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种田带崽日常 > 第7章 第七章

种田带崽日常 第7章 第七章

作者:青烟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9 00:32:56 来源:文学城

“竹笋,卖竹笋。”崔晚挑着桶走在青鸟街上,路过饭馆酒楼的时候会特意多停留一会。但这会正是中午饭点,饭馆酒楼的店小二要么忙着招呼客人,要么就是生意不好的铺子,压根没有几个人吃饭,自然也不会多买菜。崔晚又热又累,眼见没有希望,就打算把这些竹笋挑回去晒成笋干。

“那边,卖竹笋的过来。”一个老嬷招招手。

崔晚抬手抹了一把汗,将担子换了个肩,片刻不敢多耽误的过去:“阿嬷买竹笋?”

“你看这都是新鲜的,随便挑。”

老嬷拄着拐杖,手颤颤巍巍地从桶里捞出一根竹笋来,“吧嗒”笋子断成两截,声音清脆。

“是嫩的。”随即转过身朝屋子里喊了一声,就有人大声回应。

崔晚这才注意到这是一家酒楼的后门,也不知道能买多少,不过能买一斤是一斤。崔晚这么想着。里面就出来人了,是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像是个厨子,“周大娘。”

“你看看这笋,这不过两天王员外过寿,订了我们家的席,你看看要不要买个笋加个菜。”

中年男人蹲下看了看竹笋,见这竹笋脆嫩又干净:“刚好席上有个竹笋烧鸡,今天前头又卖了几份竹笋,我正愁缺点。”

“怎么卖的?”

“市价。”

“行,给我称十斤。”

十斤。崔晚心一喜,连忙将竹笋捞起来捆好,又抖掉上面的水分:“这一捆七斤。”

崔小小连忙把篮子提过去让崔晚放竹笋,剩下的三斤,崔晚称够了三斤又送了一斤:“阿嬷,大哥,你们家要野菜吗?都是山里新鲜现挖的。”

“野菜。”崔晚卖菜实诚,况且有时候镇上的人吃惯了大鱼大肉就喜欢吃点不一样的小菜,中年男人点点头:“回头有,你送过来瞧瞧,合适就买点。”

“好,好,好。”崔晚一连迭声说了三个好,可见心里的激动。

前面还忙着,中年男人也不耽搁,拎着篮子进去又立马出来还篮子,手里还多了半吊钱:“五十文,你数数。”

五十文!崔晚立刻反应过来今天第一个买主唬弄了自己,而且后面卖出去的她全部卖便宜了。心情复杂的收过钱,就连崔小小也跟着垂头丧气。

算了,本来就是山上野生的,自己就废了点功夫。安慰好自己,崔晚又重整旗鼓,开始算今天赚了多少钱。

八文,后面的半斤,一斤……崔晚一笔一笔记得清楚,就是四十九文钱,再加上刚刚的五十文,就是九十九文。真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但又买了两个酥油饼和面汤,还有盐,那就只有八十三文,那也挺不错了。

想到这崔晚高兴的去看崔小小:“走,我们去问问衣服怎么卖的,合适我们买新衣服穿。”

新衣服这是崔小小想都不敢想的事,她到底年纪小藏不住事,高兴的确认:“真的吗娘亲?”

“当然是真的啦!”崔晚也高兴,这几天气温回升,她身上出了不少汗,买了新衣服就能换洗。

布庄。

“客官买布。”崔晚一进去,布庄掌柜就上前招呼起来。

崔晚来的布庄是上次李桂花提了一嘴的铺子,说是这家卖的布价格合适。崔晚视线在铺子里转了一圈,外面多是深蓝色和褐色的布,里面则是些颜色鲜亮的布,如绿色,浅粉,淡黄这些。

见崔晚在看,掌柜问道:“客官是给自己买还是家里人?”

“我自己还有孩子。”

掌柜的点点头:“那就这边粉色,胭脂色,宝蓝色,杏黄,不管大人还是小孩穿都好看。”

崔晚点点头,古代没有现代纺染技术好,颜色也比较局限,不过也还是不错了,“有成衣吗?”

“成衣?”掌柜的有些意外,毕竟来他这里的都是自己扯布回去做,而且面前这个人也不像是能买得起成衣的人,但他还是耐心的说:“一套一百文,小孩子的便宜六十文就能买到。”

在看到崔晚震惊的眼神时,掌柜的又说:“这价钱公道,客官可以去问问,这价钱出了我们铺子就可不止这个价,而且客官看看我这料子,虽然是粗布,但比其他铺子卖的柔软多了。”

“要是客官不买一套,拆开卖也是可以的。”掌柜说的很是委婉。

崔晚手心冒出汗,心想要不要先给小小买,自己不着急。

“要不客官扯布自己回去做,自己做便宜。一个大人和小孩的布加起来只要八尺多,布钱也就八十多文。”

自己做的确少了一半的钱,崔晚艰难地想。可她也不会做衣服啊!而且自己做衣服还得买剪刀,针线,这都得花钱买。

掌柜见崔晚犹豫也没生气,道了句客官先看有没有喜欢的,不着急。

可自己答应了小小,自己作为娘亲怎么能食言,可若是只买小小的,那孩子肯定会哭鼻子。崔晚摸摸腰间的布袋子,硬着头皮问道:“那我自己扯布回去做。”

“行,客官要什么颜色?”

崔晚想了一下,说:“大人的要浅蓝和深蓝色,孩子要粉色和深蓝。”

崔晚一说颜色,掌柜就猜到崔晚要怎么做,拿起剪刀和量尺道:“这就给客官扯布。”

“等等,多少钱,我不知道够不够。”崔晚尴尬地想挖个坑把自己埋起来。

闻言,掌柜的拨了拨算盘:“大人小孩的加起来八十八文,这样,给你少点,八十五文。”

“能在少点吗?我只有八十三文,实在不行我用竹笋抵。”饶是做足了心理准备,崔晚还是有些难堪。

掌柜明显有些为难,可看崔晚和门外崔小小的打扮,稍微富足一点的人家早就换上了春衣:“行吧,八十三就八十三,竹笋我就不要了,我不爱那口。”

“谢谢,谢谢掌柜。”崔晚庆幸自己遇到的是个好人,至于后面的针线,剪刀,再努力挖点野菜去卖就是了。

崔小小在外面等了许久,终于看到崔晚抱着布出来,高兴的叫了一声娘。

一瞬间崔晚觉得之前的一切都值了:“走,我们回去了。”

不会做衣服有何难?大不了跟着身上的衣服的样式去剪去缝,顶多丑一点能穿就行。崔晚如此安慰自己。

满满两桶竹笋还剩两斤多,出了镇子,崔晚将桶里的水全倒掉,左右剩下的都是自己晒笋干,没那么多讲究。

回去路过河边的时候,崔晚特意去看了自己下在水渠里的鱼笼。一个鱼笼里只有几个田螺,另外一个里面就进了条三指宽的小鱼,崔晚也没有嫌弃,拔了根狗尾巴草穿过鱼嘴巴提在手上。鱼笼则又放进水底,等想吃鱼的时候来看看有没有意外收获。

村后依旧没有什么人来,崔晚进门还是去看了自己藏起来的钱。从布庄出来崔晚又去杂货铺子里问了剪刀和针线怎么卖。剪刀一把要二十文,有点贵,但买一把能用好多年。针线倒不贵,几文钱就能买到。数了数钱,买这些够是够,可这是存起来的,能不动就不动,下午再去山上转一圈,看能不能找点能卖钱的。

在镇上吃过酥油饼并不是很饿,但崔晚还是煮了一锅野菜汤。那条小鱼儿则串起用火烤,最后撒上盐,母女俩分着吃完了。

村里能下地干活的都在地里忙,普通老百姓就是这样,一辈子都在田地里,靠着地里面的收成过活。若是家境稍好一点,家中又有壮劳力的老人还能坐在门口或村口大树下说笑打瞌睡。不过村里更多的是揭不开锅的穷人,帮不上力气活就弓着背提着篮子去挖野菜,给家里找口吃的。

崔晚带着崔小小去还了水桶和秤,本来柴刀和镰刀也是打算一并还回去。但徐老爹说家里不缺这一两把刀,知道崔晚肯定用得上,让她以后再还。

说千句万句谢也抵不过自己把日子过好,这样才不辜负徐家人的帮助。崔晚看着村后的山,深吸一口气,崔晚加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