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终南有花 > 第9章 下山

终南有花 第9章 下山

作者:观如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16:19:06 来源:文学城

解意生自出了议事堂,便早早放出信鸽聚众世家子弟于一日后至凉亭内,顺带状似好心地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由,捎上了一副坐等观好戏模样的薛桑。二人在路上相谈甚欢,而跟他并肩同行的晋南邈一直在紧蹙眉头,后面的南竹亦是偷摸摸拿袖角拭泪,被谢柳柔声劝慰,才堪堪止住。

沿途的石阶最是好走,也难能有这片刻闲暇时。

谢柳兀自想着,转念思及不知他们这一去,该过多少时日才能再度共游呢?兴许有人此生都不复相见,兴许有人始终如一,常伴身侧。

“快看!是大师兄和小师兄他们来了!”

“还有南师姐!后面的人不认识,只听说过解小姐,那个面相阴柔的男子又是谁?他脸是受伤了吗?还戴着块面具。”

“别管这些了,你们忘了吗?长老说大师兄过了终极试炼,我们要下山去的呀!”

“下钟南山的事我们都知道,虽然还是想留下来,但若无国,何处来的家?我可很早就想下山了,丢掉一身的包袱大干一场!”

“那会死很多人的,霍师弟,你就不怕死吗?”

“怕有什么用?你们想想,与其在山中混吃等死,等到国灭,手底下的僚属没有一个活口,何不在尚有余力的时候拼一把?反正我无异议,我是要跟大师兄他们下山的。”

远远闻见声儿的解意生笑了笑,走近待他们逐个行过礼,便一指席间示意人落座,率先开口道:“诸位都知道是什么事的话,我就不费功夫细讲了。你们中有人想去,有人不想去也是常理,毕竟不是做戏,刀刃相见难免会有死伤,所以不夸大地说,就是赌命的局。”

薛桑叹了口气,忍不住插了一嘴道:“赌命倒还谈不上,先别着急唬人。帮工结盟都得谈点利处在,哪有像你这样的,上来就知会他们说跟了我们是赔本买卖,把活人变白骨堆砌,一去就得给人立坟冢。”

“我有那意思吗?”解意生佯作恼火地瞪了他一眼,“少歪曲啊。”

薛桑眯眼道:“有无你心里清楚。只是能不能使你们的刀刃跟那些人肉搏,并不取决于你们愿不愿,而是你们能不能。我主安王有令,若谋天下,先谋人心,不可凭蛮力做事。”

晋南邈似是若有所思,缓缓道:“剑。”

“剑?”谢柳看向他们腰间的佩剑,“人人手里都有一柄好剑。”

晋南邈淡淡道:“剑太久不出鞘,就会生锈。我们在钟南山已经练了很多年的剑了,刃身被磨得很锋利,但能否自保,还得另当别论。这里的人除了师兄,全未下山过。”

席间弟子顿时有人站出,相反驳说:“小师兄,我们虽都是因避难方来终南山的,但练剑并非是在钟南山才练起,如何会无力自保?”

“我来告诉你,为何会无力自保。”解意生接话过去,笑吟吟看向那个弟子,“你们从前在山下循规蹈矩,依父母之命,几乎每个人都受困在府邸内,即使外出走动,也是因课业或是宫里有召。你们的剑法出自名门也好,不是也罢,日日里要么打桩做练,要么与同门、前辈做练,可他们没有一个是揣着取你性命的心而来,所以你们的剑哪怕磨得再利,还是不够快。”

“好,你们中应该有似我一般的放荡子,会出府玩,可哪个又不是带着侍从的。你们真以为自己练的剑如何好吗?山下那些兵士遭过的训练,至少如今来看,比你们更甚。”

他们的手里都有一柄尚好的剑,可没有开鞘,就形似废铁无用,只能在手里如绣花般耍招式,却伤不了人。谢柳此时总算明了晋南邈的言中之意,也明了他为何会有所迟疑。

终南山中的试炼和弟子间的切磋不会伤及性命,顶多是小打小伤,休养几日就会好。然山下若是君王真的已然易主,倘若知晓还有本该被诛的世家之人苟活,必不会放过一个,所派遣的兵士毫无疑问是抱着非我族类,其人就戮而来。就如谢柳自己同样如此,他们的确见过山下惨烈,闻过血腥,但当那把沾满殷红的剑凌于脖颈上,扪心自问可真有力自保吗?

一女弟子忽然从席间起身,出声道:“我有一问。长老们知会说山下君王易主,让大家跟着安王行事,可这易主二字实在非同小可,不知说出此话的人手里能拿出什么证实?以及,我听闻安王似已半隐退于朝堂,让我们去山下究竟是投靠,还是别有居心?”

余下世家弟子霎时议论纷纷,多是觉得此言有理,风声不觉就有了倾向。薛桑见状也不急,悠悠把玩起手边的茶盏,笑道:“除去那点留在山下的僚属,你们觉得,有什么是值得图的吗?若我是君王,不能为之所用的,就只能斩草除根地杀了。以山下局势看,你们好像都在无用的范畴里,如果真有什么居心,早在知晓有终南山的时候,就已经行动了。毕竟要挫锐气,坐稳皇位,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先斩为上,譬如调派人手灭满门,布下天罗地网,让信鸽无法传信。”

“山下的人不知山上形状,兴许会有人因此而往,他们的信鸽自然也将长眠在山里,报信的东西多少会被拦截。”薛桑接着道,“里面写了什么,一览无余。待到那时,纵使山下人有心,恐怕也无力吧。”

女弟子问:“那易主之事,又该作何解释?”

“北元和大宁朝积怨已久,而新帝登基不多时就以肃清佞臣为由,明里暗里地施威,导致前朝老臣离散,不听的人则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诛了九族,或是剥去官位,遣送归家。他又大开了和北元来往的商道……属实十分可疑。”

不等薛桑答复,席间就有弟子站了出来,“我的人在山下藏身许久,探听到了如此讯息。易主之事不做定论,但不可否认,新帝与北元之间是一定有瓜葛在,且若放任不管,怕是后患无穷。”

“你怎么不早说?”

“奇怪了,我的僚属在山下怎么没……”

“我的僚属也是,已经几十天没来信了……”

那名弟子平淡地道:“因山主吩咐不必忧心山外事,而山外人探听到的音讯只会报给长老或山主。我不放心,所以同我的僚属仍有联络。自我与我僚属通过那次信后,便觉得山下局势不妙,其后有人接替他与我通信,告知说他已于外出时被人刺杀而身死。”

“刺杀而身死。”薛桑重复了一遍那名弟子的话,收了笑意,“大宁朝都要变天了,你当真还要问一遍,易主之事吗?”

女弟子没再做声,谢柳不再多虑,上前一步道:“我本名谢柳,太尉之女。家父无故被构陷与外邦勾结,已被诛九族,我受家父旧部拼死相护,方险险逃出。”

解意生顺着道:“好个与外邦勾结啊。放眼天下已是两国分立,周边小国皆已各自归顺,新帝……我姑且称之为新帝,一边大开和北元往来的商道,一边无端降下罪名,诸位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居心叵测吗?师弟师妹们不妨好好想想,自己是因何来到终南山的。”

席间陷入一片沉寂,直到适才那名姓霍的弟子说:“寮州南郡,先县尉之子霍山任凭差遣。家父同家母已是告老还乡,因掌一县军务,故手底下养了些人做僚属。我原本继家父之位做了现任县尉,却没来由地于一日夜里被人追杀,勉力相抵到底还是差了些,幸而被路过云游的长老搭救,否则定是会血溅当场。”

霍山又道:“哪知晓第二日午时,用膳期间有侍卫被掉包,以有事务相商为由留了下来,欲对我行二次刺杀。好在我早有准备,安排了人手原想把他生擒,不料他咬舌自尽了。我自知如今朝堂不太平,肃清了不少官员。于是我与僚属知会了一声,捏造出突发心疾的假象上报县丞,便随长老来到终南山了。”

谢柳未频频出门,却也听家父提及过县尉的品级是八或九品,而不上品阶的官员死时自然也无需上报朝廷,寥寥几句就盖了过去,无人在意。就算是上任劳心费力几年,除了落得个好官的名声,日子也不会太好过。大宁的人太多,官也多,像县尉的薪水势必平平,就是背着那些高官偷薪水都抠不出半钱来。再算上时不时还得犒劳手底下养的地方兵,想想就吃紧。

也无怪乎霍山的家亲会辞官告老还乡,毕竟实在过得憋屈。

“大宁现已是有八州,四十二郡,三条河道纵横。由此死了个小地方官,很快就会有人接上。”解意生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我很好奇,你自就任县尉以来,跟你家亲就没有一丝一毫的联络?”

霍山摇了摇头,“家父家母还乡前只说让我好自保重,给我留了人帮衬,就再无音讯。我随长老来终南山后亦是如此,没用信鸽捎信给他们。”

谢柳只觉不大对,忍不住问道:“你可知他们所居何处?终南山的信鸽极通灵性,鲜少会有找不到人的情状。”

“我……”霍山迟疑着道,“我不知道。我长在家父赴任就官的地方,若要回乡祭祖需上报县丞,却总以各种借口从未被批下来过。但这也在情理之中,我在的郡县算不上大也算不上小,可每日里总有层出不穷的治安情势须有人坐镇管理,事无巨细。”

解意生思忖片刻,说:“罢了,还是跑远了些,此事我们下山会留意。”

他旋即话锋一转,直指正题,“终极试炼是我一人闯过不假,可这领头世家联结的人,我想交给你们的小师兄,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晋南邈不给他们置喙的余地,只将绫锦织成的黄色卷轴拿出,将其递给他们中为首的人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今已是时日无多,而太子近身侍卫居心不善,更有谋害太子之心,然太子仁善,屡不作为且对其人倚重有佳,纵他半步不离。可叹余子无能,性情行事更恐担不起君王之位,是以朕欲寻还遗弃民间的皇后二子,即九皇子晋南邈立为皇太子,万望摄政王相助。”

一语出激千层浪,就连霍山也愣在原地,不可置信地看向晋南邈。

“摄政王于几月前锒铛入狱,罪名为替前朝冤孽求情,藐视君权。而今皇城里高居帝位之人的势力渗透多处,要想将其连根拔起并非易事。”

晋南邈摊掌,那枚表露先摄政王身份的玉佩被亮出,“双生子本不详,谢小姐先前说得不错。所以这道旨意,是作为密诏颁布出来的,可惜还是晚了。”

晚在没能救下摄政王,晚在没能再快一些。

解意生叹了口气,道:“天命所归,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这些人所做的,只为给你铺就成王路,说不定还是天下一统,想想还真是威风。只是话又说回来,清平盛世皆为所愿,左右不过送上几年后生意气,赌上一局,倒还不赖。”

谢柳笑盈盈地问:“所做只为铺就成王路?”

解意生登时不敢再扯别的,一脸正色道:“是为开盛世太平。众行亦或是独行嶙峋路而无畏,乃吾辈之任。山河在脚下,还是踩着踏实。”

晋南邈静静看向他们,眼眸里无悲亦无喜,活像一尊木雕偶人。良久,他忽的笑了笑,低声说:“若可以,我情愿只做苏重。”

“这是为何?”薛桑在旁侧听得分明,“万人相拥的位置,多少人为此血流成河,不惜大动干戈,而你却不想要?”

晋南邈淡声道:“哪有天命所归这种便宜事给我。我没见过皇城里的一个故亲,幼时便被遗弃农户。而今他们蒙难,却都想我回去,可没人会问我愿不愿。”

“其实谁都可以坐上那个位置。明君二字太远,到底不过是个托词。”晋南邈又道,“要成君王,哪个人手上不会沾满血,又有哪个不会因保自己的权势大开杀戮,杀子杀兄……只要威胁到自己,是不会顾及什么情分的。”

晋南邈伸手,望着自己的指尖,“我只是不想,有朝一日我会不再是我。”

解意生闻言调笑般地问他:“那你还下山去?这么不想,在议事堂时也未见你反驳什么。”

“师父于我有恩,摄政王亦如此。”晋南邈收回手,定定道,“山下局开,我此去所思与你一样。”

是为盛世太平,至少还立于朝堂上前仆后继的忠臣一个清白。

谢柳想,他们本是一路人。

“薛毒主,你先带他们三人走。余人则留下来,我自有安排,出山时会有接应。”

亭外适时起了风,吹落一地白兰花。恰有几瓣飘到他们身上,又似戏耍,打着旋坠地。

薛桑含笑颔首,临走前转手将竹筒递给晋南邈,“九皇子,莫让我们失望啊。”

说罢,他便带着一行人直往山下去。解意生慢悠悠跟在后面,对晋南邈挥了挥手,“小师弟,道阻且长,有缘人自相逢啊。”

晋南邈似是想到了什么,抿唇说:“还是走好不送吧,榨干了我也拿不出一两银给你。”

“无妨,无妨,等我们送你上了高座,再讨犒劳也不迟。”

解意生贫嘴地把话头丢了回去,但见晋南邈无声看着他们,虽是一语未发,但能瞧出他想说什么。

谢柳不由取笑起解意生,“好是无耻。”

“我哪儿有,都说亲兄弟明算账,我跟他都谁跟谁了,怎么就不能明算账了。”解意生说得颇是理直气壮,“他就是登上皇位了,也还是我那个喜欢逞强的白脸师弟。”

南竹委实不忍再听下去,“大师兄,你怕是真没见过人心险恶……不是,小师兄也是有脾性的,万一不小心知道了,等你们再见,看他不得给你一拳头。”

解意生道:“你就不能盼我点好的吗?”

南竹无言,过了少顷说:“大师兄,我盼你平安。”

谢柳不禁莞尔,侧耳旁听着他们这一路打闹,忽而觉得此行不再寥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