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知足常乐 > 第10章 第10章

知足常乐 第10章 第10章

作者:兮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3 18:45:39 来源:文学城

朵姐儿的舅家到底没能将朵姐儿带回村里。

福常氏回了家,帮着年姐儿打下手张罗午饭时颇有感慨的叹了句:“朵姐儿可怜哟。”

朵姐儿两岁时没了父亲,叔伯为谋兄弟生前家财,良心被狗啃了去,使计逼迫周母让她回娘家另嫁。周母舍不得两个孩子,苦求娘家兄弟为自己撑腰,允诺给出家中一半良田。

为着这事,周家这边恨透了周母,彻底断了往来。

少了父族的亲戚,周母只生一儿一女,一家三口在县城讨生活,愈发见单薄,故而将李家(周母娘家)看的很是重要。

周家母子本着多一事不如省一事的想法,李家想要朵姐儿嫁回去,也挺好,是姑娘就得嫁人,嫁回李家知根知底,公婆是舅舅舅娘,丈夫是表哥,十几年的熟悉人,日子坏不了。

没想到周孙氏会管这事,且管的这么彻底。

没了父族的帮衬,眼瞧着母族这边也要断亲,周家母子很慌,对着周孙氏却是敢怒不敢言,周孙氏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叔伯一堆日常来往颇为亲密。

孙家铁了心的替周孙氏出头,李家没办法,就这么放弃又很不甘心,李家人偷偷商量一番,想了个毒计,将自家大儿子李有根留在县城,侄子借住姑姑家天经地义,料她周孙氏也翻不出什么名堂来。

周家租了西厢,整个西厢就三间屋子,李有根要留下来住,只得周细朵腾出屋子,她与母亲睡一个床,她的屋子则给大表哥住。

“无耻!太无耻了!”福岁岁气的直跺脚:“就没旁的办法吗?”

福常氏说:“能有什么法子?朵姐儿想要去雇主家做事怕是不能成了,那李有根说过,朵姐儿去哪他就跟到哪。”

“不能断亲吗?”福月月问。

福常氏轻抚二闺女的乌发:“傻孩子,断亲哪是说断就能断,只要那边不想断,便是上了衙门也是没理。有这么个人在,朵姐儿想说个好夫君,可太难了。”

前阵儿支大娘子说乡下有户人家兄弟多,愿意出儿子作上门女婿,各方面看着都不错,最终没点头便是因着那边存了心思,兄弟多是好事也是坏事,人心呐,是最不能指望的。

出了香味儿,福年年利索的将荤油豆渣盛到碗里,往锅里舀上两瓢水,借着灶里的余温烧水,等会就有热水洗碗筷了。娘与两个妹妹说话,她没开口,实则心里早有思索,其实还有个法子,不是什么好法子罢了。

福岁岁尝了口豆渣,香的眼睛弯成了新月:“大姐连豆渣都烧的好香,没有豆腥味儿,可香了!里头混了点酥脆的油渣,吃着更香,好好吃。”

“一指肥肉炼了点猪油,猪油炒豆渣比豆油要香,炼出来的油渣切碎拌里头,滋味儿便出来了。”福年年将诀窍细细说来。

福月月拿着碗筷往堂屋去,福常氏手里端着碗焖芋头。

昨儿花十个钱买了半斤五花,吃一半留一半,一指肥肉炼油炒了豆渣,剩下的切片焖了芋头。

吃饭时福石说:“过两日要随师傅去趟邻县,这趟活多,估摸得有两个月才能回来。”三个姐儿出落的愈发水灵,他犹豫着要不要跟这趟活,又想着三个姐儿年岁渐长,家里单薄,得多攒点钱银给她们傍身才好。

“这么久?”还未出门福常氏就有些心慌。

福石眼里露了点不舍,伸筷子夹了个芋头放碗里,点了点头没说话。

下午福年年自街上买了两斤鸡脚回来,又打了二十个钱的散酒。

父亲喝点小酒,有鸡脚时,尤其欢喜。

福年年没弄卤水,大料太贵,想存住卤水得时常放料翻卤,不值当。

次日用过早饭,福年年将鸡脚收拾干净,对半切,放小灶上煮着,煮上一会儿,鸡脚里入了盐味儿就可以捞出来,扯些院里的葱蒜切的碎碎,淋上热热的麻油,秋油(酱油),捣成粉的花椒,煮好的鸡脚倒入料汁,拌上一会儿,隔一会又拌一拌,到中午吃,味儿就出来了。

上好的五花一斤二十个钱,鸡脚便宜些,两斤才二十个钱,不算正经肉却是道不错的荤腥,佐着下酒刚刚好。原先福石都是用炒黄豆佐酒,福年年做绣活换得些银钱,就买些荤腥给家里打牙祭,多数时候是下料,如猪杂鸡杂羊杂等。

这里的鸡脚都是家养现杀的新鲜鸡脚,现代的冰冻鸡脚根本没法比,煮鸡脚的汤,不见腥味儿,透着淡淡的鲜甜,福年年抓了把干蘑菇放水里泡着,等会儿就用鸡脚汤煮蘑菇。

将将要进午时,福月月福岁岁家来。

城外边野菜不多,今儿就采了些野芹,野小葱。

福年年切了块巴掌大的腊肉,一会腊肉烧野芹,鸡蛋炒小葱,午饭也算丰盛了。

见着桌上的鸡脚,福石眼神儿亮了亮,再见月姐儿端了壶酒放桌上,他迫不急待的往桌边坐,解馋似的先抿一口酒,夹个鸡脚放嘴里,鸡脚软糯入味,稍稍一嗦就能吐出骨头,越吃越香。

桌上四个菜,一家五口都爱嗦糯叽叽的鸡脚,一大盘鸡脚嗦完,心满意足的端起碗筷正经吃饭。

两日后福石走了,他在家时,话少,也时常会出门干活,这会出了远门,便觉的屋里忽地冷清许多。福年年发现母亲身上少了股劲儿,看她十回有八回是在恍神呆怔。

城外的野菜难寻,寻到了也有些老,父亲不在家,福月月福岁岁便三五天出城捡些柴禾,其余则呆在家里少有出门。

岁姐儿不出门玩春姐儿便主动上门寻她玩,双手撑着下巴唉声叹气。

如今不止朵姐儿愁,她也愁,朵姐儿的表哥住西厢,到底是一个宅子住着,且他日日游手好闲,一日里有大半日坐在院子里,春姐儿好几次撞见他拿眼往正屋瞄,眼神儿着实可恶,让她恨得不行。

“父亲和娘亲商量着,送我去舅舅家住些日子,或是去乡下大伯家与爷奶住一个屋。”李月春撅着嘴满脸不高兴:“大伯家都是小子与我玩不到一处,舅家好些,有三个表姐,两个舅母却不是个好相处的。”

李父二十余岁考上秀才,经老丈人的多番运作去了县学当训导,在教谕底下做事,没什么钱胜在稳固且尚有清名。

春姐儿有两个舅舅,大舅舅自小不爱读书,识得些字便做起买卖,他经商倒是有一手,攒了些家底儿,小舅舅早些年考了个童生,往后数年一直落榜。春姐儿的外公外婆先后离世,打那之后,春姐儿便不爱往舅家去,三进的大宅子时常有吵闹,不如呆在小西胡同自在。皆因小舅舅没个营生,一家子都傍着大舅过活。

福岁岁安慰她:“你舅家就在善景坊,离小西胡同不算远,不如上你舅家借住,隔三差五还能约着玩会呢。”

“我娘要我去乡下大伯家,”想到要去乡下住,李月春眼眶泛红。

“为啥不能上你舅家住?”福岁岁皱着眉头想了下:“那边不愿意?”

李月春压着嗓音小小声的说:“那边正在闹分家,”反正说都说了,她继续道:“小舅舅家的莹姐儿相看人家,小舅舅让大舅舅拿钱给莹姐儿置嫁妆,大舅母不同意。”

“我记得旧岁你说,你二表哥的聘礼便是你大舅出的,为甚你二表哥的聘礼愿意出,莹姐儿的嫁妆却不愿意?因为莹姐儿是姐儿?”福岁岁想不明白:“嫁妆的花费应没有聘礼多罢?”

胡同里的冯阿婆,从不喊杏姐儿,一口一个赔钱货,总是念叨两个赔货钱也换不来一个孙媳妇,见天儿的在胡同里指天骂地,聘礼越要越多她家大孙子总是说不成亲。

“拿了,大舅母拿了五十两银出来,小舅小舅母觉的不够。”话说出来,李月春觉得脸上臊的慌:“正月里我回舅家吃酒,娴姐儿嫁人还记得吧?娴姐儿嫁得可风光了,嫁妆十八台,还有一百两的压箱钱。”

福岁岁听出其中意思了:“你小舅小舅母还想比着娴姐儿的嫁妆来置办?娴姐儿的夫家聘礼给的很足,莹姐儿的夫家呢?银钱不称手也可以将聘礼置换嫁妆嘛。”

“还没呢才刚合算好八字,双方都很满意,小舅就问大舅要钱置嫁妆。”李月春重重的叹了口气:“在家里住的好好的,白白受了朵姐儿的牵累,小舅小舅母和大舅母吵,闹的我都不好回舅家借住,我是真讨厌去大伯家住,大娘一门心思想着把小堂弟过继给我当弟弟,去大伯家住还不如硬着头皮去大舅家借住,左右我不说话不掺和进去就成,舅舅家宅子宽阔,我能自个住一个屋呢。”

福月月:“便上你舅舅家住,你大舅待你好呢。”

福年年见春姐儿苦着个脸,笑着说了句:“也可以与岁姐儿住。”

“对啊!”福岁岁差点忘了,高兴的说:“我爹上邻县干活,好些日子才回呢,春姐儿与我住一个屋。”

“真的可以吗?”李月春眼巴巴的问了句。

在旁边做针线活的福常氏点点头:“可以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