼舂的麦仁差别明显,所以放在卧室里。

唐启阳接编压豆腐的小方竹筐,徐兰磨面磨两回,磨好面磨黄豆,黄豆磨好时唐启阳也刚好把小竹筐编好。

徐兰过滤出豆浆然后煮上,煮好舀出两竹筒当水喝,剩下的用坛子里腌水芹菜的酸水点豆腐,没一会豆浆凝结成豆花,出一些水。

唐启阳把小方竹筐洗一洗,垫上干净的麻布,徐兰把豆花舀进里面,舀完盖上麻布用两块小木板压着,最后用两块比较重的石头压在上面。

时间不早了,唐启阳在右棚下削竹子,徐兰去后院拔拔草,给韭菜松畦松土。

豆腐压出来后唐启阳切成六块,送给左右邻各一块,里长家一块,老丈人家一块,三个没长辈父母的孩子一块,告诉他们自己琢磨着用菽做出来,可以无偿告诉他们怎么做。

傍晚徐兰用半斤多面粉和豆渣和成团,在浅石锅上烙豆渣饼,做煎豆腐,用剩下的一点油渣炒马齿苋。

因为是石锅,炒马齿苋时不能太大火,要不然菜放进石锅会裂开甚至爆炸,火候不够,炒的菜虽不如铁锅炒的好吃但也相当不错了。

他们总不能老在半夜炒菜吃饭,他们的饭量随着身体变好而加大,空间里的半立方面条已经被吃去六成,他们要在明面上做干粮吃主食。

豆腐没有什么味道,收到唐启阳送豆腐的几家都是做水煮豆腐,有盐的放点盐,所以吃起来没有滋味,称不上好吃,更不用说惊艳,只是老人容易咬,做豆腐还那么麻烦,连刘里长家都没有兴趣。

天黑透,徐兰和唐启阳没有和以往一样修练,而是盘腿坐谈赢政,他们下午都在想这事,从各个方面想,越想脑子越打结。

他们希望秦始皇统一天下,知道政儿是秦始皇赢政,然后呢?

两个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平民能做什么?

他们接触赢政想获得他信任都不容易。

秦赵之间的仇恨形同水火,统战时能避免死更多人吗?

唐启阳无奈说:“算了,我们暂护着他,慢慢地展露出才能,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平民的生活,走一步算一步。”

大环境下,两个小人物的力量太渺小,他们会做的很多东西,徐兰的空间里还有一小箱书,但不能随意做出来。

徐兰赞同:“目前也只能这样,得想办法认字,了解现在的各种文化。”他们所了解只是史书记载的大事件,听过讲坛讲人物事件。

史书记载和现实有差别的,差别说不定还很大。

唐启阳:“嗯,原主小时候读过书,认不少字,等忙完我把认的字画出来,落魄的人家会卖书简,找机会买一些。”唐家原来有书简,原主父亲落魄时卖掉了。

徐兰:“好。”

随后两人谈要做的事后修练,约凌晨三点起来出门到邻居家田地边,唐启阳拿探照灯,开弱光档,徐兰用少量木异能滋养庄稼的根部,这样只会庄稼长壮一点,变化不会太明显,他们只滋养麦子。

一个小时能约滋养十亩麦子,天快亮时夫妻俩回去,天亮后新一天开始,两人分工干活。

天热阳光足,且下雨后庄稼长得快,杂草也长很快,还生出虫子,唐启阳在庄稼地里拔草烧虫子。

徐兰背着竹筐带把刀上山,从家里走到山脚下要差不多二十分钟,走慢的人要更久,以前这个山上树高林密,现在稀疏不少,比较小的树和大树上的树枝都被秦军砍走。

山边有一些小孩在找野果,徐兰便上山,确定小孩们看不到自己,周围没有人后在一个小平地停下放下背篓,取出小工兵铲铲去地上的杂草,铲出约一个盆大小的地方,铲起土松一松。

然后取出一个紫色脚板薯,催生出芽后切成几小块,把一块芽眼种下,催出苗长到二十多公分停下,然后去其他地方种另一个芽眼,种最后一个芽眼时把脚板薯催生成熟,挖出来催生出芽,切芽眼继续种。

这些脚板薯长到秋末就能挖,山下的人有这个补充口粮,冬天会好过一些。

脚板薯生长在亚热带地区,但现在气候温暖,在这里种应该没有问题。

她种脚板薯移动时看到刺泡摘下收进空间。

她中午没有回去,煮一点面条填肚子,然后继续种脚板薯。

徐兰看太阳位置在三点多时催生一个脚板薯成熟,挖出来收进空间,种子只有一个,她要收一个进空间以后做种子,然后拿出砍刀砍一些树枝,砍短放进背竹筐。

他们吃去一些面条,空间里空出一点地方,她砍短树枝也收进空间带回家,能省点事就省点事。

晚一些,徐兰背着竹筐下山,山边已经没有小孩也没有大人,她拿出一个小方保鲜盒,打开盖子抓出小把辣椒种子后盖上盖子,收空间,然后把辣椒种子散种在山边,催生二十多公分高,种完手里的辣椒种子继续下山。

看到无毒大片叶子时摘两片,包一点树莓手拿回去,经过右邻时徐兰把树莓给老媪说:“老媪,我在山上摘点野果,给小孩吃,洗了再吃。”

老媪拿过道谢:“谢谢。”

徐兰笑笑,也向她后面的政儿笑笑后提脚离开,老媪和政儿对他们有好感但不多,更不用说信任,如果和他们接触过多,太热情更令他们怀疑。

赵政在看到徐兰走到她自家门口时问老媪:“兰从母为何对我如此和善?”

老媪看他怜惜说:“她有过两个小孩,都没有长大,她对别的小孩也很和善。”

赵政点头。

随后几天徐兰继续上山种脚板薯,沿着半山腰扩种,每天傍晚背一筐柴回家,八天后不再去,和唐启阳一起快手把地里的杂草拔完,然后两人又去砍竹子扛回家。

村里人不解这两人为何又要砍竹子,有人问唐启阳便回答:“建茅厕,建豕圈养豕,**圈养鸡。”还挖几个坑发酵有机肥,在坑上方搭棚子,要不然下雨发酵坑里积水。

还要搭一个大棚子,用来阴干泥砖,今年冬天前要做出土炕,事情真多,等大家拔完庄稼地里的草后用粮食请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为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