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种绿黄土地[六零] > 第17章 第一节课

种绿黄土地[六零] 第17章 第一节课

作者:苏佑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6:12:20 来源:文学城

要做的三个菜是炒腊肉,焖腊鱼块,炒小青菜,虞晏在程沫指点下切菜,准备食材,他学得认真专注,没有一丝敷衍。

程沫对虞师兄的印象再次改观。

食材都准备好后虞晏开始升火,热油下锅煎腊鱼块,他很稳,没有初学者的手忙脚乱,腊鱼块煎香后放入花椒姜葱炒香,加入一点酱油炒两下加水焖五六分钟,水焖干后出锅。

随后虞晏在程沫指挥下炒出腊肉和小青菜,程沫等虞晏装起青菜问他:“虞师兄,做菜不难吧?”

虞晏回:“没有想象的难,谢程师妹指点。”

程沫:“小事,灵米饭还要等等。”

“好。”虞晏把菜放在桌子上,给炒菜锅掐个清洁决。

随后师兄妹对着桌子坐聊天,程沫问虞晏:“虞师兄,两天前崔书记去了你们农场,坡上那块地要开荒种地吗?”

虞晏答:“那块地情况明显跟有变化的地方不一样,查看的人里有不同的意见,还不确定,这段时间我看了不少报纸,看不清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旧报纸都被人拿了,我跟你说说主要消息,你分析分析。”

虞晏觉得自己脑子很不错,只是对这里的情况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也许程师妹有不同的见解。

程沫:“好。”

随后虞晏跟程沫说最近报纸上登出的主要几条消息。

程沫听了略思考后说:“这些信息应该跟国际形势变化有关,不了解全面信息看不懂。”

虞晏脸上若有所思:“有可能,这里有很多国家,情况很复杂,据说别的国家有金发碧眼的人,皮肤全黑的人。”

程沫脸上平静,说道:“那挺复杂,我打算后天请假进城买各种书,深入了解这里的文化和文明发展。”时间太久,不少知识已经忘记,重新学呗。

这是个好方法,虞晏:“这主意不错,我也去买书看,深入了解。”

程沫点头,转开话题:“虞师兄跟我在宗门听说的不太一样。”他身上还有傲然的感觉,实际相处后发现他还挺好说话。

虞晏不意外:“道听途说的消息真实性不到一半。”

程沫笑:“也是!”

灵米熟了,程沫装饭,稍后师兄妹对着坐吃饭,灵米饭跟火腿笋丁蘑菇香味混和,非常好吃。

虞晏第一次吃味道和口感皆如此丰富的灵米饭,颇为惊艳,程师妹很会吃。

程沫尝虞晏炒的三个菜后发现味道还不错,称赞:“虞师兄第一次炒的菜不错。”

虞晏第一次炒菜得到程师妹肯定,心情颇好,嘴角露出微笑:“程师妹过奖,你做的这个饭才是香,我还未吃过如此好吃的灵米饭。”

程沫:“我喜欢吃便琢磨着做。”

虞晏微点头,他相当欣赏程师妹的生活态度。

师兄妹不再说话继续吃饭,二十多分钟后吃饱,满足口腹之欲,还剩下不少米饭,程沫把米饭装进食盒放进保质柜,在保质柜里可以放两天不坏,她可以慢慢吃。

程沫收起东西后煮一壶茶,师兄妹继续交流这里的情况和跟人交往方式,还有人情世故,差不多一个小时后散去。

第二天上工的时候程沫跟大队长请假明天去县城,严树根爽快同意。

又翻过一日清早,程沫独自进城,沿途发现自己设聚灵阵的几个地方被开出来不少,多出好几个窑洞,远远看到不少人。

程沫到县城怀着侥幸的心先去副食店,看肉档卖剩下的肉没有一点肥肉也不失望,转去供销社买钢笔,一支钢笔要十二元加三张工业票,真不便宜,她又买墨水,五支铅笔,十本作业本子,这三样不用票,买了这些东西她又去买三捆草纸,东西都放在绿白格子手提袋里。

程沫从供销社出来去新华书店找书,农学录,家畜养殖,历史书两本,地理书两本,书店里有不少书,不过再没有合适的书。

程沫结账后把书放进手提袋,直接返回,她来回走路快,回到知青点的时候还不到十一点,她放下东西喝些水,从大麻袋里把棉被和棉衣拿出来快速拆开,里面的棉花都是发黄发硬。

程沫把拆出的粗布被面铺在地上,棉花放在布上,先给棉花掐清洁决,再掐蓬松决,然后又掐清洁决和蓬松决,棉花颜色变白一些,变蓬松起来。

沈海青已经回来在厨房做饭,程沫掩上房门,从药园仓库里拿出两斤棉花掺进棉花堆里,颜色相差明显,这不突兀,因为现在做棉被和棉衣用新旧棉花一起做再正常不过。

程沫重新打开房门,把粗布被面敛起来提到院子里放在地上摊开晾晒,等棉花晒好再洗被面,没办法,知青点没有晒棉花的东西。

梁玉珍和方红玲下工回来见院子里晒着棉花就知道是程沫晒的,梁玉珍到房门口问程沫:“怎么这么早拆被子晒?”

程沫回:“不早,天气说冷就冷,过些天农忙没有时间晒。”

梁玉珍脸上恍然:“也对,明早我也晒。”

方红玲走近门口和程沫说:“程沫,晒地上脏。”

程沫回:“没有芦苇席和大筛子,只能这样,晒好了再洗被面。”

梁玉珍:“我晒整床被子,不拆开。”

方红玲:“我也不拆。”

程沫:“你们高兴就好。”自己的棉被棉衣不拆不行。

三人聊几句去吃午饭,饭后进窑洞休息,梁玉珍和方红玲见程沫买回来的书惊讶。

梁玉珍拿起一本地理书翻几下,看向程沫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程沫回道:“我感觉这些书都有用,我们有时间就看。”

梁玉珍放下书,脸上浮现不好意思:“我对这些书不感兴趣。”这些书太正儿八经,她看不下去。

方红玲点头附和。

程沫斟酌语言后说:“我以后还想找初中和高中的课本学习,等待机会。”

梁玉珍和方红玲面面相觑,梁玉珍压低声音激动问程沫:“你觉得会…恢复高考?”

方红玲眼睛亮晶晶看着程沫。

程沫反问:“为什么不?”

是啊,为什么不?

梁玉珍和方红玲心里升起希望。

现在说这个还太早,程沫和她们说:“我什么都没说。”

梁玉珍和方红玲知道轻重,同时点头。

三人谈一会去上工,下午无雨,傍晚程沫把棉花收进窑洞,明天继续晒,今晚是她和方红玲给扫盲班上课,两人吃饭后急忙清洁卫生,换衣服后拿手电筒去学校。

晚上扫盲班上课时长一个小时,两个人轮流上半个小时,方红玲比较紧张,于是程沫先上。

教室桌椅是面对外面竖着摆三排,横向是五排,黑板在侧面墙上,这样白天上课的时候光线才够,学生能看清楚黑板上写的字。

教室里坐满了人,年龄大约在七岁到二十五岁之间。

程沫走到黑板前,看整个教室一眼说:“大家晚上好,我是程沫。”

下面参差不齐喊.:“程知青,晚上好!”

“程老师,晚上好。”

程沫等大家喊停后微笑说:“其他知青给大家讲语文课和数学课,我给大家边讲地理边认字,等会,我画出我们华国地图。”

程沫说着拿粉笔在黑板上流畅画出华国地图,画出黄河长江,狭长的关中平原,在几个地方标出几个重要城市名字,写的字很大。

教室里的人在程沫画地图的时候聊天,她画好地图转身说:“安静。”她的语气虽然平平但穿透力强,教室里马上变安静。

程沫问:“能看清黑板上的地图和字吗?”

大家参差回答:“能。”

“能。”

……

程沫等又安静下来后用棍子指着地图上的长线,不徐不疾说:“这是黄河,这是长江,这是关中,这是西京,这是洛县,我们大约在这个位置。”

然后她退后几步指着一个点说:“这是京城,这是津市,我老家,海市,方知青和沈知青的老家,津市和海市都是沿海城市,大海……”

教室里的人第一次看祖国地图,瞪大眼睛看并认真听,看鼎鼎大名的京城位置,海市的位置,听程老师(程知青)说起大海的广阔,海里的各种鱼类,心里向往,有个别男孩女孩不知不觉在心里种下不一样的种子。

严秀兰站在教室最后面,看程知青第一次讲课很镇定,讲话很平稳流畅,心里佩服。

方红玲见程沫在讲台上从容自若,不那么紧张了。

程沫大致说大海后讲地图的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讲完方位便停下,因为讲太多他们也记不住。

很多人正听得津津有味,见程老师(程知青)停下失望,虎子喊:“程老师,继续讲。”

程沫微笑回应:“讲太多大家记不住,你们用手指在桌面跟着我写字。”

大家参差回应:“好。”

程沫:“写的时候不用急,我在黑板上写笔画顺序,你们一笔一划地照着写,才不容易写错。”

性子急的人在程沫提醒下稳住,边看黑板边用手指在桌面上写,手指没有沾水,字没有显出来,不知道写对不对。

程沫让他们每个字写三遍,再写下一个字,大多数人认真写,大家的积极性比她预计的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一节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