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钟记小食肆 > 第7章 第 7 章

钟记小食肆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七叶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1 14:59:00 来源:文学城

夏日午后的觉总是绵长的,有一种让人难以挣脱的魔力。

午后的小棚屋里很热,祁珩皱着眉坐起身来,摸索着在床边找到了手杖,蹒跚着就要往外走。

“啊,你怎么站起来了!”

听见动静的钟菱一把扔掉了手里的筷子,上前去扶祁珩。

祁珩忙躲开钟菱伸过来的手,指挥着她把棚屋角落里折叠安放着的竹藤躺椅拿出来,摆在了树荫下。

把祁珩安置好之后,钟菱将晾凉的白开水递到他手里,又顺手接过了他的帕子,在水里投了两把,晾了起来。

纵使阳光灼热,可后山的风穿过树荫和溪涧,吹到脸上的时候,还是微凉的。

帕子加入了竹竿上随风舞荡的衣裳的队伍,祁珩看了看,随口问道:“大小姐都自己洗衣服的吗?”

钟菱缓缓抬起头来:“可是我不洗的话,家里就只有我爹了。”

她顿了顿,似是明白了什么,笃定地开口道:“你知道我养父是谁了。”

我不仅知道你养父是谁,我还是因为你养父那边的消息,才专门跑到这后山的。

当然这话不能当着钟菱的面说,祁珩只能点点头,“唐家二小姐跟着养父回乡下的事情,早就人尽皆知了。”

钟菱挑了挑眉,眼底闪过一丝喜悦。连祁珩都知道了,想来闹得也确实够大了。

在祁珩察觉到她别样的情绪之前,钟菱及时的用夸张的动作掩盖了自己的欢喜。

“不管城里的事情了。来来,尝尝我新烙的煎饼,给你做个清淡版的。”

钟菱面前摆着一个鏊子,这就是她在铁匠铺子定做的,祁珩睡午觉的时候,铁匠铺的师傅送过来的。另外还有一个用来推面糊的,略微有着弧度的狭长竹板。

只见钟菱舀了一勺面糊在鏊子中间,接着用小竹板将面糊均匀地摊开,等到面饼表面略微变得透明后,钟菱从一旁拿起一颗蛋,单手磕开,迅速的用小竹板将蛋液均匀地打散、摊开。

“听闻行军之时也常会带上煎饼,薄如蝉翼、味酥松而爽口①。我用杂粮的面糊试了试,发现如果想要卷东西的话,还是白面掺水调出的面糊最合适。”

她说着,拿起小铲子给面饼翻了个面。

“摊了鸡蛋之后的面饼,更裹得住东西。”

钟菱拿起筷子,掠过了用混着肉末的稠厚酱汁,夹起一筷子拌好切丝的藕,摆在面饼中央。筷子和小铲子同时开工,用面饼裹住中间的藕丝,卷成了长筒。

“从前看菜谱只道是煎饼好吃,我寻思煎饼能刷酱吃,卷东西进去应该也会好吃的吧。”

她一开始想做的,其实是最简单的煎饼果子。但耐不住她想法实在是太多了,除去煎饼果子,又想试试从前吃过的柔软的鸡蛋煎饼,后来又想把配菜也添进去,就成了现在祁珩看到的四不像。

祁珩决定住在钟家后,唯一顾虑是担心自己吃不饱饭。而如今他端着煎饼,担忧的问题却变成了自己会不会吃撑。

照这个吃法,等他养好伤回宫述职,怕是胖得连陛下都认不出来他了。

只是这煎饼实在是香,加上钟菱的目光澄透又热烈,祁珩根本没办法拒绝。

饼皮柔软,带些微微的韧劲,鸡蛋液并没有搅得很碎,金黄和雪白交织,丰富了口感。藕丝脆嫩,调味也恰到好处,直叫人觉得清爽极了。

“怎么样?若是你在京城,愿意早上吃上一个这样的煎饼吗?”

祁珩没有犹豫地点了点头,“很适合夏天,能一边拿着一边吃,也没有很大的味道。不管是官差还是普通百姓,都能够接受。”

听到评价后的钟菱肉眼可见的松了一口气,转瞬又露出几分苦恼来。

“但是我觉得藕丝有点单调,你再多吃几口就能吃出来了。我想加点胡瓜丝,但是好像清脆一点外,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钟菱拖着下巴发愁,而祁珩嚼着煎饼,把目光放到了一旁盖着盖子的锅上。

“这是什么?”

“你家送来的鸡蛋太多了,这个天气吃不完会坏的,就煮了几个茶叶蛋。”钟菱闻言掀开盖子,舀了两个带着棕褐色裂纹的蛋,盛到碗里,递了过去。

祁珩真的很想告诉钟菱他吃不下了,但是钟菱做出来的菜,每一道都给了他足够的惊喜。他有些不太舍得错过,本着“只吃一口”的想法,他终究还是缓缓拨开了蛋壳。

“鸡蛋要煮了之后敲碎,再用香料煮。古方上写的只用盐和粗茶叶②。可能是茶不够粗,总觉得寡淡了些,我就用了些炖肉的香料。”

古方炖茶叶蛋,只用盐和茶叶。但钟菱却从红烧肉里得到了灵感,照着卤蛋的做法调整了方子。

在香料的作用下,鸡蛋入口的时候确实有几分醇厚的肉香,蛋白柔嫩有弹性。只是似乎并未完全浸透入味,吃到蛋黄的时候有些寡淡了。

“你说……我把这个茶叶蛋卷到煎饼里,可行吗?”

正在努力咽下蛋黄的祁珩被噎住了,他办事向来重逻辑和规则,乍一下被钟菱天马行空的想法惊得说不出话。

怎么会有人想把什么都卷进大饼里!

祁珩毫不犹豫地拒绝道:“从古至今就没有这样吃的!”

“可我想试试诶。”

“不可以!”

事实证明,祁珩的意见有时候也并不重要。钟菱完全无视了祁珩的阻拦,火速的开始动手摊煎饼。

创新煎饼迅速出炉,只是祁珩坚决的表示自己真的吃不下了,钟菱只能自己吃,还时不时用小竹竿在地上划着什么,似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调整配方。

茶叶蛋不够入味、加了茶叶蛋之后要把酱汁的味道调淡一点,凉拌藕丝的醋味完全被掩盖了…

配方研究到一半的时候,钟大柱带着一大捆连根拔起的艾草回来了。

钟菱忙给钟大柱也摊了一个煎饼。只是想要从钟大柱那里得到一些具体的评价实在是有些难度,他吃完后并没有发表任何评价,就去原本长满杂草的空地上栽种艾草了。

“少爷觉得我一个煎饼定价八文如何?若是想要加肉末的,就十文。”

钟菱拍了拍手上的碎屑,朝着祁珩问。

“你想要摆摊的话。”祁珩摇了摇头,眼眸里闪过一丝光亮:“不能这样卖。应该是十文一个,不要肉末或者茶叶蛋的,八文。”

这其中好像没有变化,却好像又有很大的变动。

钟菱抿着嘴消化了一下,坚信了祁珩是懂营销的:“要是加钱的话,总是叫人觉得多花钱了,会让人有吃亏的想法。但是不加料少钱,却可以叫人有种选择更多,而且便宜了的感觉。”

祁珩闻言点点头,肯定了钟菱的想法。

或许钟菱猜到了他的身份不一般,但是她不可能知道,前几年大刀阔斧的税制改革,诏书背后的起草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祁珩的手笔。

祁珩对财政情况的把控和对人心的了解,在整个翰林院都是数一数二的。

“我想明天就去试试。”钟菱掰着手指算着:“少爷你放心,你家送来的菜,我只用来试菜。用来摆摊的,我会另外去买的。”

祁珩眉尾一挑,似是有些不解钟菱的话:“你明知道我不介意的,这些菜也根本吃不完。”

“那不一样。”钟菱摇着蒲扇,用一种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口气慢悠悠的说道:“碰了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也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就像她终究不是唐家的二小姐,陈王妃的头衔也只是一个谎言。她得到了不属于她的荣华富贵,也终究会付出代价。

死过一次的钟菱,再面临这样的选择时,变得格外谨慎了起来。

“能让我撒开手的试菜,我已经很知足了。毕竟,在你来之前,我还在担心下一顿没有着落呢。”钟菱突然放下蒲扇,看向祁珩。

“你一会记得提醒我去买胡瓜!明早要摆摊的话,今晚得备好菜才行。”

她的思维有很强的跳跃性,转换的非常之快。见识过两次后,祁珩已经有些见惯不怪了。

茶叶蛋要用小火煨着,能够更加入味。钟菱跑去厨房里调制酱料去了,把摆在树下的锅灶留给了祁珩看着。

日光西斜,却还依旧刺目。离着吃晚饭还有段时间,祁珩便在院子里开始看起了公文,他称病修养,手头上的活也暂时的交给了手下和同僚。

眼下突如其来的空闲,祁珩便着手开始看起了来年会试的相关事务,陛下很早就点过名要他参与了。年轻的皇帝在近几年彻底掌握了朝政,眼下正是缺人的时候。

祁珩参加的是上一届会试,因为重开科举的时间不长,规模也并不大。而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发展,如今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想来这会试的规模也将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得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有人在忙着开自己的小铺子,有人在规划着来年的春闱,似乎毫不相干的两段人生,却在这赤北村的小院里交叠在了一起。

……

钟菱最后也没买到胡瓜。

不是祁珩没有提醒,而是柱子送了一筐过来。

柱子是带着自己的妹妹来的,他把胡瓜往钟菱手里一塞,嘴就没停过:“阿宝那个家伙,送完莲子还要来我家门口晃悠一圈。害得我娘还骂了我一顿,说我办事不积极。可是那个时间点大柱叔肯定在家啊,我哪敢来啊!”

从他们站着的角度,是看不见屋里的钟大柱的。

偏偏柱子也是个大嗓门,钟菱倒吸了一口冷气,根本插不进嘴,她比划了半天,柱子也没理她。

谁知柱子又很自来熟的跟祁珩打了个招呼,嘴里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

“二狗哥好啊!哇你是不知道大柱叔的气场多恐怖啊,我都觉得他一只手就能把我锤进地里哇,所以我每次在村里都绕着他走啊。但是谁又能不崇拜大柱叔呢!我又要忍不住偷偷看他,哎……”

祁珩拧着眉毛,眼泪都快挤出来了,也没能阻止柱子发表自己的对钟大柱的“夸赞”。他别过头去,看了一眼在屋子里喝酒的钟大柱,压低了声音道:“钟叔……在家。”

柱子瞬间闭上嘴,唰得一下站得笔直。

钟菱一手提着胡瓜,一手牵着柱子妹妹的手朝厨房走去,在路过小方桌时,钟菱轻轻拍了拍妹妹的肩膀。

小姑娘鼓起勇气,细声细语的朝着钟大柱解释:“大柱叔,小钟姐姐给我们送了藕片,我娘就叫我送胡瓜来,叫大家一起尝尝。”

面对乖巧白净的小姑娘,钟大柱还是客客气气的朝她点了点头。

“吓死我了,吓死我了,钟叔怎么在家的啊!”

屋外的柱子捂着胸口,五官夸张的在脸上乱飞,可声音却压得低低的。

放好胡瓜的钟菱有些不解地歪了歪头:“至于吗你,吓成这样?”

提起赤北军,柱子也顾不得压低声音了,“你不懂,赤北军的每一个士兵都骁勇善战。如果没有他们,起码我们这个村,就没有人能活下来!”

钟菱愣了愣,没有接着这个话题说下去。

主要是钟大柱还在家,而且祁珩已经答应了要告诉她赤北军的事情,眼下更急切的是明天摆摊的事情。

柱子家的胡瓜很好,钟菱想要长期从他家购买。而且妹妹说,她们早上的时候会去京城卖菜,钟菱想要搭一下车,去京城看看情况。

和里正一样,柱子的爹娘对钟家同样展现出来了十分的热情。他们几乎是一口就应下钟菱的请求,并且说什么都不要收钱,无奈钟菱只得多摊了几份煎饼,盛了一碗茶叶蛋,让妹妹端回家。

乡村里你来我往的人情,钟菱适应得很快,也适应得很好。

①煎饼的形容来自于清朝蒲松龄的《煎饼赋》“三五重叠,炙烤成焦,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

②清朝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记》“鸡蛋百个,用盐一两,粗茶叶煮,两枝线香为度。如蛋五十个,只用五钱盐,照数加减,可做点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