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众生离乱 > 第45章 【篇三(14)】相思红豆

众生离乱 第45章 【篇三(14)】相思红豆

作者:凉鲸落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20 17:24:54 来源:文学城

“卫怨离!”青城不禁轻出声喊住了他,却不敢上前去染指。

这不敢并非是惧怕,而是一种不忍和敬畏,就像眼前人正在精心绘一副绝世的画作,唱一场惊世的戏曲,任何的打扰都是不敬。

白羽衣也静静站在卫怨离身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一点点化为飞荧,那戏腔萦绕在竹林夜空里,渐渐消散……人走戏终场。

那片青光荧火散布整片竹林飘舞,轻抚夜风和空铃,散尽满城。

青城呼吸变得沉重,他拿起了腰间的唢呐,凭着记忆吹了一曲。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若非升天,便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唢呐一响此生终。

如今也算红白事一同办了。

夜幕里平江城的远山淡水像是退了残墨,徒留影幽孤魅,江南的水调欢歌笙箫间,有人长醉不复。

一场戏散,故人茶凉,唱不尽江南春光,唯余一地离伤。

一曲唢呐终了,万物归寂。

青城放下唢呐,连阿晚都耷拉着脑袋,仿佛听了一场悲伤至极的戏。

白思思坟前一道微光流转,似是晕了几道日光在里,辗转不去。

白羽衣走到那坟前,那道白光跳跃在她掌心上,似是有人性般与她亲近。

青城走近,白羽衣眼中清澈而淡然,她开口道:“父亲说,这一世,戏文和忠贞,他都负了。”

青城垂下了眼帘,小心翼翼地看向白羽衣:“他选择离开,应是执念已了,再无牵挂了吧。逝者安详,便是最好的。”

白羽衣浅笑:“其实父亲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执着些什么吧。是不甘当年自己的一片忠心错付,还是惦念尚在人世苦等他的母亲,他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何这样讲?”青城问道,白羽衣似乎一夜之间成熟了不少,不像那个会跑来问他自己说出的话是否太过残忍的女儿家。

其实白羽衣也在人世间生活了几十年,比起青城还未及弱冠可算是跨了几代的长辈了。

“是它说的。”白羽衣温柔地注视着自己掌心的那团流动的白光,它似是有生命力般跃动着。

“它?”青城不解道。阿晚也伸出脖子。

“它。”白羽衣将手中的那团白光展在青城眼下:“父亲的执念太强了,对人世的不舍,对天下的不甘,对母亲的思念,放不下所以不愿离去,可终究,父亲舍不掉的其实是曾经的自己,而母亲是他记忆里的那个人,他惦念着母亲,也是在惦念曾经的过往。”

青城心中五味杂陈,卫怨离离去前的苍凉,声声诉诉,青城也不知道那场戏他到底是唱给谁听的。

青城明白了白羽衣话里的意思——

卫怨离执着的是曾经年少时的不得善终,他尽了全心,用了全力,忠贞为国保家为民,手握铁剑心藏佳人,堵上了一切原以为浪涌翻尽便是晴空静海,黑夜里的噩梦再长,晨光出来便好了。

可最后却落得个残凉遗臭的下场,世人唾弃,一腔年少热血尽错付,他不甘心也不服气,所以后来才有了一举灭去数万军兵的人阎之举。

而后他还想要这个世间接纳他,却不可能了。他不在意世人的眼光,避世怨离谷,任由天下畏惧暗骂,不辩不解。

可他心底的那一抹倔强却日日夜夜提醒着他——他们说的都是对的。

他所有的不在意不分辩,不正是因为他清楚吗?因为清楚而无力改变,所以才要告诉自己不在乎。

告诉自己只要世间还有白思思信他,爱他,这世间就还没有抛下他。

可白思思留下的一席话——此生不悔,却不愿有相同的来生。

终究是怨了他,恨了他,过往的一切自以为是,被她一言判了死刑。

所以他才失了对这世间的眷恋吧。

“白姑娘,无论他们的过往为何,人生在世,终究是当下为要。”青城认真地看向白羽衣的脸:“卫怨离已往,接下来的日子,你就是为了你母亲,也该好好活下去。”

白羽衣抬起脸看向青城,少年一脸的真诚,她不由地笑了,宛如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其实她的心底就是一个少女,一直被红豆阁众人护在手心的少女。

“公子放心。”白羽衣说道:“我既明白母亲的心意,定然不负她。”

你愿护我一命,我必为你活一世。

青城算是松下一口气,他只怕卫怨离也离开了,白羽衣便对这世间和自己的存在感到没有意义了,眼下看来是他多虑了。

白羽衣抬仰望这漫天的青荧,消散远空。

“南有相思木,与君同伫;花开一树清欢,红豆结一树相思;梦醒人间浅看微雨,江南还似旧日温柔,愿与君乌篷桥头驻,赏姑苏廊桥路。”白羽衣忽然吟起这戏词,青城记得,这是那首“思”。

“君有清欢渡,我有不归路。”

阿晚摇着小尾巴,见白羽衣的神情温柔而浅然,青荧之光擦亮她柔和碧玉的脸廓,好一个娴静温婉的江南女子。

青城听完,把玩着手中的唢呐说道:“是否清欢渡或不归路,留予他们自行领悟去吧。众生有百象,众人有心,他人之事,我们说了可不算。”

“是啊……我们说了不算。”白羽衣低头浅笑起来:“只是父亲当年应允母亲的婚礼,鸿雁为聘,烟火满城,如今也算实现了吧。”

青城也笑道:“逝者已去,生者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以寄自己的哀思罢了,心安了就好,又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青城公子不似是未谙世事之人。”白羽衣说道:“遇事通明,公子可有大智。”

突如其来被夸奖,青城不好意思地笑笑:“好说,我在凤麟洲时老被白尊上抓着念书,人间俗话不是说没见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嘛!话本故事看多了,人情世故也就懂了许多。”

“是啊是啊。”阿晚帮腔道:“公子在凤麟洲最爱的就是人间话本了,各种故事藏在诗词里偷偷看,白尊上都没发现呢。”

…………青城真想扯掉这只笨鳌的尾巴和龙须。

“那此物,便交予公子吧。”白羽衣将手上的那道光束装进了一个囊中,交予青城。

“这是……”他方才就好奇了,刚刚卫怨离消散成荧后,这道光束便出现了。

“它是灵。”白羽衣说道。

“灵?那为何要交给我?”

“公子可曾听说过——传国玺?”

青城将唢呐挂回腰间的手一顿:“你的意思是……”

“这个灵的气息很干净。”白羽衣说道:“不似活物之灵,更不像人间之物所生;它说自己没有名字,实体为一内蕴赤墨之玉石,它想去庐州。”

“那它是怎么……在这里?”青城忽然想起来了:“难道是——卫怨离?”

“它说,在它游荡世间许久这段时日里,恰巧遇见了父亲,它从未见过执念如此深刻之人。”白羽衣转述着这灵的话:“它生于这世间也是因为某个人的执念,所以它帮了父亲一把。如今,也请公子帮帮它。”

白羽衣双手将那灵呈上,认真地请求青城。

这任务来得太快了,青城需要捋捋思绪……

“它为何要去庐州呀?”阿晚问道,它感知不出这囊中之物是什么东西,也很是好奇:“且它自己不能去吗?”

它既然都能够自行游荡这世间了,怎么还不能去一趟庐州?

这也是青城想问的。

白羽衣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道:“它说自己在父亲身上这些年耗去了太多了灵力,它已在人间游历了万年之久,想回归本身。红豆阁便是羽衣的家,登场唱戏自是少不了的,羽衣不能离开;还烦请公子跑一趟了。”

青城一脸的迷惘……啊嘞?传说中传国玺的灵,居然就这样出现在自己面前了?

他忽然想起在云中时历寰历门主说起过——高山流水下,冬至百花枯,可人阎出世是死而不灭,有违天道常理,流水下而不前,百花枯而不死,他本身便是一个逆天改道的存在。

原来是因为传国玺之灵,传国玺本就上古神物,乃异族之中的龙神亲手造就,自然不能与凡间之物并流,若它能生出灵来,青城也不觉得惊讶了。

“那它的意思是,传国玺如今在庐州城内?”青城问道。若他没有记错,白羽衣说过庐州城内有一“妙春医主”,手中有一株千年血绛草,伏厌思不日也定是要去往庐州的。

“是。”白羽衣点头说道。

传国玺出世?若是青城曾在云瑶镇听说过的林宅内那块镇纸真是传国玺,那它又是怎么从云瑶镇去到庐州的呢?

“公子,你……”阿晚正想说什么,却被青城打断了。

“好,这个忙我帮了!”青城应下道:“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件事,不能将今日之事对第三人说起,当然阿晚不算人。”

…………阿晚不乐意地甩着小尾巴。

白羽衣自然也知道此事重大:“公子放心,羽衣知道怎么做。”

传国玺出世这是多大的事情,在人间这几十年也算见过不少人情冷暖,白羽衣对人心还是有几分见识的,自然有所分寸。

青城收下锦囊放入怀中,示意白羽衣放心,说道:“此事你不必再挂心了,从今以后你便是平江城红豆阁白羽衣,依旧是这城中的青衣名角儿,其余的事再与你无关。”

“多谢公子。”白羽衣是真心地谢过,也是这些时日她才认知到,她从不是什么漂浮无依的存在,母亲,还有班主,他们都把她当作真正的人来看待,养她,护她,而她报答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地活着。

“我送你回去吧。”青城说道。

“不劳烦公子了。”白羽衣礼貌地谢过:“寺外阁中备好了轿子,天色已晚,公子早些歇息便好。”

白羽衣可是平江城戏曲名角儿,自然不会孤身一人出行,青城来时便见有华轿停候在外。

两人行礼作别,青城看着白羽衣自竹林曲径中渐渐远去,心中欣慰不少。

可阿晚不解地问道:“公子为何要答应白姑娘的请求?这传国玺的灵要是放在公子身上,被别人知道了还不知要引来多少方人的抢夺呢!”

“你不说我不说,谁会知道?”青城无所谓地说道,眼里却透露出一丝精明:“且这件事的幕后之人既用了传国玺在算计,我便把这灵攥在自己手中,看那人下一步又会做什么?”

“可若那人也早知道传国玺就在庐州,那公子……”阿晚的小脑袋有些转不过来了。

青城想了想:“幕后之人心思缜密,不排除做了此事不成还有下一环的准备,若是如此,我更要管了。如果说尊琼世还有红豆阁的事那人都只是利用了卫怨离的手,那如今卫怨离已死,还能奈何蔚氏一门的便唯有云中历氏了;虽不知那人还有什么打算,可就历烨那样一根筋的脑袋,死板到底地都不知要被人算计成什么样呢?说不定到后面还得让人当刀使,我当然要去看看了。”

阿晚觉得公子说的有道理,没有反驳的理由:“那公子,去庐州的盘缠……”

“……大不了,再去寺中偷点香火钱。”

离寻寺中。

香火轻萦,烛光稀松,木鱼声声缓,似是一下下扣着谁人的心门。

万籁此俱静,禅佛梵经声。

忘尘正一人端坐佛像前,秉持佛礼,双目闭合,轻敲木鱼,虔心礼佛。

忽而一阵风来,吹动了寺中佛幡,点点青荧落入,悠悠辗转,落在了忘尘的木鱼上。

他似是有所感应般停下了手中的敲击,缓缓睁开双眼,叹了口气。

这世间“情深”二字,终究奈何不过缘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