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种田助秦始皇统一天下 > 第12章 盐

种田助秦始皇统一天下 第12章 盐

作者:苏佑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8 20:07:31 来源:文学城

徐兰见政儿困倦,放下他说:“政儿回去吧。”他要睡一会再起来读书。

“好。”政儿应声跑出去。

石三兄妹不困,没有中午睡觉的习惯,收拾碗筷去洗。

徐兰拿鱼笼去河边放,回头收六块麻布和针线进背篓,包一块留出来的兔肉,带去给娘家人,让阿母和阿嫂给全家做衣服,他们的衣服已经非常破旧,塞芦苇絮都塞不住。

现在早晚寒凉,过不了多久就冷下来。

徐兰给娘家送东西回来用面粉和黄豆粉和面发酵,然后拿箩筐装麦秆进房里,用空间里锋利的菜刀把麦秆切成指节一样长。

下午唐启阳上完课安排四个孩子去拔草喂猪圈里的两只兔子,然后去找五个男青年,叫他们明天来帮忙踩三个大泥坑,这五人用脚踩,他再暗中用土异能搅和成熟泥,放一些切小节的麦秆继续搅,三五天后就能做泥砖。

唐启阳找人后回来提篮子和刀去河边收鱼笼,鱼笼放的时间不长,只收获一条两斤多的草鱼和十几条小鱼,不过也够吃了,石三兄妹听他们大父的话,晚上没有留下吃饭。

唐启阳在河边杀好鱼回家,徐兰算时间出来做饭,蒸上馒头,草鱼切几大块在浅石锅上小心煎后红烧,小鱼加姜片煮汤,最后切薤放入。

饭菜简单,加上做菜的锅不行,烧草鱼的味道很一般,饭后却得到李方称赞:“兰做的饭菜果然很不错,鱼肉做的很好。”

徐兰客气说:“多谢先生称赞,先生喜欢就好。”

李方:“以后饭菜不必如此费心。”

唐启阳接话:“打不到猎物时委屈李先生吃素。”

李方摆手:“不委屈。”哪有顿顿吃肉。

夜里,徐兰问唐启阳:“今天学得怎么样?”

唐启阳笑说:“还不错,年轻的脑子记忆好,很多字是由象形演变而来,多加联想就能明白,你学也会很快。”

徐兰:“那就行,我现在先不学。”

她不急着跟唐启阳学今天他认的字,先尽力修练异能,上辈子他们到老异能只停留在三级,现在来这里不到一年已经是三级,修练异能时还能增长,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但在乱世武力越强越好。

唐启阳自然明白她的想法:“嗯,下午政儿也认字,学会也快。”

徐兰笑说:“他可是千古一帝,智商肯定高于常人。”

唐启阳赞同:“是,主要是小小的孩子不吵不闹,玩心不重。”

徐兰:“太懂事了,令人心疼。”

“是啊,想想小六和棠棠小时候调皮,父女俩都令人头疼。”

“嗯。”

夫妻俩偶尔会怀念孩子们但不多,因为没有留遗憾,其实他们走的时候晓风他们也都老了,如果他们也有下辈子,希望他们投胎在比较和平的年代。

第二天早饭后徐兰背背篓进山,快到山顶找一个偏僻的地方拿出光伏板和大蓄电池连接充电,拿出一把小锯子锯去周围档住阳光的树枝和小树,靠近光伏板的清理好继续向外锯树枝。

早上家里,唐启阳安排来干活的五个男青年踩泥巴,回答他们几个问题后回前院看四个孩子练剑,李方也在一旁看着,偶尔微微点头。

上完上午的课,唐启阳在猪圈里抓一只兔子到厨房,边杀兔子边教石三兄妹怎么杀才能令兔皮保持完整,政儿也在旁边睁大眼睛看。

唐启阳左手虽然不方便,但杀兔子做菜依然很麻利,四个孩子看得目瞪口呆。

李方在对面棚子看过去能看大概,见阳熟练做饭也很惊讶,等吃饭见阳做的菜和兰做的差不多更惊讶。

四个孩子看姑丈(阿叔)眼里崇拜。

下午徐兰看太阳在三点多位置时收光伏板和蓄电池,背一点柴下山回家。

随后五天,徐兰每天都一早进山给蓄电池充电,五天时间里她把砍下树枝和小树修去枝叶,锯成约一米五长的树干,还在一处山壁挖出一个地面约六七平方的炭窑,期间她又套一回猎物,带几只灰兔回家,家里的肉不断。

在家的唐启阳除了上课做饭,还带五个男青年把三个泥坑泡的泥做成泥砖和泥板,比较早做泥砖的定型后搬到棚子下,镂空摞起通风阴干。

李方对唐启阳说想用泥砖和泥板试着做能烧火暖的床很感兴趣,给他们上课后去后院看他们做泥砖泥板。

三个泥坑里泡的泥用完,唐启阳带人在坑底继续往下挖一层土,挑水浸泡新一批泥土。

徐兰不进山后又忙家里的活,每天不是特别忙但也闲不下来。

李先生上课八天后唐启阳给他放两天假,也叫石三兄妹在家,早上自己练剑。

第二天早上唐启阳和李先生一起进城,进城门后两人就分开。

唐启阳拿一小块黄金去换钱,然后在市场找买到一块猪板油,买二十斤粟米放进背篓,然后买最差、黑黄色的盐四十斤,这种盐杂质太多,苦涩味很重,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不吃,只有黔首偶尔买一点,价格不算很贵。

他把盐同样放进背篓背回家。

唐启阳回到家见院子里有来舂麦和磨面的人,直接进堂屋,徐兰跟进去帮他拿下背篓。

唐启阳低声说:“盐买四十斤。”

徐兰低声应:“好。”

徐兰放下背篓去厨房,用木头小铲从灶下铲一些草木灰倒进一个陶盆里,注入水搅一搅浸泡,拿两个陶盆和提一桶水进堂屋,倒两半盆水。

她从背篓里拿出装盐的袋子,抓出一把盐在盆上捏碎放进盆里,太硬的盐石捏不碎先放一边,唐启阳在厨房喝水后拿小石臼进堂屋,用小石臼把硬盐石舂碎,放进盆里。

夫妻俩合力把盐泡在两个陶盆和水桶里,徐兰去炼猪油做午饭,唐启阳用木棍搅和盐水,里面的水很混浊,称盐泥也不为过。

午后夫妻俩先用一层麻布过滤盐水,杂质太多,过滤一点麻布上便都是泥沙,把麻布洗去泥沙后继续过滤,过滤一遍后盐水少一半,水还混浊,他们用三层麻布过滤,又过滤出一些杂质。

随后徐兰过滤过草木灰水,把草木灰水倒入盐水搅一搅,反应出一些杂质,他们又用三层麻布过滤盐水,过滤出杂质。

等弄好已经是傍晚,徐兰去做饭,唐启阳用密实的竹篾把他们的房间前后窗遮住。

晚上约九点,外面没有人走动,徐兰拿出探照灯打开放在床上,取出蓄电池和电炒锅,唐启阳插上电源。

徐兰把盐水舀进锅里,装满盐水后盖上盖子,水开后打开盖子,一直开大火烧,水份蒸发一些后徐兰就往里面加盐水,一直煮一直加。

下面出现白色晶体后换中小火,继续加盐水熬煮,等半锅都是盐时不再加盐水,烘干锅里的盐后舀出装陶盆里,再往锅里舀盐水熬盐,第二次就把盐水用完,等锅里的盐烘干舀出装盆里。

唐启阳端起陶盆说:“大概十五斤,含盐量不到40% ,这些盐石也太差了。”

徐兰:“裸露地表的岩盐含杂质是很高,埋地下的岩盐可以,但埋得太深,这个时代根本不能开发。”他们知道的几个大盐湖又离这里很远。

唐启阳无奈:“是。”

盐事关重大,这种处理盐方法他们现在不会透露出去,紫山一处山脚有几个水泊,他们计划砌炕后去那里多笼一些鱼回来做咸鱼,这点盐并不多。

第二天唐启阳又进城,买两个坛子和十几卷空竹简后分在三个地方买盐,共买五十斤盐后回家,这回没有处理盐,而是装进坛子放在卧室里。

午后,唐启阳装一小罐盐石带一小块白色麻布去老丈人家交给岳母,教她用盐时把盐石弄碎末融进水里,用麻布过滤出脏东西后用盐水做饭,最后说:“这样做的菜不发苦,也不把脏东西吃进肚子。”明面上他们也这么用盐。

红连忙点头应:“好。”

唐启阳身上带威严,红在女婿面前很拘束,他说什么都听,不敢问他为什么知道这么做。

次日已时,右棚下两个合在一起的竹桌,李先生坐在上方给四个孩子讲诗,唐启阳边听边拿刀笔默写诗,不会写的字空出地方跳过。

赵姬提着包裹走来,后面跟着一个随从,他们走到院子停下,听隔壁传来:“…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

赵姬见政儿认真听先生讲诗,老翁给自己消息没错,政儿是开始读书了,心里打消带他回城的念头。

政儿看到阿母激动,看向先生然后看向唐阿叔。

唐启阳看赵姬一眼跟政儿点点头,政儿马上下凳子向阿母跑去:“阿母。”

赵姬把包裹递老媪,蹲下抱住儿子:“政儿,想阿母了吧?”

政儿点头,高兴跟阿母报告:“阿母,唐阿叔请老师教我们读书认字。”

赵姬摸摸他的脸问:“政儿听得懂吗?”

政儿回答:“听得懂,阿母,我现在会背十二首诗,我背给你听。”

“好啊,会背采薇吗”

“会……”

午后,政儿在目送阿母离开的时候不再很难过。

乐只君子出自诗经:樛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