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种田娶夫郎(女尊) > 第49章 私塾

种田娶夫郎(女尊) 第49章 私塾

作者:上则为日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7 23:13:43 来源:文学城

施家村有一百来户,五六百人,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村,村里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姓施,往上数几代都是沾亲带故。

施家村的族长也兼任村长,是个七十来岁的老婆子,长得方方正正,背永远挺直,说话慢悠悠很有威严。

施黎没怎么见过她,穿越过来后,就只有和云齐成亲时见过这位老族长一面。在原身的记忆里,对这位族长的印象也不多,除了逢年过节开祠堂祭祖,就是处理大的纠纷才会看到族长的身影。例如谁家夫郎红杏出墙,遇见徭役谁家出力谁家出钱,又或者哪家后人不孝忤逆长辈之类的。

这个年代,皇权不下乡,贫苦百姓一般也不敢去县衙自找麻烦,所以族长宗老的权利是十分大的,基本可以支配寻常人的一生。

施家村倒没到那种地步,原因还是因为太穷。古人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穷得饭都吃不起了,各种规矩也就没那么严了。不过不严是相对来说,至少在施黎看来,小小一个施家村,各种乱七八糟的规矩还是很多。

她被人簇拥着走进了里屋,施老太和族长施先慧还有几个族老都在里面坐着,七八双眼睛一起看过来,施黎只得先行了个礼。

“好哇,”老族长施先慧点点头,一派慈祥老祖宗的派头,“吾家有凤凰女,多年不鸣,一鸣惊人,好,好得很啊!”

施黎尴尬的咳嗽两声,任凭一众族老把她天上有地下无的夸赞了一遍。这种场合,按着原身的记忆,她是没资格落座的。别说她,过往时候连施老太也不一定有得坐,可如今,施老太的屁股稳稳当当就坐在族长旁边,最下首还有根空板凳,显然是专门为施黎准备的。

有得坐当然要坐了,施黎也不嫌弃,乖顺坐下。

施老太喝了口茶,等众人夸赞的话说得差不多了才开口:“今天正好族人都在,有事要知会你一声。我们施家往上数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只不过……唉,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硬凑过去,人家怕是也不认的,如此便自家顾自家吧。”

施老太说话颇有点章法,也不知道是不是私下里悄悄请教了云齐或者施原,“施黎,你现在有能力了,第一件就是不得忘本,族中一应事务虽说轮不到你来管,可该挑的担子不能落下!

老祖宗的规矩,修路铺桥、救济孤老、族田祭祀……当然了,这些暂且用不上你,但是族里的书塾你正出得上力!”

其实这些事都是一早商量好的,不过施黎还是装出一副受教的模样。

“前些年饥荒,老童生给饿死了,村里的书塾便也断了,如今你在城里大小也当了个掌柜,还是书斋的掌柜,我同族老们商量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王家村出了个秀才,屁股就翘到天上去了,要是考中举人更不得了,到时候他们村的地都能寄在举人名下呢。所以我们村的书塾还得办起来,这事老二你要点头才行。”

施黎当然点头了,这就是她提出来的。施老太对族人的力量很迷信,觉得自家发达了还不成,一定要族里跟着一起发达说话才硬气。施黎虽然不敢苟同,深觉这就是封建荼毒,可转念一想,她现在不就生存在封建年代吗?凡事还是入乡随俗的好,况且她发了财,难免惹人眼红,散出去一些也好。

施老太本来说要给村里修路,可施黎一合计,要修路花的钱可不少,她的钱后续还打算投出去,倒不如在村里支个私塾,请个老童生才多少花费,相比较修路,简直是惠而不费。施老太也觉得好,虽说不如修路那么好,但村里能有读书人也不错,也不求着考上什么功名,多识得几个字,以后就能去城里找活计。

施家的老祖宗可能真的是什么有见识的大人物,传到施家村这地步,族老们却都还有些见识,也颇为看重教育,只是这些年真的太穷,一时顾不上,如今施黎肯为族里办学,众人都求之不得。

“你点头就好,”老族长笑眯眯的,一张严肃的老脸楞是慈祥了起来,“那此事就这样定下了,村头的磨坊便可拿来当书塾。”

老族长说的地方是施黎以前说书的地头,那里有一所破土屋,屋旁边有个草棚,底下有个石磨,村里人没事常在那里磨点豆子什么的。

土屋以前是刘寡夫家的,闹饥荒的时候寡夫没活下来,这土屋便荒废了。施黎还觉得有些不吉利,村里人却不觉得有啥,认真数数,灾荒那几年村里就没有几所没死过人的房子。

村里的老辈,年龄一大把,干起来事来却是利索,当下叫进来几个壮妇,如此这般吩咐了,哪家出手艺,哪家出多少人,三两下就把重开书塾的事安排妥当。

施老太连连点头:“都是自家人,虽说是帮忙,老二也不能亏待,帮忙修缮房屋的,一天三顿管饱,出手艺的按市价给钱,等书塾弄好了,村里的娃都得来,别眼界短只拘着娃干活,多识得几个字,会打算盘,以后城里店铺都乐意收,可比苦在田地里好多了。”

族老们纷纷附和,老族长忽然说:“这书塾还得起个名字为好吧,总不能一直浑叫。这事还得施黎来,村里再找不出越过她的人。”

这话说得施黎脸红,不过倒也算实话,村里多半的睁眼瞎,施黎好歹还受过现代教育。只是这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典故,一提书塾施黎只想得起迅哥儿小时候读书被先生打手心的故事。

“就叫……三味书屋吧。”

“三味何解?”

施黎哪知道这三味何解,总不好胡诌个‘苦辣咸’,苦思冥想之下,忽然想起以前在哪里看过解说,说这三味的意思乃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也不知道正确与否,反正也没人反驳她,于是便如此解说了。族老们也不知真懂还是假懂,纷纷叫好,一时气氛十分和谐。

不过多时,来人请入席了。

族老们统统起身,不多废话,都奔着席面去也。

施黎好久没吃过乡下的席,只觉得好热闹。施家村的孩子在人群中窜来窜去,一声招呼入席了,又飞快跑回去。围成一桌吃饭的人,那叫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手里拿,嘴里塞,筷子还在盘中夹。

吃相当然称不上好了,甚至很邋遢,只有施黎坐的这桌好些,都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即使口水直咽也保持着体面。施黎最近吃惯了外面的饭菜,也不觉得这乡下席面多好,慢悠悠的夹些菜细嚼慢咽,施老太也是这样,如今有钱了,就开始讲体面派头。

一顿饭吃过,席面上一片狼藉,不过剩菜剩饭是没有的,通通被打包带走了。对这样的行为施黎也不制止,后世乡下地方还照旧这样呢,何况现在这样穷困。

不过乡亲们虽然吃相不好看,可人却极热心,吃饱了后个个喜笑颜开,众人帮忙没多时就把锅碗瓢盆收拾妥当,孩子们撒开了欢玩儿,又吼又叫,让人耳朵疼。

施老太吃完饭同族长族老们坐在正堂喝茶,施黎也陪着坐了会,后面实在觉得无聊,便找借口说书斋有事走了。

驾车回了城,施黎也没什么正事,难得清闲下来,便邀施美娘去勾栏耍耍。

施美娘自然乐意,自从施黎发迹,施美娘几乎成了施黎的专属司机,整天驾着牛车跟着东奔西跑,倒也长了不少见识。听说要去勾栏,忙不迭的点头。

“去哪儿呢?”施美娘眼珠子滴溜溜的转,“要我说……不如去长春楼!”

“长春楼……”

“是啊,皮影、傀儡戏什么的都看腻味了,也就长春楼排的咱们的聊斋有点意思,我听说他们打算重排整部聊斋,二姐,是真的不?”

施黎轻咳两声:“书斋是有这个打算。”

“嗨,什么书斋,”施美娘一脸笑意,“墨痕书斋不是都二姐你说了算吗?二姐,你打算怎么排,跟我说说啊。”

施黎推开施美娘凑近的脑袋:“同你说什么,你又不懂。”

“我怎么不懂了,我是观众啊。”施美娘说完又长长的哦了一声,“我许是不懂吧,不过长春楼总是有人懂的。”

施黎不能说情窦初开,因为她上辈子喜欢的男人真不少,就不说各种二次元三次元老公了,男朋友也交过两三个。可她对张灵筠的感觉却尤其不同,大概也是因为现实中少有遇见这么有味道还不油腻的男人。

张灵筠为人温柔儒雅,亲和又有气度,换身衣服戴副金丝眼镜,简直就是身娇体软,人夫味十足的端方教授。偏偏他知世俗不世俗,又擅人情世故,更添了一丝复杂气质。

聊斋改编成戏剧是施黎和赵长安早就议过的,只是前面太忙,此事一时半会也办不好,倒是一放再放。长春楼的戏班子出去的也同赵仙稼回来了,施黎今日空闲,倒有时间去长春楼看看,正好也慰问慰问那些跟着赵仙稼出去的戏班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9章 私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